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烺抿了一口茶,问道:“差点把他们给忘了,他们来做什么?”
吴忠道:“听午门的御林军说,陈名夏和几个官员在一起议论官位的事情。”
“陈名夏?就是那个崇祯十六年殿试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吗?”
吴忠回道:“正是此人,这个陈名夏好诗文,在诸生时就已名重天下,京师被破前十天,他曾建议召集山东义勇救援京师,陷城之日,上吊自杀未果。”
朱慈烺呵呵笑道:“看来他还是个忠义之人,为何投了闯贼?”
吴忠道:“陈名夏在一个王姓的山西秀才力荐下,加入伪顺政权弘文馆,得到了李自成的重用,负责起草伪诏。”
朱慈烺冷然道:“怪不得上吊自杀未果,原来是不想死,沽名钓誉之辈!”
一个探花,深受隆恩,投降从贼在他心中就是如此小事?还舔着脸来要官位?无耻,厚颜无耻!
吴忠问道:“皇爷,那该如何处置他们?”
朱慈烺伸了个懒腰:“还能怎么处置,全部依国法办了!不止他们,只要是投降伪顺的,无论官员还是皇亲勋贵,全都抄家处死,家眷流放永昌、甘州二地!(甘肃)”
吴忠试探的问道:“皇爷,这些加起来将近千余人呢。”
朱慈烺继续埋头处理奏本,淡淡道:“一个不留。”
。。。。。。
皇城外,一群勋贵、大臣、太监,全都被铁链串锁着,在御林军的驱赶下往西市而去。
一路上,个个嚎啕大哭,犹如末日来临,他们实在是没想到,好不容易盼来了大明皇帝,本以为有条活路了,到头来却被往死里整。
吏部侍郎沈惟炳被吓得瘫倒在地,身体颤抖若筛糠,知道现在他才想起来,这位天武皇帝,当太子时就心狠手辣,毫不留情,他怎么能允许投敌的官员舒服的活下去呢?
“啊,我悔啊。。。。。。”
沈惟炳的感叹还没发完,就被身后的御林军马队当场践踏而死。
经过大肆宣告新皇收复京师的消息,京师街道上的百姓越来越多,城中的秩序也逐渐恢复,他们看着密密麻麻的勋贵官员们被驱赶着往西市,也跟着去看戏。
张缙彦被人抬着去受刑,一路上遭到了大量百姓的围攻,各种拳头脚踢,有牙口好的大妈将他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当日张缙彦开门献城,以至流贼进京,为祸京师,他死一万次都不解众人之恨。
在一阵殴打中,张缙彦含恨而死。
行至西市刑场,众犯被绑缚跪好,等待处决,一片哭声动天,刑场外人情汹汹的百姓更是不断的喝骂,大有要冲击法场替天行道的架势。
快到午时三刻时,朱成功策马奔来,手中握着黄绢大呼道:“刀下留人,圣旨到!”
“圣旨来了?莫非是陛下不忍,想放了我等?”
经常看戏的勋贵大臣们一个个激动落泪,太监王德化更是趴在地上不停的扣头,口中大呼:“老奴叩谢天恩呐!”
观刑的百姓们大半发懵,刑场上突然来个圣旨,谁也没想到这种书中的情况会发生在此处,陛下要作甚?打算放人?
在众人疑惑之时,朱成功没敢耽搁,他大声宣读圣旨道:“陛下有旨,叛国罪臣人人得而诛之,朕请万民代天执法!”
念完,朱成功一声令下,只听哗啦啦的一阵刀剑声响,周围的御林军纷纷解下雁翎刀,扔在周围刑场。
整个刑场顿时炸了锅,百姓们欢呼,罪人们则放声痛哭。
额头磕出血来的王德化顿时愣住了,自知性命难保,内心恐惧至极。
在一片欢呼声中,几个大胆的百姓抄起刀剑,冲向刑场对着人堆不断的劈砍刺捅,边砍边红着眼大叫着发泄着:“你为什么要投敌,为什么不守城!”
“你别过来,误会了,咱家是太监不是当官的。。。。。。”
王德化在地上乱爬,乞求着拿着刀砍来的一名老汉,屎尿尽出。
老汉像疯了一样对他乱劈乱捅,王德化凄厉的嚎叫着,慢慢在地上一动不动,地上涌出大量的鲜血。
史上最爷们的太监王德化,卒。
看着周围尸体一堆,探花郎陈名夏嘶力竭叫着,显然是精神被吓得不正常了,然而刀剑无眼,立时有五六把雁翎刀砍在了他那学富五车的身躯上。
一群爆发的百姓拿着刀剑,像是进入了屠宰场,不断的砍杀,发泄着家人被流贼杀死的悲愤。
锦衣卫上上任指挥使骆养性,被铁链牢牢锁住,他见几个百姓持刀冲来,吓得嘶力竭叫:“别过来,我以前是锦衣卫,早就不干了,闯贼破城不关我的事啊!”
没有人理会他说什么,直接上来就是一顿砍,骆养性凄厉大叫,无比凄楚,浑身都被鲜血浸透。
他瞪着眼睛,神情非常恐怖,临死前,骆养性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早被卸职了,好好的呆在天津吃家底享福不好吗,非要跑来投奔大顺新朝。。。。。。
地上的鲜血猩红的刺眼,场面说不出的恐惧,其中兵部尚书张缙彦最惨,之前被殴打致死,居然又被人抬了过来,接受大家的补刀。
在一片哀嚎声中,刑场中血流成河,血腥之气中人呕吐。
前来传旨的朱成功脸色苍白的看着,饶是出身富贵,上过战场的他,此时也觉得眼前之事惨烈无比,还干呕了好几次。
他心中叹息,若不是百姓深恨这些人,怎会如此的疯狂?陛下行事,真让人难以揣摩啊!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91章 出关
一弯新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紫禁城里显得神秘而安静。
钟粹宫中,朱慈烺睡在躺椅上,看着天空的弯月,听着朱成功讲述着西市刑场上发生的一切。
自午时开始,整个西市被上万百姓围着,险些失控,刑场上的百姓们折腾了半天才渐渐散去。
因为投降的明军和顺军一起欺压民众,京师的百姓已然对明军非常失望了,积攒的怨气非常之大。
朱慈烺让百姓代天执法,一是为了让百姓发泄仇恨,二是与这些旧势力划清界限,告诉大家,天武军与这些旧军队是不同的,是维护守护百姓们的。
只是他没想到,刑场中发生的事情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百姓们的怨念竟是如此之大。
朱慈烺靠在椅子上想了良久,决定尽快出关,打完满清回去对全国进行一场大的变革,安抚民心,发展生产力。
脚步声响起,翰林院侍讲学士刘同升轻轻走来,询问道:“陛下,内阁传来奏本,请示洪承畴的谥号追封。”
朱慈烺御驾亲征,新组建的内阁大臣一个没带,全都留在南京调动后勤粮草。
随驾而来的只有几名翰林院学士,翰林院算是小内阁,能入之人皆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之人,像这位侍讲学士刘同升,就是崇祯十年的状元,刘同升的父亲则是万历年间的探花。
朱慈烺对翰林院的把关非常的严格,不仅要有学识,更要有能力,品性佳、不迂腐。
听到内阁准备给洪承畴追封,朱慈烺有些意外道:“洪承畴死了?”
刘同升回道:“东虏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洪承畴不屈被杀。”
按辽东那边目击者的说法,洪承畴被俘后表现的非常坚强,绝食数日,拒不肯降,奴酋多尔衮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
洪总督表现的非常激动,整天嚷嚷着:来啊,给我一刀啊,最终英勇就义,很勇敢,够义气!
洪承畴的事迹感动了所有内阁大臣,也感动了崇祯太上皇,他吵着要给洪忠臣开追悼会,修坛祭祀,表彰他的爱国精神。
不过朱慈烺并不感动,因为他所了解的历史上崇祯就为此闹了个乌龙,朝廷按大明最高规格的葬礼安排洪承畴,什么表彰都做了,到最后才知道洪承畴根本就没就义,他投降当了贰臣!
以至于历史上后来明军潼关战败,孙传庭被杀,尴尬了一回的崇祯以为孙传庭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崇祯也因此背了个寡恩的名声。
不知道这个时空洪承畴怎么选,朱慈烺表现的很淡定,他假装沉吟了片刻,这才道:“洪承畴的事让内阁先放一放,过几日朕会御驾亲征再次出关,亲自为他立碑安葬。”
。。。。。。
三月初三,待顺天府一切恢复,江南的粮草也源源不断的经海上运至天津,朱慈烺在皇极殿召集了天武军众将,开始北伐的第二阶段,出关!
人家打仗是花钱的,朱慈烺北伐就是来进货的,不仅收钱还收地,关内的收了一波,现在轮到辽东了。
皇极殿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值守的御林军身穿鱼鳞铁甲,一动不动的肃立,只有在朱慈烺经过时,人人眼神中才焕发出热切的光芒。
殿中,天武军的各将已经济济一堂,当朱慈烺出现时,所有人尽皆看来,眼中满是激动兴奋,齐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抬手道:“众将平生!”
望着殿中一群目光灼灼的天武军将领们,朱慈烺缓缓走到御阶前,说道:“记得八年前,朕还是个刚出阁没两年的太子,当时鞑子扣关南下,肆虐京畿,他们一路战无不胜,一路击溃明军十几万人马,本身损伤却只有区区数百人。”
“当时朕就在想,为何八旗军如此能战,我大明的军队却如此的不堪一击?寇可往,吾亦可往,朕不服他们!”
朱慈烺缓缓道:“朕瞒着父皇,亲率五千勇卫营出城作战,走出京师,朕见识了大明各地的苦难,也明白了明军连连溃败的原因!”
“鞑子所过之处,村落寂寥,骴骼盈野,惨不忍睹,大明军队说过之处,更是不遑多让,军纪败坏,劫掠荼毒,与鞑子无异!顺时一拥而上,逆时一哄而散,皆是乌合之众!”
朱慈烺忽而高声道:“自那时起,朕就暗暗发誓,定要组建一支与岳家军、戚家军那样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铁军,重塑大明!”
“无论是鞑子,还是荼毒百姓的官兵,朕都会见一个杀一个!将他们杀绝为止!”
朱慈烺看着殿中诸将,看着他们的神情,语气放缓,说道:“八年来,勇卫营扩编,天武军成军,南征北战,所向无敌,杀的那些不可战胜的八旗军闻风丧胆!你们没有让朕失望!朕感谢你们!”
李定国穿着一身盔甲,他在殿中听着朱慈烺讲话,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直到今日,他才了解天武皇帝的不易,崛起的艰难,那时的新皇不满十岁便有一腔热血,想要扭转乾坤,一步步走到今天,在如此的大环境下,路途何其艰难。
不仅是李定国,朱成功亦是如此觉得,天武皇帝能走到今天,实乃大明之福。
朱慈烺走向御阶,继续道:“五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朕率你们出关平辽,我们在辽东打了一场场大胜仗,小凌河之战、大凌河之战,义州大捷,鞍山驿大捷,浑河血战,光复沈阳。。。。。。”
“我们的炮兵打掉了敌人准备了十几年的乌真超哈炮营,我们的骑兵冲垮了奴酋皇太极的御营,我们的步卒踏碎了奴贼的老巢!”
“我天武军五年前能把奴贼杀的节节败退,杀到望风而逃!这次呢,他们卷土重来,你们还愿意随朕一起,出关作战,收复山河吗?”
所有人都激动的大呼道:“愿随吾皇,复我河山!”
雄壮的吼声激昂悠长,震的大殿嗡嗡作响。
李定国、朱成功等人脸上神情恍惚,这便是天武军的凝聚力吗?
朱慈烺的脸上绽放着笑容,他深吸一口气道:“朕命令,明日辰时一刻,全军开拔出关!”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92章 美人计
距离山海关一百二十里外的广宁前屯卫,是山海关外第一座所城。
此时在这个城围只有二里二百六十九步的小城中,满洲正黄旗甲士扎堆站,城头的飘扬的黄龙旗彰显着大清神兴皇帝的銮驾在此。
御帐中,多尔衮的心情很轻松,甚至还哼起了小曲,自御驾亲征来,八旗军一路南下,接连大胜,不但活捉了蓟辽总督洪承畴,还摧毁了明军号称铁桶一般的关宁锦防线。
现在大清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攻下大明最后的门户,山海关!只要拿下了山海关,就掌握了入关的主动权!
“十四弟,听说你放出消息说洪蛮子死了,为何不直接杀了他呢?”英亲王阿济格满脸的疑惑。
多尔衮哼哼道:“你懂什么,朕要想杀他还需要费这么大劲?”
“我知道你想收服他,可那姓洪的南蛮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只怕你费了一番功夫,到头来都喂了狗。。。。。。”
对于阿济格的冷嘲热讽,多尔衮早就习以为常,毕竟这位亲哥哥脑子不好,做弟弟的要让着点。
多尔衮笑道:“朕是要让洪承畴失去退路,明国君臣都以为他殉国了,当他们忙着给洪承畴抚恤封谥之时,咱们再公布他投降我大清的消息,你说那时候该是何等精彩的场面?”
见阿济格沉思,多尔衮叹了口气,自问自答道:“到那时,明国君臣脸面尽失,甚至狗急跳墙之下大骂洪承畴畏死失节而身败名裂,人一旦被误会侮辱,心中定然委屈不好受,到时候朕再安慰几句,许以高官。。。。。。”
“这么大的官投降了,必然重重打击了山海关内明军的士气,可谓是一举两得。”
说完,多尔衮对自己的智商感到非常的骄傲,再度哼起了小曲。
然而阿济格却道:“可是十四弟,他还没投降啊,这几天闹腾着要自杀呢!我看你这事,悬了!”
闻言,多尔衮一阵头疼,洪承畴这个老梆子,是个高端文化人,在孔家店里滚打摸爬了一辈子,肚子里盛满了圣贤书,又深受明国皇恩,想靠言语感化他,还真不容易。
近日来,多尔衮像个舔狗一样天天去看望洪承畴,嘘寒问暖,给他好吃好喝的,就像供祖宗一样,让吴三桂等人好生羡慕嫉妒恨。
昨日,多尔衮见洪承畴衣服单薄,特地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想给他温暖感化他那颗铁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