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03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03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烺无语,这弓箭玩起来真是太费劲了!自己用的还仅是明军中只有八十磅的下力战弓,射几下就乏力了。

    八十磅,相当于六十斤拉力,根据《明会典》记载,永乐年间明军战弓制式拉力分为四十斤、五十斤、六十斤、七十斤四等,明代一斤是595克,折合下大约是48斤到84斤,也就是53磅到93磅。

    到了崇祯年间,战事频发,明军战弓的极限为一百二十斤,约合一百四十四斤,也就是一百六十磅。

    十七岁的朱慈烺能拉动八十磅的战弓,已然很厉害了,毕竟后世玩弓的人正常也就用三十磅左右的弓,四十磅以上的弓,大多人拉着都吃力,只能在十米内上靶。

    能开五十磅以上弓的,都是大神级玩家,普通爱好者拉开射一箭,估计连箭飞哪去了都不知道。

    古代军队士兵,无论是耐力还是力量,都是很强的,比如明军军令要求,将士在行军中是不许卸甲的,那些常年作战的精兵,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一些出色的将军力量更是奇大,如黄得功,他以前使用的是弓力达二百磅的虎力弓,在战马上能左右开弓,指哪射哪,来个弯弓射大雕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箭失利,朱慈烺刚准备掏枪挽回面子,只听一声尖啸,一只灰白相间的猛禽展开二米长的双翅,冲天而起,在空中盘旋了一圈接着俯冲而下,将那头受伤的黄羊按倒在地,接着扑腾几下抓着提起飞了十几米高,最后摔下来。

    朱慈烺冲着身后喊道:“朱有能,你的海东青不错嘛!”

    海东青产自辽东,体重健壮,喙爪像铁钩一样硬,飞得又快又高,能捕天鹅、野鸭、兔、狍等禽兽,是满族的最高图腾,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

    辽、金、元时期,北方的皇帝和贵族就开始有用海东青捕猎的习俗。

    朱有能连忙赶了过来,赔笑道:“为主子分忧,是奴才分内之事。”

    朱慈烺将弓丢给他,说道:“那朕想问你了,出来打仗,你带海东青出来做什么?玩吗?”

    朱有能忙道:“回主子,奴才带的海东青是经过训练的,能侦察草原上的敌情!”

    “哦?”朱慈烺顿时来了兴趣。

    他曾在影视中看过一些剧情,北方几个部落打仗,其中一方在行军,突然传来一声鹰叫声,接着转了个镜头,显示空中有一头海东青在飞,也不知道放这镜头干嘛的。

    原来这玩意还真能侦查敌情?

    朱有能为了表现,卖力的解说,徐盛则带人前去捡回猎杀的黄羊。

    这期间,朱慈烺听得津津有味,这才了解海东青还能这么玩,这玩意不就是一台高空侦察机吗?

    广袤的草原是蒙古人的主场,游牧民最擅长的就是奔袭骚扰,神出鬼没,很难找到他们老巢的准确位置。

    只要老巢不被捣毁,他们的主力就一直在,可以一直的浪,打不过就跑,甚至见明军大队出塞,不打就跑路了,等明军退兵后再回来,非常的猥琐。

    有了可以高空侦查的海东青,事情就好办多了。

    朱慈烺问他:“你这次带了几只海东青!”

    “奴才训练了五只,都带来了,其他都在营地。”

    “好!”朱慈烺由衷的赞了一句。

    正在这时,不远处的一堆草木中刷刷一阵响动,周围一些受到惊吓刚刚返回的鸟群再次被惊飞。

    “主子小心!”

    在朱慈烺诧异的神色中,朱有能大吼一声,护在他的身边。

    周围几十名御林军呼啦一下围了过来,将朱慈烺保护起来。

    “怎么回事?”

    朱慈烺话音未落,只听坐下的战马忽然发出一阵嘶叫,浑身渐渐发抖,像是遇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随驾而来的御林军身下战马皆是如此,其中几匹马甚至被惊得成了如同一摊烂泥,不死不活地瘫在地上。

    “马也是有灵性的,察觉到危险就会发出嘶叫,莫非是猛兽?”

    眼看坐下战马腿脚不利索了,朱慈烺连忙翻身下马,掏出火铳警戒。

    “吼!”

    草木涌动,一只高大的斑斓猛虎慢慢走出,斗大的虎头高高昂起,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吼叫,数里之外都能听到。

    不仅战马受惊,一名年轻的御林军甲士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怪叫了一声。

    朱慈烺显得异常镇定,他冷冷的瞥了一眼那御林军甲士,道:“拉下去打五十军棍,剔除御林军,永不录用!”

    老虎的威势固然可怕,天武皇帝的龙威则更盛一筹,那名御林军甲士一下子瘫倒在下,面色惨白。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24章 滑铲东北虎

    随着土地兼并严重,战事频发,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地可耕,只能开发山林。(明朝鼓励百姓垦荒,开垦出的耕地就是自己的,受法律保护)

    森林植被日益减少,野兽的栖息环境被破坏,越来越多的猛兽无家可归,渐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不仅老虎众多的辽东之地,就是东南地区也频频出现老虎,这一地区在明清两代共出现514只老虎在世人面前。

    南直隶和湖广地区也经常有老虎出没,经常发生老虎伤人事件,情况严重时甚至需要朝廷派出军队来对付。

    朱慈烺眼前这只东北虎,高大威猛,全身长三米多,毛色艳丽如黄缎子一般。

    东北虎生性多疑,动作敏捷,在丛林中出没无常,一般人很难亲眼目睹野生的东北虎,然而这只貌似很自信,竟朝着众人龇牙咧嘴的吼叫。

    朱有能呈战斗姿态,肃穆道:“主子,此虎凶猛异常,您且退至安全之地,让奴才来解决他!”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好,你多加小心!”

    有火器在手,朱慈烺丝毫不惧这头猛虎,他主要想看看努尔哈赤的儿子是如何与猛兽搏杀、滑铲东北虎的。

    “保护好主子!”

    朱有能大叫一声,便提着八十磅硬弓慢慢走向这头硕大的斑斓猛虎。

    “嗖!嗖!嗖!”

    朱有能弯弓搭箭,快速行动,瞬间连射三箭,边射边走位,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朱慈烺暗暗点头,八旗军骑射的标准是能开八十磅的战弓,朱有能身为努尔哈赤的庶出儿子,自幼练习骑射,为嫡出的兄弟们打工,能连续射出几箭,自然不在话下。

    当他抬起战弓时,老虎就已知道他来者不善,迅速跳着走位,从容避开两箭,但还是中了一箭。

    被激怒的猛虎怒吼一声,两条前腿一伏,虎尾高高耸起,猛的窜了过来,撞向朱有能。

    老虎的速度奇快,也不玩绕后偷袭的老把戏,直接选择了正面刚。

    一个标准的猛虎下山,东北虎粗实的双爪猛抓朱有能,老虎的双爪力量极大,若是被扑倒,后果可想而知。

    然而朱有能是何人?老爹努尔哈赤还未发迹时,青年之时的朱有能就在东北的深山老林与野兽抢食,不仅体魄如熊,身手了得,野战经验更是丰富。

    朱有能灵活转变步伐,以一个漂亮的闪躲完美避开了老虎的绝杀。

    “好!”

    一众御林军立时发出一阵喝彩,连朱慈烺也对朱有能另眼相看。

    盛赞之下无虚士,得此助威,朱有能信心暴涨,怒喝一声,竟丢下战弓主动出击扑向东北虎,以赤手空拳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人虎搏斗。

    一番猛烈的对决,朱有能不落下风,渐渐上头了,想要抱住虎头来个锁喉。。。。。。

    然而东北虎也具备了一定的智慧,懂得寻找猎物的弱点,他横向的移动步子,很有节奏,口中不时的发出低沉的呜呜之声。

    终于,东北虎游走到了朱有能的左手侧面,猛然一跃扑了过来,强悍的力量之下,口中带着一片腥臭之气,再次扑向朱有能。

    在不断扩大的阴影下,眼看猛虎的爪子就要落在朱有能身上,万分危急之下,朱有能陡然拧腰,身躯猛然一直,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难度动作!

    他竟从扑来的东北虎身下滑铲而过!

    几乎就差了那么一丝丝的距离,朱有能完美躲开了这头东北虎的爪子,反身从侧面一把抱住硕大的虎头,趁老虎落地,反扑在它的背上。

    朱有能一手死死搂住东北虎的脖子,看准机会,另一只手捏拳狠狠的砸在老虎的鼻子上。

    大多这类动物的鼻子都是弱点,只听砰的一声闷响,东北虎显然被击打的有些发懵,朱有能趁机双臂抱着松软的虎脖,两手互抓着手臂,然后狠狠的收紧!

    老虎张开血盆大口,扭头就咬,带着腥臭的獠牙快要贴到朱有能的脖子上,奈何朱有能紧贴着它的背后,终究没有咬到。

    “喝!”

    朱有能脸色狰狞,发出一声低吼,使出了全部的力气,他铠甲衣领处露出的肌肉隆起,肌肉线条如生铁铸造,有力的臂膀死死的勒着东北虎的脖子。

    东北虎拼命挣扎,背部不停的扭曲,双爪乱舞,在朱有能的皮质铠甲上划出一道道深刻的印痕,不时有血迹渗出。

    这时,听到虎吼的徐盛匆匆赶来,见此状况显然一愣,惊呼出口:“卧槽!”

    反应过来的徐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也想上去撸一把。

    不过天子的安全最重要,他最终放弃了搏杀老虎的想法。

    不过徐盛好奇,大家都有火枪,为何大家不开枪直接干掉这头老虎?朱有能渐渐占了上风,为何不拔出绑腿上的利刃捅死老虎?

    大家都在玩呢?

    看着占了上风的朱有能迟迟没有击杀动作,朱慈烺笑了笑,他已明白,这家伙是想让自己动手呢!

    朱慈烺掏出手铳,上前几步,对着这头猛虎斗大的脑袋,啪的就是一枪。

    受到致命一击,那老虎渐渐没了力气,被朱有能翻身骑在身下,拔出绑腿上的利刃对着几个关键部位猛扎了几刀,将无力反抗的老虎彻底一套带走。

    虎血狼藉满地,朱有能长呼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朱慈烺面前,伏地大呼道:“主子真龙下凡,威猛无敌,一击将此猛虎毙命,实乃千古一帝,震铄古今!”

    朱慈烺若有其事的嗯了一声,点了点头,道:“你也不错,好样的!”

    朱有能连磕了几个头,一本正经的高呼:“这是主子的功劳,奴才不敢邀功!”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朱有能,关锦两战,你正黄旗也损失的差不多了吧。”

    “回主子的话,还剩三百来人,主子放心,哪怕旗中只剩奴才一人,奴才也会舍身亡死,为您冲锋杀敌!”

    朱慈烺越发的喜欢朱有能的眼力劲,思考了片刻后,他开口道:“嗯,忠心可嘉,那新编的两万罪军就交给你了,此番西征蒙古,你就任中路前锋大将,铲平昭乌达盟,拿下敖汉部玛尼罕城!”

    朱有能心中一阵酸热,一串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他再度磕了几个响头,高呼道:“奴才叩谢主子隆恩!定不负主子厚望!”

    朱慈烺翻身上马,轻轻抽着马鞭,道:“好了!回营地吧,过了关山按作战计划分兵而行!”

    塞外往往千里无人烟,草原茫茫,沙漠戈壁,寻找粮草不易,辽东战事刚平,征东都护府初立,补给线只能维持二三百里,往后就得靠大军自带的干粮维持了。

    出征塞外,没有关内源源不断的补给,随军的粮食一般只能维持半个月,若粮草接济不上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朱慈烺只带骑兵进攻最遥远的哲里木盟,龙武军和御林军每骑配双马,一马作战,一马备着随军干粮。

    此地往北一二百里外就是科尔沁左翼后旗,往北五百里就是科尔沁左翼中旗,千里之外是科尔沁右翼旗,沿途还有哲里木盟大大小小的部落,可以走一波补给。

    周星耀和朱有能率领的罪军大多是步军,两部人马会在此地分兵,一北一西,罪军攻打西面最近的敖汉部等昭乌达盟,直接占据他们的老巢,让他们包吃包住,减少后勤压力。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25章 后方

    南京,玄武湖。

    “什么?又去西征蒙古了?”

    正在湖上泛舟钓鱼看书的太上皇朱由检,睁大了双眼,满脸的震惊。

    王承恩手中拿着一份邸报道:“从北京传来的邸报上说今上已经出兵了,听说内阁各部大臣都在武英殿议这事呢,就跟炸了锅一样。”

    朱由检把手中的诗集往船上一扔,气呼呼道:“皇帝哪有他这样当的?登基当天连个贺宴都没吃就带兵亲征了!”

    “御驾亲征也就算了,打完伪顺又打建奴,现在打完建奴又开始打蒙古鞑子,他这是要打出天吗?”

    王承恩在旁边赔着笑,低声道:“是啊,登基第一年就打成这样,确实过分了。。。。。。”

    朱由检越想越生气,新皇一味尚武,不顾民生,太令人失望了。。。。。。。

    王承恩提醒道:“上皇,您要去武英殿看看吗?”

    朱由检轻哼了一声,再度拿起诗集,莫名其妙道:“他们在商议国政大事,我去做什么?探讨诗词歌赋吗?”

    闻言,王承恩垂首站在一旁,默默闭嘴,心中还在思考着太上皇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来了。。。。。。

    半年来,退休后的太上皇朱由检心情郁闷,出宫畅游江南名园,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

    路过无锡时,他被秦家的寄畅园深深的吸引,秦氏数代都是朝中官员,自得了寄畅园经营了上百年,园中大树参天,竹影婆娑,古朴清幽,建筑精美,别具一格,散发出文人墨客的精神、气质、神韵。

    朱由检深爱之,在寄畅园居住了半个月,搞的秦家家主秦德藻惶恐不已,吵着要把园子捐给朝廷。。。。。。

    朱由检觉得秦家太俗,于是前往盛产才子佳人的苏州,他再次被山水萦绕的拙政园景色所吸引,借着与拙政园老板相熟的机会在园中小住了几天。

    那位相熟的园子老板名叫王心一,十几年前干过刑部侍郎,崇祯初年,他曾抗疏言事,被朱由检同志屡屡降旨训斥,无奈之下辞官回乡,寄情山水。

    王心一实在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金殿上的皇帝居然找上门了,还与自己吟诗作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