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30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30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传召翰林院和赞画部的一众智囊团,入宫议论参谋。

    乾清宫中,满地都是地图和情报稿件,几十名精英人士席地而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归纳总结情报,分析满清突围的策略和意图。

    半个时辰后,忽然一五十多岁的老翰林道:“陛下,臣有所发现!”

    说话之人名叫史志东,笔名“史翰林”,皇明时报社第一任主编,得朱慈烺提拔,如愿以偿的进入了翰林院。

    朱慈烺来到他身边,席地而坐,道:“史老,有何发现?”

    天子如此礼遇,史志东内心感到,他微微颔首,指着地上的坤舆万国全图道:“臣在报社之时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记载着日本国曾在万历四十一年造船去过北亚墨利加。”

    “什么,日本人在三十年前横跨大东洋去过北亚墨利加?(美洲)”

    朱慈烺有些震惊了,大东洋也就是太平洋,北亚墨利加是北美洲,南亚墨利加则是南美洲,日本人居然从日本横跨太平洋直接去过美洲?

    史志东肯定的点了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道:“臣记得,一伙倭人还坐西班牙船前往欧罗巴觐见了教皇,他们称为庆长遣欧使节团。”

    “据说欧罗巴人在北亚墨利加和南亚墨利加四处劫掠,那里有无数的金银和奴隶,非常适合居住生存。”

    他说道:“臣推测洪逆和建奴想通过这条航线去亚墨利加。。。。。。”

    “殷人东渡!”

    朱慈烺暗吸了一口气,心道如果真是如此,那洪承畴这厮牛逼大了呀,居然想要实现殷人东渡!

    所谓的殷人东渡,是武王伐纣攻破商都朝歌,纣王于鹿台自焚后,二十五万殷商军民不知所踪,很多人猜测是渡海逃亡,途中遇到风暴被吹到了美洲。

    提出这个猜想的是19世纪的一位英国学者,他在翻译中国古典文献《尚书》时,提出这个说法,在当初还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1910年的时候,晚清政府派特使办理墨西哥革命时杀死华侨三百一十一人的索陪专案,摄政王载沣批准调查“华侨中有无殷人东迁的痕迹”。

    当时居住在墨西哥地区的殷地安人百余家族,围着特使馆请愿,说死去的那些‘殷地安人’为中国血统,殷人后裔,叫殷福布族,是三千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白令海峡)到这里的,请求清政府保护索赔”。

    然而,摄政王载沣以“传闻难作三千年前之历史”为名,据绝了欧阳特使转达的请求,不了了之了,第二年大清就亡了!

    朱慈烺不管殷人东渡是真是假,他先把日本人有没有去过美洲和欧洲这件事查明白再说。

    这种查资料的事翰林院最在行,三十年前的事,距离现在也不远,实在找不到还可以传召日本使臣询问一下。

    朱慈烺看着坤舆万国全图上日本到美洲一带,脑海中逐渐浮现出后世高中时所学的洋流分布图(地理必考)。

    从地理上分析,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是北太平洋环流的一部分,非常庞大。

    阿拉斯加暖流只是个小支流,北太平洋暖流会和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的回流,慢慢降温,变成了加利福尼亚寒流。

    往南一直到热带,变成西风漂流,经过热带加热,又变成暖流,到菲律宾往北形成日本暖流即强大的黑潮(少部分往南形成赤道逆流),这是就是庞大的北太平洋环流。

    鞑清如果去美洲,可以从堪察加阿留申出发,和北太平洋暖流不谋而合,还是最近的路程。

    大明要是去的话,从琉球一带顺着洋流,也能到北美。

    当年郑和下西洋,是冬季出海,顺东北季风到马六甲,然后沿着北印度洋逆时针环流到阿拉伯东非。

    到了五月份,北印度洋开始吹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环流,郑和船队就可以返航了。

    到了九月份之前回到马六甲,然后修整到第二年的春天,顺着西南季风返航回国,六七月份回到刘家港,历时两年左右。

    科学理论上可以,但朱慈烺也清楚,没有途径中转站,没有新鲜水果补给,是支撑不了大规模航行的,风险很大,存活率很低。

    半个时辰后,翰林院编撰查到了关于日本国庆长遣欧使节团的记载,那时候日本和西班牙的关系很好,打压尼德兰人,也允许天主教在日本传播。

    两国处于蜜月期,各种贸易合作,西班牙人还在日本建造海船,最终有了日本使团出使欧罗巴的事情,走的就是大东洋(太平洋),先到达北美的墨西哥。

    后来因为宗教问题,日本国内爆发了动乱,德川幕府赶走了西班牙人,转而和尼德兰人合作,逐渐开始闭关锁国。

    听完整个事件,朱慈烺长呼了一口气,难怪洪承畴要和西班牙贸易合作,又有日本结盟,这厮太牛了!为了生存竟有这么大的魄力!

    渐渐的,朱慈烺的脸上产生了笑容。

    鞑清不知道对应时间的洋流方向,不知道对应季节的风向,不知道路上补给点在哪能补给多大程度,不知道是否水土不服能不能找到医药。

    一切困难重重,鞑清想要横渡太平洋去美洲,估计要死不少人!

    即便到达了北美,此时的美国西海岸还是未知区域,恶劣的环境不知又要玩死多少人。

    鞑清除非去墨西哥那里和西班牙人争夺,或者往东跟法国和英国抢地盘。

    “八旗军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当前锋,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朱慈烺目光灼灼,竟有些期待了!

    大明首要的任务是先打下东番,再攻略南洋,美洲太远了,要去美洲也是先抢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的亚洲的大本营就在家门口,日后大明收了吕宋,可以直接沿着马尼拉到阿卡普尔科的航线去美洲。

    有跑了八十多年的熟练工带路,比自己冒险开荒舒坦多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79章 飞鸽传情

    三月下旬,南京已经呈现一片春色。

    原本寒冷的西北风变成了温暖的东南风,干燥的空气含着些许湿润,孤零零的树木披上了绿装。

    春风拂拭脸颊,给人一种柔软、舒适的感觉。

    一年四季在于春,春暖花开正是开展恋情的好时节。。。。。。

    花朝节后,在钢丝月老吴督主的安排下,朱慈烺多次“无意间”邂逅余贤弟。

    春天里能去的地方很多,二人不是在茶馆听书,就是在东郊赏花,偶尔也去鸡鸣寺拜拜佛,许许愿。

    朱慈烺送给余贤弟一对信鸽,用来书信交往,切磋文学,品诗论赋。。。。。。

    朱慈烺从最初的认真赏析经典,到慢慢的夹杂私货,暗示撩拨。

    如今日评析《西游记》,他写道:“幼时听西游说书,只觉九九八十一难,女儿国那一劫既简单又无聊,现在方知,最难渡的是情劫,生劫易渡,情劫难了,唐僧那一劫渡的撕心裂肺,错过了一生。。。。。。”

    乾清宫偏殿外,一只信鸽刚刚飞回笼子,立即有小太监取下书信,快步送往正殿。

    朱慈烺缓缓打开,只见一行娟秀的小字印入眼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一声御弟哥哥,下辈子红妆相娶,却不知西天成佛再无来生,他这一生终究还是没有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

    细细品味,朱慈烺当即回信写道:“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良久,另一只信鸽飞入紫禁城,上面写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朱慈烺微微一笑,此间话语,虽然含蓄,但已然说明徐小姐已不知不觉爱上了朕。

    他当即回了一句更骚气的回复:“初识,初遇,初相知,不可言喻,日月星辰皆不如你。”

    不知是信鸽迷路了,还是徐晨芸含羞不愿回复,再无信鸽飞入,让朱慈烺心中一阵失落。

    应天府,江宁县,花市大街。

    徐府中,楼阁高下,互相连属,回廊四合,轩窗掩映,花园后院幽房曲室,玉栏朱榍。

    一间大敞的轩窗内,摆放着一张花梨镌花书案,案上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并着几方砚台,各色笔筒内插着各色毛笔如林一般。

    书案两旁各设着景德镇的瓷器,内中插满各色淡雅的花朵。

    一位妙龄女子正坐于书案后,托腮看着窗边挂着的鸽笼,嘴角泛出甜蜜的笑容。

    这位女子正是朱慈烺心心念着的余贤弟,徐晨芸。

    看着案上这些情诗,徐晨芸回首当初与朱公子一见钟情的美好时光,心中一阵甜蜜,终于提笔写下一行小字:“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吃饱了的信鸽扑棱棱的飞走,开始了传情任务。

    “小姐,不是秋月说您,你与那位朱公子不太可能。”

    丫鬟秋月轻声道:“我都打听清楚了,那位朱公子只是皇明军校的一个赞画,虽然偶尔能出入皇宫,但也只是个七品小官,年俸不过一百余两,还没您身上一件饰品贵呢。。。。。。”

    徐晨芸偏头,有些不满道:“秋月,有些东西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朱公子才华横溢,品貌出众,能在这个年龄为官已经非常的年轻有为了。”

    秋月嘟嘴道:“朱公子再年轻有为,只怕老爷也不会答应。”

    “我爹怎么了?你说清楚了。”徐晨芸诧异道。

    秋月小声道:“刚刚听管家说,朝廷正式开始选秀,老爷已经带着夫人和少爷,从宁波府赶来南京了。”

    “选秀开始了。。。。。。。”

    徐晨芸喃喃道,心中有些紧张。

    按照大明朝廷的规定,凡天子、亲王的后妃宫嫔,均通过选秀女方式,从家境清白的低级官员或平民百姓家选取,绝对禁止大臣以各种理由进献美女。

    而后妃选配的地区,一般是在两京附近,特别京师附近的女子,更有机会,还有一些嫔妃由小国定期朝贡送来。

    徐晨芸心中担忧,担心自己会被选入宫中,从此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不过她很快平静了下来,历代皇帝选妃,流程和要求非常严格,要经过七八轮的竞争方能入宫,自己不一定能被选中。。。。。。

    选秀第一步就是宫中先派一帮太监到各地挑选适龄良家女子,各省都有各自的名额,共计五千名佳丽。

    然后礼部准备聘金若干,令被选少女的父母把她们送到京城,当五千名女子齐聚京师后,选美活动才正式开始,要求一轮比一轮高。

    “大明土地辽阔,才貌绝伦的女子那么多,我应该不会被选中。。。。。。”

    思绪间,信鸽扑棱着双翅落在窗前。

    徐晨芸小心取下信件,打开一看,去见朱公子写道:“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她原本心思烦乱的心情瞬间如雨后的太阳,感受到明亮和温暖。

    徐晨芸自语道:“不论结局如何,只想陪你走过这段路。。。。。。”

    紫禁城,乾清宫。

    “不求与君同相守,只愿伴君天涯路。”

    朱慈烺缓缓默念这句回复,心中既欢喜又疑惑,不知心上人为何发出这般感慨。。。。。。

    “太后娘娘驾到!”

    一声响亮嗓门传来,朱慈烺连忙收起信件,开始了忙碌国事。

    这段期间,国事繁忙,加上朱慈烺十八岁了还没大婚,周太后非常的焦急,经常来过来看望,时不时的还送来一些汤补。

    周太后每次过来之时,朱慈烺都是伏案批阅奏章,要么就是查看地图,召见大臣商议对策,每日都到深夜。

    周太后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中开始隐隐的责怪崇祯了,丈夫留给儿子的摊子太烂了,一切都象是从头开始,儿子才如此的辛苦。

    勤于政事的朱慈烺让周太后既欣慰又心疼,长子从小不像一般的皇子孩童那样贪玩,非常的懂事,从来不让人操心。

    长子自七八岁开始参与国事,领兵出征,一晃已经十多年了,已经从稚子变成了帝王,没有一天童年的乐趣。。。。。。

    每每想起这些,周太后的眼角就不自觉的湿润起来。

    “皇儿,先歇一会儿,把母后为你熬的鸡汤喝了吧,补补身子,可别累坏了。”

    朱慈烺放下手中的事,听话的接过将汤喝下,陪周太后聊天。

    朱慈烺道:“母后,南京通往江南各省府的万古路都已修建的差不多了,等东番的战事结束,皇儿就陪父皇和母后出去散散心,一家人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80章 遇到个装逼的

    所谓的万古路,就是水泥路,当初朱慈烺指导研发出的水泥被称为“千岁泥”,在民间广为使用。

    朱慈烺登基后,“千岁泥”在民间升级为“万岁泥”,铺的路也被称为“万古路”,寓意沿用万年。

    当初倒腾出“万岁泥”的泥瓦匠安尚达,现在已经荣升工部左侍郎,专门负责全国各地的修路。

    从南京到各省的官道,皆由工部督建,各省内各府间的官道由巡抚督建。

    州、县、乡级别的,则有地方知府和知县督建,任务明确,归入政绩。

    闻言,周太后心里喜滋滋的,她言道:“只要国事蒸蒸日上,皇儿健健康康,母后也没有什么奢求的了。”

    朱慈烺连连点头。

    周太后又道:“皇儿,你现在已经十八岁了,以前你说天下未定何以为家,母后也没多说,现在天下趋于安定,母后希望你能尽快找一个皇后大婚。”

    朱慈烺笑道:“母后,朕不是已经下旨选秀了吗?您怎么还操心啊!”

    周太后笑呵呵道:“听说近来皇儿在外面与一位姓徐的女子交往,如果你喜欢人家,母后就直接派人向徐家提亲了,选秀之时把皇后之位给她留着。”

    朱慈烺的脸色丰富多彩,没想到周太后会突然提到这件事。

    一定是坤兴那丫头告密了,或者定王!

    在长辈面前聊情爱之事,场面还是有些尴尬的,朱一帅同志下意识端起茶杯,动作有些扭捏,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周太后看了朱慈烺此时的尴尬表情,忍者笑意道:“母后打听过徐家的姑娘了,是一个不错的姑娘,母后很满意,定会让你遂了心愿。”

    “好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