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54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54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然是那些卑鄙无耻的藩王、勋贵!还有被天武帝诊治过的文人们!

    抹黑皇帝,行刺皇帝,太无耻!简直狗胆包天!

    因为天武帝遇刺,大明的政局肯定引起了动荡,前线还有十几万大军与敌人打仗,一个不好,就会影响士气,很有可能导致大败。

    刚刚听到皇帝遇刺的消息,周太后和徐皇后焦急万分,二人含泪前往乾清宫。

    当她们步入暖阁之时,皆被眼前情景惊住了!

    朱慈烺哪里像是遇刺重伤之人,正好端端的躺在龙椅上,大腿翘二腿,身边赫然是一对姐妹花,贤妃和淑妃。。。。。。

    姐妹花分工明确,一个剥水果,另一个把剥好的水果往朱慈烺嘴里喂。

    至于几名匆忙赶来的太医,则被安排在一旁干坐着,吃狗粮。。。。。。

    “母后。。。。。”

    见双眼通红的周太后进来,朱慈烺赶忙生龙活虎的起身,有些尴尬道:“让母后担心了。”

    周太后愣了好一会,这才玉手指着他道:“你呀!”

    朱慈烺挥手让几个太医退下,这才笑道:“皇儿无事。”

    徐晨芸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有些埋怨道:“陛下为何这般折磨臣妾。”

    朱慈烺拉着她的手,温和道:“外面不太平,朕想看看到底还有多少敌人跳出来,让你担忧了。”

    周太后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又要挖坑阴人了,她幽幽道:“你也不怕事情闹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朱慈烺笑道:“皇儿就是想利用这次机会,给那些举棋不定的逆贼们一个机会,顺手一网打尽了,省得以后麻烦!”

    皇后和两位妃子,都被朱慈烺的惊天之谋给惊住了,暗道夫君太坏了,妾身好喜欢!

    见他如此自信,已有经验的周太后再度叹息,只怕不久后,大明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不知又有多少心怀不轨之人人头落地。

    。。。。。。。

    桂林,靖江王府。

    得知天武帝遇刺,靖江王朱亨嘉仰天大笑:“哈哈,暴君终于遭天谴了!”

    他兴冲冲的赶往王府后院,面见太上皇朱由检,道:“陛下,好消息啊,暴君遭天谴遇刺身亡了!”

    崇祯坐在那,面色一抖,指着朱亨嘉大骂道:“逆贼,枉你是皇族之后,如此大逆不道,辱没了先人!”

    朱亨嘉面色一沉,道:“太祖分封藩王,是褒奖宗师的付出,他朱慈烺凭什么说撤蕃就撤蕃?没有了岁禄、没有了封地,我们吃什么喝什么!还鼓励我们去开疆辟土,当我们是痴儿不成?”

    崇祯轻蔑道:“似你等所作所为,便是削藩也是不亏!”

    朱亨嘉眉头大皱,道:“遥想太祖设立藩王,初衷就是怕我皇室子弟吃苦受穷,即使当年的建文帝也没有撤藩的底气,也仅仅是削藩而已!”

    他端起茶杯轻啄一口,眼神变得狠厉起来:“这朱慈烺登基不久饶是有了一些大动作稳固了社稷,但他还是不知道他真正可以依靠谁,是那些寒门士子?还是那些穷苦贱民?”

    朱亨嘉手中茶杯放在了桌案上:“都不是,而是我们这些跟他朱慈烺同宗同族,同姓同源的朱家人。”

    崇祯大怒,以杯掷之,喝道:“凭你配称同宗同族?朕羞与你这逆贼同族,滚!”

    朱亨嘉的脾气也上来了,完全不将这傀儡放在眼里,他恼羞成怒道:“难道你不想复位吗?寡人替你复位,你还如此对寡人,真是薄情寡义!”

    说着,他拂袖而去,临了还说了句:“朱慈烺小儿有此报应,那是太祖皇帝震怒降下惩罚!你若不愿复位,到时寡人替你取了天下,你也可将皇位禅让给寡人!”

    看着这厮嚣张而去的样子,崇祯咬牙切齿地道:“无耻逆贼!”

    一旁的王承恩安慰道:“皇爷息怒,这逆贼不自量力,迟早被新皇整死!”

    崇祯也知道生气没用,只恨当初自己没先削藩,削死这帮犊子!

    渐渐平息了情绪,想起复位之事,他轻哼自语道:“老子是有复位的想法,但不想做傀儡!”

    对于朱慈烺遇刺一事,崇祯压根就不信。

    根据他对朱慈烺多年以来的了解,只怕那小子又在耍诈,让这些逆贼认为他遇刺丧生,一个个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方便他名正言顺的出手收人头!

    崇祯冷笑一声,你们这群铁憨,一点脑子都没有,迟早把自己玩得,连块立碑的地方都不剩!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727章 奉天靖难

    天武皇帝遇刺的消息在大江南北发酵,引起了剧烈的动荡。

    靖江王朱亨嘉趁机拉拢各方,他向各地的王爷们发出了邀请:起兵靖难,一起吧!

    寡人连太上皇都整来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历史罕见的机遇,比燕王靖难时的形势还要好,你们还不趁机跟着起事?不知道机遇不等人吗?

    除了靖江王,自然有不少铁憨憨也看到了这次巨大的机遇,首先响应他的是晋王朱审烜,还有吉王朱慈煃。

    朱亨嘉大喜,立即派使者洽谈,按照他的构想,最好能将中部地区从南到北练成一线,共抗朝廷。

    至于将来的领头者,到底是自己还是晋王,他们二人也谈好了,暂时搁置争议,以后再说,先入南京者为尊!

    靖江王也派人联合大户楚王和桂王,这两家有钱,新招募的兵马也不少,占据的地理位置更好,要是有他们两家加入,形势将会一片大好!

    楚王朱华奎举棋不定,推脱说身体不好。

    如果他再年轻二十岁,说不定还能替子孙后代争取一下,现在楚王都快八十岁了,争不争的还有什么区别,还是耐心等死吧。

    湖广衡阳府,桂王朱常灜收到造反的邀请后,情绪异常激动。

    他本来就年龄大了病重在身,再加上这一激动,身体全垮了。

    病榻上的桂王朱常灜把几个儿子们叫到身边,语重心长的教导儿辈们一定要追随天武帝,不可轻易对抗朝廷。

    数年前,朱慈烺围剿张献忠,住过桂王府一段时间,桂王对这位大明储君打心底的害怕,加上亲眼所见天武军兵强马壮,打死他也不敢跟着靖江王那傻缺一起造反。

    交代完所有事后,桂王朱常灜安详的走了。

    刚继位的桂王朱由楥是个胆小鬼,靖江王和吉王等造反份子近日来催的紧,还派兵威慑他,朱由楥心脏不好直接被吓死人。

    就这样,他弟弟朱由榔捡漏当了新桂王。

    面对靖江王和吉王他们的威胁,朱由榔只好假意同意,准备坑他们一波。

    对年轻的朱由榔而言,造反的成本实在太大了,当年的李自成失业后穷的要死,身无长物,烂命一条,人家是天生的造反苗子,就这条件还犹豫不定要不要造反。

    自己就不同了,出身皇族,还刚刚当上王爷,王府里的休闲娱乐一应俱全,美好的日子才刚刚开始,造反图什么?子孙后代关寡人什么事?

    且不说图不图什么吧,关键是刚招募的这些兵能打得过朝廷的军队吗?

    万一要是造反失败,豪华的王府,漂亮的妻妾,乖巧的孩子,都会没了,连自己的小命也会保不住,风险太大了,实在玩不起!

    想到这里,朱由榔坏笑一声,也就靖江王这傻缺天天白日做梦,看寡人如何戏耍他们,维护正义,替兄报仇!

    得知各方反应的朱亨嘉冷笑一声,直骂一些混吃等死的家伙,不知道为子孙后代争资本!

    为了扩大影响,争取多方支持,朱亨嘉派使者前往湖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颁诏授官,巡抚什么的,来了就给内阁大臣,知府知县投奔的,功成后统统封巡抚!

    朱亨嘉又以崇祯皇帝的名义檄调柳州、庆远、左江、右江四十五洞的狼兵,以增加自身兵力。

    这一波操作下,立即有不少守旧的士绅纷纷投奔,首先是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府推官顾奕等人也想以拥立为功,三章劝进,推波助澜。

    靖江王朱亨嘉大喜,立即委任总兵杨国威被为大都督,封兴业伯,孙金鼎为东阁大学士,顾奕为吏科给事中,广西布政使关守箴、提学道余朝相等在桂林的官僚,只要参与拥戴皆有封赏。

    广西巡抚瞿式耜(sì)没有相应,坚持拥护南京朝廷,他以巡抚印文通知各土司“狼兵”不得听从靖江王调令。

    朱亨嘉深知广西巡抚的态度直接关系到自己“事业”的成败,再度加以笼络,派吏科给事中顾奕为使者,携带诏令前往梧州任命瞿式耜为刑部尚书。

    瞿式耜表示自己坚决不从贼,当场烧毁伪诏,严词拒绝了此人。

    朱亨嘉大怒,亲自统兵前往梧州拘捕瞿式耜,将之押回桂林软禁于靖江王府,陪崇祯下棋。

    两广和贵州等地的官员不少人没有立即表态,新任两广总督丁魁楚也在心怀观望。

    他们不傻,南军都督府的靖武军就驻扎在云南,虽然他们现在按兵不动,但靖国公黄得功是天武帝的心腹大将,一旦朝廷有旨意,数万身经百战的靖武军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亨嘉扯旗靖难后,深感广西地方狭小,兵马钱粮有限,难以为守,于是联合吉王等藩王,先拿下湖广、河南和北直隶,将南北连成一片,吸引更多的藩王和士绅举旗。

    天武二年腊月,靖江王、晋王、吉王、桂王等八王正式举旗奉天靖难,南北十几万兵马共同起兵。

    靖江王朱亨嘉以参赞严天凤、范友贤为将军,充当左、右前锋,出兵湖广武昌府,先礼后兵招降东军都督府大都督杨御蕃,并许下国公之位。

    按照朱亨嘉的构想,只要杨御蕃率东军都督府归附,靖难大业将会如虎添翼,分分钟合兵一处拿下中都凤阳,扼守长江。

    晋王朱审烜自然不闲着,在“黑衣宰相”姚知天的建议下,他亲自率军出兵北直隶。

    企图趁着北军都督府出兵塞外,北直隶空虚,一鼓作气拿下北京城,入主紫禁城。

    晋王也曾深思熟虑过,陕西的西军都督府在忙着镇压陕西士绅和流寇残部,只要自己派兵扼守宁武关,他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打进山西,暂时没有威胁。

    一旦自己拿下了北直隶,靖江王拿下了湖广,便可南北夹击西军都督府,加上蒙古人的暗中帮助,轻轻松松料理掉周遇吉和孙传庭这两个硬骨头!

    在靖江王和晋王的缜密布置下,各方靖难势力自信满满,期待着再造乾坤,公侯万代!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728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湖广武昌府,东军都督府。

    大都督府前门人来人往,大量游说杨御蕃的铁嘴们每日送上拜帖,希望能立下这天大的功劳。

    夏建仁也在其中,他原本抱定了必死之心,可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死不了。

    杨御蕃要是不想反,早就派人抓了他们这些说客,怎么还允许说客们入府游说?

    想到这里,夏建仁提足了精神,再度送上拜帖,并请守门的军士通禀说:“我是从山东专程到这里来的,带来了一位故人给大都督的亲笔信,请代为传禀。”

    说着,他一狠心,将一袋碎银子塞给了守门的军士。

    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只听那军士眉头一挑,道:“你真是从山东来的?”

    夏建仁不知道守卫为何这么问,当下肯定的点了点头。

    哪知对方连银子都没收,就让自己登记了信息,又仔细检查了一番是否携带利器等物,很痛苦的将自己带入都督府中。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高大的将领大步走了进来,双眼精光四射,煞是威武,想来此人就是东军都督府的大都督杨御蕃了。

    杨御蕃的脸上冷若冰霜,看不出一点表情,夏建仁的心头不由得一阵突突乱跳,感觉有些不妙啊。

    杨御蕃仔细打量了他一眼说:“你是从山东来的?有何事?”

    夏建仁突然醒过神来,连忙行礼说:“杨大都督安好,小人就是山东生员夏建仁,奉了老师之命特地赶来武昌府,有机密要事面禀大都督。”

    “哦?有话痛快说吧。”

    夏建仁不敢怠慢,忙从棉衣里面扯下一角来,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封信来呈了上去说:“这是老师的亲笔信,还请大都督过目。”

    杨御蕃接过那封信,扫了一眼赞道:“嗯,字不错!”

    他认真看着内容,渐渐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信中内容从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先父杨肇基在永平之战时说起,又谈到了崇祯皇帝对杨家的隆恩,再说到今日自己的前途。。。。。

    杨御蕃皱着眉头道:“你老师是谁?为何与本都督说这些?”

    夏建仁有些紧张道:“老师是大都督的老乡,素来仰慕大都督威名,想与您谈一桩前程。”

    杨御蕃笑了,他轻笑了一声,道:“本都督的前程是天子给的,你老师是何许人也,敢与我谈前程?”

    夏建仁环顾左右,见他身后面有着几名亲兵,于是道:“还请大都督屏退左右。”

    杨御蕃也想知道这家伙准备抖出什么料来,挥手退了左右。

    夏建仁这才道:“说起前程,天武军一系的将领,如孙应元、黄得功,当初与大都督一样都是总兵,如今他们二人封了国公,大都督却依旧是伯爵。”

    见杨御蕃面色不改,他接着道:“那曹变蛟更是,从一个参将升到了国公,每有战事,太子都会带着天武军一系的人马出战,唯独将大都督留守庐州府和凤阳府。。。。。。。”

    听着听着,杨御蕃额头隐隐有冷汗冒出,他稳定了一下复杂的心情,不冷不热道:“你老师是想策反本大都督?”

    见他如此,夏建仁心中略微放心,暗道老师真乃神人,将杨御蕃了解的一清二楚。

    “哪里是策反,是希望大都督弃暗投明,继续拥护崇祯皇帝!”

    杨御蕃面色一沉,怒视道:“连你老师是谁都不曾相告,三言两语就想挑动本大都督举旗造反,你与你老师当我是三岁小儿吗?”

    夏建仁道:“大都督可曾听说那些传闻,天武帝逼父篡位之事。。。。。。。”

    杨御蕃眉头一挑:“莫非也是你老师所写?”

    “正是!”

    “你老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