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56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56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是,朝廷的军队来的太快了,大家还没有进入状态呢!

    许定国一看这帮怂货的样子,心中一突,他担心会激起,立即说道:“朝廷来的兵马并不多,只有三四千骑兵,我们五万人,还怕他们不成?”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才三四千人,确实不用怕,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们!

    “兴业伯”杨国威高呼道:“皇帝在我们桂林,我们才是朝廷的人马,他们是叛军!”

    “是啊,咱们才是奉天靖难平定叛乱的官兵啊,怕个鸟啊!”

    许定国很高兴:“说得好,只要退了叛军,崇祯皇帝和监国定然不会亏待咱们的,封侯拜相就在近日……”

    经过一番隆重的现场动员,五万靖难大军当即开拔,前面骑兵开道,后面是数万拿着长矛的步兵们,其中不乏有拿着粪叉、铁锹等兵器的。

    数万人马如同前去找场子,人潮如海,浩浩荡荡,观之颇有威势。

    还未赶到马头山抢占有利地形布防,只见前方地平线烟尘冲天,如沙尘蔓延而来,飞舞的旗帜若隐若现。

    随着一阵铁蹄轰鸣之声响起,许定国大喝道:“是安武军的骑兵,速速列阵迎敌!”

    叛军们匆忙整队,紧张的检查火铳,擦亮武器,同时伸着头看着敌人来了多少人,长什么样子。

    马蹄轰隆,大队的安武军骑兵有纪律的整齐行进,他们一色的青壮,一色的盔甲服饰,虽然只有数千人,但无形间却产生了巨大了压迫力。

    许定国脸色阴晴不定,喃喃道:“这差距有点大呀。。。。。。”

    不过他也身经百战之人(尽管没赢过几场),缓和了情绪后,许定国当机立断再度下令列阵拒马。

    寒风猎猎中,一声高喝,安武军骑兵大队立时缓缓停下。

    杨御蕃身骑乌黑战马,勒住缰绳,胯下健马一声嘶鸣,还用力打了个响鼻,喷出浓浓白气。

    通过望远镜,他远远的看到前方原野上一堆堆服色杂乱,旗号零落的叛军。

    看着远处叛军的乱七八糟的阵列,杨御蕃冷笑一声:“这也能叫军队?鸭子都比他们排的整齐!”

    周围众将轰然一笑,这样的军队也好意思造反?看不起谁呢!

    不过对方越垃圾越好,白送的大功不要白不要。

    依哨骑的探知情报,杨御蕃判断,靖江王把所有的军队都调来了,而且统兵的主帅是许定国。

    对于许定国的名字,杨御蕃早有耳闻,常败将军嘛,谁没听过?

    这家伙虽是名老将,参加过多次大战,从萨尔浒到锦州,再到山海关,又从山西到河南,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和参战记录。

    然而许定国的战绩可怜的让人心疼,打败仗跟吃饭一样频繁,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二十年前袁崇焕指挥的宁锦大捷,他参与了援救锦州。

    没有过多的谋划,面对五万叛军,杨御蕃决定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直接以雷霆之势击溃他们!

    做了简单部署后,杨御蕃将五千骑兵分为三部,中军三千正面冲锋,两翼各一千迂回切割。

    相距二里,双方摆开了阵势,不时有零星的骑兵来回奔跑,观察对方布置。

    安武军数千骑兵在旷野上,整齐列阵,密密飘舞的旌旗,凛凛杀气,让人见之胆战心寒,他们就像风暴前寂静的海洋,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战场中,安武军越是平静,叛军中有人越有人感觉不安,这种临战的感觉太难受了!

    兴业伯杨国威道:“侯爷,他们不知道得了什么毛病,也不主动攻击,我们人多,不如先派骑兵去冲杀一阵试探一番?”

    许定国摇了摇头,表现了主将应有的沉稳:“不可轻动!他们有打仗经验,我们的兵却没有,一旦上去遇挫,我们军心不稳!”

    闻言,几名叛将连连点头,这些靖难新军没上过战场,很多人没见过鲜血,面对常年围剿流寇的安武军,确实不宜主动。

    “还是侯爷作战经验丰富呀,末将佩服!”

    “佩服!佩服!”

    正当几个叛将拍马之时,安武军的数千骑兵忽然动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731章 不战而溃

    一片轰隆之声中,铁骑奔腾,马蹄敲打着冰冷地面,发出沉重的声音,犹如催命的鼓点,让人不寒而栗。

    安武军的骑兵大军发起了进攻,他们要以强悍的姿态让这些叛军恐惧,胆寒,让叛军们明白,什么才是军队!

    正在骂骂咧咧列阵等待的叛军,突然听到前方传来闷雷般的洪流之音,他们惊讶的看去,只见三股红潮般的铁骑洪流,正向他们的阵列冲来!

    那种整齐划一的骑兵阵列让人看得胆寒,叛军各部目瞪口呆,有人吞着唾液,紧张的握着自己手中的武器。

    数万叛军挤在一起,阵列庞大,然而此时他们面对数千骑兵,却没有一个人觉得有任何的安全感。

    在越来越大的蹄声中,人人心中越发的恐惧。

    安武军的骑兵大队从起步到加速,在接近叛军百余步时,已然进入了最盛的骑兵冲锋状态,速度提到了极致。

    面对声势浩大的安武军铁骑,叛军之中有人再也忍不住恐惧,还未等到中军号令,就急急的开铳了。

    “哪个混球开铳的?”

    “前军不要开铳!等他们进入射程再打!”

    在许定国怒骂声中,只听火器声大作,前军的火铳手,一古脑儿将自己铳弹全打出去了。

    因为打完之后就可以退到后面装弹了,可以稍微减轻下直面朝廷骑兵的巨大心理压力。

    谁都不是傻子,凭什么让老子站前面面对压力?

    叛军稀稀拉拉的火铳阵打的很快,还没等领导喊开始就慌慌张张的打完了几轮,完事后乱糟糟的挤在一起,都想往后躲。

    白烟大作中,还有箭矢的嗖嗖声响,弓箭手们也忍不住射出他们的箭矢。

    所有射手都是拼命的放铳射箭,许定国喊等将官破了嗓子都无力制止。

    终于,一切都消停了,消散缓缓散去,对面冲锋的骑兵大军依旧行进整齐,越来越近,被击中的骑兵寥寥,似乎没有任何影响。

    叛军前阵都急着放枪,连火铳起码的射击姿态都没端好,且稀稀拉拉的,加上近百步的距离,鸟铳的杀伤力和精准度极低,谈何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力?

    三股骑兵铁流奔腾不息,犹如翻江倒海的巨龙,杀伐之气直冲云霄。

    叛军被这股骇然的气势吓呆了,紧张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忽然有人发出一道尖叫:“快跑!”

    轰然一声,早已顶着巨大压力的叛军们集体溃败,本就乱糟糟的队形立时一片混乱,如作鸟兽散,个个没命似地向四面八方乱跑,恨不得多长几条腿。

    “不许跑!都回来,迎战!”

    人群中,平南侯许定国大声喝止。

    然而此时叛军们谁还听得进去,只顾逃命,连一些叛将也调转马头悄悄溜走了。

    对面的威势太他妈吓人了!

    许定国绝望了,本想靠着此战大胜,一改自己“常败将军”的名声,哪能想到还没开打就一触即溃了,全成了笑话!

    许定国没有办法,只好也跟着逃跑,大明是呆不下去了,最好能出国避难。。。。。。

    安武军的骑兵像赶鸭子一样,在后面策马追杀,他们主要追击一些盔甲完整、有点气质的叛军。

    能在叛军中混的有模有样的,肯定不是花钱雇来的百姓,基本是投靠靖江王的将校和他们的家丁,这部分人必须斩草除根了!

    要让他们知道,敢背叛朝廷,造天武帝的反,唯有死路一条!

    溃败之下的叛军毫无战心,只知道拼命的逃跑,一路上留下了众多的尸体。

    一些慌不择路的叛军逃到灵渠边,想要踏冰过河,逃到对面躲避骑兵追击。

    然而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人多导致冰块塌陷,不少人成了落汤鸡,在冰冷的河水里扑腾。

    “降者不杀!跪地抱头!”

    听到这句暖心的话,投降的叛军一片片的跪倒,很多人不愿再跑。

    场中的形势渐渐鲜明,杀气腾腾的安武军还在策马狂奔,追杀那些不愿投降之人。

    一阵子后,叛军的鲜血汇成一条小河,在寒风中快速凝结,形成一道道血色的冰河。

    靖江王封的平南侯许定国同样跪在人群中,兴业伯杨国威趴伏在他的身后左右。

    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安武军太可怕了!

    管中窥豹,连少经战事安武军都如此厉害,可想身经百战的天武军是何等的可怕!

    可笑自己还跟着靖江王造反,高呼靖难口号,想打入南京城。

    若是遇到天武军,只怕自己连灰的不剩了!

    投降的叛军抱着头跪在地上,一群人紧挨着一起,有的神情慌张,有的面色煞白,还有的身上打颤哭了起来。

    一名拿着弓箭的射手低着头,哭得稀里哗啦,边哭边道:“我刚娶了媳妇,还不确定射没射中呢,我真不想死啊!”

    他的话引起了周围一些叛军的共鸣,上面说好的去海外发财,结果带大家来造反了,这逆贼的帽子扣在头上,九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

    身旁的战友安慰射手,道:“兄弟,相信自己,你是个神射手!”

    “我怕失手了,回不去我媳妇就要改嫁了!”

    年轻的射手依旧哭得涕泪交流,看着让人心酸。

    有人不忍心,想要开导他,于是道:“这位兄弟,为兄年轻时学过指迷算命,你将名字和生辰八字相告,我结合你手上的纹路,给你算上一卦!”

    年轻的射手哭着道:“我叫吴厚岱。”

    “吴后代。。。。。。那你不用算了。。。。。。”

    又有一位见多识广的老兵道:“要我说啊,天武帝仁慈,他只杀投降将官,若无意外,只要我等老实本分,诚心认罪,他老人家会给我们一条活路的。。。。。。”

    “闭嘴!”

    一队负责监视叛军的安武军骑兵策马走了过来,指着这边厉声喝道。

    一群人嗡嗡议论的叛军,立时缩了缩脖子,跪的整整齐齐的,一个个闭口不言。

    这时忽然几骑闯骑奔来,个个大声喝道:“传大都督将令,除将官外的所有降卒,进军桂林城,破城免死,三日不下,皆斩!”

    闻言,叛军人人欣喜,万幸可以活命了!

    一座桂林城算个屁啊,只要能活命,老子就是用手,也能把城墙给扒开!

    然而许定国等依附新朝的叛将们,则是心生恐惧,他们神情呆滞,甚至崩溃痛哭。

    黑压压的叛军往桂林城进发,周边尽是奔腾的安武军骑兵,他们持着火枪,目光严厉,只要哪里有异动,就会毫不客气的开枪射杀镇压。

    对于逃跑着,也尽皆追砍射杀。

    五千人押着数万人,着实是一大奇观。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732章 成王败寇

    桂林一战,五万叛军被五千安武军吓破了胆,不战而溃,大部跪降。

    除了许定国、杨国威等几条大鱼,其余叛军将官皆被处死,杨御蕃将安武军分散下去,暂时接管了这支叛军的。

    为了戴罪立功,叛军调转回来攻打靖江王所在的“西京”。

    靖江王朱亨嘉学习燕王朱棣靖难,把桂林改为西京,作为临时的京城。

    “西京”中早已无兵可守了,面对气势汹汹的“靖难新军”反戈一击,不到半天就城破了。

    腊月十八日,桂林被攻陷。

    城中各街道上,战马响鼻声交织一片,喷出道道浓厚的白气,安武军的骑兵们越过街道上的尸体,往靖江王府逼近。

    靖王府的规模宏大,王城布局模拟紫禁城,规模稍减于天子一等,不设角楼,不用黄琉璃瓦。

    王府遵循着周礼设置的诸侯三门,棂星门、端礼门、承运门,对应着天子五门: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

    一入靖江王府,杨御蕃就发现,王府的中路建筑布局与南京紫禁城极为相似,也有三大殿,分别是承运殿、圜殿、存心殿。

    其中承运殿规模最大,相当于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

    杨御蕃分派几队人马,在王城中寻找太上皇和靖江王朱亨嘉。

    他丝毫不担心朱亨嘉会杀了或拿太上皇当人质,那样做太低能了,背负弑君的恶名不说,就凭他那胖身板,也逃不掉啊。

    步入承运殿中,只见一个披头散发,身穿亲王龙袍的家伙坐在上首王座上。

    杨御蕃自然能猜到这人应该就是靖江王,他作揖道:“臣下杨御蕃,见过靖江王!”

    满脸胡茬子的朱亨嘉一下子抬起来头来,将散发甩的老高,他指着杨御蕃抖了半天手指头,情绪十分激动,像是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我告诉你,寡人有神通!你别过来啊!”

    杨御蕃阔步向前,将前面挡路的香炉踢到一边,讥笑道:“大王,您别装疯卖傻了,这招早就过时了。”

    朱亨嘉踉踉跄跄的往前几步,愤恨的指着杨御蕃道:“你胡说!寡人没疯,很正常!”

    说着,他亮出了似乎蕴含着无尽神通的拳头,朝杨御蕃打来。

    “还装呢!”

    杨御蕃一腿扫过,厚实的靴底当场踢得朱亨嘉趔趄一下摔在了地上。

    紧接着,船大的马靴踩在了朱亨嘉的脸上,将他的头狠狠在踏在殿中金砖上。

    朱亨嘉呜呜挣扎着,双目圆睁,脸上青筋暴起,显然受不了这种践踏的羞辱。

    “逆贼,你的神通呢,使出来让本都督瞧瞧!”

    杨御蕃脚下发力,不时喝问道:“还装不?”

    随着脚下的每一次慢慢扭动,朱亨嘉口鼻冒血,满脸狰狞,看上去可怕之极。

    过了片刻,朱亨嘉再也忍受不了,双手拍地,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寡人不装了!”

    原本他是想装疯卖傻留条狗命,连便便都准备好了,如有必要,朱亨嘉觉得可以试吃半斤。。。。。。

    然而杨御蕃这厮太粗暴了,完全不给机会!

    杨御蕃松开黄金右脚,啐了一口老痰在其脸上,不屑道:“就你这怂货,也敢造天子的反?”

    右脸高高肿起的朱亨嘉,躺在地上含物不清的叫骂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