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758章 夜袭明军大营
杀掉了大明使臣,叶尔羌汗阿卜杜拉父子深知大明发怒攻打过来不是好玩的,于是他们日夜不停操练军队,布置防御,准备应对。
只是他们没想到,明军来的如此之快,足足动用了十万大军。
叶尔羌汗父子听到这个数字后,差点没晕过去。
他们强装镇定,叶尔羌汗国的一切防御都已经准备好了,没什么可怕的!
只要占据有利地势,再拖了几年,大明只得作罢!
“尧勒瓦斯,这次明军来袭,你就是此战的统帅,你要用胜利来洗刷大明对你、对我们叶尔羌汗国的羞辱!”
紧张之余,叶尔羌汗阿卜杜拉任命长子尧勒瓦斯为前军统帅,在吐鲁番布防。
尧勒瓦斯欣然领命,拍着胸脯保证,不会让明军一兵一卒从吐鲁番西进的!
尧勒瓦斯虽然为人高傲,但并不是酒囊饭袋,他能够做到喀什葛尔总督的位置,还是有一定真才实学的。
否则历史上他也不会成功逼走父亲,夺位成为叶尔羌大汗。
。。。。。。。
事实证明,叶尔羌汗父子的自信是多余的。
周遇吉率西征大军如入无人之境,连破嘉峪关外的沙州等关西七卫,一路攻击前行,明军以强势军威拿下哈密。
明廷苦心经营了哈密卫一百多年,其间经历四失四得的曲折历史,最终在丢了一百年后,再度被明军收复!
至此,明军已经突破了叶尔羌汗国的外部防线,突入其内地,现在唯有吐鲁番是阻碍大军前进的重要堡垒。
这里是西域的门户,也是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曾经不知有多少古国曾在这里建立,如车师国、狐胡国、高昌国等。
历代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在这里反复的争夺,西汉王朝与匈奴,经过“五争车师”,匈奴日逐王率众降汉,车师之地随之归属汉朝。
唐帝国灭了高昌,而后吐蕃军队进入西域,控制吐鲁番,开始了与唐进行了长年的西域争夺。
元明两朝,蒙古人又在吐鲁番进行过家家式的争夺,最终在隆庆四年(1570年),叶尔羌汗国占领吐鲁番,吐鲁番属叶尔羌汗国。
三月中旬,周遇吉率大军抵达吐鲁番,他派出夜不收打探消息,发现了叶尔羌汗国在吐鲁番布置了重兵。
大多明军将领认为,吐鲁番虽然叶尔羌的重镇,也有重兵防御,但在大明军队面前,还是不够看,有人主张一鼓作气踏平吐鲁番!
轻敌的情绪在明军中发酵,但身为主帅的周遇吉却很冷静,并未着急出兵,并下令各将官,没有命令不得主动进攻!
所有明军中,论战斗力最强,当属天武军。
论战斗最猛,当属靖武军;
论最团结的,当属天雄军;
但要论军队纪律最好,当属定武军!
主帅周遇吉是出了名的铁血将军,整顿军队那是一流,他下过的军令,还没有人敢违反。
吐鲁番城外,明军十万大军迟迟不做进攻,反而修筑营寨共事住了下来,看样子是打算做长期斗争的准备。
守城的叶尔羌士兵紧绷的心态渐渐松懈了,主将尧勒瓦斯的心却是慢慢沉了下去。
他原本打算在吐鲁番布防,阴一把明军的,挫其锋锐,使其不敢主动进攻。
长期以往,明军长时间的呆在这里,补给必然吃力,而攻城又没有把握,他们只有撤退这一条路了。
现在看来,计划全都泡汤了!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
明军还是没有一点动静,他们除了围城和不断加固工事外,没有任何的动作,这让尧勒瓦斯十分费解。
尧勒瓦斯也读过汉人的几本兵书,知道一些经典战例,比如城下挑衅。。。。。。
数日间,守城的叶尔羌士兵开始主动和城边的明军士兵们打招呼,显然这种招呼不是询问吃没吃过,这种颇为和谐的话语。
开骂,直接挑衅,你来打我啊!求虐!
城下的明军士兵像是看猴子一样看他们的表演,因为自己根本听不懂这些鸟语!
对于明军的无动于衷,尧勒瓦斯很失望。
又过了两天,眼看着明军的后勤辎重源源不断的送来,尧勒瓦斯终于沉不住气了,打算试探试探明军的虚实。
他命令同胞弟弟司马依为前锋,率五千叶尔羌骑兵从城中杀出,偷袭明军大营。
夜袭,这是尧勒瓦斯的希望,即便失败也没什么,要是弟弟司马依不幸战死,正好未来还少了个竞争对手。。。。。。
而且尧勒瓦斯还留有后手。
寅时初刻,城门洞开,五千叶尔羌骑兵倾巢而出,以飞快的速度冲锋,直奔帅旗所在的明军大营。
没有任何的抵抗,叶尔羌汗的小儿子司马依,很是顺利的进入到明军大营之中。
“竟然空无一人?莫非是我中计了!”
兴冲冲杀入大营的司马依懵圈了,当天反应过来时,已然为时已晚。
一个个火堆被点燃照亮了整个明军大营,在火堆前方是各式各样的障碍物,后面是一排排的大明火枪手。
火光冲天的那一刻,米尼火枪开始了喷吐枪弹,被火药爆炸时灼烧成红色的弹丸像是一个又一个火星,在夜色下被衬托的十分显眼,密密麻麻的飞入叶尔羌大军之中。
叶尔羌大军拼了命的想要冲出去,可五千人进来容易但是出口就那么一个,夺路而逃也是难于上青天。
“勇士们!用我们的胸膛去迎接死亡!随我杀!”
司马依奋力呼喊道,他不认为自己会这么轻易战败,自己的汉名是个长命的大佬,没有道理这么快就凉了。
而且,临行前兄长尧勒瓦斯曾告诉自己,即便遇到埋伏也不要慌,只管冲杀,老哥有后手,保你安全!
年轻的司马依对兄长的话深信不疑,他要战斗,为了部落,为了叶尔羌!
不得不说,司马依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这声吆喝深深的刺激每一名叶尔羌战士,已经混乱不堪的骑兵也在枪林弹雨中慢慢恢复起来。
周遇吉静静的看着明军瓮中捉鳖,围杀这支不知好歹前来偷营的叶尔羌骑军。
这时,一名夜不收报道:“大将军,又有叶尔羌骑兵出城了,正往我军大营袭来!”
对于尧勒瓦斯的连环式偷营,周遇吉脸色依旧平静,稍作思考,他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
第759章 收复吐鲁番
明军营寨中,密集的火枪声响起,一排排突围的叶尔羌骑兵纷纷倒下。
他们突围不出去,明军似乎也不赶尽杀绝。
司马依好像猜到了明军的目的,明军是想要围点打援,以营寨为中心,把外面的叶尔羌军队全部吸引过来一一消灭,最后孤立无援的叶尔羌只有死路一条。
司马依猜的没错,这确实是周遇吉的计划。
虽然吐鲁番只是个土城,不如南京城高大坚固,但这是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堡垒,如果强行攻城必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大明的军队何其珍贵,不能因为这座土城而白白的让士兵去送命牺牲掉。
消灭叶尔羌军队的有生力量,围点打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方法。
尧勒瓦斯沉不住气的试探举动,让周遇吉的信心更胜了几分,只要自己消灭了来援的敌军,让他们伤筋动骨,破城的损失便会降到最低。
营寨外铁蹄隆隆,两万叶尔羌骑兵火速增援偷营行动,想趁着明军大营大乱之际,将之一波冲垮。
尧勒瓦斯亲自领兵出征,他憋了半年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
“冲上去,碾碎他们!”
战马上,尧勒瓦斯红着脸大喝道,直接下令全军冲锋。
两万匹战马在空旷的平原上飞驰起来,西域诸多品种的战马大都是耐性平平爆发力极强,冲刺起来卷起阵阵黄沙声势十分震撼。
砰砰砰……
在距离营寨还有二百步的时候,周遇吉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明军采取的双层射击好像是没有任何的间隔,一排一排士兵保持着相似的动作。
装填、射击、装填、射击,动作行云流水无缝衔接,看起冲击力极强的叶尔羌军队瞬间进攻受阻。
前面的骑兵刚刚倒下,后面的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一个前赴后继,及时想要掉头逃跑也没有机会,转过身就是自己的同伴,反而给冲锋阵列造成了混乱。
排枪击毙是后世对步兵阵列线的美称,但在此刻确是那么的具有杀伤力。
定武军只是在寨墙上对进入范围的敌人自由射击,依靠和鼎步枪强大的火力,将叶尔羌骑兵牢牢地钉在了距离营寨百步的位置。
“台吉,有些不对劲啊。”
确实不对劲,尧勒瓦斯自己也感觉到了,如果是成功的夜袭绝对不只是局限一块区域,整个大明军营都会陷入混乱。
只是听着明军营寨内的声音,大明军队的防守很有层次没有一点乱的迹象,除非是出了什么变故。
尧勒瓦斯遥望明军营寨,忽然道:“随我绕道前营!”
绕道前营尧勒瓦斯才知道怎么回事,他很果决下令让麾下战士拽倒寨墙,好让被困在里面的叶尔羌骑兵突出重围。
寨墙虽然坚固也顶不住万匹战马的拖拽,没几下,木质寨墙便成片的倒下,露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
尧勒瓦斯看到了希望,就这么一会儿的时间又倒下了无数的勇士,属实让他心疼。
眼见叶尔羌军队逼近,周遇吉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军令:“灭杀营中残敌,骑兵出寨,冲锋!”
大鱼已经上钩,鱼饵的利用价值也不高了。
只听轰隆隆的巨响声,寨中的叶尔羌残敌立时炸锅了,原本好不容易组织起来骑军阵列再度混乱,不知道有多少人被炸的飙血而亡。
在惊慌失措中,叶尔羌汗的小儿子司马依,先被炸断了一只手臂,紧接着被一颗子弹打穿了脑袋,死的不能再死了。
“杀奴!”
明军万余骑兵兵分两路一左一右的包了上去,呼喝着对外面的叶尔羌骑兵进行冲锋。
显然,明军不想跟叶尔羌大军来个你死我活的厮杀,他们配备了转轮手铳,有武器优势何必做无谓的牺牲?
因此,明军骑兵冲锋之时,开始都选择用手铳消灭敌人。
在明军骑兵出营之后,场面发生了极大的逆转,没见过此等架势的叶尔羌军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他们虽然见过俄国的火铳,但没见过这么短的火铳,火力还这么大。。。。。。
这场冲锋,可以用屠杀来形容更为贴切。
叶尔羌军队的统帅尧勒瓦斯呆呆的看着这一幕,被打的完全没了战意。
“撤退!”尧勒瓦斯吼道。
叶尔羌不愧是马背上成长的国家,每一个战士控马技术相比于中原人民太过于娴熟,在如此拥挤的情况下都能够轻松的调转马头,头也不回的向吐鲁番奔逃。
显然,这场尧勒瓦斯以为胜率极大的偷营,将会被记入叶尔羌史上的伟大战略行动,最终以耻辱收场。
他们足足被明军追到了吐鲁番城下,在一片拥挤中涌入城中。
之前周遇吉迟迟不进攻的理由很简单:他在磨刀,也在磨敌人的耐心。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砍人也是,磨的越久,刀就变得越锋利,砍起人来就越顺手,杀伤力也越大。
周遇吉收起了磨好的刀,在这等绝好的时机中,他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出击,攻城!
天色佛晓,三千名攻城先锋敢死队,驾着云梯,向吐鲁番土城发动了攻击。
中军都督府的副都督江翥亲自抄着明军大旗,指挥先锋敢死队攻城。
辽东大战时,清军绕过锦州突袭明军粮草重地松山,时任辽东副将的江翥跟从辽东总兵王廷臣,在松山城北冈斩杀清军骑都尉旦岱、参领彰库善、三等侍卫博朔岱。
朱慈烺北伐期间,清军南下辽东,吴三桂剃头,江翥率部前往山海关,归附镇北将军茅元仪,助其守山海关。
关锦之战中,江翥又率六千明军夜袭清军大营,杀清将辉兰、护军参领温察、启心郎迈图等人。
北伐结束后,朱慈烺封其为子爵,归入定武军,任西军都督府副大都督。
这位祖籍湖广的九边老将,跟过袁崇焕,跟过祖大寿,跟过金国凤,跟过洪承畴,打了一辈子老仗,也受了半辈子窝囊仗。
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有感觉,在天武帝的领导下,在定西侯周遇吉的指挥下,打这么爽的仗!
副大都督的英勇行为,大大鼓舞了明军的时期,士兵们奋勇争先。
叶尔羌士兵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平日毫无动静的明军突然变成了猛虎,如此猛烈之进攻,加上偷营的失利,让吐鲁番城的防线全面崩溃,守军们四散奔逃。
城墙沦陷,叶尔羌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明军一举攻克吐鲁番城。
战火蔓延到了内城,城内守军被吓得不轻,纷纷掉头逃跑。
“投降不死!”
也不只是哪位可爱的天使在此时适时的喊了这么一句话,用的还是察合台维吾尔语,叶尔羌的军队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崩盘的更厉害了。
没有人过多的犹豫,他们扔掉了手中的兵器,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生怕自己会成为这可怕军队手中的亡魂。
刚逃回来的尧勒瓦斯屁股下的椅子还没捂热,听闻明军打进来了,大惊之下匆忙带着部下往西逃去。
。
第760章 证我强明
天武四年四月,明军收复吐鲁番,斩杀叶尔羌汗胞弟、吐鲁番总督苏里唐。
吐鲁番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叶尔羌的抵抗意志,此后明军一路高歌猛进。
周遇吉没有忘记朱慈烺的嘱托,打下吐鲁番后,他立即下令骑兵四出,清剿境内残敌。
只要是拒绝投降抵抗明军的叶尔羌人,不管是军人还是部落平民,一律斩杀!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肃清,吐鲁番至哈密的丝绸之路,完全在大明的掌握之中,周遇吉这才向朝廷发出了捷报,请求调陕西巡抚孙传庭坐镇吐鲁番。
明军大营中,西征大军旌旗猎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