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硕特汗国的官员也转达了固始汗的几项要求,比如汗位继承制,自治权等方面。
如果大明可以接受,和硕特汗国可以考虑接受大明的统治。
明军灭掉叶尔羌汗国的战斗打的太强势了,和硕特汗国的固始汗自认比阿卜杜拉汗差一点点,已然没有武力对抗大明的打算。
只要大明不玩降爵的把戏,可以保证汗位的永久继承,其他方便都好说,驻军也不是不可以的。
毕竟大明的军力摆在那里,有他们驻守西藏,更安全一些。
与和硕特汗国的还在进行,鸿胪寺的官员与准格尔汗国使臣的谈判也开始了。
准格尔汗国与和硕特汗国,都是卫拉特蒙古,信仰都一样,包括来的一些蒙古首领,都是一个联盟圈子的。
他们来大明之前,私下也都商量好了,要投一起投,要反一起反,只看大明给出什么条件。
准格尔汗国首领巴图尔珲台吉能亲自来大明,足以说明对这件事的重视,他也是带着条件来的。
巴图尔上奏,请求大明将伊犁河谷那片沃土赐给准格尔部。
伊犁河谷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天然草场三亿亩,农牧业发展优势显著,谁看了都眼热。
而且之前是在准格尔部的手中,被叶尔羌汗国夺去的,巴图尔一直惦记这方沃土。
对于这个要求,朱慈烺考虑了几天,十分的不舍。
不过为了能将准格尔汗国划入大明的版图,他最终还是答应了。
反正这块地还是大明的土地,而且准格尔部现在并不强,想要他们继续抗击沙俄,消耗哈萨克汗国,为大明守着西北疆域,这点肉还是得喂的。
朱慈烺清楚,历史上准格尔部到了噶尔丹时期,才真正的强盛,吊打周边。
噶尔丹灭叶尔羌汗国、南征西藏、西虐哈萨克汗国,北击沙俄,东进打得漠北喀尔喀诸部举族南迁,又与满清争雄,一直打到距离北京城七百里的乌兰布通,满鞑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附近。
准格尔汗国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达到七百万平方公里,与满清打了七十年的仗,历经康、雍、乾三朝,最终被亡国灭族。
现在噶尔丹才几岁,朱慈烺一点都不担心,等到二十年后他上位了,朕单手就能将之镇压!
经过几天的不断谈判,鸿胪寺官员反复的请示朱慈烺,事情终于敲定了。
大明的条件没让卫拉特蒙古诸部失望。
首先,天武帝朱慈烺正式册封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封四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承认达赖和班禅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对于和硕特汗国的固始汗,朱慈烺封其为汗王,等同于大明亲王衔,世袭罔替。
原本朱慈烺准备取消汗号,封亲王衔的,不过想到大明爵位刚刚革新,废除了世袭罔替,可不能坏了规矩,只好以“汗”的形势让他们世袭罔替。
不过只有一个人能继承汗位,汗王的子孙和兄弟姐妹,不包分配,没有爵位。
不费一兵一卒,全靠鸿胪寺官员们开过光的铁嘴,就把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谈了下来,这买卖太划算了!
准格尔汗国和其他漠西蒙古各部,大明推行蒙人治蒙、藏人治藏的政策,划分片区。
各部首领三年一次进行会盟,由各部首领轮流担任盟主,受征西都护府的管理。
且盟主只有对蒙古各部的监督权,不能干预各部事务,也无权私自发布政令,各部内部仍然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和满清的盟旗制度类似。
治理西藏和新疆,朱慈烺都是采用了后世清朝的边疆政策,不得不说,鞑清对管理边疆却是有一套,值得赞扬。
在经济方面,大明增加通商口,与蒙、藏两族全面通商贸易,并且允许他们和大明其他省份进行自由通商来往。
这条政策,比什么都来的实用。
。
第769章 皇明一统
漠西蒙古地处偏远,经济情况不十分落后,而且物产也十分单一,基本不产粮食作物。
对于中原的粮食、茶、糖、盐、铁、棉布、丝绸、药材、木材,金银制品等各种物资的需求量极大。
而蒙古出产的马匹、牛羊、兽骨、皮革制品、奶制品等等,也是中原地区所需要的商品,双方贸易有着很好的互补性。
从贸易依赖性来说,游牧民族对中原商品的依赖,要远大于中原对游牧民族商品的依赖。
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势所在,主要体验在经济实力上,由于观念狭碍和见识的不够,历代的中原王朝忽略了用经济手段来控制北方的游牧民族。
他们把对北方游牧民族开埠通市,当作是对他们的一种恩赐,体现上国皇恩,而不是制约他们的手段。
二十一世纪,经济手段实际己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主要手段,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在经济层面上来解决,比如经济制裁、贸易战,根本不需要发动战争。
当然了,十七世纪的这个时代,靠经济手段解决的事情有限,但仍然可以做为战争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只要是能够应用得好,还是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的。
比如这次全面通商,看似是大明亏了,蒙古人赚了,其实大明都亏成世界第一了。
朱慈烺能亏?
通商可以促进汉蒙藏之间的交流往来,进一步接近融合,加强蒙古人对大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比派兵打下来的地盘还好控制。
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贸易手段,控制蒙古经济命脉。
当蒙古各部都习惯与大明互市贸易获取各种物资时,首领忽然说:我们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吧?
你看会不会有人偷偷将之弄死了!
并不是所有的游牧民族都有入主中原的雄心壮志,很多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想生存下去,战争也是为了争夺资源,生活得好一些。
我已经生活的够好了,凭什么扔掉手里的饭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去抢别人的饭碗?
打仗是一件充满危险的事情,弄不好就看不到老婆孩子了,谁也不傻,能从打仗中获益的,永远都是少数人,大头兵能有几个靠打仗发达的?
所有的经济手段,前提是大明保持强大的武装力量进行威慑,否则什么经济手段,外交手段,都是扯淡!
老虎肥壮,那是更具威慑力;猪羊肥大,只能是引狼入室!
。。。。。。。
相比主动归附的和硕特汗国与准格尔汗国,被征服的土默特等蒙古部落,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自治权了。
大明直接将河套地区设为归化省,派遣官员,治理地方并驻军守卫,由北军都督府管理,省会归化城,是大明第十六个省。
归化城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环绕北畿重地,是军队汇集之地,背靠科尔沁,左据黄河,垦殖条件好,能满足驻兵粮食供给。
自俺答汗时期,这里便是内外贸易交汇之重镇,是中国北方的经济重心,可不能再丢了。
目前的大明领土,不仅超过了明成祖时期的全盛时期,而且已经和后世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相当,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经过三年多的修筑,规模宏大的中华神坛已经完工。
八月初八,朱慈烺率皇室宗族、文武勋贵,亲自祭拜神坛。
正阳门外,通往神坛的主道上,站着两列天武军的军士,他们着装整齐,个个持枪对立,每隔丈许远的距离,还插着一面旗帜,迎风飘扬,一直沿伸到中华神坛。
五世达赖和十几名蒙古首领在太监的指引下,也随往观礼。
中华神坛巍峨高耸,帝王殿,文曲殿、武曲殿、忠烈殿、奇智殿、神医殿,加上位于中间的主殿祈天殿,一共七大神殿。
各殿周围,遍插五彩龙纹旗帜,周围站立着天武军的甲士,东风猎猎,刺刀映着阳光,耀眼夺目。
通往祈天殿的主道两侧御林军列成方阵,肃然圪立,在方阵之间,放置着一排大小不等的火炮,青渗渗的光芒,黑洞洞的炮口,令人不寒而立。
过万人马,除了风吹大旗发出的声响之外,再无其他的声音,整个场面显得肃杀而凝重,气势震慑人心。
使得站在神坛前的蒙古首领们不由自主的屏气闭嘴,保持沉默。
准格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目光在御林军手中的火枪,阵列高台前的火炮上快速扫上几眼。
他缓缓轻呼一口气,正是这等威力可怕的战争利器,让明军横扫天下,平南定北。
准格尔部要是与之为敌,只怕下场比叶尔羌汗国还要凄惨。。。。。。。
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巴图尔等蒙古首领排好队,列于神坛之下。
“皇帝驾倒!”
“轰!轰!轰!轰!!”
礼炮轰鸣,震耳欲聋,地动山摇,连神坛似乎都颤抖起来,众蒙古首领不曾防备,有两人站立不稳,被吓得跌坐到地上,惊了一身冷汗。
其中一个蒙古首领对身边的鸿胪寺官员道:“贵国的礼炮真厉害,炮声把我的五脏六腑都震荡了!”
炮声轰鸣过后,紧接着是御林军一排排的鸣枪,一轮九排。
枪声停后,又是鸣炮,周而复始。
现场发射的都是礼枪礼炮,只填充了火药,并未放置子弹和炮弹。
蒙古首领们不知道鸣放的是礼炮,一个个心头震颤,胆战心惊的找炮弹的降落点,唯恐炮弹拐弯落到自己的头上。
在枪声炮声中,天武皇帝朱慈烺穿着一身黑色衮冕,从容不迫的登上神坛高台。
当朱慈烺转过身来,面对群臣和军阵时,所有枪炮声戛然而止,场中传来文武百官和将士们的山呼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道声音汇聚,声浪冲天,震耳发聩。
此情此景,蒙古首领们哪里见过这等场面,连大气都不敢出。
呼喊结束,一时又是万赖俱静,礼赞官瞅了眼杵在那不动的蒙古首领们,高呼道:“诸部首领,行大礼!”
众蒙古首领们这才恍然大悟,除了五世达赖喇叭,余者皆都跪伏于地,向朱慈烺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并且三呼万岁。
朱慈烺面如止水,微微抬手道:“平身!”
其实按照大明目前的礼仪,除了皇帝登基大典,其他情况下不必行跪拜大礼了,大明文武百官和将士们都没有跪拜。
蒙古首领们却习惯性的跪拜,当下无人制止,就当是他们臣服大明,给天武帝补磕了几个头。
朱慈烺缓缓开口道:“蒙古各部愿意归附大明,乃皇明幸事,我大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各族归附,都当予以接纳,自此以后,各族同为一家,情同手足,不论彼此,各族平等!”
众蒙古首领再度跪拜齐声道:“谢大皇帝陛下!”
随后朱慈烺宣布,正式将和硕特汗国和准格尔汗国纳入大明疆域!
蒙古诸部首领再次表示,自己将臣服于大明,永不反叛!
朱慈烺微微点头,他转过身来,看着周围的七座神殿。
一个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跳跃在他脑海中,这些都是为华夏做出过贡献的伟大人物!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中华强大了,大明强大了,朕要世人永远的记住你们!”
朱慈烺的腰慢慢的弯了下去,深深的鞠了一躬……
先拜了祈天殿,再拜帝王殿,接着便是忠烈殿。
朱慈烺看着忠烈殿中密密麻麻的神位,昔日的部下,昔日的忠臣烈士,他们往事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希望挽救这个大厦将倾的国家。。。。。。
还有宋时的文天祥、岳飞,这座忠烈殿,记载着华夏一步步走到现在,有多少英雄为了心中的忠贞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向从古至今,为民族解放和自由献身的英烈们致敬!”
“所有为大明牺牲的将士,是你们为大明收复了辽东,收复了蒙古,平定了天下!”
“受朕一拜!”
“受大明子民一拜!”
。。。。。。。
祭拜神坛的仪式结束后,大明在神烈山举行了一场大阅。
点将台上,大明文武列于左,蒙古诸部首领列于右。
朱慈烺身着戎装,身挂披风,腰悬手铳,第一个出场表演。
他骑马绕场一周,亲自以铳射靶,十枪十中。
众蒙古王公首领观射后,震惊地感叹称:“大皇帝神武也!”
巴图尔珲台吉更是赞曰:“传闻大皇帝曾一枪击毙奴酋多尔衮,今日看来,传言不虚!”
虽然不知道他这传言是从哪里听来的,似乎有些出入,不过大明的官员没有人出来纠正此事。
皇帝表演过后,开始检阅军队。
受阅部队是天武军,一万步兵,一万骑兵,两千炮兵,队伍排列了十里。
步兵和炮兵在行列中间,骑兵分列两翼,朱慈烺骑马从中间通过检阅部队,立时山呼一片。
一片鼓声之中,响亮的号角吹响,先是步兵列队前进,角鸣声停,行进也停,如此反复,三进三停。
突然号角声大作,所有骑兵,大呼前进,万马奔腾,声动山谷。
随之,神武军枪炮齐射,声震大地。
炮兵又进行了出色的实弹打靶表演,让蒙古各部首领近距离的观察火枪火炮的射击效果。
摄于神武军的火炮威力,巴图尔珲台吉等首领悚惧失态,几乎侧身躲避。
朱慈烺并不怕泄露火枪火炮的秘密,且不说大明的枪炮工艺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生产方式也脱离了纯手工作坊式的制作,变成了规模化、模具化、大规模生产。
以现在蒙古各部的技术水平,造锅碗瓢盆还行,要想造枪造炮,还是洗洗睡吧。
就算能仿制一些,最多是鸟铳和鲁密铳的水平,他们使用的火器,多从俄国那里购买。
大明越是这样开放,越让蒙古各部认为大明有恃无恐,实力深不可测。
整个大阅持续了半天,虽然比之前的神烈山阅兵规模小了太多,但足以威慑蒙古诸部。
蒙古诸部首领对于明军的强大军容、庄严军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