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中阿部忠秋也劝道:“主上,酒井大老说的对,这里太危险了,还在暂时撤出江户吧,等幕府与明军谈判,让其撤退后我们再回来!”
幕府官员们已然惊骇万分,不敢再留在江户,纷纷出言相劝。
德川家光置若罔闻一样,一动也不动。
在周围幕府官员的不断相劝中,德川家光忽然身子一软,晕厥了过去。
大老酒井忠胜长呼了一口气,连忙喝令左右:“快将主上带走,立即出城!”
他匆匆离开,刚走几步,又回头道:“阿部忠秋,你去和明军议和,只要他们不赶尽杀绝,什么条件都好说!”
刚迈腿准备跑路的阿部忠秋身形一顿,面如苦瓜,心中暗骂了一声。
不到半个时辰,德川幕府等一大群重臣,在幕府军残部的护送下,带着昏迷不醒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一路奔逃,逃向天皇所在的京都。
当天下午,明军登陆江户,以投降的日奸开道,毫不费劲的攻入江户城,占据了德川幕府的大本营。
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渐昏暗,然而江户城中却依然一片通红,冲天的火光将半个天空照得如同白昼。
沈寿崇带着亲卫前往征夷大将军府,一路上处处感受到灼人的热浪,以及呛人的焦糊味道,还有满街的尸身。
一队队明军队伍穿梭在城中各街,后面跟着一堆日奸,抓捕幕府的官员,搜刮城中的财物。
沈寿崇如若未视,战争本就是残酷的,强如汉唐时期的对外扩张,动辄屠城灭国,明军的所作所为,已经很克制了。
一踏入征夷大将军府,迎面出来几名军法处的法务兵。
他们正押着一名衣衫不整的团总走了出来,还带着一名怯羞羞的少女。
“放开老子,老子没犯事!”那名团总大声怒喝,一边挣扎着。
沈寿崇眉头一皱,道:“怎么回事?”
法务兵队长上前行礼道:“报告沈帅,靖海舰队陆战旅团总蓝浩然,公然奸**子,犯了《七杀令》第七条,军法部法务处按律将其拿问!”
“哦?”
沈寿崇眉头皱的更紧了,按照天武帝当年定下的《七杀令》铁律,欺凌百姓,奸淫掳掠者,杀!
这蓝浩然在九州山川之战中,可是击毙阿济格立下首功的,怎么就成了强奸犯?
在九州岛时,虽然明军不少人在这方便享受了好几天,但都是上面统一分配的,还有很多是日奸们主动送来的,属于自愿行为。
经过法务兵队长的详细讲述,沈寿崇这才知道,原来蓝浩然这小子竟然强上了德川家光的闺女,德川千代姬。
也就是躲在法务兵后面的少女,沈寿崇瞅了一眼,发现这女子长得确实不错,只是看上去年龄不大,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和昭仁公主差不多大。
。
第801章 活活气死
蓝浩然,原名胡浩然,今年二十多岁,皇家海军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毕业考核成绩优等。
他长相倒是颇为英俊,打仗也得劲,只是平时的行为稍显放荡。
只有少数人知道,蓝浩然是大明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的后人。
洪武二十六年发生的蓝玉案,蓝玉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朱元璋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按理说蓝玉被诛了三族,应该没有后人,然而却是有的。
据蓝浩然家世世代代口传,先祖蓝玉有三位夫人,牧夫人育有一子名为蓝春,孔夫人有一子名为蓝斌,而胡夫人则未有子女。
在蓝家的这场浩劫中,牧夫人和孔夫人都遇害了,只有胡夫人带着蓝玉的两个儿子逃了出来,最终定居于直隶太平府(安徽繁昌县)。
先祖蓝玉的儿子改姓胡,其后生儿育女也都随着姓胡,不过死后墓碑上刻的都是蓝姓,一直延续了数百年。
至于老朱究竟知不知道这事,无从说起,或许他知道,也知道自己是冤杀蓝玉,才给蓝玉后人留下一线生机。
毕竟老朱满门抄斩韩国公李善长时,就放了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和两个孙子(李祺当时是驸马),只将驸马一家流放了。
后来朱棣上台后,驸马李祺已经死了,朱棣将两个外甥放了出来,并赐了他们军职,李家一脉,才得以延续。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他的女儿又嫁给了蜀王,皇太子朱标的老婆又是蓝玉的外甥。
这么多层关系摆在这,蓝玉还是老朱凤阳府的老乡,为大明平定西南、扫除北元立下赫赫战功。
最重要的是,老朱是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铺路,而故意冤杀蓝玉的,他实在没必要斩草除根。。。。。。
蓝浩然只因当初头脑发热,报考皇明海军学院之前,偷偷去衙门将自己的姓氏给改回去了。
听闻先祖蓝玉曾在捕鱼儿海大捷端了北元老巢时,强行侮辱了北元皇后,蓝浩然便想效仿先辈,上了德川家光的闺女。。。。。。
不料干的好好的,却被军法部的法务兵打搅了,还将自己抓了起来!
眼瞅着这帮法务兵抬出天武皇帝的《七杀令》,准备来真格的,他火气也随之上来了。
蓝浩然扯着脖子,指着法务兵喝骂道:“你他妈的放屁!老子压根没犯事,天子定的《七杀令》只要求不奸淫掳掠大明的百姓,没说连外族也算的!”
法务兵队长皱眉道:“管你怎么说,我大明的军纪不可废!”
蓝浩然哈哈大笑道:“老子当初在军校时,军法军纪考核年年第二,不比你小子懂军法?”
法务兵们虽好奇那第一是谁,却没工夫听他瞎掰扯。
蓝浩然猛的挣脱开法务兵,拍了拍手道:“当年辽东大战时,当今天子亲下令旨,在盛京(沈阳)城中放肆三日,糟蹋满洲旗人,你说是与不是?”
法务兵队长直言道:“是。”
蓝浩然哼哼道:“既然当今天子都不把外族敌人当人看,说明《七杀令》只针对保护我大明百姓,本团总上了个倭人女人,又哪里违法乱纪了?”
在一旁听了半晌的沈寿崇微微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法务兵队长也纠结了,说的很有道理啊,这他妈的究竟算不算违反军纪呀?
只见蓝浩然抖了抖衣服,再次笑嘿嘿的走向德川千代姬,法务兵队长连忙阻止道:“你做什么?”
“小子,别以为你法务兵,在军中谁都怕你了,老子没犯法,不用惧你!”
蓝浩然指着法务队长的胸口道:“别忘了你小子只是个上等军士队长,老子是团总,比你大四级!要是放在以往,你小子要把头低头胸前跟老子说话!”
法务兵队长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是不敢顶嘴。
人家说的没错,军法部法务兵遇到犯事的将士,无论职位大小都可照抓不误,然而人家要是没犯法,自己这态度就是以下犯上了。
“好了!”
沈寿崇沉着脸道:“此事关系军法,本帅无权干预,就由舰队法务处上报军法部,由他们裁决!”
法务兵队长躬身行礼道:“是!”
沈寿崇又看向蓝浩然,道:“你小子最近给老子老实点,别仗着立了点军功就居功自傲,恣意骄横,想想我朝的凉国公蓝玉是怎么凉的!”
蓝浩然浑身一震,垂首行礼道:“是!”
解决完这些屁事,沈寿崇先是在征夷大将军府逛了一圈,随后召集了各将和赞画,商讨接下来的作战任务。
军议最后,沈寿崇将蓝浩然之事通报全军,要求各部在军法部处置下来之前,约束部众不要乱搞事情,免得自误。
。。。。。。
当德川家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的事情了。
听了大老酒井忠胜汇报了这两天的情况后,德川家光长叹了一口气,脸上已是憔悴不堪。
沉默了片刻,他忽然问道:“明国的军队有其他举动吗,可有追来?”
酒井忠胜道:“回禀主上,现在他们驻扎在江户,控制了江户湾,这两天好像没有什么举动。”
徳川家光点了点头,道:“最近可有勤王的人马?”
“有!伊势诸藩的长岛藩和桑名藩派兵勤王了。”
德川家光面色一喜,道:“果然是我德川家的亲藩啊,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酒井忠胜苦笑了一声,道:“二藩的军队面对明军,就像是飞鸟撞上大山,撞得头破血流,交战不到半个时辰,就在明军的猛烈打击下,几乎全军覆没。。。。。。”
一名幕府中老摇头叹息补充道:“自长岛、桑名二藩战败,各地藩主再也无人敢出兵勤王。”
德川家光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随后渐渐消失。
酒井忠胜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将手中的文书递了过去,道:“主上,阿部忠秋前往明军大营谈判,他们开出了几个条件。。。。。。。”
德川家光接过文书一看,顿时脸色由原本的刷白转为猪肝色,双手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沈寿崇开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让德川家光面向全日本发布公告,就出兵琉球之事,代表德川幕府向大明谢罪。
其次还有割让九州、四国两大岛、赔偿大明军费五百万两、开设日本沿海之加治木、神户、大阪、静冈等地为通商口岸,允许大明商人在日本各地自由贸易、常驻等。
条约很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让日本天皇代表日本国,亲自与大明签订条约!
德川家光愤怒之下将手中条文扔的远远的,他万万不能接受这些内容。
不说自己代表德川幕府向大明谢罪,会让幕府的威信大大削弱,最后的一条,让日本天皇亲自与大明签订条约,更是将幕府的地位踩在地上蹂躏。
如此一来,德川幕府还有活路吗?这分别是想德川幕府倒台换人啊!
正在这时,一名幕府官员匆匆赶来,慌不择口道:“主上,明军强暴了千代姬!”
幕府众官一片哗然,千代姬是主上的长女,也是唯一的女儿,更是幕府的唯一的姬样(日本公主的意思,天皇的女儿称皇女、内亲王。)
闻言,徳川家光的身子一震,忽然喷出了一口鲜血,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酒井忠胜抱着德川家光,大叫道:“快,抢救主上!”
然而,任凭神医们抢救数天,德川家光也没能救回来,竟被活活的气死了!
。
第802章 党争
南京。
蓝浩然强辱日本姬样的事传回大明后,在军法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直到数日后,军法部才拟定好了处置方案,呈交御前,由皇帝做最后的处置。
凌晨四点多,乾清宫中亮着灯火。
朱慈烺一个坐在御案前,翻看面前的两份奏本,一份是对军法部对蓝浩然的处置建议,一份是兵部所上的议功奏本。
军法部顾威奏言:“蓝浩然侵辱外族公主,虽无犯七杀令,但其是一团之总,千军之表率,是大明万军之标杆。
大明乃仁义之师,其所作所为影响甚大,易动摇王师军心,带坏军队风气,万不能助长此风,今军法部议奏天子,降职蓝浩然三级以作处罚,通告全军以正风气!”
朱慈烺觉得军法部的处置还算合理,又看了下兵部的议功,发现这蓝浩然赫然是此次出征日本的首功,他在山川之战中击毙了日清联军统帅阿济格。
“孙应元这是想保这蓝浩然?”
朱慈烺有些好奇,不知孙应元为何这个时候让兵部提交议功奏本,而且兵部对蓝浩然的议功仅仅是官升一级、赏银圆千枚。
此次出征作战的将官,只要立功基本都是官升一级,赏银圆千枚,应该是阿济格脑袋的估值。
兵部对蓝浩然的议功也很公正,没有一丝偏颇,这让朱慈烺更加疑惑了。
“启奏皇爷,内阁递了一批奏本。”大殿外传来了值日太监的声音。
“进来。”
乾清宫值日太监沈毛低头哈腰碎步走了进来,手捧厚厚一摞的奏本,轻轻放在龙案上。
朱慈烺随手打开一本,立时眉头一皱。
第一本竟是一位御史弹劾蓝浩然的奏本,上面的内容令人匪夷所思,言说蓝浩然原本姓胡,却改姓为蓝,经过调查发现,这蓝浩然竟然蓝玉的后人!
这名御史更是洋洋洒洒的写了当年蓝玉的各种罪状,言说此等逆臣,被太祖诛杀三族,却仍有漏网之鱼,理应彻底处决!
提到蓝玉,朱慈烺印象深刻。
蓝玉是明初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算是继徐达、常遇春之后第二代不可多得的将才。
他南征云南,北上破元,平定西南,立下了诸多战功,尤其在捕鱼儿海一战中,蓝玉率明军深入草原千里,彻底消灭了北元主力,从而名震天下。
蓝玉是有大功,却也是明初最为跋扈的武将,为人居功自傲。
有一次北征回朝时,夜抵长城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竟纵兵毁关,破门而入。
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口头警告他,然蓝玉仍不知收敛,日渐恣意骄横,收了众多义子,乘势横行霸道,还主动要官当。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忍了下来,将他列为皇太子朱标的辅臣之一,太子朱标与蓝玉私交甚好,也有能力震住蓝玉,为其所用。
然而朱标早薨,朱元璋选定的皇太子朱允炆太过年轻,肯定玩不过蓝玉等武人集团,搞不好手握重兵的蓝玉会造反。
后来锦衣卫举报蓝玉谋反,老朱一狠心,搞了蓝玉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
原本老朱给太子朱标留了当时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作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的主力兵团。
然而,太子朱标的突然去世,让老朱一下子懵了,只能狠心杀掉这帮武人集团,为皇太孙朱允炆铺路,可谓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原本老朱是打算把蓝玉凌迟碎剐了,念及儿女亲家,心软之下才改为剥皮,算是留个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
朱慈烺通过锦衣卫了解到,此时蓝玉的整张人皮还在四川蜀王府祭堂中。
朱慈烺将这这道弹劾蓝浩然的奏本放到一边,继续看下一份。
忽然,他的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