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92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92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烺将这这道弹劾蓝浩然的奏本放到一边,继续看下一份。

    忽然,他的眉头再度紧紧皱起,第二份奏本赫然也是言说此事,要求严惩蓝浩然等人。

    朱慈烺站了起来,手擎着灯,眼映着光,一份份仔细看着这些刚送上来的奏本。

    看完最后一份奏本,朱慈烺的猛的将手中的奏本摔在龙案上,眉宇间带着一丝冷意:“文臣弹劾武将!”

    蓝浩然之案,送到南京不过区区数日,他们是如何在段段时间内挖出蓝浩然的身世的?

    显然是文臣为了打压武将集团,而且是有组织的行为!

    也难怪孙应元将兵部的议功奏本,和军法部的奏本同时间的递了上来,他必然已经察觉到了此事!

    朱慈烺思索良久,南窗已经有了一丝亮白,朝会的钟声悠悠响起。

    奉天殿中,文武百官各自列位,氛围不同往日。

    朱慈烺端坐在御座上,扫视了众臣一圈,忽然悠悠开口道:“朕准备替凉国公蓝玉平反,众卿家议一下朝廷给他的追谥。”

    此言一出,朝臣们立时议论纷纷,皆是惊讶皇帝此番动作。

    蓝玉牵涉到洪武四大案,是太祖皇帝亲自下旨处决的,大家都知道他是被冤杀的,可历代大明君臣,无一人敢替他们平反。

    因为一旦平反,就表明着朱元璋的决断是错误的,进而表明自己的老祖宗是个滥杀无辜的屠夫。

    百善孝为先,大明后世之君谁敢这样否认自己的祖辈啊!

    可是现在,天武帝竟然做了,还是主动提出的,这不是打祖宗的脸吗?

    朝堂上出现了短暂的议论,立即有文官跳出来道:“陛下万万不可,蓝玉案已是太祖皇帝亲自过问的铁案,请陛下三思!”

    又有人道:“蓝玉居功自傲,恣意骄横,既无明哲保身之几,又违制节谨度之道,骈首就僇,乃其咎由自取!”

    不断有大臣们跳出来,你一言我一句的细数种种。

    朱慈烺不发一言,只是认真的听,时而观察各官。

    替蓝玉等人平凡,只是一个他的一个试探,朱慈烺想看看,究竟还有多少朝臣还拿祖制说话,又有多少朝臣参与文武党争。

    再者,别的皇帝不敢做的事情,朕就是敢做!

    老子是穿越来的,没那么多老朱家的心里负担,更不怕背负骂名!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蓝玉是民族英雄,老朱杀他不过是为了巩固下一代的皇权而已,谋反个鸡儿!

    当然了,如果朱慈烺遇到蓝玉这种性格的将领,也会使劲的打压,打到他没脾气为止。

    。

 第803章 朕要杀人了

    孙应元等军机大臣们没有说话,内阁大臣们也没有说话。

    武将们肯定是支持替蓝玉平反的,毕竟谁也不愿落得跟蓝玉一个下场,好好的被扣上谋反的毛子,抄家剥皮。

    这时,文官班又有人站了出来,奏道:“陛下,臣要弹劾海军陆战旅团总蓝浩然!”

    朱慈烺定睛一看,认得这人,此人便是新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阮大铖,在戏曲上颇有造诣。

    军法部尚书顾威沉着脸道:“蓝浩然之事,我军法部已经做出处置,降其职三级。”

    阮大铖针锋相对道:“据我都察院查实,蓝浩然乃是逆臣蓝玉的后人,太祖皇帝诛其三族,他们瞒天过海成了漏网之鱼,臣请奏陛下彻底绝之,以典正法度!”

    朱慈烺皱眉道:“朕已经御批处置了,按军法部提议,降其三级,至于蓝玉是不是逆臣,朕说的很清楚!”

    阮大铖依旧不让,道:“蓝玉逆案定案已有二百余年,陛下不该为其平反,再者,蓝玉后人依旧是钦犯身份,那蓝浩然效仿其先人行无耻勾当,理应处决以正军纪!”

    一些武将已然愤怒,有人忍不住出言喝骂。

    秦国公孙应元却很镇定,他深知天子最恨党争,这个时候绝不能站出来添乱,给天子留下党争的印象。

    有时候,不争才是争的最高境界。

    这个道理,几个内阁大臣们也懂,纷纷闭口不言,任凭殿中几个憨批相互打嘴仗。

    朱慈烺训斥道:“蓝浩然的事,本就是军法部之事,朕早已定下我朝文武分治的制度,为何你都察院要管军事之事?岂不越权?”

    阮大铖义正言辞道:“国法军纪乃国之根本,为臣者维护法纪,应所应当,只是陛下当初立下军令,禁止士卒奸淫百姓,今日为何又要亲自破坏?”

    朱慈烺冷笑:“等日本成为大明的领土,到时再说奸淫百姓的话吧!”

    这一下,阮大铖更来劲了:“日本国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不征国之一,陛下为何屡屡违反祖制,对周边藩属国轻启战端?”

    好家伙,你这是来寻死的呀!朱慈烺彻底的恼了。

    不过他心中很清楚一点,这阮大铖为人奸佞,品格低下,当初因排挤东林和复社,又得罪了冒襄、黄宗羲等人,多为士林所摈斥,这些年过的很不如意,一直没得到升官。

    为何现在这厮忽然代表文官主动对线武将集团,挑起事端?

    恐怕其中有人在背后故意推波助澜!

    朱慈烺扫视了一圈文官班列,似乎在寻找暗中挑事之人。

    然而,群臣除了几个跳的最欢的文官愤愤不平,余者皆闭口不言,垂首待立。

    阮大铖还要说话,只见朱慈烺忽然拔出身边护殿将军的佩剑,不冷不热道:“国有奸贼出没,朕可要杀人了!”

    群臣皆惊,相顾失色,一些心虚之人更是心脏狂跳。

    阮大铖也是一愣,暗道天武帝果然敏感。

    眼瞅着皇帝怒目的眼神,阮大铖强行镇定,继续挺着摇杆,显示出一代直臣的风范,语讥道:“古今可有帝王执剑于殿,剑指大臣的?那是商纣隋炀之暴君所为,望陛下不可学之!”

    “好!好!好!”

    朱慈烺哈哈一笑,连叫三声好,他提着剑边笑边走,缓缓来到阮大铖面前,冷言道:“自古史书未曾记载是吗?朕今日就让你们见识一番!”

    说着,他眼中透出无限杀机,持剑对着阮大铖就是毫无花哨的一剑。

    寒光四起,力道强劲,只听“噗”的一声,礼部右侍郎阮大铖的头颅不正常的晃动了几下,直直栽落地上。

    刚刚还站着的身体也应声而倒,一腔热血喷了满殿都是。

    群臣骇然,相继躲避。

    天煞啊,皇帝竟在奉天殿当庭砍杀一名三品朝臣!

    亲手砍了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朱慈烺随意的拽过护殿将军的披风,将宝剑在上面擦了擦,并喝道:“御林军,进来洗地了!”

    一队御林军应声入殿,开始清理血染的大殿。

    朱慈烺轻呼了一口气,这才语气一转,开口询问道:“可还有人出来给朕说说祖制的?”

    奉天殿内很安静,除了几名御林军洗地的声音,再无别的声响。

    朱慈烺手提着雪亮的宝剑,满脸诚恳的说道:“朕对我大明的祖制不甚了解,还请诸位爱卿不吝赐教,点拨一番!”

    连问数遍,殿内依旧无人回话,再也没人敢跳出来硬刚天武皇帝了。

    鸿胪寺卿冒襄站在文官第二排,双腿隐隐发抖,他用余光左右观察了一番,只见同僚们皆是垂首,有的人的身躯出现了不自然的晃动。

    特别是那几个刚刚跳出来说话的文官,喊着说祖制的。

    冒襄轻轻嗅了嗅鼻子,闻到了一丝异味,这种味道并不是血腥味,似乎是怪异的尿骚味。。。。。。

    朱慈烺环顾殿中诸臣,冷笑一声,暗道真以为老子娶妻生子后,几年没出去亲征,变得温柔不会杀人了?

    天真!可笑!

    老子的态度很明显,从此以后,谁他妈的再敢跟朕面前提祖制,搞党争,朕不介意多砍几个高级官员祭天!

    等殿内的大汉将军们将阮大铖的尸身抬出去,将奉天殿洗的油光锃亮。

    朱慈烺这才又接着道:“那么,朕为蓝玉、李善长等人平反,谁赞成?谁反对?”

    内阁首辅杨廷麟暗叹了一声,自己还是低估了天武帝的魄力,这天下就没他不敢干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家伙,怂恿阮大铖打压武将集团。

    等了半天没人跳出来进行义正言辞的反对,杨廷麟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道:“陛下,韩国公李善长与太祖同心,出生入死打天下,勋臣位列第一,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儿娶公主,亲戚拜官,他作为人臣,名份已经到了极点,即使他想自图不轨,尚且未曾可知,说他想帮助胡惟庸谋反,则是极为荒谬,大错特错!”

    最后,杨廷麟总结道:“韩国公李善长,实乃冤杀,臣建议追谥其“襄愍”!”

    “襄愍”也就是平反的意思,熊廷弼昭雪后也是谥襄愍,历史好几个被平反的官员都是此追谥。

    显然,没人再敢跳出来反对了,冒襄等人还主动出班附议,大大赞赏了李善长相助太祖开国的伟大功劳。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太师所言甚好,准奏!”

    文臣代表杨廷麟已经帮当年的左丞相兼太师李善长平反了,接下来就是武将们帮蓝玉说话平反了。

    果然,秦国公孙应元出班奏道:“凉国公蓝玉,才能杰出,功勋卓越,被族诛时的罪名,皆是单凭口说,不足为据,臣支持为其平反!”

    立时,一群武将跟着附议。

    朱慈烺将宝剑重新归入护殿将军的剑鞘,微微一笑道:“多简单的事,非要搞的那么复杂!”

    他一指乾清宫值日太监,道:“沈毛,去将早上诸爱卿上奏弹劾蓝浩然的奏本都给朕烧了,朕一个字也不看!”

    沈毛被他一指,险些吓尿了,立马屁颠屁颠的去乾清宫取奏本。

    不多时,沈毛抱着一摞的奏本快速不如奉天殿,然后走到一座香炉前,解开炉盖,将这些奏本一份份放了进去。

    朱慈烺道:“这些奏本都是早上刚送来的,朕今日起的迟,只看了一两本,还未来得及看完,谁写的这些就不追究了。”

    “吾皇圣明!”

    百官们纷纷高呼道,那些上奏参与党争的官员则是背后发凉,脸色刷白,声音低沉颤抖。

    一些老臣则是心中暗叹,皇帝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了,软硬兼施,这么快就扼制住了文武党争的苗头。

    。

 第804章 朱慈炯的春天

    刚刚解决了党争之事,日本方面的消息再度传来。

    这朱慈烺有些始料未及的是,德川家光那老东西居然死了!

    那老东西一死,幕府大老酒井忠胜等人,立即拥立德川家光年仅十岁的儿子德川家纲为新的征夷大将军,并在京都举行了将军宣下。

    原本还消极抵抗的德川幕府立马变了一副姿态,主动与大明求和,并答应所有条款。

    朱慈烺看着这些奏报,心下终于放心了,德川家纲那小儿,听说是个弱智,不足为惧。

    既然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了,就只剩下谈判收果实了。

    这次议和,朱慈烺要求对方必须是日本天皇代表日本签订条约。

    因为日本天皇宣称是万世一系,从古到今都没有改朝换代过,始终都是皇室一系在折腾,到了现在的后光明天皇已经是第一百一十代了。

    与天皇谈签签约,不管日本将来怎么内战、怎么乱,哪个大名脱颖而出得势了,这些条款都是生效的。

    只要谁敢借故侵犯大明在日本的利益,大明就有理由,兴正义之兵讨伐!

    对于前往日本谈判的使者,朱慈烺思来想去,决定派刚从南洋回来定王朱慈炯,也只有大明的亲王,才与日本天皇的地位对等,给那绍仁小儿一丝面子。

    朱慈烺批复着沈寿崇的奏报,余光发现了皇太子朱和陛正悄悄趴在殿门前。

    “贼兮兮的做什么,进来!”

    太子蹦蹦跳跳的跑进来,面露疑色道:“父皇,您又杀人啦?”

    朱慈烺微微一笑,却是不动声色的问道:“皇儿怎么知道的,谁告诉你的?”

    太子没有多想,回道:“我是听乾清宫门那边的几个太监说的。”

    “哦。”

    朱慈烺淡淡点头,瞥了一眼身旁的吴忠。

    吴忠会意,躬身缓缓退出大殿。

    “父皇,你为什么要杀人?”

    朱慈烺看着太子,笑道:“皇帝杀人,只考虑一个理由,就是这个人是不是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

    太子出生时的异常没白降临,他虽年幼却是异常聪慧,懂得不少小道理。

    他思考片刻,询问道:“父皇,当皇帝能不杀人吗?”

    朱慈烺点点头,道:“可以,那你得做好当昏君的准备。”

    太子无法理解,朱慈烺也懒得跟他解释。

    纵观历史,可以悲哀的发现,皇帝的成就往往与他的杀人数量成正比,杀人越多,成就越大。

    哪个伟大的帝王不是双手沾满鲜血?越是雄才伟略的皇帝,越是杀人如麻!

    真实的帝王生存游戏,就是这么的残忍!好人当不了皇帝!

    用血酬定律说,暴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元规则!

    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朱慈烺看着一脸疑惑的太子,问道:“听说你三叔今天入宫了?”

    太子不再多想,回道:“三叔正在慈宁宫觐见皇祖母呢!”

    朱慈烺好奇:“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太子嘀咕道:“宫里就这么大点地方。。。。。。”

    闻言,朱慈烺偶有感触,是啊,宫里就这么大地方,以后还得带着这小子多出去走走。

    “陛儿,去慈宁宫把你三叔叫来,明天朕带你出宫走走。”

    “皇儿领旨!”

    太子面色一喜,屁颠颠的跑出殿外。

    。。。。。。

    不多时,身穿亲王服饰的定王朱慈炯匆匆赶来。

    一步入乾清宫,朱慈炯便本本分分的行礼道:“臣弟定王慈炯,拜见大兄皇帝陛下!”

    “好了,一家人就别客气了,坐吧!”朱慈烺指着下首的一个绣墩道。

    定王这几年成熟了不少,也安分了不少。

    他二十出头的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