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95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95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内容后,朱慈烺笑道:“绍仁这小算盘打的挺精的,都想当朕的小舅子了!”

    他问朱慈炯道:“那女皇你可见过?漂亮吗?”

    朱慈炯一愣,忙道:“回大兄的话,臣弟没。。。。。。没见到。”

    谈判的地点在大阪,女皇却在京都皇居。

    朱慈炯忽然想起,日本天皇绍仁那小子多次邀请自己去京都,还送了几个日本小美人,原来是想撮合大兄与他姐姐。

    这小子套路挺深啊!还好孤王收了小美人就跑了,没有着了他的道!

    “哦,既燃没见过,不知道美丑,那算了吧。”朱慈烺的语气颇为遗憾。

    朱慈炯还没反应过来,只听朱慈烺摆了摆手道:“没事就下去吧,年轻时节制一些,可别让王妃到你皇嫂面前告状,说你不务‘正’事。”

    定王朱慈炯两年前去往南洋前就成婚了,娶了皇后徐晨芸的表妹,也是商人之家。

    可是这小子花心的很,动不动就出去乱搞,心性远不如为人正直,不好色的朱慈烺。

    “臣弟遵旨!”

    朱慈炯讪讪笑了两下,匆匆告退。

    忙完了日本之事,朱慈烺开始着手灭清的战事了。

    此时大明占据九州岛、鸭绿江、皮岛等重要战略位置,已经形成了对鞑清的巨大包围网,只等来个瓮中捉鳖。

    灭清的之战定于天武八年春季,在这期间,中南西北中五军都督府皆有奏本递上来,请旨参战。

    鞑清是大明的宿敌,自万历年间奴酋努尔哈赤称汗立国,双方交战了数十年,不知道多少明军老将盼望着能参加这次灭国之战,给自己的从军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九月初五,军机拟定了入朝参战的军队和将领,朱慈烺御批,并要求军机递交至少三份作战计划。

    原本朱慈烺是想全部选用年轻将领参加灭清之战的,让他们磨练一番。

    不过看到这些老将的请奏,朱慈烺最终还是选了不少老将,老少参半吧。

    军机的效率都很快,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几份作战计划几乎是同时交到了朱慈烺的龙案前。

    灭清之战半年前就提出了,这半年来,赞画部不知进行了多少次兵棋推演。

    最稳的战略方案便是南北夹击,北路由征北都护府和征东都护府联合出击,兴十万大军自鸭绿江出九连城入朝。

    大明皇家海军协助北路大军自皮毛和须弥岛登陆,拔掉铁山和宣州两个入朝要道,围攻清国北境军事重镇平壤。

    南路由陆军从南京出发,跨海入朝,登陆釜山,直插鞑清国都盛京。(仁川距离盛京太近,又是烂泥滩,被清国封锁了)

    皮岛和新占领的九州岛,作为明军前线后勤补给之地。

    九月初六,内阁拟定支援战事的后勤省份,分别为直隶、浙江、山东、北直隶四省,朱慈烺御批,颁旨四省动员招募民夫、备运物资往各港口。

    九月初七,军机下达作战通知,全军进入一级战备,调各地参战部队共计五万人,务必于天武八年二月初一前集中南京、舟山、登莱三地港口。

    调征东都护府、征北都护府军队,包括所属蒙古各部军队,共计十万人马,务必于天武八年二月初一前抵达辽东鸭绿江九连城。

    。

 第809章 太上皇御驾亲征

    在紧张的筹备战事中,新年降临了。

    南京城里大张旗鼓的庆贺了一番,到处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氛围。

    皇宫中更是热闹,太上皇朱由检、皇帝朱慈烺、太子朱和陛三代皇帝齐聚一桌,还有朱慈烺的两位兄弟定王和永王,以及朱慈烺的其他两个皇子。

    周太后、皇后徐晨芸、定王妃也罕见的位列席间,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加上几个蹦蹦跳跳的皇子公主们,皇宫中充满了生气勃勃的气氛,那里都能听到欢声笑语,让朱慈烺觉得十分舒心。

    然而,这次除夕皇宫的家宴中,发生了一件堪比刺杀的大事!

    席间吃的好好的太上皇朱由检,忽然开口对朱慈烺说道:“听说我大明要出兵彻底灭掉建奴了,朕能否也来个御驾亲征?”

    此言一出,原本闹哄哄一片喜气的晚宴瞬间冷了下来,众人将目光偷偷投向了正在啃鸡腿的朱慈烺。

    闻言,朱慈烺也是一愣,他坚持啃完了手中的鸡腿,还不紧不慢的拿过一张丝巾擦了擦嘴角的油腻。

    装完了这套毫无新意的逼,朱慈烺这才看向太上皇,询问道:“父皇,好好的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是钱不够花吗?”

    崇祯太上皇放下筷子,脸上带着笑意,道:“钱是自然够花的。”

    他凑近朱慈烺道:“慈烺,你看啊,朕当初十六岁登基,在位十几年,大明到处都是天灾人祸,发生过那么多战事,朕无时无刻不想着提剑出去大杀四方,平乱天下,可是都被一群误国庸臣给阻拦了。”

    朱慈烺认真的听着,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来。

    太上皇继续道:“朕这一辈子,竟让小小建奴入关三次,两次兵临京师城下!”

    “朕这皇帝当的窝囊啊,多少年了,这些事在朕的心中,就像是一根拔不掉的刺,刺的朕难以入眠。”

    他看着朱慈烺,认真道:“你能理解朕的感受吗?”

    “能!”朱慈烺缓缓开口。

    闻言,太上皇面色一喜,继续道:“朕只想在有生之年,也能带兵打到建奴的贼窝,一雪前耻!”

    原来太上皇是想去找场子,能理解!

    不过朱慈烺哪这么容易答应此事,他沉吟道:“这个嘛。。。。。。父皇,这军国大事,不是儿戏啊,你这样让朕很为难的!”

    定王朱慈炯劝道:“父皇,算了吧,这打仗之事,不是闹着玩的。”

    永王朱慈炤也道:“是啊,父皇。。。。。。”

    太上皇面色不爽,呵斥道:“你们两个,给朕闭嘴!”

    太上皇很不开心,看向朱慈烺继续道:“你不用多想,朕不是想揽权,只想亲手砍杀几个鞑子!你要是不放心,就下旨给各将,凡作战之事不必听朕指挥。”

    “皇爷爷,你会打仗吗?能打赢吗?”

    太子朱和陛这句话,像是来自灵魂的拷问,一时间把太上皇给问住了。

    太上皇对太子一使眼色,不悦道:“问的什么话,皇爷爷这些年白疼你了!”

    “。。。。。。。”太子无言。

    太上皇没有理会他,继续道:“洪承畴那叛臣现在不是清国的皇父摄政王吗?朕要在阵前骂他,骂死他!看看他深受朕恩,敢不敢与朕对战!”

    要说恩德,崇祯当皇帝时,对洪承畴可谓是宠爱有加啊,现在洪承畴当了贰臣,还混的有模有样的,当了清国的皇父摄政王。

    真不知道老洪面对当年的主子时,会作何感想!

    眼瞅着太上皇满心的期待,又态度真诚,朱慈烺有些动摇了。

    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皇太极千里绕道蒙古入关,攻打北京城,让崇祯记忆犹新,深感耻辱,换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太上皇感觉自己有戏,立即补充道:“只此一次,以后无论政事还是军事,朕一概不碰不问,所有在朝官员,朕一概不见,如何?”

    沉默良久,朱慈烺这才道:“好,朕答应了!”

    朱慈烺觉得,太上皇确实怪可怜的,被建奴那么欺负,也应该给他出气的机会,完成他这个心愿。

    至于影响和潜在危机,崇祯当年南下时都指挥不动大军,现在当了太上皇,皇太子又册立了,他更指挥不动了,也没人敢陪他玩了。

    太上皇大喜,当场连干三杯酒,致敬梦想导师朱慈烺。

    晚宴结束后,太上皇朱由检找来了当年上城头时的战甲,在慈宁宫来来回回试穿了三遍,又提剑乱舞了几趟。

    他正了正甲胄,问身边的王承恩,道:“王伴伴,告诉朕,朕威武吗?”

    王承恩看着四十岁的太上皇披甲执锐,意气风发,似乎又年轻了几岁。

    他抹了抹眼泪,哽咽道:“上皇威武!”

    太上皇满脸喜色,铿的一声,宝剑入鞘,望着殿外,满心自信道:“鞑子,朕要来雪恨了!”

    。。。。。。

    “让太上皇御驾亲征,陛下这是要什么?”

    太上皇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出后,满朝文武皆坐不住了,纷纷猜想。

    有人害怕这是天武帝在考验大家,立马上书反对,第一个表忠心。

    在这种氛围中,很多大臣反应了过来,接二连三的有人上书反对,坚决抵制太上皇染指军政之事。

    军机大臣那边先是有点乱,不过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军机大臣孙应元直言定下了调子:“不必大惊小怪的,全听陛下旨意即可,就当护送太上皇去清国一月游。”

    此事闹腾了数日,最终因朱慈烺坚持而不了了之。

    太上皇朱由检心情大好,趁着还没到出征的日子,加紧锻炼计划,练习多年不碰的弓马骑射。

    他还请来了几名狙击手,拿着和鼎步枪进行了专项训练,似乎想要在战场上亲手击毙敌将。。。。。。

    天武八年二月初二,各地参战明军几乎同时进行了誓师大会。

    参战的部队有三万天武军(包括神武军和龙武军),一万靖武军,一万定武军,征东都护府和征北都护府各五万。

    天武军由襄国公曹变蛟率领,也是此次出征清国的明军主帅。

    征东都护府的征东军由大都护茅元仪率领,为大军副帅。

    征北都护府的征北军由大都护李少游率领,副大都护朱有能亦从征。

    靖武军由黄得功的义子李钰率领,黄得功继续留守云南。

    定武军由西军都督府大都督江翥率领,原辽东总兵王廷臣、塔山总兵朱文德等九边老将皆参战。

    此次出征,年轻一代的将领又有天武军的徐青山、定西军的王辉、征北都护府的戚广阳等人。

    参战的海军将领有新任靖海舰队师帅朱成功、旅帅施琅等年轻人。

    签订《大阪条约》后,朱慈烺便按照计划,将南洋舰队的将领和靖海舰队的将领来了个大调换,以此彻底掌控皇家海军。

    朱成功、施琅等人执掌靖海舰队,分驻舟山、上海、九州等地;

    沈寿崇、黄斌卿等人执掌南洋舰队,分驻台湾、福建、广东等地。

    誓师大会结束后,各部大军有序登船,准备渡海入朝。

    在朱慈烺的目送下,兴高采烈的太上皇朱由检身披甲胄,走向大明皇家海军旗舰、二级风帆战列舰崇祯号上,开启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第一次御驾亲征!

    。

 第810章 清廷的恐慌

    南京的新年是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渡过,而盛京的新年,却是一片萧肃的北风。

    自从去年九月份大明下达了伐清动员令,清国上下皆是处于一种恐慌的环境中。

    这些年明军攻台湾、收河套、灭叶尔羌汗国,连一块铁板的漠西蒙古诸部也尽数归附大明,这些动作太快了!

    清廷上下原以为还能苟个十来年,却没想到明军来的如此之快!

    为了抵挡明军的进攻,洪承畴下令,从铁山到宣州、平壤一线,修建大量防御工事,抵挡明军从陆路进攻。

    同时他又下令在釜山加修炮台、工事,以防止明军跨海登陆。

    当年万历朝的两次援朝战争,丰臣秀吉便是率十几万大军从九州岛渡海登陆釜山的,仅仅十九天便攻破了朝鲜王京汉城,两个月攻陷平壤,几乎完全拿下了朝鲜半岛。

    明军毫无征兆的攻打日本九州岛时,洪承畴已经看出了,天武帝准备海陆并进,从釜山登陆了!

    思政殿中,洪承畴十分不安,在殿内来回踱步,殿内众臣也没有一人说话全都垂着头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大殿上首,大清皇帝福临脑后拖着猪尾巴,满脸的忧愁和紧张,一言不发。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又没犯什么错误,汗阿玛朱慈烺为什么不声不响的打来了?

    听说这次还是崇祯太上皇亲临,这按辈分,要是见了面朕不得喊他一声汗爷爷?

    虽然明爹们不承认自己的儿皇帝地位,但皇父摄政王他们是强烈坚持这层关系的,或许只有这样,汗阿玛天武帝才能对大清稍微仁慈一些。

    不过福临一度怀疑,这是干爹洪承畴那厮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才如此做的,毕竟只有这样,洪老贼的地位才能与天武帝平等。。。。。。

    已经十五岁的福临有自己的思想,他不愿活着这么窝囊,他想反抗!

    然而上朝之前,亲妈庄太后不断的劝慰,说道:“福临啊,只要能保住大清,当孙子又如何?”

    “听说大明太上皇特别喜欢孙子,只要他心情开心了,一切都好说!”

    福临没有说话,只能忿忿上朝,看干爹洪老贼怎么说。

    不过看目前的情况,洪老贼似乎很不开心,他刚刚在朝堂上骂了半天人,因为兵力分配的事情。

    不论是满八旗还是汉军旗,甚至朝鲜八旗,都不愿当前锋打响新年第一炮。

    大清这几年一点没闲着,一边忙着造船,一边忙着内斗。

    满人斗汉人,汉人斗满人,日本人斗朝鲜人,朝鲜人斗满人,最后演变为汉人和朝鲜人联合起来斗满人和日本人。

    面对这次明军大举进攻大清这宗天塌下来的大事,仿佛跟他们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一样,一点都不着急。

    满人大学士刚林甚至表态说:“看来称臣、认爹、割地是不行了,需要量大清之物力,结明爹之欢心。”

    福临知道,这老头是准备放弃治疗了,竟然连这种话都说得出来!

    他这一把老骨头的骨气呢?

    骂了半天,洪承畴不禁沉默了,骂又有什么用?一样解决不了问题!

    人要是作死,谁也拦不住!

    “牛金星,你来说说,我大清该如何应对?”

    洪承畴一指牛金星,因为只有这家伙摆出了一副世外高人般姿态,想必有些想法。

    牛金星应声而出,摆了个架子,老神在在道:“回皇父摄政王,明军攻我大清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依照大明往日的作风,想必不出旬月明军必然大举攻来。”

    洪承畴听了牛金星的话十分不满,一瞪眼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