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409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09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死伤不少,同时也杀红了眼,云梯被掀翻了再架,身上挨了石头,只要没砸死,接着爬。

    至于从天而降的屎水、老痰等赃物,不影响,反正上去了也是恶心敌人!

    反正不管怎么说,眼下最重要的是事情就是登上城墙,砍死这帮龟孙子!

    八旗兵也不是孬种,战斗意志颇强,对攻上城墙的明军二话不说就是肉搏战,宁可战死也不跑。

    其实想跑也跑不掉,领导在旁边看着呢!

    三门的战况异常激烈,只有南门那边比较安静。

    实际上,茅元仪使的是瞒天过海之计,看似明军主力在火炮的协助下,想要强行轰开北门。

    其实明军真正想要突破的,是城南的芦门!

    茅元仪耍了个诈,下令攻打城南的明军外面都披上乌拉特等部蒙古人的服饰等标记。

    加上他带上了部分蒙古兵,在呼喝声中全程喊着蒙古语,守城的八旗兵只要不聋都知道城下的是蒙古兵。

    对于蒙古兵的战斗力,济尔哈朗早已领教过了,看到是这帮战五渣进攻南门,他完全不放在眼里。

    明军三面攻城,清军必然也要兵分三面守城,原本兵力就吃紧,哪里不行救哪里。

    眼瞅着其他二门险些被破开,济尔哈朗直接下令抽调南门的兵力支援北门和七星门,以至于南门城头只有几千人在那应付蒙古兵。

    茅元仪见状大喜,高声大呼道:“强攻上去,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

    明军在主帅的激励下,奋勇攻击,或仰放统炮,或攀梯乱砍守城八旗兵。

    激战中,碍事的蒙古服饰被明军纷纷扯掉,露出了鲜红的盔甲。

    得知南门情况后的济尔哈朗大惊,这才幡然醒悟,急忙分兵增援南门,但哪里还来得及?

    此时的南门明军已经以强大的攻势攻上了城楼,击毙了守卫南门的正黄旗旗主阿山,拨掉了八旗军的旗帜,将明军战旗稳稳的插在了南门芦门城楼上!

    南门一破,清军腹背受敌,朱有能率部攻破城西大西门,戚广阳攻破西北七星门。

    与此同时,北门被明军红夷重炮硬生生的轰开了,李少游也率部杀入城中。

    七万明军睁着发红的眼睛,乘胜争先,一窝蜂的杀入平壤城中。

    清军抵抗不住明军的猛攻,不断退入城内各处堡垒死守,企图展开巷战。

    仗都打到这幅田地了,济尔哈朗理应打着白旗投降了,或者率部从东门突围了,可他偏偏表现的极为坚决,誓死抵抗,就是不消停。

    外城全面失守后,济尔哈朗表现出色了惊人的心理素质和军事素养,或是大人物的抉择,毫不慌张的集合八旗残部,退守风月楼,并占据内城的险要位置。

    风月楼是位于平壤东北角的一座五六丈高的塔楼,底宽顶尖,外墙异常坚厚,各个角上还有角楼,墙面密布射击孔和瞭望窗,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济尔哈朗发出号令后,城内四面八方的八旗兵纷纷往风月楼聚拢过来,他们人人惊慌失措。

    就连八旗师的精锐满洲兵,此时也心生几分惶恐。

    他们曾经是大清国最优秀的战士,哪怕最普通的一名满八旗战士的地位,也要比一些普通部队的将领地位要高。

    然而,此时他们却要向以前在尼堪们一样在前面守城。

    八旗师中,一名四十多岁的满洲牛录章京双腿微微打颤,他叫瓜尔佳卓布泰,是鳌拜的弟弟,

    曾经的瓜尔佳氏是如何的辉煌无比,卓布泰年轻时更是接受过皇太极、多尔衮等多位领导的检阅。

    铁打的满洲八旗,流水的大清皇帝,他们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

    遥想昔日,尚且年轻的卓布泰是整个家中的骄傲,兄长鳌拜天天拍着自己的肩膀,嚷着说:你小子长大后好好跟我混,说不定也能砍几个明将的脑袋成为满洲的巴图鲁。

    卓布泰怎么也没想到,满洲第一巴图鲁的兄长,凉的那么快。

    曾经大清的辉煌早已经跌落,如今的八旗更像是丧家之犬,被明军一步步的逼到这里!

    那时的明军在八旗的眼中不过是一帮泥腿子,现在却可以称之为虎狼之师,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

    卓布泰往济尔哈朗身边靠了靠,低声询问道:“摄政王,我们还有机会吗?”

    他这个问题,是所有八旗将士的心声,都想从济尔哈朗口中得到答案,尽管那个答案或许不是他们想听到的。

    风月楼上,济尔哈朗转身叹了口气道:“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准备死战吧!”

    “死战”二字传出,看似轻飘飘的,落在了每一名八旗将士的心头,却犹如千斤巨锤,震颤人心。

    济尔哈朗也没办法了,战到此时,八旗军的伤亡起码有四五千人,已临近崩溃的边缘。

    围三阙一的战术他还是非常了解的,从东门突围,无异于自投罗网,还不如拼死一战,说不定明军舍不得较大的伤亡,主动退兵。

 第838章 新式武器

    明军三面人马,呈现包饺子的状态将平壤内城团团围住。

    清军盘踞的主要地点,分别是平壤内城的练光亭、风月楼和北城的牡丹台,他们依旧地势,持铳死守。

    朱有能看着高耸的风月楼,刷的一声拔出了腰间的佩剑,高声喝道:“众将听令!今日务必攻破平壤。。。。。。”

    “不急!”

    茅元仪匆匆赶来,阻止了他的鲁莽行为。

    根据茅元仪的判断,鞑子盘踞的这几个地方,都是平壤城内的制高点,明军若仰攻,不但难于攻下,还会损兵折将。

    既然他们已经被包了饺子,就没必要死磕了,八旗一旦做困兽之斗,还得多打几天,更重要的是会死不少明军将士。

    朱有能焦急道:“军帅,再不解决他们,可就没时间抢先拿下盛京了!”

    茅元仪摆了摆手,不急不缓道:“慌什么,狗急了还跳墙呢!鞑子怎么说还有两万多人,要是绝死反击,仗只会越拖越久!”

    “那该怎么办?”朱有能不解的问。

    茅元仪朝传令兵招了招手道:“让炮营把新到的那些玩意,全都拉上来!”

    朱有能好奇:“那玩意是什么?”

    不一会儿,一箱箱炮弹被抬到了炮营的位置。

    朱有能走近伸头望去,只见这里的炮弹和臼炮发射的老式开花弹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个大圆球。

    他拽过一个炮兵,询问道:“这是玩意?”

    炮兵行礼道:“回国姓爷,这是哭丧弹!是军器局的新式炮弹!”

    “哭丧弹?这名字倒是是有点意思。”

    朱有能微微点头,往后站了站,暗道这玩意威力肯定很大,一跑下去,举家升天,全村哭丧等上菜,得小心避着。。。。。。。

    不一会儿,炮营准备完毕,一切就绪。

    随着茅元仪一声令下,短又粗的各个臼炮发出了震天的轰鸣声,黑不溜秋的大圆球划着标准的抛物线射入风月楼。

    没有想象中的剧烈爆炸,只有炮弹撞击砖石的沉重声,因为距离的原因,明军这边几乎听不到。

    朱有能郁闷了,哑弹了?炮营今天集体哑弹了?

    他刚想询问炮营主将,只见对面景色宜人的风月楼如同着火了一般,冒起了大量的黑烟。

    朱有能好奇道:“怎么光看冒烟不听想啊!”

    周围的明军将官们同样好奇,表示没见过这种就像哑火的炮弹。

    “你且仔细看!”茅元仪道。

    朱有能握着望远镜远远看去,只见滚滚浓烟中,原本躲在建筑后面的八旗兵个个跟中毒一样。

    他们手捂口鼻或眼睛,一个个姿态千奇百怪,乱糟糟的一团。

    明军炮营打出的哭丧弹,也就是催泪弹,是利用名叫“马勃”的真菌粉末制成。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的殖民者蜂拥前往南美等地,奴役和残杀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就是利用这种形似南瓜的天然“催泪弹”攻击欧洲人。

    “马勃”一般有足球那么大,重约十斤,这种植物在没有完全成熟时,内部尽是白色带粘性的肉质,可以当菜吃。

    成熟后,包皮会破裂,一旦干燥了,只要用手指轻轻一弹,就会冒出一股浓浓的黑烟,呛得人涕泪直流,喷嚏不停,弄得人狼狈不堪。

    明军的哭丧弹里面,就是装了这种植物的孢子囊,一旦剧烈撞击碰破囊子时,里面的黑色的粉状孢子便四处喷散,发挥了催泪弹的作用。

    大明的直隶、北直隶、大宁省等地,也有马勃分布,不过大多数当成中药使用,治疗喉炎、鼻出血等症状。。。。。。

    不得不说,八旗军很难受,本来他们准备好了火铳和弓箭,居高临下的反击,结果人家明军根本不来,还发射这么个玩意!

    浓烟将风月楼掩盖了,八旗兵被呛得捂眼睛、抱脑袋,显得狼狈不堪。

    身居高位的济尔哈朗同样好不到哪去,他只觉自己的脸上有种灼痛感,眼泪不受控制的往下落,比往年上坟祭拜亲爹舒尔哈齐时还伤心。

    不仅如此,眼睛看东西也变困哪了,感觉自己置身于云层中难以找到出路。

    渐渐的,济尔哈朗又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很不顺畅,最丢人的是,他的鼻涕不停的往下淌!

    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大清的摄政王,此时却变成了几岁孩童般流鼻涕,这还得了?

    济尔哈朗实在无法接受,却又无可奈何。

    明军阵列外,朱有能透过望远镜隐隐看到了上面同胞的滑稽模样,他哈哈一笑道:“哭,都给老子哭!”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为什么这炮弹叫哭丧弹了,简直比大型哭丧现在还得劲!

    明军炮营没有停,隔段时间就放上一轮哭丧弹,慢慢的折磨这帮龟孙子。

    大明的各军器局每有新武器问世,都会很快投入战场,以实战检验。

    此次茅元仪没有使用毒烟弹,而是使用这种没有杀伤力的催泪弹,是因为毒烟弹的威力太大,又在城中实战,扩散开来很容易对周围的朝鲜百姓造成杀伤。

    今日之后,这里的百姓将会是大明的百姓,茅元仪在人生最后一战中,实在没有必要给自己留下屠杀平民的恶名。

    在这种情况下,朱有能也没闲着,他继续展开了让人感动的劝降活动,令人喊话济尔哈朗,放弃抵抗乖乖投降。

    济尔哈朗没有理会他,继续咬牙坚持。

    当晚天黑之时,济尔哈朗像是分手后哭了几天的痴情少女,双眼已经通红,眼泪也流干了。

    其他的八旗兵也好不到哪去,一个个有气无力的咒骂明军无耻。

    济尔哈朗也想明白了,再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要是明天明军还是这样玩,那八旗就没得玩了。

    败局早已注定,困守在这里只能等死,还得饱受折磨,济尔哈朗终于决定突围!

    赌一把!

    当天,济尔哈朗连夜组织人马从东门突围。

 第829章 死战、投降

    安静的夜幕下,平壤城中的八旗军跟做贼一样往东城移动。

    都亲王费扬果带着哭丧的声音问道:“叔王,你之前不是说明军肯定在东门设伏的吗?现在我们真的要突围吗?”

    济尔哈朗转头平静的看向费扬果,铿锵有力道:“设伏又怎样?我济尔哈朗为了大清征战一生,今日纵然死了,也要死在这战场之上!”

    闻言,费扬果被吓得一机灵,心中有些愤愤不平。

    你济尔哈朗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大半截身子已经埋土了,且有妻妾十七人,子女二十余人,这辈子爽也爽够了,可我只有三十岁啊,正值男人的大好时光。。。。。。

    当然了,这些话费扬果是不敢当面说的,只能碎碎念的唠叨着一些废话。

    “什么人?”

    临近东门,前面传来一道明军士兵的喝声。

    既然被‘发现’了,那只能摊牌了。

    “随本王杀出去!”

    夜幕中,传来了济尔哈朗激动中略带沧桑的大嗓门。

    “杀!”

    被哭丧弹整哭了半天的八旗兵跟疯了一样往东门冲,不管有没有夜盲症,跟着跑就是了。

    随着济尔哈朗的振臂一呼,无数的喊杀之音化作一柄利箭,笔直的刺向平壤东城大同门。

    眼瞅着大批人马杀来,大同门值勤的明军士兵二话不说,当场跑路,不一会儿,一个营的四百人溜的干干净净。

    “明狗不过如此,算你们识相!”

    费扬果看着空荡荡的城门,哈哈一笑,又派人打开城门。

    济尔哈朗喝骂道:“少废话,赶紧跑!”

    他很清楚,明军肯定在东门外等着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快速冲过去,让埋伏的明军懵逼之下猝手不及!

    说白了就是,只要我速度够快,死亡就追不上我!

    理论是正确的,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八旗军刚兴冲冲的出了东门,准备从大同江山的浮桥过江之时,明军的火器已经倾泻在他们头上。

    负责截杀的征东都护府副大都护邱民仰很少熬夜,原本昏昏欲睡的状态,此时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的指挥征东军排枪射杀,排炮轰杀。

    这帮明军大多是原本辽镇的兵马,跟八旗军有着几十年的“交情”,此时老友相见,那场面要多火爆有多火爆。

    被打了黑枪的八旗军原本状态不佳,加上看到周围哒哒哒冒着火光的火铳和火炮,心态更是崩了,黑压压的一片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了一锅粥,不知如何应付。

    有些激灵的八旗兵直接往浮桥上跑,当然了,这需要考验视力,夜盲症严重的直接不用明军开枪,直接自己跳进江里打漂了。

    这种人挤人的场面,明军的炮火和排枪最喜欢了。

    无数的枪炮声在耳边炸裂,残尸炮火是这里一尘不变的画面。

    八旗军的尸骨铺满了浮桥的每一寸,鲜血浸染了滔滔不绝的大同江。

    更有八旗兵被炮弹炸断了身子,躺在血泊了痛苦哀嚎而无人问津。

    八旗军一连发动了三次突围冲锋,皆被明军击溃了阵型。

    第四次突围开始了,这一次,甲喇章京索额图顶在队伍最前列。

    这小胖子一路挥刀,也不知在砍些什么,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