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416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16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佟图赖摸了摸身上火辣辣的伤口,连连哈腰点头道:“好咧,军爷,奴才这就去干活!”

    监工抽了一鞭子后,就没有再难为他,因为这家伙是国姓爷新纳小妾的亲爹,国姓爷府的管家昨天特地赶来打了关照。。。。。。。

    对于国姓爷朱有,这名监工能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人家弃暗投明后,不仅混上了国公,还收了大清的太后和皇后暖床。

    听说还把大清的“太子”玄烨收了当儿子,这等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能力,何人能及?

    。。。。。。。

 第852章 集体处决

    兴国矿山的不远处,江边有一座军工厂,专门用来打造火炮等火器的。

    这里人流密集,营房成排,往来运送铁料等物的马车不断。

    军工厂内,宁完我、鲍承先、孟乔芳等二鞑子正在辛勤的劳作。

    他们被安排在了高炉区,工作是在温度高达四十度的环境中添煤烧炉。

    这群汉奸中,宁完我的脾气最为暴躁,刚来这几天一点都不配合,动不动就拿煤铲乱砸东西。

    因为这家伙是第一个主动前往明军大营投降的,他觉得自己有大功,不应该受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

    牛逼轰轰的耍完脾气后,宁完我立马后悔了。

    他毫无意外的挨了顿毒打,连腿都被打折了。

    这里的监工耐心的教导他,让他知道什么叫人心险恶,什么叫做规矩!

    最终,宁完我老实了,再也站不起来了,他只能蹲在热烘烘的高炉前,认真的往里舔煤。

    没有原来清国大学士的待遇,也没有下人精细的服侍,他的大小便都是就地解决的,搞的整个高炉周围臭烘烘的一片,连监工都对其避而远之。

    鲍承先和孟乔芳等人就比较老实了,他们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人了,从小也吃过苦,面对这种苦力活,多少还能接受。

    兴国矿区,这座未来大名鼎鼎的地方,被后世称为万国矿区,不知道有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大人物来此改造!

    这时,一名御林军威风凛凛的走来,面露严肃,大喝道:“上谕!”

    军工厂的大小管事,以及劳作的汉奸二鞑子们立即紧急集合,聆听圣谕。

    “着即押赴诸汉奸前往南京太平门受审,三日内务必抵达,不得有误!”

    在矿区管事的安排下,鲍承先等汉奸们又被押往南京,连被打折了腿的宁完我也被架走了。

    五月初二,夏日炎炎,骄阳似火。

    南京太平门周围人山人海,附近的百姓都来观看汉奸受审大会。

    鲍承先等人身挂汉奸名牌,整整齐齐的跪在公审台上,接受刑部的审判。

    说是受审,倒不如说着是朱慈烺安排的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大会,让百姓们亲眼看看当汉奸的下场。

    大会上,不时有热血青年跳出来,指着鲍承先质问道:“国朝养士宽厚,你为何要行忘恩负义之事,投敌叛国?”

    鲍承先无言,低着头默然。

    到了现在,他还能说什么?再多的解释都是多余的。

    “死不悔改的狗东西!”

    “狼心狗肺,辱没先人的混账!”

    一众民间立时指着他大骂,不断有人往台上吐口水。

    一位老大爷酝酿了一刻钟的百年老痰如离弦之箭,准确的命中鲍承先的老脸,引得老大爷一阵自得,向周围年轻人不断吹嘘自己的雄风。

    又有一名百姓走了出来,指着宁完我喝问:“你身为汉人,却甘愿为贼,助纣为虐,甘当满鞑走狗,你可还知道廉耻?”

    公审了足足一个时辰,现场基本都是这个问题,不断的有人喝骂质问汉奸们。

    宁完我受到了身体上的折磨,现在又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他快要崩溃了,只是一阵傻笑。

    此时的他甚至有些享年军工厂的高炉了,在那里起码只是受到身体上的折磨,不会被万人戳着脊梁骨骂。

    待民众情绪稍稳,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顾炎武走上公审台。

    他面向周围百姓,大呼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说白了中心思想就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强调,作为中国人,不管能力大小,国难当头一定要挺身而出!

    当汉奸注定是耻辱的,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伤害自己同胞的汉奸,注定遗臭万年!

    顾炎武的一番话,引得在场百姓连连称好,更有报社的记着将他的话一字不落的记下来,准备刊登报纸。

    公审结束后,汉奸们的事情还没完,紧接着他们还有京城游街的项目。

    今天,这些汉奸们的档期排的满满的,游街后还要到忠魂祠、中华神坛等地跪拜认错,认人指责唾骂。

    不少铁匠铺的掌柜特意赶来,亲自掌眼,按照汉奸们的模样为他们量身打造一个铁铸跪像。

    还有一些具备商业头脑的人,专门订购了这些跪像,准备在中华神坛周围租块地,开个卖国汉奸主题公园。

    游客每次朝卖国汉奸的跪像吐一口痰,就收费一文,每逢国庆、祭祀等大典,还有优惠打折活动,或是减免套餐。。。。。。。

    总而言之,这群汉奸也算是带动了京师经济的发展。

    被折腾了一天的鲍承先欲哭无泪,此时他身上满是湿漉漉的口水,臭不可闻。

    他做梦也没想到,天下万民竟恨汉奸到如此地步,自己真的如秦桧一样,受后人唾骂千年,遗臭万年了!

    宁完我、鲍承先等人,都是上了大明教科书的名人,朱慈烺自然不会让他们这样轻松的去死。

    这些活汉奸,很有必要来个现场说法,前往全国各地游街示众。

    朱慈烺命礼部对他们进行了仔细的安排,平均每个汉奸每年至少要到二十个地方进行游街。

    宁完我的名头最大,他一年有三十二场全国游街活动。

    尽管他双腿残废不能走路了,礼部的官员还是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为他配了专车。

    。。。。。。。

    五月下旬,正当汉奸们前往全国各地游街时,太平府兴国矿区出事了。

    在铁厂劳改了一个月的福临终于扛不住,他爆发了!

    因技术不过硬,福临身上搞的伤痕累累的,他最终激发了爱新觉罗氏的血脉,选择了反抗!

    不论监工怎么抽打,他就跟死狗一样,就是不配合,一个劲的寻死。有时候还竟然对抗监工!

    在福临的号召下,一些忍受不了折磨的满清王公们也纷纷开始抵抗,造成了上百人的小规模暴乱。

    兴国矿区事件惊动了矿区驻军,很快被弹压了下来,不过此事也上奏到了御前,毕竟这些都是皇帝御笔朱批的钦犯。

    “给脸不要!”

    乾清宫中,朱慈烺冷冷一笑,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既然小福临想寻死,朱皇帝实在没必要留着他了,之前留下他,不过是想折磨折磨这帮鞑子,等玩腻了后再弄死。

    现在既然他们想提前上路,那便去吧!

    历史上的清军入关,原本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来的,还说寻到朱明皇族,便立为新帝。

    然而,他们入关后大肆捕杀大明宗室,连隐藏民间六十多年的永王朱慈炤都没放过,逮到处决了。

    现在,不过是一报还一报罢了!

    六月初三,福临等一干清国王公重臣被押往南京,在太平门外集体处决,永王朱慈炤奉诏监斩。

    在动刀子之时,忽有圣旨降临,留下福临一人,余者皆斩!

    已经被吓尿裤子的福临脱虚般的如获释重,却没想到,旨意的下半段,竟是将自己送往北京万岁山吊死!

    福临又怕又怒,不停的咒骂,他妈的要杀就杀,要剐就剐,还把朕送到几千里外的北京处决!

    全天下,整个历史上,有这种死法吗?这是人干的事?

    所有人都感到不解,不明白皇帝这是何意?直接把那小子弄死算了,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事?

    没有人知道,天武帝昨夜做了个梦,梦到了北京城万岁山上的老歪脖树了。

    那颗老树像是成精了,不断的抱怨:“太子误我!”

    若是没有这个梦,朱慈烺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历史上崇祯自缢后,顺治入主北京,下旨将老歪脖树加上锁链,并赐名“罪槐”,以慰民心。

    现在崇祯没吊死,那便换顺治吧!

    老歪脖树上横竖要吊死一个皇帝,只能委屈大清的皇帝了。。。。。。

    用玄学来说,把大清的国运转给大明,再续三百年。。。。。。。

 第853章 汉军旗东渡

    天武八年五月二十六日,上百艘大帆船在大东洋(太平洋)上缓慢地航行。

    大清海军舰队自三月份离开蔚山港,向东进入小东洋,跨进大东洋,已经在大海上飘荡了两个多月。

    让洪承畴始料未及的是,在东渡舰队出航的第天日起,一些士兵就开始出现发烧发热、身体浮肿的情况,还有一些士兵出现了呕吐晕船的现象,

    随船的太医郎中们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士兵被扔进大海,成为海上的冤魂。

    随着一天天的过去,一名太医终于研究出了病症所在。

    犯病的或许是因为咸鱼吃多了!

    因为他发现,摄政王洪承畴、平西王吴三桂等王爷旗主们,包括一些甲喇章京等大人物们,都没事。

    这些大人物的饮食,平时也吃咸鱼,除了分量多一些,每天还有蔬菜、瓜果等小菜。

    通过饮食对比,太医又挑了几名犯病的士兵,给他们迟些蔬菜瓜果,做了几天的实验观察,最终确信了自己的结论!

    然而,即便弄明白怎么回事,太医也无法医治更多的人。

    所以船上仅有的蔬菜水果早已消耗殆尽,剩下的一人一天一口也撑不了几天。

    茫茫大海上,船队无休止的飘荡上,哪去找瓜果和蔬菜?库存的都紧着大人物们用了!

    洪承畴也很烦恼,船队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陆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连个海盗都没有!

    再找不到陆地,这几万汉军旗将士就全得上西天了!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大清舰队只有一个原则,那边是适者生存。

    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五万汉军旗人马,病死者高达万人。

    好在不久后,舰队发现了几个海岛,上面零零散散的长着一些野生水果,救了东渡大军的命。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海上的天气变化多端,时不时的来几场特大暴风雨。

    今日,原本晴朗的天空风云突变,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海浪扑了过来,使得舰队在海面上激烈晃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越来越黑,很快就变得伸手不见五指,浪花也是越滚越大,像是刮台风了。。。。。。。

    平日里感觉巨大无比的战船,在此刻竟然显得如此单薄,各个船体吱吱嘎嘎的作响,粗壮的桅杆不断左右摇晃在飓风中哀嚎。

    天边一道银光一闪而过,紧随其后的“咔嚓”一声炸响,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这道光芒好像就劈在他们之间,劈在漆黑如墨的海水上面。

    洪承畴的脸色此时与这天气有一拼,他脸色阴沉的放佛能滴下水来。

    “可恶的贼老天,老子此时时运不济,你还要给我火上浇油!”

    骂归骂,可毕竟解决不了问题。

    雨点开始滴落越来越,密集的闪电随着雨点一起落下,劈在海面上、劈在天边、劈在一艘又一艘战船上面。

    战船的桅杆就好像一颗蜡烛从头点燃,越烧越快直至整艘战船都陷入了火海,人们毫不犹豫的跳下了船又争先恐后的向另一条船挣扎。

    黑暗好像有吞噬能力,前一秒还在水中挣扎的人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一些运气差的家伙,在这种暴风雨中翻船,直接掉进海里喂了王八。

    一道巨浪猛的砸过来,洪承畴乘坐的摄政王号战列舰险些翻船,吓得所有人脸色刷白。

    巨大的海浪不停的翻来,一艘艘战船瞬间解体变成了一块又一块残破的木板,数百艘战船在海面上首尾不相顾彼此看不见。

    汉军旗的将士只能自我鼓励、坚持、努力,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打起精神来,放下风帆!”

    洪承畴不停的下达命令,显然很不服气,想与这老天作斗争。

    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所达之地,何止万里,自己一代摄政王,历经沧桑,什么场面没见过?还不如一个太监?

    海上的风暴依旧猛烈,落水的官兵惊叫着牢牢抱住身边的的漂浮物,嘴里不断的念念有词,好像说上一段咒语就能解决眼前的困难一般。

    然而现实很残酷,一个接一个将士、一艘又一艘的战船在摇摇晃晃中消失不见。

    直到第二天,乌云被风吹散太阳露出了和蔼的微笑,仿佛在为昨晚上的恶劣天气道歉。

    阳光撒咋甲板上是那么的和煦,却并没有让洪承畴的心情有任何好转。

    左光先前来汇报,根据统计,在昨夜暴风雨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战船沉入海底或者不知所踪了。

    原本的五万人马,只剩下一半左右。

    二十八日凌晨,大东洋上,波涛滚滚,疲惫不堪的东渡将士们,大多已经进入梦乡。

    航行在最前面的平西王号战列舰上的瞭望员,传来了万分激动而又略显惶恐的惊叫。

    “陆地!陆地!”

    有的船员以为又是瞭望员出现了幻觉,但起来撒尿的平西王吴三桂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了月光下平坦的沙滩。

    吴三桂命人点燃火炮向天鸣炮,船上的所有人互相拥抱,像疯子一样在甲板上跳起了欢快的家乡舞。

    在号响声中,舰队上的所有船员都被惊醒了,连洪承畴都被惊动了,他披着睡袍走出船舱来到了甲板上。

    看着远处隐隐约约狭长的海岸线,洪承畴惊喜万分:“真的是陆地!”

    眼前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天与云与山与水简直是美不胜收,蒙在心头上的阴霾被眼前的美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