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424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24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看着皇帝失望的眼神,皇明科学院的诸多院士便开始加足了马力,全身心的投入蒸汽机的研发项目。

    如今六年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强大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支持下,高手云集的皇明科学院不断的改良蒸汽机,终于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第一代蒸汽机的功率在一二马力左右,也就能带动十几斤的重量,让它们拉火车,还不如直接砸烂!

    现在皇家科学院上奏的蒸汽机可以载人,当车使用,可想而知其中的提升有多大。

    不多时,众人走出厂房,来到一片空旷的试验场,朱慈烺终于看到了这个世界第一辆火车!

    其造型与最原始的火车差不多,用一个词形容:娇小!

    看着这玩意发出打雷般的声音,还冒着粗大的滚滚白烟,徐盛赶忙走到蒸汽机附近,仔细的观看,还不顾热气逼人,伸手上去摸一摸,看看这家伙有没有危险。

    官员们也是纷纷好奇,不知道这玩意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另一边,朱慈烺正在听着孙和鼎介绍着蒸汽机的研发和改良过程。

    世界上第一部蒸汽机,是大明皇家科学院机械部院士王徵,于天武三年研发出来的。

    王徵,当年与徐光启并称“南徐北王”,在科学上造诣极深。

    不过老院士醉心于农业机械的研究,以“裨益民生日用”为目的,善于用农机帮助普通乡人省时省力,对蒸汽机的研发兴趣不是很浓烈。

    每当春夏耕作时,乡民便驱动王徵研发的这些机械于农事劳动中,受益匪浅下无不欢喜雀跃。

    乡人们称王徵为“孔明再生”,一些妇女们则称他为“妇女之友,家庭支柱”。

    而且当时王徵已经年近八十岁了,身体状况不佳,蒸汽机的改良工作另由他人完成。

    天武五年时,王徵因身体状况休假半年,蒸汽机的研发工作由机械部院士薄珏接手。(发明凤凰牌自行车和炮队镜的那位)

    当初研发第一代蒸汽机时,薄珏便参与了,他非常熟悉蒸汽机的构造的原理,并且发现了蒸汽机的两大缺点。

    活塞动作不仅慢,而且不连续,若是在房事上发生这种情况,尚且可称为抑扬顿挫,有助调情。

    但这是机械,这样问题就大了!

    这种缺点使得蒸汽机利用率低,非常浪费原料。

    当原料费用大于商品成本时,这种生产辅助性的蒸汽机必然失去价值,不会得到普及。

    此后,薄珏开始思考改进的办法,直到他在一次散步时忽然想到,既然王徵的蒸汽机热效率低是由于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蒸汽在缸外冷凝呢?

    自此,薄珏产生了采用分离冷凝器的最初设想。。。。。。。

    天武六年,薄珏设计出了一种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理论上计算,新的蒸汽机热效率将是第一代蒸汽机的三倍!

    然而,理论是理论,想要把图纸上的蒸汽机变成实在可用的蒸汽机,还要走很长的路。

    此后两年内,薄珏辛辛苦苦的造出了几台蒸汽机,但效果反而不如第一台蒸汽机,因为分离器搞不好容易四处漏气,无法开动。

    若是个人研究,期间所耗费的巨大资金成本,必定会使得薄珏债台高筑,甚至会放弃研究。

    然而大明皇家科学院,不仅有着皇室雄厚的资金支持,材料和工艺等各种配置一应俱全,以及有大量的人员可以调动,又有着众多科学精英探讨学问。

    薄珏不是一个在战斗,很快,第一台带有冷凝器的蒸汽机试验成功!

    相比第一代王徵蒸汽机,第二代的薄珏蒸汽机,热效率显著提高,可以满足众多的机械动能,被称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主设计师薄珏也因此获得了大明皇家科学院专利,为了表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皇家科学院把功率的单位定为“薄珏”,简称“薄”,符号b。。。。。。

 第869章 世界第一辆火车

    天武八年,在皇家科学院的共同努力下,第二代蒸汽机再次得到改良,功率不断增加,成为真正的动力机,并研制出了第一辆蒸汽机车。

    第一辆蒸汽机车在试行时,能够以每小时六公里的速度牵引三十吨重的煤,引得一众院士的兴奋。

    不过在试行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蒸汽机车的震动太过强烈了,路都吃不消,别说在上面的人了,能颠到骨架散列。

    而且蒸汽机车在前进时浓烟滚滚,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把附近的树木都烧焦了,成了名副其实的“火车”。

    经过大半年的不断试车和改进,科学巨匠、机械天才薄珏再度脑洞大开,发明了蒸汽鼓风发。

    这使蒸汽机内的锅炉燃烧室形成负压,从而改善了通风条件,同时也提高燃烧效率,最终使机车速度提高了三倍!

    皇家科学院上下一片欢喜,院长孙和鼎更是准备在天武九年的圣节当天,将皇家科学院的研究成果敬献上去,让天子开心!

    今天,薄珏亲自驾驶着自己制造的“御马号”蒸汽机车,在新铺的铁路上带皇帝兜风。

    这辆蒸汽机车自制成后,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运行两个时辰,现在已经连续运行了一个月,期间没有出过任何事故。

    在御林军的护卫下,朱慈烺慢慢的进入“御马号”蒸汽机车后的铁皮包厢中。

    包厢内空间很大,环境还算不错,不仅有桌椅,还有壁灯和壁画,显然是专门装饰的。

    朱慈烺舒舒服服的坐在皮革包棉的软坐上,看着身前的茶桌和水果,有种回到二十世纪的感觉。

    接下来,“御马号”开始启动运行。

    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列车,朱慈烺微微点头,效果还不错,震动感远比想象的要轻。

    噪音虽大,好在他所处的御用包间离车头稍远,影响不大。

    朱慈烺对这辆蒸汽机车赞不绝口,并不吝赏赐的封薄珏为伯爵,余者参与研发的院士皆有赏赐。

    蒸汽机车的发明,将会推动了交通运输空前的进步,同时也吹响了大明迈向工业化的号角。

    朱慈烺清楚,不出十年,铁路运输将会完全取代马力运输!

    离开皇家科学院时,朱慈烺只留下一个要求:研发,给朕继续研发!功率提上去!速度提上去!产量提上去!

    回到宫中,内阁首辅杨廷麟请奏,修建一条南京通往上海的京海铁路。

    朱慈烺二话不说,准奏!

    他不仅要修一条铁路,还要修千千万万条!

    历史上的英国,在火车出现后,只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修建了总长一万三千公里的铁路网,工业革命搞的如火如荼的。

    为了抢占工业化时代的先机,朱慈烺可谓是发狠了。

    他下旨给各省官员,未来三年的政绩考核指标,不再以粮食产量和修建官道数量为标准,改为地方工商业发展和铁路总长为主。

    以前朝廷主要考察地方官解决辖下百姓的温饱问题,现在改成经济指标了。

    除此以外,朱慈烺还下旨给皇家集团,成立铁路机车制造公司和运输公司,专门搞火车!

    皇家集团下的纺织厂等产业,也开始推行蒸汽机,给各个行业带个好头,让商人们感受一下科技带来的产能和暴利!

    可以想象,薄珏改良了蒸汽机将会导致一系列的技术革命,从而引起手工业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也将会促进大明的工业革命。

    不过,蒸汽机的出现和改进,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样的,反过来说,经济的发展又会对蒸汽机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蒸汽机的功率大,效率高,重量轻,尺寸小等。

    引发工业革命的必要性是市场,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蒸汽机研发的再好,也带不动。

    没有市场,只会使得商品积累的越来越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引发经济危机。

    所以,带货下西洋势在必行,而且要频繁!

    就跟城市公交一样,回来就得准备安排下一车!

    。。。。。。

    天武九年六月十五日,天武朝第一次带货下西洋的活动正式举行。

    正使吴忠,副使朱成功,率领官兵、商贾共计两万八千余人,船舰二百余艘,自直隶上海州扬帆起航!

    这是继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第七次率船队出航西洋二百余年之后,大明首次由政府出面组织的大型航海活动。

    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主动派遣舰队访问欧洲的航海活动,意义重大。

    在后世史书上记载,这次下西洋的壮举,乃是大明正式参与大航海时代竞争的标志。

    这次下西洋,吴忠船队首先会访问安南等几个中南半岛上的小国,向这些小国重新宣扬大明的威势,让他们知道王者无外,怀远以德,速率臣民附我大明!

    下一站,便是南洋诸国,带货的同时,吴忠要让欧洲殖民地上原住民,感受到大明的强大。

    吴忠的任务不仅仅是外交和带货,他是拿着《天武大典》去的,每到一个地方,就散几本给当地国王等首领。

    这里面可都是好东西啊,内容不仅包括经、史、子、集,还有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火器、火炮的介绍和制造方法,可以帮助原住民对抗西方殖民者。(最新核心技术未录入)

    这些都是洗脑的好玩意,只要你感兴趣,就相当于认同了汉文化。

    而且随着深入阅读研究,你会发现,这《天武大典》简直就是神书!内容太多太好了!

    越是了解,越是能感受到大明的强盛,是真正的天朝上国!

    一些落后的国家部落,完全可以凭借《天武大典》发展本国。

    在吕宋大明属地休整了几日后,吴忠船队沿着郑和的老路,自马六甲海峡出南洋前往莫卧儿帝国和中亚波斯湾。

    然后,沿着非洲大陆南下,走好望角拐进大西洋,一路北上前往欧洲。

    这次航行,大明上下制定了详细的计划,途中有哪些参照点,哪些地方可以躲避风浪,哪里可以停泊船只休息,何处能够得到淡水和食物的补充等等,都在航海路线图上标注的明明白白。

 第870章 强硬的新任总督

    南洋,马尼拉。

    大明下西洋的船队离开南洋的第六天,一支六艘商船组成的船队驶入了马尼拉海域。

    看着远方的海天之间出现的一条陆地线,一名四十出头烫着卷发的中年男子终于长松了一口气。

    他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向上帝祈祷,总算是平安到达了马尼拉。

    这位是新任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名叫萨尔克多。

    对于东方的殖民地,萨尔克多一直颇为向往,这里有无数的黄金,听话的奴隶,简直就是一个快乐的王国!

    不多时,船队靠岸了,迎接萨尔克多的是西班牙驻马尼拉现任总督萨比尼亚诺,以及众多的总督府小弟们,迎接场面可谓是非常隆重。

    “我的老朋友,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见到了!”

    萨比尼亚诺和信任总督有过几面之缘,一见面就给了新总督一个熊抱,态度十分亲热,丝毫也没有要离任的不舍和沮丧。

    萨比尼亚诺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他在马尼拉当了十几年的总督,在任职期间,他与大明建立了贸易,使西班牙获取了大量的财富。

    对于他来说,离任就像娶妻,是自己人生的第一大事,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

    这几年,随着大明势力不断渗入吕宋岛,连亲王都派来了两位(唐王朱聿键和定王朱慈炯),萨比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坐在一座随时都有可能喷发的火山口上。

    老头子能在总督任上干十几年,也是个人精,他己经明白了大明皇帝的野心,这是要一步一步的蚕食南洋啊!

    尽管自己在大明打开了局面,取得了和大明直接经商的权力,为西班牙王室创造了大量财富,也为自己赢得了许多声誉,但这些成就随时都可能化为乌有!

    特别是几日前明国船队的到来,

    几天前,明国船队的到来,让岛上所有原住民为之惊讶,也受到了当地原住民的欢迎。

    一些听过郑和船队的土著,纷纷向周围土著讲述祖辈传下来的故事,言说大明的船队是和平的,那些可恶的白皮猪,只会带开杀戮和奴役!

    大明船队引起了萨比等西班牙殖民者的恐慌,他只想平平安安的把今年堵过去,在自己卸任期间别处什么意外。

    这样他就可以从容的离开马尼拉,留下一份充满成就的答案,并领到丰厚的退休金,回国内买一片地,娶几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快快乐乐的当个贵族!

    当然了,这些年萨比先生也赚足了黄金,算是精神物质双丰收。

    虽然对这个有些陌生的老家伙表现出莫名的热情有些不适,但信任总督萨尔萨尔克多还是做出同样的回应来,两个人就像老朋友一样热烈的拥抱。

    萨尔克多感慨道:“真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啊!”

    萨比笑着接茬:“恭喜你,阁下,您踏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哦!那太好了,我己经迫不及待了。”

    萨尔克多向远方眺望,怀着喜悦的感慨道:“啊!这里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想我在这里的生活一定会过得非常愉快!”

    萨比意味深长的笑着点头,真不知未来几年,这家伙还能不能如此愉快的笑出声来!

    整个交接工作只进行了两天就完美结束了,看着一份份报表和财物清单,萨尔克多的脸庞就像是一朵绽放的菊花,无法按捺内心的喜悦。

    这些报表,每一份都像征着财富,在他眼里,这些清单仿佛都是用金子做的一样!

    将所有马尼拉的事务交接完毕后,萨比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返回欧洲老家。

    临走之前,他见了萨尔克多最后一面,并语重心长的提醒道:“阁下,我不得不对你提出一个警告,尽管这里是一个创造大量财富的地方,但我们也存在着一个可怕的敌人!”

    萨尔克多心情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