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在那里驻军,他们一定不能容忍,甚至会狗急跳墙。”
他接着道:“同样的,棉兰处于苏门答腊岛上的西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那里同样是尼德兰人刚到嘴的肥肉,他们绝不会轻易让给我大明的!”
最后,夏完淳指着南洋中的一块大岛,说道:“坤甸就不同了,地处婆罗洲,既不在巴达维亚岛,也不像苏门答腊岛那样扼守马六甲海峡,且距离我大明的吕宋最近,大约五千余里。。。。。。。”
“坤甸的位置处于南洋资源区的中心,海路四通八达,北面是我大明的万里石塘南海,西北是暹逻湾,往东是马六甲,往南是巴达维亚,从坤甸到这几个地方只有几百海里,不过几天的航程。”
“最重要的是,坤甸距离中南半岛最近,一旦那里的藩属国出现动乱,我大明可从这里发兵,朝发夕至,支援起来很方便!”
听着夏完淳的分析,朱慈烺非常的满意。
夏完淳不愧是皇明军校毕业的优秀军官,战略目光还满到位的。
而且他在御前会议中职位最低,面对诸多大佬,却沉着冷静的分析,丝毫不紧张,是个将才!
沈寿崇等高级将领皆是暗暗称赞,夏完淳这个年轻人,不得了啊,年纪轻轻的就多次入了天子的法眼,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其实朱慈烺最想要的是棉兰,因为那里可以控制世界四大要塞之一的马六甲海峡。
而且大明在二百年前在那里设置了旧港宣慰司,这个必须要拿回来。
不过出于目前的形势,优先拿下坤甸无疑是最好的战略,这里可以成为大明进入印度的桥头堡。
“好!”
朱慈烺一拍桌子,站起来道:“那就决定了,就先拿坤甸!”
第900章 达则自古以来
制定好南洋战略后,明军将领们各自回营,天武军和海军舰队准备班师回朝诸事。
然而几天时间内,原本因为安达卢号事件生闷气的尼德兰和英国使者,忽然争相表态承认吕宋是大明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并再次请求觐见朱慈烺。
朱慈烺开始还有些搞明白这是什么套路,以为这群洋鬼子被锦衣卫威胁了。
后来才知道,让洋鬼子们做出一百八十度转变的原因很简单:欧洲发生了大事!
就在前两天,尼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两位总督,先后收到国内传来的消息:英国和尼德兰已经打起来了!
1652年5月天武九年四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7月8日正式宣战。
英国海军封锁了多佛海峡和北海,拦截尼德兰商船,尼德兰则组织舰队护航,双方海战由封锁反封锁的贸易战,逐渐发展为主力舰队间争夺制海权的决战。
欧洲战场的消息传到南洋,两国在东方殖民地的总督,皆是敏锐的嗅出了机遇。
他们得知,在几个月前,大明曾派出一支规模二百余艘的船队前往欧罗巴做生意。
这支舰队不仅规模宏大,携带了大量的瓷器、茶叶等东方特产,还带了两万多军队,每艘船上皆是配备着众多火炮,实力不容小觑。
他们都能理解,这年头,海上不平静,商船一般都需要战舰护送,欧洲大多商船上配备的火炮数量,足以称之为战舰了。
尼德兰海军和英国海军都很强大,目前双方势均力敌,严格来说,尼德兰海军的战斗力要稍强于英国海军。
远洋带货的大明舰队,就是天平上的沉重砝码,放在哪边,哪边就能赢。
趁着大明皇帝还没回京,安东尼和威德尔都急了,迫切的想要率先与大明结盟,寻求大明远洋舰队的帮助。
按照大明舰队的速度,只要路上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就抵达欧洲了,等他们卖完货,结盟的消息通过大明的飞剪船传往欧洲,应该能赶上双方大战,决定胜负!
英荷海战,争夺的是英吉利海峡制海权,相当于两国的国运之战。
这场战争特别对尼德兰尤为重要,英吉利海峡控制着尼德兰本土与海外殖民地的联系,一旦被英国封锁,他们的商船将会遭到英国海军无休止的攻击和抢掠,直到他们承认英国人制定的航海条例。
这种狗屁条例,明显的是针对和打击尼德兰,作为在海上常年赶车的尼德兰,怎么可能受英国佬的威胁而认怂?
这场战争显然无法避免了,必须要干,还得干废对方!
英荷双方谁都想赢得这场战争,不管用什么方法赢都行,只要干翻对方控制英吉利海峡扼住对方的喉咙,才是王道!
历史上,此次英荷海战,英国海军就是耍流氓、玩脏套路才最终获胜的。
然而,朱慈烺才不管他们之间的国运,在安东尼一张嘴的时候就打断了他,并抛出了关系到大明利益的核心问题。
“我大明打算恢复旧港宣慰司,你怎么看?”
目前的马六甲一带被尼德兰人从葡萄牙手里抢过来的,朱慈烺询问的自然是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这个喜欢烫头的老家伙。
“您说的旧港宣慰司是什么?”
安东尼问道,也不知道是否是在装傻充愣。
定王朱慈炯解释道:“永乐五年,我大明成祖皇帝在苏门答腊岛的巨港设置旧港宣慰司,马六甲海峡的满刺加曾是我大明海军的仓储基地!”
“什么?马六甲!”
听出大明的目标是马六甲,安东尼惊诧道:“皇帝陛下,你们不能趁火打劫!”
他如何不知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其作用相当于非洲的好望角,都是世界几大海上交通要道。
因尼德兰海军的强大,目前马六甲和好望角都在尼德兰的控制之中,安东尼是万万不敢轻易失去马六甲的。
朱慈烺面容严肃道:“旧港宣慰司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明的海外领土,怎么能说是我大明趁火打劫呢?朕再给你一次组织语言的机会!”
安东尼反驳道:“那是二百年前,你们早已对那里失去控制了。”
“再者,你们当年也是非法占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朱慈烺笑了笑,这洋鬼子有后世专家们在一起谈领土归属地那味了,玩的是西方那一套双标,要求什么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定王也笑了,嘲笑道:“总督阁下怕是傻了吧,我大明郑和船队下西洋设置旧港宣慰司时,你们尼德兰还是个渔村呢,当时整个欧罗巴谁有那实力管我们亚细亚的事!”
“再者,我大明的旧港宣慰司,得到了南洋诸国的承认,你们不知道那是你们的事!”
朱慈炯又发出灵魂一问:“你说我大明的旧港宣慰使没得到承认,那么你们尼德兰强占马六甲,葡萄牙国承认了吗?英吉利国承认了吗?”
一旁的威德尔不适时宜的摇头道:“我英吉利共和国从来不承认尼德兰对马六甲的占有权!”
今天葡萄牙人没来,若是来的话,就更别说不承认了,估计能直接开骂。
为了舔大明,威德尔补充道:“我东印度公司总督威德尔,正式代表英吉利共和国议会,承认大明对旧港宣慰司拥有主权!”
这种大事,按理说身为东印度公司总督的威德尔需要写信回国请示英国议会,但现在迫于形势,根本不需要!
眼下英荷处于战争状态,拉拢大明,打击尼德兰,只要议会里没有祖传的智障,都会毫不犹豫的同意的。
安东尼感觉事情不妙了,他叫嚷道:“这是弱肉强食的时代,我尼德兰海军有着无可匹敌的实力,我们凭本事从葡萄牙人手里夺来的殖民地,为什么交给大明?”
被逼急了的安东尼,终于将殖民者蛮横的本质暴露无疑。
朱慈烺不开心了,反问道:“阁下是以为,凭我大明的实力,不配拥有马六甲?”
“朕告诉你们!南洋是我大明的院子,是院子就得有个像样的大门,马六甲便是朕看好的大门,必须得到,你觉得呢?”
朱慈烺还表达出了想去马六甲看一看的意愿,听得安东尼一阵害怕。
他多少有些耳闻,凡是这位大明皇帝去过的地方,都是大明的领土,他要是往马六甲那么一逛,还有周旋的余地吗?
第901章 御驾回京(补更)
最终,安东尼选择认怂,提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案:尼德兰与大明平分马六甲海峡。
按照他的建议,马六甲海峡南面的帕齐亚岛苏门答腊岛归尼德兰,北面的马来半岛归大明相当于现在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位置。
这些地方以前都是葡萄牙占领的,葡萄牙最先在印度洋搞殖民,先后入侵了繁荣的马六甲王朝,灭其国将其变成殖民地。
后因逐渐衰落,被崛起的尼德兰强占了不少殖民地,葡萄牙在印度洋的势力主要在印度和中南半岛。
安东尼的这个建议,不仅避免了尼德兰与大明发生冲突,还将与葡萄牙的矛盾转移到了大明,可谓是一举两得。
马六甲虽是连接沟通南洋与西洋的重要国际水道,但在尼德兰人眼中,并不是最重要的。
因为尼德兰人还控制着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这也是南洋与西洋、东非、西非或绕道好望角到欧洲航线上的航道之一,且就在巴达维亚旁边。
郑和船队曾穿过此水道,现在的巽他海峡,也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往来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海上航道之一。
十七世纪的尼德兰在海洋上的地位,就如同后世的美国海军一样,几乎控制着全世界所有的海上重要交通要道。
他们拿出一条对自己不太重要的给大明,换取必要的利益,这也不算亏。
起码安东尼是这样认为的,他直言大明要拿出一些代价换取马六甲海峡一半的控制权,如东风火箭的技术卖给尼德兰。。。。。。
朱慈烺微微点头,觉得安东尼这个建议倒是不错。
若不是正好赶上明英海战爆发,他计划大明至少要明年才动手拿马六甲海峡,现在尼德兰主动送上来,免了一场战争,再好不过了。
表面上看似明荷两家平分马六甲海峡,然而因为大明海军在南洋强势,实际上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相当于被大明独占了。
尼德兰海军虽然强大,但他的利益在全球,能集中在东南亚的海军力量十分有限,完全比不上在家门口的大明舰队。
至于购买东风火箭技术这个条件。。。。。。他想吃屁呢!
再者,旁边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总督威德尔也不让,他首先反对了尼德兰购买大明东风火箭的计划,又表达出英国同样希望购买该火器的意愿,还愿意开出尼德兰两倍的价格。
国之利器,焉能出售?朱慈烺当即拒绝了。
他表示大明不会参与尼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也不会出售武器,更不会派出战舰参战帮助任何一方!
用时髦点的话说,就是大明是中立国,不干涉别国内政。。。。。。
对于尼德兰让出马六甲海峡的一半控制权,大明可以用其他贸易上的利益作为交换。
这样的结果让安东尼很失望,同时他也隐隐看出了,大明似乎是有意的针对尼德兰,他们更加的看重英国!
事实证明,他看的没错,朱慈烺就是在针对他尼德兰!
尼德兰是当今世界上海军实力最强的国家,英国其次,如果大明非要选择一个盟友的话,只能选择英国。
因为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主要在印度,跟目前的大明没有任何的冲突。
相反,尼德兰因当初台湾之战,与大明早生嫌隙,且他们占据着吕宋以南的南洋广大海域。
可以说,尼德兰是继西班牙之后,大明在南洋战略的下一个绊脚石,有着巨大的利益冲突!
再者,目前尼德兰的海军力量太强了,大明要是帮他们干掉崛起的英国海军,岂不是更加助长了其实力?
十七世纪的海上霸主是尼德兰,英国海军虽然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及战胜过尼德兰海军,但还是远远没有达到大英帝国的标准。
英国在十八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结束后大概在朱慈烺百岁之时,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才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
直到十九世纪初,英国击败了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才成为世界大哥,主导国际事务长达一百多年。
大明靠着铁腕外交,兵不血刃的拿下马六甲海峡一半的控制权,更加的加速了南洋战略部署。
明军拿下坤甸将毫不费劲,唯一费事的就后面的治理,婆罗洲的宗教更加复杂。
最终,尼德兰总督安东尼灰溜溜的离开了吕宋,乘船返回巴达维亚。
第二天,葡萄牙总督也离开了,只剩下英国东印度公司总督威德尔,他要留下为大明皇帝践行。
班师回朝的前一天晚上,威德尔拜会了定王朱慈炯,他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向大明表达出了强烈的谢意,并谈了几庄贸易上的生意。
离开后,朱慈炯的桌案上放着一箱黄金,这是威德尔临走前放下的。
现在,轮到他给大明送礼了,希望朱慈炯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多多关照。
天武九年十月初一,朱慈烺御驾回朝,明军舰队扬帆渡海北归。
与舰队一同回去的还有西班牙驻吕宋总督萨尔克多等一干没被处决的战犯俘虏。
皇帝御驾亲征一趟,回去肯定要带些俘虏炫一下,空手回去多不好啊!兴国矿区还等着收人呢!
经过大概半个月的航线,舰队经过台湾、浙江等地补给后,一路抵达南京城外的长江边。
吕宋战事的胜利早已传回南京,朝廷特意安排了一场又一场颇为高调的宣传活动。
除了少部分酸儒与女子对这些化外之地以及蛮夷们兴趣平平,余者广大民众的关注度很高。
当萨尔克多等一干西班牙俘虏被押解到神策门大街上时,京城百姓纷纷聚集围观。
这年头,南京城的西洋人并不少见,可这种洋鬼子大官们可是难得啊,比三条腿的蛤蟆还要稀罕!
吕宋战事经过皇明时报等官方报纸的报道,很多民众都有了解。
他们就想看一下,这位洋鬼子大官是不是有三头六臂,竟敢下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