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渭南县距离西安不过一百多里路,快马一天就能跑到,御驾突现永王府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到了河道衙门。
河道同知毕云涛眼皮直跳,越想越怕,担心贪墨治河公款一事被查出来。
去年洪水冲垮豆腐渣工程的堤坝,造成了渭河沿岸几十万亩田地和十几万房屋被冲毁,这种大罪,抄家问斩都是轻的!
因此,毕云涛颇有先见之明的决定装疯卖傻。
这种事情在洪武朝就有发生过,一个御史装疯躲过了朱元璋的责罚。
第二天,毕云涛也不去衙门上班了,让府里的管家传话说自己已经疯了,治不好的那种。
一大清早,王震就带着潜龙卫和一队士兵闯入河道衙门后院拿人。
“上官,我家老爷疯了,这里有惠民药局开的证明。。。。。。”
管家紧张的上前说道,还拿出一份发疯证明。
新的大明律还是很人道的,对于疯傻之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减少刑事责任。
满腹经纶的毕大人就是抓住这条法律漏洞,装疯卖傻想要躲过国法制裁,如果装的好,起码不会丢了脑袋,最多也是强制治疗。。。。。。
小贴士:如果有书友此时正在用膳,请放下食物,调整心态,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刺激。。。。。。
王震瞧了一眼疯傻证明,轻笑一声,派出手下一名潜龙卫去验证。
潜龙卫的人员大多从事各行各业掩护身份,获取情报,王震派出的这名潜龙卫是一名医师。
该医师充满展示出了专业水平,先是听毕大人的家属描述其异常行为言语,接着又对毕大人进行了简单的聊天,以此观察毕大人的注意力和思维内容,进一步叛徒他是否装疯。
很显然,毕大人准备的很充分,演技也是一流的,一切表现的很不正常。
最终,医师对毕大人给的结论是:疑似失心疯。
王震显然不相信,但现在没有脑部CT之类的仪器,只能靠试探进行确认。
接着,王震又派出一名潜龙卫对毕大人进行试探。
这名潜龙卫采用的物理鉴定法,他不声不响掏出一个木钻。
正如刚才所说,潜龙卫人员大多从事各行各业以掩护身份,这名潜龙卫,是以木工的身份掩护自己,这个木钻呢,是他平时用来做木工的,现在掏出来很合理吧!
因为疯子是不怕疼的,只要用木钻扎毕云涛,毕大人疼痛或者表现出疼痛感,就可以鉴定出他是装疯的。
这名木工潜龙卫非常爱好他的工作,哪怕是用专业工具从事业余行业,也是十分的认真,他钻的很认真。
然而,毕云涛表示的更加专业,在装疯界都是排的上名次的,他充分发扬了关云长刮骨疗伤的优良品质,任木钻钻破了皮肉,飘出的肉香味,也是不动声色,似乎对方钻的是别人的肉。
最终,第二轮鉴定失败。
王震是什么人?阴狠毒辣之辈,当年在北京帮李自成烤饷时,经他手折磨的人多的去了,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装疯卖傻之人,最终还不是一个个栽他手里,老老实实捐出大量银钱保命?
王震的耐性不怎么好,直接让人去后衙茅房舀来一桶粪便。
他皮笑肉不笑地道:“毕大人,这是本官请城中最好的厨子做的美食,品尝一二吧!”
这捅粪便是最新鲜的,味道很重,除了王震的定性上佳,周围前来抓捕的军士们皆是捂着鼻子退到一边,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呕吐了。
看着快贴到嘴边的粪桶,毕云涛的脸色微变,喉咙下意识的滚动了一下。
他知道,自己今天面临着一生最大的考验,吃了,免死;不吃,等死!
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毕大人充分发挥了一名优秀演员必备的素质,很快就进入状态了,他挥舞着手臂表现出异常兴奋的状态,还失手将士兵挑起的粪桶打翻在地。
粪桶里的东西洒了一地,毕大人却如同看到了被糟蹋的美食,猛的扑了上去,趴在地上吃翔!
他吃的很香,一段段的咀嚼,真的像是在品尝美味。
周围的人被这一景象惊呆了,很多人庆幸自己是连夜赶来渭南进行抓捕工作,早上还没来得及吃饭。
连毕大人身边的老管家都傻眼了,由衷的敬佩自家老爷牛逼、无敌!
看了一阵子,老管家又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怀疑,自家老爷是不是真的已经疯了?
他坚信,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还有人认为自家老爷没疯,那就是他疯了!
一旁的王震忍着恶臭,静静的在那看着,此时的他亦有所触动。
他心中暗叹:“如此人才,要是潜龙卫的该多好啊!”
最终,王震没有因惜才而给毕大人开后门,见他吃的差不多了,又命人抬来一桶。。。。。。
眼瞅着好不容易快吃完了,对方又加餐了,毕大人整个世界观都崩塌了,当场两眼发昏,被恶心的不断呕吐。
就这样,毕云涛的演出垮掉,装疯被识破,全家被抄,家属被捕。
第933章 细思恐极
天武十年四月十四日,一百三十八名犯有贪污罪的陕西官员,于西安城西市被诛杀,亲属流放征西都护府修路。
包括三十名太监,还有两名负责巡视陕西的都察院官员,无一幸免。
一时间,整个陕西的官场陷入了恐惧之中。
事后一些官员在巡抚衙门开会打招呼时,开口问的第一句不是你吃了过吗?最近过得如何?而是你们那被诛杀了几个?
面对百姓们的赞扬,朱慈烺没有觉得有丝毫成就感,而是苦苦思索着如何杜绝官员贪腐的官场恶习。
他也清楚,自古到今,古今中外,还没有办法彻底杜绝贪污腐败。
什么制度都不行,人都是有私心的,哪怕是把官员的福利提高十倍,他们该贪还得贪。
国外贪官少?不过是人家将受贿合法化而已。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你一个月收入两千块,会想着月入三五千。
月入五千时,就想着月入过万,接着是三万,五万,十万。。。。。
就跟当官一样,地方九品知事想升八品经历,八品经历想升七品推官,七品推官想升六品通判,通判又想升五品同知,同知还想升知府,知府更想进入中央部院。。。。。。
如果条件充足,还想进入内阁,当首辅,获得爵位。
人都是进步的,也是不知足的,贪官更是如此,第一票或许只贪了几十两银子,等干几票后,就会不自觉的在心里定个小目标,下一票贪个百十两,再努努力贪个千把两,越贪越上头。。。。。。
很少有第一票就贪个几万两。
当年朱元璋杀贪,是出了名的狠辣,从肃贪到空印案、郭桓案,老朱杀了不知道多少贪官污吏。
然而洪武依旧有不少官员贪污,排着队让他杀,甚至于出现了一科几百名官员,几年后全部干掉的情况洪武朝整体的贪官数量越来越少。
究其原因,洪武朝乃至大明二百多年的俸禄制度,官员的待遇都低的可怜,他们仅仅能勉强养活家小,无法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
有压力就有动力,官员们为了养家,只能可劲的贪。
朱元璋的那些行为虽然有些过激,但其行为主体还是正确的,他的目的是消除贪官污吏,造福百姓。
综合这些情况,朱慈烺觉得预防贪污,一方面是学习老朱的物理防贪方式,让风险大于收益,同时需要继续提高官员的待遇、加强监管力度。
高新不一定能养廉,起码能减少贪官污吏。
一旦官员过上衣食无忧,偏向富裕的生活水平,在高压惩贪力度下,相信铤而走险的人会大大减少。
朱慈烺在永王府待了两天,草拟出了一份大明官员福利和惩贪新制度。
总的来说,基础俸禄提高到了崇祯朝的六倍,另外还有工龄俸禄、地区津贴、岗位津贴和奖金制度。
所有俸禄不再以粮食的形式发放,全部改为发银圆,逢年过节还有肉食等福利。
即便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也不会出现洪武朝俸禄不够用的情况,因为天武朝的津贴福利也会随之浮动增加,满足官员的一切生活开支和人际往来。
惩贪方面,朱慈烺适当的减轻了受贿罪,改为革职和判刑劳改,没收贪污款。
但对于挪用贪污公款,危害国家建设的贪污罪,则以最严格的抄家死罪执行!
你拿朝廷的银子,朝廷就拿你的财产,只要是你的财产,不分贪污款和原有财产,全他妈没收了!连老婆孩子都要流放!
向这次的陕西洪灾,就是因为陕西河道衙门等一干官员贪污治河公款,建造豆腐渣工程,以至十几万百姓的房屋和财产遭洪水吞没。
赈灾重建的财物可都是朝廷出的,因为区区一百多万银圆,狗娘养的贪官不仅害了十几万家庭流离失所,还害了朝廷多花了数百万两银圆安置灾民!
这种人不被砍头抄家流放,对得起国朝亿兆臣民吗?
反腐是底线,任何王朝的衰弱和完蛋,都是因为官员腐败,压榨百姓所致,起码占了很大的因素。
朱慈烺思索良久,最终考虑废除各地的镇守太监和守备太监制度,近一步削弱太监权力,禁止太监干涉地方政治,什么监管和验收统统收回,由地方和中央部门负责。
朱慈烺甚至想起了皇后当初的话,彻底废除太监制度。
不过他忽然想到陕西巡抚张同敞的表现,觉得陕西之事有点蹊跷。
先是张同敞九次上书请辞,然后他一到西安就遇到同样微服私访的张同敞,恰巧碰到原本有些畏惧宦官的张同敞收拾太监,又恰巧在巡抚衙门碰到前来找茬的马吉翔?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多疑的朱慈烺感觉这一切都是张同敞安排好的!
事实上,他猜的没错,数月前张同敞频繁上书请辞,就是为了引起朱慈烺的注意,产生巡视西京的想法。
甚至从朱慈烺刚刚巡视凤阳,张同敞就已经猜到皇帝要来巡视西安了!
听说皇帝忽然出现在临近陕西的洛阳府,张同敞更加确信皇帝要来西安,因此他在城门周围布满了巡抚衙门的暗哨,只等“行迹可疑”的一行人入城,他立马微服上街。
为了对付马吉翔,张同敞同样派人一直暗中了解马吉翔的行程,恰巧在那一天,马吉翔从渭南河道衙门敲诈完回到西安。
西京守备府的太监策马闯街并非一次两次了,一切水到渠成后,张同敞故意当街以言语挑衅太监,接着打太监亦是故意为之,专门引来马吉翔。。。。。。
接着在巡抚衙门的对话,张同敞用“以家奴治天下”之类的话冒险激怒朱慈烺,在随后马吉翔到来后,他更是在对话中故意提到修路一事。
因为张同敞很清楚,从潼关到西安的官道,不少是有问题的他曾多次巡视各地,他断定一向重视修路的天武帝会不爽,会关注此事。。。。。。
这计谋一重接着一重,充分展示出了张同敞作为官善于的政治斗争。
最终,他的计划全部完成了,马吉翔被鞭杀,西京守备府被撤,太监的权利遭到史诗级的猛削。。。。。。
这一系列计划的完美成功,皆是建立在张同敞对天武帝为国为民态度的了解上。
永王府中,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朱慈烺越来越觉得此事不简单,他再次召来的王震,让他去探查陕西巡抚张同敞这段时间的表现。
王震的办事效率堪称闪电,不到一天时间就将张同敞的一个月来的行迹和接见的人查的差不多了。
实事证明,朱慈烺的猜测没错,张同敞确实在前段时间安排人员在城门处守着,也多次临时起意微服出府衙上街闲逛。
他时而装成卖书的,时而又装成买菜的老农,以此寻找机会邂逅微服出巡的皇帝,只是他前几次都认错人了。。。。。。
得知这些情况的朱慈烺很愤怒,有种被人安排好的不快,只因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张同敞做戏欺君,又因老张也算个能臣,终究没有加罪于他。
不过朱慈烺始终咽不下这口气,他召见了老狐狸张同敞,言语间带着毫不遮掩的警告,不要玩火自焚!
离开陕西回京的当天,朱慈烺又下了一道旨意:调陕西巡抚张同敞为征北都护府副大都护,主管黑龙江一带的北境政,调解处理蒙古各部落之间矛盾。。。。。。
朱慈烺此举,也算是知人善用了。
第934章 大明湖畔
五月上旬,山西境内,一只浩浩荡荡的大军正精神抖擞的前行。
大军中央,有一座豪华的龙辇,龙辇由六匹骏马驾驭,车身雕刻有龙凤图案,尽显皇家的尊贵豪华气派。
朱慈烺回京的行程由西军都督府八千精兵护送,路线也做了调整,改道往北,顺便巡视一下山西和山东,预计在山东境内走大运河南下。
这是自天武二年北伐以来,朱慈烺再度踏足长江以北各省,也是当皇帝以来第四次出巡。
原本他计划走襄阳顺长江回京,可想到自北伐以来,北方数省一直处于恢复状况,自己只能从奏本和东厂情报中了解民生,加上陕西之事,朱慈烺觉得很有必要走一遭山西和山东,亲眼看看。
一路行来,潜龙卫暗探四出,提前御驾数日搜寻汇集消息,以防地方官员弄虚作假。
总的来说,朱慈烺对山西的民生还算满意,百姓安居,道路坚实通常,连去年刚下达铁路计划都在按部就班的实行中,不时能看到工人们在铺设铁轨。
路过太原城时,朱慈烺特意对山西巡抚张煌言进行了口头表扬,赞其治下良好。
五月下旬,御驾行至山东济南府境内,八十高龄的山东巡抚熊灿于前来迎驾,并递上了请辞奏本。
熊灿是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天武的五朝老臣,听说现在老眼昏花连字都看不清了,请辞的奏本还是孙子帮忙写的。
看着这位连走路都费劲的老臣,朱慈烺心中唏嘘。
历史上的熊灿招降了郑芝龙,干过两广总督和五省剿寇总督,后因招降的张献忠降而复叛,被崇祯问斩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