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466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66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对葡萄牙的结盟,以及与法国的交往,更是事无巨细的禀报。

    当听到吴忠与路易十四的相遇时,朱慈烺叹了口气道:“吴大伴,你这是养了一条狼啊!”

    吴忠讶然:“陛下,这个路易十四很厉害吗?”

    朱慈烺喝了口茶,道:“何止厉害,这小子的狼子野心凶狠的紧!”

    路易十四因为大明的帮助,直接提前几年亲政加冕了,而且他学习自己的天武新政玩法,让法国少走了很多弯路,只怕将来的法国,远比历史上的要强盛!

    虽讶然主子如何知道那金毛狮王,但吴忠还是选择了百分百的信任,他砰的一声跪地请罪:“皇爷,是老奴擅作主张了,罪该万死!”

    朱慈烺将他扶起,笑道:“你做的很好,何罪之有?”

    他又道:“那路易十四虽有些本事,但在朕眼里,还构不成威胁,无妨!”

    大明与法国相隔半个地球,以现在的航海技术,就算是法国强盛了,也无法对脱胎换骨的大明形成威胁,他们若是远洋作战,只能是送菜。

    而且欧洲各国针对遏制法国的大同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也够那小子喝一壶的。

    朱慈烺担心的是,未来大明收取美洲大陆,法国将是个劲敌。

    历史上的法国,自从路易十四亲政后,便开始继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之后,对海外进行积极的殖民扩张。

    他们不仅在美洲新大陆进行殖民,还对西非和印度建立众多贸易站,搞法属东印度公司。

    收回思绪,朱慈烺看着吴忠,道:“这两年,你率大明远洋船队远赴重洋,披荆斩棘,扬威海外,为我大明取得了多处战略要地,功勋卓著,朕打算封你个侯爵。”

    吴忠忙拒绝道:“全赖陛下天威,大明国运昌盛,老奴不敢居功!”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我大明三百年来,宦官只有郑和与刘永诚二人被记入史册赞称内官之久典兵而无过者,那刘永诚更是被太监们误称为刘马侯,视之为宦官封侯的先例。”

    他笑着道:“误称,也就是假的,你吴大伴伴随朕二十余载,朕所经历诸事,你亦随驾经历,侍驾强国之功勋比那刘马侯强多了,封你个真侯爵不为过。”

    朱慈烺提到的太监刘永诚,就是策划着想要逼宫的宁晋伯祖上,第一代宁晋伯刘聚是刘永诚的侄子,因夺门之变封伯有功,说白了裙带关系占了很大一部分。

    吴忠想要再三推辞,但他看着皇爷坚定的龙颜,又怕触怒了这位爷,于是心中自我安慰:“反正咱是个太监,这爵位也传不下去,索性就领旨吧!”

    然而,朱慈烺像是看穿了他的想法,忽然开口道:“听说你弟弟吴诚娶妻纳妾十几个,家里生了一窝,明天你去他府上,从他儿子中挑一个伶俐点的,过继到你膝下。”

    吴忠内心狂跳,倒不是激动,而是害怕。

    皇帝这句话信息量很大,一是表现出对他这个家奴的恩典,二是在变相的警告吴诚,生活上收敛点。

    “老奴领旨谢恩!”吴忠颔首恭敬道。

    这次他没有推辞,太监过继兄弟儿子的事很正常,当年的三宝太监郑和,还有刘马侯刘永诚,都过继了兄长的儿子,让继子继承了他们的封赏。

    郑和的继子世袭了千户,刘永诚则更牛,一手带大的侄子刘聚受封宁晋伯不用说,连他的父亲和祖父都被累赠特进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宁晋伯爵位。

    刘永诚两个早逝的兄长,同样被追赠特进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右都督、锦衣卫指挥使。

    真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吴大伴,你回去休息一下吧,准备接下来的献俘大典。”

    “还有,以后不许自称奴婢了。”

    “臣领旨。”

    吴忠有些忐忑的躬身告退。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朱慈烺轻叹了一口气。

    他确实在借着吴忠警告吴诚,别以为自己当了皇家集团的总经理,发了点财,就飘的认不清自己了。

    朕的后宫才十多个后妃,你一个皇家办事员,一下子搞了十几个妻妾,想做什么?想证明什么?

    朱慈烺甚至有些不明白,那个吴诚以前看起来是挺实诚的一个人,怎么这些年过去,金钱吞噬了他人性的光辉了!

    他的行为就好像是太监的蛋蛋突然长出来,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想要补回当太监时的缺憾一样。

    不过这些年吴诚一手打理皇家集团功不可没,也没犯过太大的错误,朱慈烺还不至于弄他,只想警告一番。

    皇家集团是皇室财产,吴诚有功也不能为官,最多能在大明中央银行给他挂个职业,功劳再大也不能封爵。

    因此,朱慈烺让他儿子过继一个给吴忠,继承吴忠的爵位,算是变相的给他封爵。勋贵的爵位跟皇室一样,每代的继承者递减一级,到子爵后除爵为民

    恩威并施,驾驭属下,这是朱慈烺的拿手好戏了,从他当皇帝起,这心思就没停过。

    一刻钟的后,抬着吴忠的轿子到了位于皇城西北角的司礼监衙门。司礼监等二十四监衙门不是在紫禁城中,除了浣衣局在皇城外,其他都在皇城内

    “大总管!”

    “干爹!”

    还没落轿,便有一群太监围了上来,贴心贴肺的呼喊,就跟他妈的一些女人在街上邂逅马总似的,叫的那个一个亲切。

    这还没完,等级低的太监们直接奔到吴忠轿子旁,跪在地上,端端正正地磕了三个响头,就好比大过年的孙子给爷爷磕头,想讨要压岁钱的场景。

    “都起来吧。”

    年近四十岁的吴忠见惯了宫里的规矩,声音很平和。

    他指着一个眼熟的小太监道:“你出趟皇城,把吴诚叫来。”

    那小太监好比中了清空购物车的大奖似的,应了一声后爬起来一溜烟的跑去办差了。

    进了司礼监衙门,太监们更勤快了,端茶倒水的,端洗脸盆的、洗脚盆的,打水的,都在抢着做。

    连御前太监沈毛都赶来了,亲自双手捧着茶碗送了过去,两眼中充满了敬意:“干爹,两年不见您老了些。”

    吴忠瞥了他一眼,道:“你喝了吧。”

    沈毛大喜,两眼放光,这句话如同天籁之音在耳边徘徊。

    按照太监的规矩,给大太监敬茶,如果对方不接,那说明自己不得宠,将会倒血霉。

    如果大太监接下喝了,说明他对自己没有成见,偶尔还能关照一二。

    如果大太监赏敬茶的人喝茶,那就是满意,妥妥是自己人的待遇!

    感情深一口闷,也不管这茶水温度如何,沈毛二话不说一口干了,连茶叶都舔的干干净净的。

    吴忠满脸的和蔼,道:“我不在宫里的这两年,你随驾左右辛苦了。”

    沈毛回道:“全赖干爹提携,儿子方有机会得见天颜,混出个人样来。”

    说着,他挨着吴忠的腿边慢慢蹲下,专业地捶了起来。

    吴忠轻笑一声,扫视了屋中众太监一样,只见司礼监的几大太监都在,唯独少了个老友。

    他问道:“邱公公呢?”

    沈毛小心翼翼道:“干爹邱公公被调往浣衣局了”

    吴忠皱眉道:“怎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

    沈毛一五一十的将皇帝巡视陕西、鞭死西京镇守太监马吉翔,以及在陕西发现那幅画、大本堂失火、皇太子险些葬身火海之事全部讲了一遍。

    吴忠静静地坐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他万万没想到,出海的这两年发生了这么多大事。

    这些狗胆包天的奴才,直接把太监制度都给玩没了!

    想着之前朱慈烺说的那些话,现在吴忠才明白,只怕以后,大明的司礼监也将消失。

    连太监都要绝种了,哪里还有司礼监!

    皇爷今天又是给他封爵,又是让他过继儿子的,这让人难以理解的所作所为,应该是在“补偿”自己这个老奴,给个名分。。。。。。

    不知过了多久,吴忠感慨道:“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时代在变化,我们这些无用之人给大明拖后腿了,皇爷能保咱们后半辈子衣食无忧,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说到这里,他竟真的哭了起来,周围的太监们不管听没听明白,也跟着哭。

 第956章 献俘

    天武十一年三月八日,南京承天门外进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按照以往的规矩,每遇重大战争,大军得胜凯旋,都要在午门向皇帝敬献战俘,称献俘礼。

    朱慈烺因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处于皇城之内,百姓无法观摩,因此将献俘礼改为皇城正门的承天门,彰显与民同庆。

    这一天,南京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们扶老携幼前往承天门观礼。

    朱慈烺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紫纱袍,带着京中勋贵和武百官登上了承天门城楼。

    他的身边,太子朱和陛同样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紫纱袍,两位稍长些的皇子也随在左右。

    教育皇子,要从小抓起,朱慈烺想让孩子们拓展眼界,知道世界的另一端住着大明的敌人,避免夜郎自大,不思进取。

    内使监在承天门城楼上设了一个御座,朱慈烺并没有坐,而是看向楼下的午门广场。

    这一幕,如同崇祯九年的献俘仪式,城楼前的广场上,大量的御林军和锦衣卫整齐有序的持枪站立,广场庄严肃穆。

    只不过二十年前献俘的是高迎祥和鞑清的八旗俘虏,现在变成了一群西班牙贵族。

    当年,崇祯皇帝带着太子共同观礼,当时朱慈烺的年龄和现在的太子朱和陛相仿,现在刚好经历了一代人。

    朱慈烺指着城下被绑缚着跪的整整齐齐的西班牙贵族们,问身边的太子:“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太子朱和陛点了点头道:“皇儿知道,是西班牙人,以前我们大明称他们为佛郎机人。”

    朱慈烺又问:“知道西班牙国在哪里吗?”

    朱和陛回道:“回禀父皇,西班牙国位于欧罗巴西南角的伊比利亚半岛,跟葡萄牙国和法兰西国接壤,东临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

    朱慈烺欣慰而笑,又问道:“将来可愿替朕亡其国,绝其苗裔?”

    不等朱和陛回答,二皇子朱和墿站了出来,抱拳道:“父皇,皇儿愿往!”

    接着,他一本正经的看着太子道:“太子哥哥是大明储君,应坐镇神州,辅助父皇安邦定国,儿臣愿代父皇和皇兄出战,扫灭群丑!”

    “谁说太子就应该看家的?”

    朱和陛反驳道:“父皇正值盛年,即便再过五十载,也是老当益壮,兄虽不才,亦有开拓之梦,愿替父皇马踏黑海北,饮马莱茵河,扫平欧罗巴诸国!”

    “好了好了!”

    朱慈烺一手一个,摸着他们的脑袋,道:“从明天起,你们两个就去讲武堂磨练吧,将来有的是机会上战场。”

    “是!父皇!”二人应道。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慈烺一直梦想着能有那么一天,让下一代也能像自己这样,经过军队磨砺,不做太平盛世的守成之君。

    直到现在,他才能体会到朱元璋当年的良苦用心,当了皇帝,有了继承人后,千方百计的想要后人守住江山。

    “献俘开始!”

    “咚!咚!咚。。。。。咚!”

    随着礼部官员的高呼,献俘大典正式开始了,顿时鼓乐大作,礼炮轰鸣,诸官肃立,庆贺胜利。

    礼部官员继续呼道:“宣司礼监掌印太监、远洋正使钦差吴忠,觐见献俘!”

    一身蟒袍玉带的吴忠,意气风发而来,从步行的气势看,根本不像个太监。

    周围的太监们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自从太监的权力被皇帝收的差不多了,宫里的太监们腰杆子再也直不起来了,时时如履薄冰。

    城楼下,一名御马监的太监悄悄对身边人道:“大总管真给咱们太监长脸!”

    另一名太监道:“可不是嘛,听说陛下还打算封大总管爵位呢!”

    “嘘!你还敢乱嚼舌根子的,想找死别拉着我!”

    那名多嘴的太监反应后立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慌张的瞥了眼周围。

    。。。。。。

    吴忠代表远洋舰队上前几步,面向承天门上的朱慈烺高呼道:“臣吴忠,叩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说着,便拜了四拜。

    朱慈烺对其遥遥抬手,示意大典继续。

    接着,吴忠手捧开始宣读露布。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相当于捷报

    “臣自天武九年奉使西洋,历时二载,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所历番国,由占城国、暹罗国,吕宋、爪哇,直逾南印度、锡兰国、抵于西域萨非王朝中亚、阿拉伯诸部,自小西洋入大西洋,大小凡四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朝廷威福之致!”

    “臣统领远洋舰队往欧罗巴,道经葡萄牙国,西班牙之主腓力四世负固不恭,妄图覆灭我远洋舰队,臣遂结盟葡萄牙,举联合舰队大败无敌舰队,俘获贵族数十,至十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

    这个时候,身体被大木架子高高竖起的西班牙俘虏被押往献俘位上,等待处置旨意,现杀示众还是关起来劳改。

    朱慈烺道:“挑两个最老的出来,其余游街七日,送入兴国矿区!”

    他看向身边的太子和二皇子,道:“朕八岁时,亲手击毙了畏敌而逃的成国公朱纯臣,你们今年都九岁了,天天嚷着要学朕上阵杀敌,现在你们的机会来了。”

    二位皇子一下子愣在当场,谁都没想到亲爹会来这么一出。

    瞧着两个孩子脸色微白,随驾的徐盛劝道:“陛下,两位殿下还小,不如等他们再长几年,从杀野兽开始。。。。。。”

    不到十岁就拿活人练手,这有点太过苛刻了。

    要知道,即便成年男子,参军第一次杀人时,都会留下心理阴影,经历多了才会慢慢地磨平。

    朱慈烺打断了他的话:“徐盛,你去陪着他们,实在不行,就不必勉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