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480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80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朱和陛三岁识字,四岁读书,六岁出阁,是大明历代太子中最早接受全面化教育的,也是最早参与听政的。

    朱慈烺有意地让太子常在身边,自幼耳濡目染的了解军国大事,奏章条陈,随驾接见大臣和外国藩王,为的是让他早早的得到学习和历练的机会。

    朱慈烺也在乾清宫旁特意划出一处偏殿,供太子居住,父子二人早晚相见,时而共同用膳。

    朱慈烺像是当年的朱元璋对待太子朱标那般,对太子信任有加,没有过多的限制。

    此次御驾亲征日本,朱慈烺让太子监国,准其在乾清宫办公,然而太子虽年幼,却也懂得大道理,不仅没有再踏足乾清宫半步,还搬回了太子的春和宫居住。

    寻常办公之时,朱和陛都在内阁所在的华殿学习听政,向内阁诸阁老请教。

    对父皇敬畏只是其一,重要的是,在春和宫中,朱和陛至高无上,说一不二,想干嘛就干嘛,完全不会因为在乾清宫而倍感压力。

    春和宫的规模很大,几乎不下于乾清宫,如果算上周围配套的廊道精舍,那可比乾清宫的范围要大上一圈。

    东宫大殿内宽敞明亮,清凉爽人,

    上首宝座上,太子朱和陛像个大人似的沉稳而坐,下首两边有着七八个少年盘膝而坐,周围一大群太监、宫女在旁静静的伺候着。

    一干少年皆是京师讲武堂的学员,也是勋贵子弟,有秦国公孙应元家的小侯爷孙致远,还有徐盛家的儿子徐展鹏,朱成功的儿子朱经,李廷表的孙子李征。。。。。。

    不用说,这是太子殿下在开小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由太子爷发起,就大明征讨日本的国征进行讨论。

    只听朱和陛正儿八经道:“大家都来说说,如果让你们去打小日本,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干掉他们?”

    在场的少年们七嘴八舌的纷纷献计,徐盛的儿子徐展鹏性子随他爹,比较直接,他叫嚷道:“当然是一波流!打小日本不得跟爹爹打儿子一样简单?拽过来踹就得了!”

    李廷表的长孙李征道:“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先要掌握情报,最好能派锦衣卫潜入那个征夷小将军德川家纲的房间,来个斩首行动,还有幕府的几个大老、老中什么的,一个不留,统统暗杀掉!”

    朱成功的儿子朱经道摇头道:“我不赞成,你这法子行的不光明,再者,孙子也说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徐展鹏摸着脑袋道:“啥意思啊,经哥说得明白一点好不好?”

    朱经,也就是郑经,在一出生时老爹就被天子赐国姓改名朱成功,他也就改姓为国姓,成了朱经。

    朱经出生于崇祯十五年,今年十四岁了,是这里最大的两个孩子之一,另一个是孙应元的儿子孙致远。

    跟他爹朱成功的脾气有点像,朱经的脾气也有点燃。

    他说道:“我的意思呢,应该派出海军舰队,光明正大的抢小日本的沿海地区,迫使他们当我们的殖民地,这样既得了现有的利益,还有长久的利益,保证不亏!”

    朱和陛一本正经的点头,道:“诸卿之言,深合本宫之心。。。。。。”

    他忽然偏头,看向一直沉默寡言的孙致远,道:“致远哥可有良策?”

    孙致远和他爹孙应元一样,沉默寡言,在年轻的勋贵子弟中最为沉稳。

    他回道:“禀太子殿下,依末将之见,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日本国必须破国,才能使我大明的利益最大化,至于破国之策。。。。。。”

    他接着道:“末将以为,应从速封锁日本所有出海口,禁止外国船只给予其粮草补给,再派一支奇兵深入敌后,破坏其农作物,致其绝粮,此乃釜底抽薪之计,只要日本人没了粮食,他们就是疲软之犬,我明军强盛,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即便稍遇挫折,也是进可攻,退可守,活活困死小日本。。。。。。”

    “好啊!”

    朱和陛抚掌而笑,大赞特赞,当场命太监从自己的小金库取出十个银圆赏给孙致远。

    看着众人羡慕的目光,他为了安抚众人,又命太监每人赏赐一个银圆。

    赏赐虽小,但意义重大,孩子们每人脸上乐呵呵的,将太子赏赐的银圆塞入怀中,仔细保管。

    有人甚至在考虑,回家后就让人在银圆上打个孔,穿个红绳,当做挂饰随身携带。。。。。。

    殿外,首辅杨廷麟抚须而笑,心下欣慰。

    皇太子举止沉稳,其表现让人赞叹,未来定是一代英主,大明又要出现一位圣君了!

    杨廷麟也不进来,将手中的基本奏章递给东宫小黄门,便转身离开了。

    春和宫的小太监连忙捧着奏本入殿。

    朱和陛见人进来,不悦的一挥手,道:“没看到本宫在议事吗?一点规矩都不懂!”

    当他抬眼看到小太监手中拿着奏本时,又道:“本宫问你,刚刚可有人来过吗?”

    小太监道:“回殿下,首辅杨太师来过,见殿下您忙着,又回去了。”

    “哦。”

    太子没有在意,翻开奏本默读了一遍。

    他赫然发现这道内阁呈上来的奏本,内容竟是孙致远刚刚提出的釜底抽薪之计,朝廷要全面封锁日本了,禁止大明与之一切通商往来!

    朱和陛合上奏本,接着问:“冒师傅来了吗?”

    小太监道:“回殿下,冒大人一早就来了,还在偏殿候着您呢。”

    冒师傅,也就是冒襄,因教导太子受封太子太傅,即便公事再忙,冒襄每日从不缺勤,准时来到东宫为太子讲课。

    朱和陛微微点头,道:“嗯,让冒师傅先等一会儿吧,本宫随后就去,还有人来吗?”

    小太监回道:“内阁次辅杨大人也来过,说有要事请示殿下,他宫门前已经等候了半个时辰了。”

    朱和陛轻叹了口气,自从他监国这半个月来,东宫都快成了景点,每天都要招待几个大臣,他最怕听到这些老头子们絮叨了。

    不过这股杨士聪不同,他说话很好听,不迂腐。

    每当他觐见时,谈话期间,朱和陛准备坐下时,杨世聪就会飞快的擦拭龙椅,比贴身太监还有眼色。

    杨士聪还多次向朱和陛表示,有什么事情尽管跟他说,保证办妥,变相的表忠心。

    这种人最招人喜欢了,成年人喜欢,小孩子也喜欢。

    在小朱眼中,次辅杨士聪比首辅杨廷麟还要亲切,毕竟杨士聪在东宫前恭敬等候,而杨廷麟是直接步入东宫的。。。。。。。

    朱和陛看向众少年,道:“今天就议到这里了,本宫还有事情处理,大家都退下吧。”

    “末将领旨!”

    几个少年有模有样的抱拳行礼,有序退出大殿。

 第985章 都是误会

    神户,明军中军大帐,灯火通明。

    征日主帅徐青山坐在虎皮帅椅上,淡然地望着帅椅下围坐在一张长桌边的将官们。

    他的左下手是天武军皇家第二师的师帅李钰,右下手是皇家第一师的两位副师帅,正职是徐青山兼任。

    长桌上,是一张大阪地图,将官们围着地图指手画脚,情绪激昂却又彬彬有礼。

    这种气氛,不像是以往临战的大老粗武将,倒是想化人之间的聚会,以会友,吟唱诗词。

    对于将官们的热烈讨论,徐青山并不插话,他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坛宗师,认真聆听着青年才俊们的争论。

    这是天武军的新时代军营化,这种化,与靖武军、天雄军等几大军系截然不同。

    特别是靖武军的中军,绝对看不到这种情况,每每议事,听到最多的就是拍桌子的声音,还有黄得功一个人粗壮的呼吸声。

    当然了,现在黄得功调任天武军,是首席军机大臣,原首席军机大臣孙应元调到了靖武军,继续发扬天武军的军营化。

    今天的主要议事,原本是讨论如何攻打大阪,然而徐青山得到最新情报,大阪的日军守将酒井忠清向神户派出了使者。

    这事引起了明军将领们的一阵热烈议论。

    不一会儿,中军大帐安静了下来,大家见到了前来拜会的日军使者。

    日本人不是来宣传的,而是来认怂的,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是为了和平而来。

    日本使者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接着唾沫横飞地讲了半天,徐青山也不答话,只是聚精会神地听他讲。

    看到这里,日本使者放心了,觉得明军的主帅很有礼貌,在场的明军将士也很有风度,不吵不闹的听他讲话。

    等他不再言语了,只听徐青山问:“说完了吗?”

    日本使者笑着答道:“今天就说这么多了,还请贵军大帅能够理解我日本国的和平态度,如果您觉得不够,我们可以再谈。”

    “嗯,说完了就好。”

    徐青山一拍桌子,直拍的自己的右手生疼,他大喝一声道:“来人呐,将这矮子拉出去砍了!”

    日本使者懵了,脑袋嗡嗡响,他不明白,自己刚刚将的好好的,这位看起来很有风度的明军主帅,为什么要行这等不义之事?

    不是说好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吗?道义呢?

    他不知道,徐青山对于这矮子所谓的和平言论,只有一个态度,反感、恶心!

    都到这种地步了,心里还没点逼数吗?

    大明有枪有炮,有理有据有节,连皇帝陛下都御驾亲征了,还谈判?笑话!

    就这样,倒霉的日本使者被放倒了拖着腿拉出了中军大帐,挂在树上用武九迅雷铳乱射而死。

    消息传回大阪城,日军主将酒井忠清先是一愣,第一时间觉得自己的和平大业梦想落空了,接着便准备加固城防,大干一场。

    这个时候,频繁奔走于日本和大明的外交鬼才青木放屁赶来了。

    当他听说酒井忠清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时,匆忙赶来劝架,他担心这位仁兄一旦死战,那就真死了,也会使日本亡国。

    “老中阁下,日本绝对不是大明的对手,我们需要和平化解这次冲突。”

    大阪城的天守阁中,青木放屁耐心的劝道酒井忠清。

    酒井忠清头顶着一个锅铲帽,沉默不语,也在思考。

    因为在他面前的这位,是日本的资深外交家,常年住在大明,对他们很了解,也曾为日本与大明之间缔造条约停战作出过贡献。

    这时,一名头戴长牛角造型帽子的日本将军道:“明军杀了我们的使者,已经表明态度了,我们不该对敌人给予希望,那样会对我们处于被动。”

    日本的武将们都喜欢穿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在场的几个都穿着自己设计的奇装异服,要多新潮就有多新潮。

    青木放屁解释道:“阁下,我觉得这件事应该是个误会,神户之战,明军主帅八次派出使者前去神户城,劝降内藤忠兴,说明明军主帅也是个爱好和平的人,他杀了我们的使者,应该是我们的使者礼数不到,激怒了他。。。。。。”

    青木放屁肯定道:“对,这肯定是个误会,明军的主帅应该是担心我们有诈,借此试探我们!”

    酒井忠清仔细想了想,接着一拍脑袋,感觉这事应该真是个误会,明军杀了使者也是情有可原。

    他说道:“既然是误会,那你愿意去一趟明军大营澄清吗?”

    “愿意!”

    青木放屁一口应下,毫不做作。

    他对谈判信心十足,毕竟他是被誉为日本第一外交鬼才的人。

    酒井忠清对他更加的钦佩了,专门请他吃了顿饭为其践行。

    临行前,酒井忠胜还特别交代青木放屁,让他到了明军大营务必要注意礼节,不能再死了,大日本损失不起阁下这样卧龙凤雏级的人才了。

    如果有机会,顺便再摸清明军的情况。

    第二天,徐青山目瞪口呆,他没想到,小日本竟又送来了一批使者,而且还是来道歉的!

    老子杀了你们的人,你们还要跟我道歉?

    徐青山毕竟不是厚颜之人,他耐心的听着青木放屁先生的解释。

    短暂的惊讶之后,他确认了青木放屁的说法:上次就是个误会,前一个使者太没规矩了!

    青木放屁释然,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明军是仁义之师,如何能干出那种事?

    接着,青木放屁开始打亲情牌,说自己担任日本驻明大使时,是如何的敬佩天武朝奉天翊运的功臣们,又说自己与鸿胪寺卿冒襄、军法部尚书顾威等人如何熟识。

    总而言之,我跟大明很熟,算是半个自己人。

    听这大忽悠这么一吹,徐青山眼珠子一转,决定不杀他了。

    在他看来,这家伙脑子有毛病,可以一用,将计就计。

    徐青山脸上露出了笑容,道:“误会是难免的,但仗还是要打的,陛下让我务必拿下大阪,本帅奉旨行事,也是无可奈何啊。”

    提到了正事,青木放屁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了,不断的渲染描述和平的美妙前景,又适宜的提出日本的条件。

 第986章 和平大业

    青木放屁是外交官出生,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谈判技巧和节奏感把握的很好,比上一个使者强多了。

    徐青山听的频频点头,面露欣喜:“你是说,只要我大明退兵,你们愿意也从大阪退军,将大阪作为两国共管的贸易城?”

    青木放屁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是的!大帅可以与我们的老中阁下酒井忠清当面洽谈,如果您不放心,可以选在两军阵前。”

    徐青山在沉思,想着怎么麻痹对方,然后对大阪发动突袭。

    青木放瞅着他动心了,于是继续道:“大帅,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在那一天,大明的士兵们应该在军营吃月饼赏月,而我们日本的士兵,也会回家吃江米团子赏月。”

    春节和中秋,曾是中国和日本两国共同的节日。

    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入华,将中国明中的政制、礼法、习俗、建筑风格等尽数学去,在日本兴起了大化改新,实质便是日本的“中化”。

    春节和中秋节作为中国明的象征之一,亦随着中国历法的传入而成为日本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日本,中秋节被称之为“十五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