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三日,天色蒙蒙亮,我们回来了,一个不少的回来了,柳生队长第一时间去足轻大将那汇报战果,我们在营帐内,几个战友相视一笑,对昨夜的战斗心照不宣。。。。。。”
“十月二十四日,两军在关原对持了将近半个月,双方战士曾一起听风看雨,一起赏月数星星,今天终于要有大动作了,因为家老大人下达了全军战前动员令。”
幕府军的中军大帐中,酒井忠胜眉头就没舒展开,如此长期对持下去,对幕府军显然是不利的。
幕府军的兵力是明军和叛军的一倍,人多固然是好事,但物资消耗也是成倍的增加,且幕府军的补给线拉的太长。
再这般耗下去,这仗也不用打了,幕府会因物资匮乏而士气大减,各部人马因争抢物资而互相不满,最终导致内部崩盘。
明军就不同了,他们一路过来连灭了十几个藩,从这些藩地获得了大量的财物和物资,他们还有三条海上补给线,一条来自朝鲜半岛,一条来自大明东南海域,还有一条来自山东和北直隶。
即便长途补给耗费极大,但在后勤供应方面,明军比幕府军更具优势。
另外,幕府也有后顾之忧,北方的仙台藩和米泽藩这两个坐地起价的大名,如果得知幕府军作战不利,难保会对关东大后方有所动作。
这一切,让酒井忠胜更加坚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
对持这半个月来,老头并非什么事也没做,他一直偷偷联系绥靖军的大名们,对他们晓以大义,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希望这帮家伙能够反水,重新支持德川幕府。
为了获取这帮日奸的支持,酒井忠胜许下了种种好处,如封地、官职、与德川氏联姻等等,只要是幕府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全都甩了出去。
甚至,酒井忠胜谈到最后,不要求他们反戈一击,只需大战后按兵不动即可。
就在酒井忠胜准备冒险发动决战之时,一个令他几乎绝望的消息传刭了南宫山的幕府军大营:大明皇家海军抄了他们的后路,甲府城失守了!
第1018章 幕府争端
甲府城位于富士山以北,距江户以西约二百里的中山道上,是甲府藩的藩治所在,也是幕府军从江户到关原的补给线中转站。
甲府城被明军偷袭,意味着从江户的所有后勤、粮草、物资被截断,同样意味着幕府大军的后路被切断。
偷袭甲府城的是朱成功所率的大明皇家海军陆战队,他们从大阪出发,通过纪伊水道进入大东洋,饶过纪伊半岛后向东北行驶,抵达骏河湾的静冈进行登录。
因德川幕府失去了制海权,静冈一带的沿海地区防御形同虚设,德川幕府像是放弃了治疗,干脆不要沿海了,所有的物资走的都是中山道。
此时日本关东地区和江户附近的大部分兵力都抽调到了官员地区,与明军展开决战,因此朱成功几乎毫无阻拦地在静冈登陆,绕过富士山一路长驱直入攻占了甲府城,切断了江户和关原地区的联系。
最先得到甲府城失守的是留守江户的老中松平信纲,老头子第一时间不是派兵去收复甲府,而是匆忙加强了江户的防御。
上次明军从海上突袭江户,送上了烟花盛宴,给了德川幕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松平信纲担心明军故伎重演,亲临江户湾布置重兵把守。
让他既欣慰又紧张的是,大明皇家海军果然来抄后路了,几艘战舰停在江户湾,为幕府送上了秋天的第一发炮弹。
大明皇家海军向江户城里发射了二百多枚东风火箭,好在这次江户城里做足了准备,这次攻击并未给江户城造成多大损失,明军也没有登陆。
然而这次炮击,给江户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中人心惶惶,秩序大乱,居民如蝗虫般的举家往北。
明军的舰队在江户湾虎视眈眈,随时有向江户发动登陆的态势,松平信纲惊慌之余不敢出兵救援甲府,只好派人向关原前线发出了消息,让酒井忠胜自己想办法。
毕竟江户城的守军只有三四万人,如果派出去,老家就会被明军端掉,这样太冒险了!
得知甲府失守,酒井忠胜整个人像是短路了几秒,这是他从政几十年来第一次出现这种不专业的状态。
接着,回过神来的酒井忠胜气的直接开口骂娘。
想不到在对持的半个月内,明军竟这么阴。
现在大军的退路被切断,幕府军极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处境,直到这个时候,酒井忠胜才真正领教了汉语中“暗度陈仓”的意思。
为避免动摇军心,酒井忠胜第一时间下令严守消息,不得泄露。
南宫山大营中,中军大帐内声音杂乱,幕府军各部的大名们应邀而来开会,一听说甲府被袭,后路被切,整个大帐中一下子炸了锅。
甲府藩的藩主徳川纲重当时就急了,自己的主城被明军袭取,比老婆被人抢了还糟糕。
甲府城里有他历年来积攒的财产,还有他的几个美丽妻妾,他如何不慌?
徳川纲重只有十七岁,是现任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的兄长,这哥俩是一起长大的,关系很亲密。
此时他在大帐中大吵大闹,指着酒井忠胜的鼻子破口大骂,近乎下命令的要老头子立即下令从关原撤兵,让大军去救援自己的甲府。
酒井忠胜本就心烦意乱,此时被一个毛头小子当众呵斥,不由得拉黑了老脸,沉声道:“纲重殿下,这里是幕府军议,请你自重!”
徳川纲重是典型的官二代,亲爹是上任征夷大将军,他在甲府藩更是说一不二的主,在他看来,自己既然发话了,酒井忠胜这老东西应该立即照办,现在居然敢跟小爷撂脸子?
他如同被人踩到了尾巴,当场跳了起来,指着酒井忠胜喝道:“自重个屁,若是迟了,我甲府的大库中少一个银子一粒米,你这老家伙都要承担赔偿。。。。。。”
正说着,只听“啪”的一声,德川纲重的脑瓜子被人狠抽了一下,险些一个趔趄栽倒。
徳川纲重的后脑嗡嗡直响,不由暴怒,他回头刚想找下黑手的发作,当看到正主后顿时矮了半截。
打他的人是尾张藩的藩主德川光义,也就是娶了他姐姐千代姬的人。
“姐夫”这个身份并不可怕,让德川纲重畏惧的是,自己这位姐夫,也是自己的族叔。。。。。。
德川光义的父亲德川义直是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的九男,也就是说德川光义是德川家康的孙子,跟幕府第三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是同辈,比现在的第四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还要长一辈。
德川光义年龄不大,只有三十出头,但他为人比较沉稳,从戴绿帽这件事上就能看得出来。
一个男人,当得知自己戴了绿帽后,依旧维持与妻子的正常关系,这不是沉稳是什么?
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能干出这种事?
只听德川光义厉声道:“纲重,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岂容你在此放肆,还不快滚一边去!”
酒井忠胜见了,暗暗松了口气。
他虽不把徳川纲重这个毛头小子放在眼里,但在座的大多是德川宗室,他作为外姓权臣,若是当着德川氏这么多人面处置这小子,难免会让他们心里不痛快。
现在好了,同样是宗室的德川光义出手,那就不同了。
果然,徳川纲重再嚣张,也不敢跟叔叔兼姐夫顶嘴,因为人家年轻时比自己更嚣张,而且手握重兵。
小太爷终于消停了,酒井忠胜脸上挤出一丝微笑,让大家继续议事。
讨论的主题无非是如何解决甲府之变,有人提议,回兵救援,保障后路安全。
此言深得甲府藩藩主徳川纲重的赞同。
德川光义却皱了皱眉头,道:“回兵救援甲府,那关原怎么办?我德川幕府要不战而败吗?”
“一旦我们回兵,明军和叛军定会紧随其后,一路追击,恐怕我们还没到甲府,就被明军追上咬下一块肉!”
德川光义的话,引起了部分大名的点头表态。
打仗并非儿戏,这次拉这么多人来,住半个月就回去了?旅游呢!
而且撤军并非易事,特别在敌军的眼皮底下撤退,最容易遭到敌人的袭击,搞不好就会被打得全军溃散,一败涂地。
酒井忠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知道,德川光义原本是不想对上明军的,现在他这么卖力的不让撤军,是有原因的。
德川光义是尾张藩的藩主,关原一失,尾张便首当其冲,他的财产和妻妾也会随时成为明军的战利品。
事关自己的利益,德川光义说什么也不会让大军离开的。
第1019章 关原决战(1)
幕府大营内的争吵持续了半个时辰,依然没有解决大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幕府军中畏战的大名,支持徳川纲重,回师夺回甲府,以德川光义的主战派则坚持在关原决战。
最终,水户藩的藩主徳川光圀发声了:“家老大人,依我之见,这是一次机会!”
“哦?”
酒井忠胜右手轻轻一抬,示意这位能力一般的副帅发表高见。
德川光圀道:“明军袭取甲府,说明他们在关原分散了兵力,我们不如出兵决战,只要在关原击败敌军,那么甲府之变自然就解决了!”
酒井忠胜心中一动,觉得这家伙说的有几分道理。
叛军的战斗力稀碎,不足为惧,敌军中只有明军能让幕府军忌惮,现在明军分兵了,他们的战斗力也随之减弱了。
不过他不清楚,明军突袭甲府究竟用了多少兵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真正能做到这点的,谈何容易!
两军交战,没有卫星监测,只能靠哨骑侦查敌情,不过也仅仅能摸出敌人的营盘大概布置,想要知道具体的人员和兵种,殊为不易。
酒井忠胜暗叹一声,如果降明的日奸大名,能有一个充当细作的,这场战就好打多了。。。。。。
这时,德川光义出列道:“家老大人,诸位,大家不必紧张,明军虽袭击了甲府,断了我们的粮道,但我军的粮草至少还能坚持半个月,在我尾张藩也有不少存粮,足以支撑一个月!我们万不能自乱了阵脚,着了明国皇帝的道啊!”
众人听后,压抑的心情开朗了些许,到底是肥藩啊,到了眼下的光景,还能搞出这么多粮食,佩服!
最后,酒井忠胜站出来说话了。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领导总会在会议开的差不多的时候,来个一锤定音,以显示自己的能干。
酒井忠胜道:“此次关原会战,关系到我德川幕府的存亡!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能轻易放弃!”
他瞥了了一眼徳川纲重,接着又道:“当然了,甲府不能不救,依我之见,先派遣部分病例去收复甲府,大军仍驻扎关原与敌军对持,待收复甲府后,兵力回归,那时再与敌军决战!”
“如果收复部落甲府,继续增兵,或再考虑撤军之事!”
诸大名纷纷点头,这个方法最为稳妥持重,既不轻急冒险,又能两头照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现在幕府军有一个月的粮草,用不着慌张。
见众人没什么意见,酒井忠胜露出了一丝笑容,当即下令,由驻守南宫山南的德川赖宣和徳川纲重合兵,共计六万人马,去收复甲府。
众人离开后,酒井忠胜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不由得轻叹了一声。
此举虽好,满足了双方的利益,但损害的确实幕府大军的利益!
分兵势弱,只怕这半个月来的平衡也会被打破。
十月二十五日,幕府军分兵而动,德川纲重与德川赖宣率军离开关原,救援甲府。
为避免大阵不稳被明军突袭,酒井忠胜从德川光义所部抽调两万人马,补充左翼的兵力。
关原不过屁大点地方,幕府军的兵力调动自然瞒不过龙骧夜不收。
当天下午,笹尾山御营内的朱慈烺就收到了杨其礼的汇报。
朱皇帝不禁哈哈大笑几声,对左右道:“老贼不过如此!”
从此事看出,酒井忠胜只是一个善于平衡的政治家,而非一个军事家,在军事作战中,他却玩起了政治平衡。
一旁的徐盛看出了皇帝想要决战的意图,担忧道:“陛下,幕府军分出了部分人马前去救援甲府,但在关原战场上仍有近二十万的兵力,如果他们全力防守,只怕我们也讨不到好处。。。。。。。”
朱慈烺摇了摇头,笑道:“战争从来不都是由兵力多寡决定的,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幕府军集中兵力发动决战,我们多少会觉得吃力,毕竟我们也并非铁板一块,面对如此浩瀚的幕府大军,朕知道,有人心里在做盘算。”
朱慈烺说的,自然是降明的那些大名,这帮人跟吴三桂那个二五仔没什么区别,都是政治投机分子。
他们能降明,自然也会投降幕府,这得看哪方的实力更加强悍了。
朱慈烺继续道:“酒井忠胜那个老东西,既想复夺甲府,又不愿放弃关原战场,竟分兵五六万人马去夺甲府,看上去面面俱到,两全其美,实则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之举,犯了兵家大忌!”
“变相来说,幕府军上下的军心已乱,正式我们发动进攻的时机!”
一旁的徐青山点头一笑,道:“陛下英明,我们兵力虽少,然战力旺盛,突袭甲府之举,更是让我军士气高昂,让那些摇摆不动的大名吃了一颗定心丸,此消彼长,我们的胜算更大!”
朱慈烺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对徐青山道:“去把那些大名都叫来,朕要给他们再打打气。”
“臣领旨!”徐青山笑而领命告退。
。。。。。。
幕府军分兵后,仍按三角阵布置,箭头六万,左翼四万,右翼四万,主阵的兵力收缩为五万,继续全力防守。
明军经过军议后,朱慈烺命李少游率绥靖军全线出击,依旧由毛利大纲打头阵,进攻幕府军的箭头。
两翼的明军继续驻守两山,静观战局变化,随时出兵支援。
出战前,朱慈烺再三严令各部,只需前进,不准后退,凡有畏刀避剑,退缩避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