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位左丞相,沉默的像一块铁,不叫不骂,与缅王莽白及缅甸武群臣的卖力表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明军最高统帅的问话,阿郎都没有回话,昂首屹立,眼神轻蔑。
明言轻蔑何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阿郎都的行为引起了明军诸将的愤懑。
徐明德上来就是重重一拳,打在他的老脸上,阿郎都痛的如同下了油锅的大虾,卷缩一团,但依旧装逼,目光逼人。
徐明德一个箭步上前,抓住阿郎都的衣襟,一把扯到自己眼前,神情狰狞道:“你个背主弑君的狗杂碎,假借咒水谈判,袭杀我大明三十二名官员、二百余军士,死有余辜,竟还敢在我军面前摆脸色!”
徐明德咬牙切齿,不过没有父帅的命令,他不敢轻易杀人,只得一把将阿郎都摔到一边。
阿郎都被这么一摔,老骨头差点散架,他仍然面露不惧,仰天大笑。
徐青山冷冷地看着这老家伙,怒而下令斩之!
众将得令,纷纷拔剑抢着斩杀,须臾间,阿郎都人头落地,连身体都被分尸数块。。。。。。
这时,马祥麟提议道:“大帅,缅甸群臣兵将抗拒明军,罪大恶极,末将建议籍没其家财产,用以犒赏官军将士!”
诸将亦是赞同,战后抄家缴获战利品,正是大收获的时候!
徐青山立即劝止,晓以大义,道:“王者之师,应保持抚民大义,讨伐罪恶节义,缅人既受驱逼,拒战岂其所愿?”
徐青山忽然笑道:“狗自然会对不是自己主人的人吠叫,为缅王战死的人,死为其主,不能与叛逆者同等看待,今王师平缅,当采取宽大政策,以慰远近民心!
降而抄家,岂不是重蹈李闯烤掠百官的老路?如此行为,缅甸各方势力,如何敢降?只怕平缅之战还得打上几年!”
徐青山高瞻远瞩,宽宏大度,不贪财宝,眼光比诸将更高一筹。
事实证明,他的做法颇得人心,缅王投降几天之后,又有数万勤王缅军相继赶到,听说缅王已经投降,大明政策宽大,各方土司纷纷放下兵器,不战归降。
徐青山出征缅甸,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灭亡了中南半岛的霸主,缅甸东吁王朝,斩获无数,为大明扫除了南境忧患。
新得一年将要来临,一般来说,出征在外的将领会赶在新年前,将捷报送到京师,以博天子和群臣的赞赏,让大家过个好年。
而徐青山则没有,明军十二月十一日进入东吁城,灭亡东吁王朝,直到半个月后彻底平定缅甸局势,徐青山才将捷报发往南京。
然而当捷报抵达南京时,天武皇帝已然踏上了西征的道路,出现在茫茫西北。
第1108章 天武帝的劫数
茫茫大西北,平沙无垠,不见人烟,蓬断草枯,胡雁哀鸣,但这里,却是古兵家必争之地。
通往嘉峪关的辽阔原野上,一辆悬挂龙旗的黑色火车,像一条巨龙穿行在河西铁路上。
天武二十年正月初四,大明正式对沙俄与哈萨克汗国宣战!
朱慈烺不顾众臣的劝谏,亲征西域,令皇太子朱和陛监国,内阁首辅杨廷麟、次辅杨士聪、首席军机大臣曹变蛟等人辅佐。
“天武号”御用火车的豪华车厢内,朱慈烺身一身黑色衮袍坐于车窗前,看着铁路两旁的白杨树一棵棵地向后掠去,思绪飞扬。
这条河西铁路,从临洮府兰县到嘉峪关共一千五百里,修了整整十年,死于恶劣环境和累死的战俘足有数千人!
这还仅仅只是河西铁路的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是嘉峪关通往哈密的路段,第三期是哈密通往吐鲁番,第四期工程是吐鲁番通往伊犁河谷。
这四期工程共计五千里,预计四十年内完工,彻底贯穿中原与西域的紧密联系,打造明军通往中亚的快车道,成就十七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工程!
想要完成这一切,大明不仅需要更多的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工人,最重要的是命不值钱的战俘!
此番西征西域,朱慈烺定了个小目标,抓个十万战俘来修河西铁路第二期工程!
远处的山头上,笼罩着淡淡的白雾。
震耳欲聋的机器摩擦声中,天武号火车头愤怒地吐着发亮的火星和浓烟,吼叫着迎着大风直朝前头冲去。
金碧辉煌的包厢内,朱慈烺的身旁,是汉王朱和墿、东厂督主吴忠、锦衣卫指挥使卢以谦、赞画部尚书赵士骧、中军都督府大都督李钰、御林将军曹明皓等人,徐明武也位列末端。
离开南京时,朱慈烺接到征缅主帅徐青山的奏报,已在江头城大破缅军营寨,击溃其主力部队,拿下东吁城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朱慈烺这才放心踏上西征之路。
一路上,他时刻关心着缅甸战事,吩咐吴忠,若有缅甸战报送来,即便是休息之时 也务必将他唤醒。
按时间算 缅甸战事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该是传回战报的时候了。
见父皇想想事情 汉王朱和墿轻声道:“父皇不必担忧 儿臣以为,平阳侯身经百战 行军稳重,征缅之战我军必胜无疑!”
徐明武暗暗赞同 他对缅甸战事非常关注 每每前线有情报送回,都会尽量探听。
经过多次战事分析后,他发现自己的老爹一向不打没把握的仗,稳的一逼 即便缅甸在中南半岛是大哥 在老爹手中,也折腾不了多久!
朱慈烺转回目光看向汉王,笑道:“汉王说的不错,朕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平阳侯打的不错。”
他又看向赞画部尚书赵士骧,询问道:“赵卿 西北前线的局势如何了?”
赵士骧命人展开一幅军用地图,指着准噶尔境内的两大河流 道:“回禀陛下,伊犁河谷的俄哈联军得知我征北军移师阿尔泰乌梁海后 果然赶在河水解冻前出兵北上乌梁海了!”
赵士骧面露笑容 又道:“定远伯戚广阳一得到锦衣卫传来的消息 就率征西军从吐鲁番杀奔伊犁河谷,料想此时已经得手了!”
锦衣卫指挥使卢以谦忽然道:“禀陛下,潜伏在伊犁的锦衣卫探子发来最新消息,征西军以雷霆之势击溃驻守伊犁河谷的俄哈五千人马,在伊犁九卫大修堡垒阵地防御,现已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汉王朱和墿大喜道:“父皇,形势一片大好啊!”
朱慈烺微微点头,看向地图上标注的敌我形势,沉吟了片刻,道:“我们的局已经布好了,就是不知道,沙俄与哈萨克汗国会不会再派兵增援。”
如今俄哈联军十万之众,又有背叛的准噶尔部数万人马,这些都是明面的,明军应对起来毫无问题,就是不知道,对方要打多大的。
还有,伊犁河谷的五万征西军能不能坚守一个月,等到关内大军赶赴伊犁?
众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车厢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咣当、咣当的火车声
卢以载打破沉寂,说道:“中亚地广人稀,锦衣卫在那边有些薄弱,现在还没有情报传过来,陛下。。。。。。要不臣再催催他们,让他们尽快查清哈萨克和俄国人的动向?”
朱慈烺摆了摆手说道:“情报工作急不得,有消息他们自然会传过来,你催了反到不美,弄不好还会将锦衣卫的情报网给泄漏了!”
“是!”
卢以谦听后,心中稍稍放了一点心。
御林将军曹明皓道:“陛下,臣觉得您将御营设在伊犁河谷,距离前线太近了一些,太过危险。。。。。。臣觉得还是将御营放在吐鲁番。。。。。。”
朱慈烺笑了笑,指了指曹明皓道:“朕当年御驾亲征讨伐伪顺、征战满清阵前斩将时,你还在骑小木马呢,论打仗,朕什么时候畏惧过?御营的位置不变,就定在伊犁!”
曹明皓憨憨一笑,不过依旧担忧道:“可是陛下。。。。。。龙虎山的张天师曾言。。。。。。”
说着,曹明皓见周围诸人表情好奇,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多嘴了,立时闭口不言。
一旁的徐明武若有所思,据他了解,龙虎山的张天师一脉,自唐代以来,各朝各地啊都会赐他们一品印,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算是当朝国师,类似衍圣公的世袭制度,只传张氏直系后人。
现任张天师崇祯九年袭位,崇祯十三年首次入朝觐见,恰逢四皇子永王染疾,张天师为四皇子祈禳,将之治好了。
当时各地连年大旱,直隶更是数月不曾降雨,忧国忧民的崇祯见状,顿时来劲了,要求张天师作法祈雨,以解旱灾。
说作法治病,张天师自有他的祖传办法,可是要老天爷下雨,这就有点为难人家了。
最后张天师硬着头皮选定了日子,念咒画符地祈祷了一番,也不知道是他懂得气象还是运气好,那天果然大雨连绵,着实地露了把脸。
崇祯觉得他是真牛逼,于是大加赏赐,又加赠首任祖天师张道陵为“六合无穷高明上帝”,大圣降魔护道天尊。。。。。。
徐明武曾在除夕夜宴上碰到过那位龙虎山的张天师,他当时猜想,天武帝邀请张天师来,不是捉妖的,就是算卦的,也有可能是在算西征吉凶。。。。。。
古人嘛,特别是皇帝,都爱信这玩意,他也能理解。
让徐明武惊奇的是,那看似神秘镇定的张天师,在见到自己时,竟发出一道惊疑声,还围着自己看了半天,就跟见了鬼一样,差点就掏出桃木剑做法了。
徐明武当时就觉得这家伙好牛逼,居然一眼看出自己不是本土人,是个穿越人士。
临走前,张天师跟他玄里玄乎的说了一番话,似是点拨,反正徐明没听懂,大概只听懂一句:不要跟皇帝走的太近!你俩相冲!
徐明武将信将疑,自此不敢在天武皇帝面前露脸耍聪明,低调了很多。
现在听御林将军曹明皓提及张天师,徐明武恍然,铁定是除夕之夜,张天师给皇帝算命了!
看这意思,卦象不佳啊,是凶卦?
不应该啊,凶卦他敢出来浪?
徐明武没有出声,只是悄悄盯着天武帝看。
朱慈烺瞥了曹明皓一眼,也不隐瞒,对众人笑道:“张天师曾言,朕的一生将会经历九大劫数、七十二小劫,每历一劫,帝位延绵复岁,如此数来,朕岂不是要在位八十一载?”
说着,连朱慈烺自己都不信了!
他这三十多年来,虽遭遇过数十次的刺杀,经历过不少困境,但他始终不信张天师那一套,这世上哪有干了八十年皇帝的人?扯淡!
纵观世界历史上的十大长寿帝王,在位六十年的康熙排第十,在位最久的是现任法兰西皇帝路易十四,也不过在位七十二年,这还是按照他五岁继位时算的!
朕十七岁继位,还能干八十一年皇帝?岂不累死?
那什么劫数更是扯淡,朱慈烺从来坚信实力才是王道!
此番出征西域,我大明出动了共计二十万大军,足以横扫中亚!谁人能挡?朕有何劫数可言!
第1109章 缅甸善后
嘉峪关,位于陕西省西部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明朝的陕西省包括甘肃省
嘉峪关地处河西咽喉,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气势磅礴,附属的墩台、堡城星罗棋布,是大明的西部国防重地,保障着河西地区的安全,说白了,就是防蒙古人南下的。
此时关城内的河西将军府,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到处都是值哨和巡逻的羽林军将士们。
自朱慈烺的御驾抵达嘉峪关,将军府就被征用作为皇帝的临时行宫,没有特别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朱慈烺严词拒绝了河西将军繁缛节的招待,抵达嘉峪关后立即召集所有随行的将领和官员议事。
驻跸嘉峪关的第二天,太子朱和陛就将缅甸的战报送急送至此。
朱慈烺举着手中的战报,对诸臣道:“诸卿,朕今日刚收到缅甸战报,前线将士不辱使命,一举荡平了缅甸,俘获了缅甸君臣!”
在场的大臣们立时配合地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徐明武更是内心激动,喜悦之情无法抑制,伸头想要看战报。
朱慈烺看到了他的表情,对他招了招手:“拿去念!”
“臣领旨!”徐明武大喜,接过战报当众有感情的朗诵了起来,搞的跟说书似的。
战报中,徐青山向朱慈烺汇报了他们此战的缴获,还有俘虏人数,对于大明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不仅可以弥补战争中的损耗,俘虏还可以充作劳动力。
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直接收益,还有更多间接的授予是无法用财物衡量的,比如说,整个中南半岛只有一个听话的暹罗国了,往后再无人能威胁到大明的边境!
听得战报内容 赵士骧马上站了出来 对朱慈烺拍了一通马屁:“陛下,经我两路大军的分头出击 终灭不识天威的缅甸王国 此是陛下之英明决策,将士齐心所致 臣等恭贺陛下,恭贺我大明取得如此成就!”
接着 其他大臣们也如赵士骧般表达了自己的喜悦。
汉王朱和墿大呼道:“我大明国威日盛 天下间,谁人能敌!”
他的话引起了一众年轻将领的亢奋,徐明武也深感自豪,庆幸自己降临到如此强大的帝国 见证了华夏的昌荣!
朱慈烺示意诸臣稍安静 手拿另一份军报说道:“这是平阳侯徐青山转缅甸孟族等诸部土司奏表,其曰:东吁王朝莽白不事大明上国,暴虐无道,不能与奴等为主人,自死败 部落鸟散,不知所之 奴等各有分地,决意归命天子 愿赐哀怜,乞置汉官。。。。。。哈哈哈!”
说完 朱慈烺大笑三声 心情畅快。
历史上的东吁王朝 就是被孟族所灭,如今缅甸未来最有潜力的部落,甘心归顺大明,他如何不畅快?
朱慈烺不待诸臣接口,继续说道:“孟族诸部既然如此恳求,朕若拒绝他们,那实在讲不过去了,因此,朕决定,同意他们内附的请求,并将此事告庙祭祠,诏告天下!”
话音刚落,随驾的翰林院官员奏道:“陛下,东吁王朝亡国,缅甸诸部落上表请求内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