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543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43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14章 地堡阵

    第二日,俄哈联军继续出兵攻打明军的地堡群。

    经过昨日的惨败后,季诺维耶夫稍微乖巧了一些,不再让俄军给明军上课,然是命哈萨克汗国的军队开道。

    哈萨克汗国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在十五世纪创建的国家,比大明建国晚八九十年。

    作为中亚强国,哈萨克汗国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总人口一百五十万。

    按照蒙古人遗留的传统,哈萨克汗国的征兵标准是“五口一兵或三口一兵”,从定居居民和游牧民招募,整个汗国的总兵力理论上高达三十多万!

    此次伐明,哈萨克汗国第一波先是出动了五万大军,随着俄国人的不专业指挥,导致唾手可得的伊犁河谷再度被明军夺去,哈萨克汗国再度派出了十万大军。

    伊犁河谷在中亚的战略地位,以及堪比江南的优异环境,自不用说,因此,哈萨克汗国为了获取更好的生存环境,以及遏制大明西进,是铁了心的要夺下伊犁河谷!

    哈萨克汗国的军队组织形式,和蒙古军队十分相似,由十人、百人、千人、万人的部队组成,万人是最大的作战单位,相当于大明的半个师,千人是次级作战单位相当于大明的一个团,百人和十人的单位相当于“佰”和“队”。。。。。。。

    联军主帅季诺维耶夫的命令下达后,哈萨克汗国派出了一支万人队,由一位埃米尔突厥语,首领的意思指挥,这位埃米尔名为额木,是汗王的大舅子,为人比较刚。

    俄军攻堡失利,让额木打心眼里瞧不起这帮罗刹鬼,因此他得命后也不找借口推辞,风风火火的带着人马杀向明军的地堡群。

    密密麻麻的哈萨克士兵,带着五花八门的装备,小心翼翼的摸向明军的堡垒。

    他们的武器主要有火枪、标枪、马刀、长矛、骨朵和战斧,还有射程近三百米的复合弓,这玩意可击穿一百米处的实木靶子。

    其中哈萨克兵的火器普及率很高 自十六世纪起 中亚列国纷纷更新火器装备,火器贸易更是红红火火 中亚的撒马尔罕和安集延等城市 都是知名的“军火重镇”。

    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多次与大明征西军交战 以及贸易的手段,源源不断拿到精良装备 还有部分是俄国人提供的武器 可谓是中西结合的示范。

    哈萨克汗国的军队,一贯以灵活机动的特点著称,擅长伏击、消耗战,包围战 不擅长正面硬杠。

    这次出动进攻明军地堡群 他们也没打算拿头跟明军硬刚,罗刹鬼的前车之鉴在那,傻子才去送人头!

    此时,哈军列出了一种外凸半月形战阵,以战斗力最差的士兵布置在中央的凸出部 两翼末端是汗国的精锐士兵,在后面 还又预备队随时提供支援。

    联军主帅季诺维耶夫鹰眼微眯,看着徐徐而进的哈萨克军队 对身旁的哈军主将道:“头克,你们这种战术可行吗?”

    头克不仅是哈军主将 更是哈萨克汗国汗王之子 未来的汗王接班人 只见他哈哈一笑,道:“此种战术,是我汗国专门针对大明征西军和准噶尔军队形成的!”

    根据他的介绍,当自大的明军一路莽过来突破哈军的炮灰阵型兵继续深入时,就如同钻进口袋的老鼠,会陷入三面受敌的状态,从两翼末端变成前端的哈军精锐战士,便会迅速封住口袋的出口,对敌展开歼灭战!

    头克自豪道:“我汗国大军以此战术,多次击溃准噶尔部西进的意图,就连明国的征西军,在我军面前,也是畏手畏脚,不敢贸然轻进!”

    季诺维耶夫呵呵一笑,心中却是暗道,你哈萨克汗国的军队,不过是仗着人多而已,你们真要是那么牛逼,也不至于在三年前,被明军的一支骑兵深入汗国境内八百里!

    现在搁老子这装逼了?看你如何应对明军土包阵!

    季诺维耶夫说的没毛病,哈萨克军队的阵法,对准噶尔蒙古人很有效,但对于擅长侧翼突击的征西军骑兵就没多大效果了,头克完全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

    二人不语,继续观察前方战事,只见哈军凸形的炮灰们,手持马刀和钢制小圆盾,跟做贼一样慢慢靠近明军的地堡群。

    同时携带燧发枪和复合弓的哈萨克骑兵,不断在地堡群周围策马奔腾,不时朝着地堡上的诸多“小窗口”开枪或是放箭,企图压制明军的火力。

    这支兼有蒙古骑兵迅烈特点和中亚国家犀利火力的劲旅,是征西军和准噶尔部的劲敌。

    然而藏身地堡的明军始终没有动静,像是冬眠了,搞得哈萨克骑兵很尴尬。

    长达数里的防线上,明军的地堡每隔二百米一座,前后交错布置了九道,足有近百个!

    驻守这一片地堡群的是征西都护府一个团的兵力,他们经过多次的演练,对地堡防御的火力交叉运用,相当熟悉了。

    一处地堡中,一明军小兵趴在枪洞处向外观察,脸上很是兴奋,同时带着一丝紧张。

    当哈萨克军队摸上来时,该小兵语带颤音惊呼道:“罗刹鬼上来了,罗刹鬼又摸上来了!”

    一名年近四十的中年军官来到他身边,向外看了看,笑骂道:“你个臭小子,这哪是罗刹鬼,分明是蒙古人!”

    这个小兵一看就是个新兵,紧张得脸都有些白了,下意识道:“爹,要是敌人发现了咱们的地堡怎么办啊?”

    他身旁一士兵笑道:“崔兴运,你怕个卵子,有神通广大的哨总大人在,还你让你丢了小命吗?”

    地堡内传来一阵欢笑声,原本紧张的氛围一消而散。

    众人都知道,他们的哨总是个传奇人物,十二岁就参军,不仅参加过辽东大战,还参加过关锦大战!

    哨总呵呵一笑,拍了拍儿子崔兴运的肩膀,示意他放松,又对众人道:“兄弟们不要紧张,敌人还远着呢,团总大人说了,把贼人彻底发那个进来,一会前面的兄弟开枪后,咱们再打!”

    听了这番话,地堡内得其他几名士兵,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有人冲着哨总笑问道:“崔哨,听说您年轻时打过蒙古人?还徒手干掉了一个蒙古骑兵?”

    提起自己的父亲,小兵崔兴运得意道:“那是当然,当年蒙古土默特部趁我大明藩王靖难之际南下宣府劫掠,我爹见一个鞑子兵嚣张扬马而来,不顾生命危险,徒手一个飞扑上去,将那鞑子兵给干翻了,夺了他的战马,单骑冲出了蒙古兵的包围!”

    “哇!崔哨真厉害呀!”众人发出惊叹。

    这名姓崔的哨总,沧桑的脸上面沉如水,无丝毫喜悦之情。

    沉默了片刻,他长叹了口气,低声自语道:“我何止打过蒙古人,连天武军,我都与他们交手过两次。。。。。。”

 第1115章 上阵父子兵

    这名姓崔的哨总,名为崔响,出身宣府镇,在崇祯七年清军入关时,全家被八旗兵掳掠至抚顺,成了汉八旗的包衣。

    崇祯十二年,朱慈烺率军北上平辽,直逼满清老巢盛京,满八旗被打废,八旗蒙古跑了跑,散的散,皇太极征召全国十四岁以上男子参军,年仅十二岁的崔响被迫参军。

    他与朱慈烺同岁,明军两次与满清的大战,崔响都参加了,只不过是作为汉军旗的包衣参战。

    朱慈烺彻底平定辽东后,崔响回到了老家宣府,恰逢晋王勾结蒙古土默特南侵。

    因勇猛扛敌,他被当地官府表彰,获得了十亩田地,当地的村长还给他介绍了个媳妇,上了户口。

    然而因大明国内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大明人口爆炸式的增长,仅国内本土人口数量就高达三亿!

    人口激增,农田数量有限,加之太平日子粮食价格低廉,经过两代人的分田,普通农民的田地越来越少,只够全家温饱,崔响家的十亩地,更要养活一家人,生活质量日渐艰苦。

    这些年来,为了生计,崔响响应朝廷号召,踏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因厌恶战事 他选择了在西伯利亚地区捕贩貂皮。

    在西伯利亚地区 皮毛价值进入,生意很是火爆 不仅大明国内需求日增 俄国人也对皮毛情有独钟。

    俄国哥萨克探险队在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中,主要以获取皮毛为主 然后上交国库获取一大笔财产。

    仅进入十七世纪那一年,沙俄国库就收到二十万张黑貂皮、一万张黑狐皮、五十万张松鼠皮 以及许多海狸皮与貂皮。

    十七世纪初的西伯利亚毛皮收入 每年仅占沙俄国库的百分之七,然到十七世纪中叶时,西伯利亚毛皮收入每年已占国库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大明为了遏制沙俄经济,与之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经济战 开始大规模的收购皮毛 鼓励北疆的民众和漠北蒙古诸部在西伯利亚开发狩。

    崔响就是在这种政策中去了西伯利亚,既然是经济战,掠夺和冲突必然不可避免。

    崔响在布里亚特人的部落收购皮毛,遇到了罗刹人,这些罗刹鬼个个金发碧眼 状如鬼魅,连胡子都是红的 吓人不说,还性情残忍 极为凶悍好斗。

    他最早见到罗刹鬼是在天武七年,这些罗刹鬼所到之处 看到部落人口 就用强迫缴纳食物 貂皮与财物。

    崔响也是老兵了,面对毛子的敲诈,他选择了加入布里特亚人的抗争,共同对敌。

    然而与罗刹鬼的几次冲突中,这些罗刹鬼凶悍无比,拥有精良的装备,以及各种精制武器,还有犀利的火器,博战能力极强,每次冲突布里亚特人都吃亏。

    其中最火的一次,几大布里亚特人部落联合起来,出动了上千人围攻百名哥萨克骑兵,风风火火干了一天,却始终拿这些罗刹鬼毫无办法,最终认怂。

    崔响无可奈何只得退走,放弃了皮毛生意,又因实在不适应北疆的寒冷天气,于是前往西域找出路。

    当时大明刚刚灭了叶尔羌汗国,建立征西都护府,急需有工作经验的军人开拓西域。

    崔响觉得自己有实力,又知晓大明对外扩张充满了机遇与财富,于是一咬牙加入了征西军。

    经过十年的奋斗,他随征西军多次西出伊犁河谷,深入中亚各国抢地盘,捞足了好处,不仅升官当了哨总,还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

    未来有了盼头,崔响将家人接到了征西都护府大本营吐鲁番,又让年满十六岁的儿子崔兴运参军,将小家与国家绑在一起,父子二人一起奋斗,共创美好生活!

    此次罗刹鬼联合哈萨克汗国攻打伊犁,崔响父子再度随征西军西进,保家卫国,顺便大捞一场!

    有明军作为坚强后盾,崔响不再畏惧罗刹鬼,昨日一战,征西军利用地堡,仅一千二百人,就干翻了五千罗刹鬼,让他十分痛快,信心更甚!

    又得知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崔响坚信,这位年轻有为、英明神武的天武大帝,必然会再创辉煌,打得罗刹鬼连亲妈都不认识,甚至可能灭其国祚!

    对于天武军的实力,崔响是多次领教过的,如此强军,世间无人可敌,此次西征,应是稳赚了!

    思绪间,一名士兵忽然叫道:“哨总,敌人已经进入地堡群,距离我们不足百米了!”

    崔响透过枪洞看向外面,低声道:“大家警戒,做好准备,不要出声,等听到枪响后,我们再开打!”

    他补充道:“都给老子记住了,要看准了再打,不要浪费子弹,明白吗?”

    “明白!”众人低声回道。

    年仅十六岁的崔兴运大气不敢出,握枪的手心已经出汗了,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外面,只等团总大人那边放枪下令开打。

    崔响交代完不久,眼睛微微一缩,发现已有一队哈萨克兵来到了他们地堡外,手里还拿着扇形矛和战斧,贼兮兮的就像是撬门而入的毛贼。

    让崔响他们意想不到的人,这帮哈萨克兵,还真打算用战斧劈开地堡!

    哈萨克汗国的军中,骨朵和战斧是非常实用的武器,他们除了是劈开“铁罐头”的必备良器外,还拥有很多种用途。

    骨朵作为钝器,可以击昏或打伤敌人获得俘虏卖钱。

    战斧嘛,可以在下马攻坚作战时破坏敌方的栅栏等工事,言而总之,用途多多。

    一名五大三粗的哥萨克兵,啐了口唾沫,在手中使劲的搓了几下,随即抄出腰上的硕大战斧,对着钢筋混泥土的地堡就是狠狠一斧头,很有力劈华山的味道。

    但他手中的战斧,并非产自昆仑山的萱花开山神斧,这一斧头下去,该哥萨克大力士,瞬间被震麻了手,战斧险些脱了手。

    哥萨克兵吃痛大叫一声,忍痛上前观看,只见自己那遇神杀神的一击,仅在地堡的外壳上留下了一道寸深的斧痕。。。。。。。

    地堡外,充斥着哥萨克兵的怒骂声。

    堡内,崔兴运趴在枪洞处,紧张地将枪口伸出枪洞之外,握枪的手一直在抖,怎么也停止不下来,急得他满头大汗。

    这时,枪洞处忽然暗了下来,只见一名哥萨克兵,将脑袋堵在枪洞前,嘴里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听语气应是好奇。

    “啪!”

    崔兴吓了一跳,颤抖的食指下意识的扣动了扳机。。。。。。

    随着一声惨叫,以及周围的惊呼声,这名撞在枪口上的倒霉哥萨克兵,直接被当场爆头了!

 第1116章 毛子急眼了

    崔兴运睁开眼睛,满脸惊愕,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竟有人主动送人头?

    稍微一缓,他忽然兴奋的大叫道:“我打中了!我打死一个哈狗!爹!我打死一个哈狗!”

    崔响盯着外面,面沉如水,言语鼓励道:“好样的,不要紧张,看准了打!他们都是军功!”

    此时明军的地堡群已经开始了反击,各处枪洞火舌狂喷,不时有黑枪招呼深入地堡群的哈萨克兵。

    听得父亲鼓励,崔兴运更加来劲了,手也不抖了,枪也端稳了,随着一发发子弹打出去,他渐渐的找回了训练时的手感。

    崔兴运每干掉一名哈萨克兵,就在旁边划下一道痕迹。。。。。。。

    在密集的枪林弹雨中,小心翼翼的哈萨克兵如同受惊的兔子,快速抱头靠在地堡旁,然而他们躲过了这个地堡的攻击,又被周围地堡参差不齐的枪洞,射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