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544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44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周围地堡参差不齐的枪洞,射出的子弹击中,无处藏身。

    哈萨克兵所谓的阵法,压根不顶用!

    好在外围的哈萨克骑兵起了大作用,他们不时的射向明军地堡的枪洞,火枪射不中,就改为擅长的弓箭攻击。

    一艘艘羽箭没入枪洞,只听里面发出一声闷哼,洞孔的火光终于了停止了。

    崔响所在的地堡,处于边缘位置,在哈萨克骑兵的弓箭疯狂压制下,已有两人被射中面目,抱头痛嚎,医务兵又是上药又是包扎的,焦急而忙碌。

    在哈萨克骑兵的掩护射击下,哈萨克步兵开始反击了,他们抄着柳叶矛,拼命地往枪洞里捅。

    不得不说,冷兵器有冷兵器的优势,他们这么一搞 凭借九倍的优势兵力 在填了上千具尸体后,地堡中的明军一时间竟被死死压制住了!

    “不错 你们打的不错!”季诺维耶夫摸着小胡须赞叹道。

    哈萨克军主将头克畅快道:“哈哈哈 元帅过奖了!”

    “元帅”的称呼,中西各异 中国春秋时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称呼,从南北朝起 元帅才逐渐成为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 不过并非常驻官职,只是临时称呼。

    西方就不同了,元帅是最高一等军衔,始于十六世纪的法国军队 由国王授予 此后元帅军衔相继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如十六世纪的日耳曼各国,十七世纪的奥地利和俄国。

    其实季诺维耶夫只是个军团长,离元帅军衔还差了一大截,此时听头克称呼自己为“元帅” 对他的看法瞬间拔高了一截。

    接下来,哈军的优势逐渐扩大 大量手持钢制小圆盾的哈军盾兵,直接将圆盾堵在了枪洞上 强控明军的火力。

    在头克的命令下,哈军以百人一队 分别围着明军的地堡 到处寻找入口 企图闯入内部,将这些放冷枪的明军揪出来!

    然而,他们找了半天,硬是没找到地堡入口,一群人围着地堡跟寻宝似的。

    他们死也不知道,明军地堡的入口,不跟不在地堡建筑上,而是在距离地堡本体约五米的地方有个出入口,通过坑道进入地堡内部的,坑道的末端借助地形隐藏了起来。

    即便被敌人发现了入口的位置,只需一个士兵守住坑道,便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好景不长,明军地堡阵停火不到半刻钟,后方伊犁城上传来一片枪声。

    只见守城的明军一字排开,火枪手持枪瞄准,在喝令声中,不断对着地堡群中扎堆的哈萨克兵进行火力打击。

    哈萨克汗国作为一个有着浓重部落公社色彩的封建国家,响应汗王征召的战士们需要自备包括坐骑、武器、盔甲、粮食在内等的家伙什,爬山涉水到预定的集结点,在那里汗王会亲自或命人检阅他们的人数和装备,然后再颁发给他们旗帜,最后才从开拔奔赴前线。

    在这种自带装备的原则下,哈萨克战士的装备和个人家庭的财产成正比,所以装备的五花八门。

    他们的贵族作为指挥官,一般身穿板链甲,戴着璎珞的奇恰克头盔。

    中产者穿着锁子甲和罩衣,头戴锅盖锁甲盔,小有资产者则穿铜钉绵甲,头戴毛皮半盔。

    贫困者就算了,只能穿着烂皮衣和破毡帽,一点防护都没有。

    面对伊犁城头明军的远射,大多哈萨克兵是无法抵御的,当然,明军距离远,精准度很差,只能对哈军形成压制。

    真正对哈军造成杀伤力的是,是明军的狙击大队,他们一枪一个,专挑带着璎珞奇恰克头盔的哈萨克指挥官打。

    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将的战术,明军狙击手们屡试不爽,死了长官的哈萨克军队渐渐开始乱了。

    漆黑的地堡内,崔响悄悄打开枪洞上方的突出部分,观察着外面的情况。

    明军的地堡,枪洞的位置高低不同,便于从不同角度射击,哈军忙于躲避射杀,军心不稳,忙着插枪洞,堵抢眼的也不忙活了。

    崔响道:“兄弟们,这帮家伙顶不住了,他们要逃跑了,都给我打起精神,各就各位,争取打杀几个敌人!”

    说完,他拎着武九迅雷铳,将之重新堵在了枪洞中,拼命的摇动转手,子弹疯狂扫射。。。。。。

    余者各地堡,像是得到了解放,火舌重新狂喷而出,枪声大作,四处开花。

    此时的哈萨克兵,几乎重蹈了危昨日俄军的下场,减员严重后全盘溃散,哈军士兵只恨爹娘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不能第一时间冲出这个鬼地方!

    哈萨克军主将头克,看着这一片凹凸不平之地,脸色铁青,最终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此间,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的倒下,毫无办法!

    两刻钟后,哈萨克军终于退了回来,原本一个万人队兴冲冲的发起进攻,结果回来的不到六成,连埃米尔额木都没能跑出来!

    这群逃回来的溃兵,他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势,眼中流露出惊恐,显然是心理上产生了某种障碍。

    头克见之欲哭无泪,这些都是自己未来争取汗位的资本啊,就这样被打残了!

    这一仗打得也太他妈窝囊了,连敌人得影子都没见到,四千人就没了!

    前面这片凹凸不平的,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就像是巴尔喀什湖里的千年老龟!

    “这群明人太狡诈了!”

    联军主帅季诺维耶夫彻底怒了,上万人马没有拿下这区区数里的防线,他自领兵以来,还从未受到如此奇耻大辱!

    季诺维耶夫冲着身边尉官大吼道:“去!速去调炮兵,对前在的鬼地方进行轰炸,我要将这个鬼地方给轰碎炸平了!”

 第1117章 疯狂炮轰

    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季诺维耶夫鹰眼微眯,看着这片凹凸不平之地,飞快思考的应对之策。

    若是因明军这一个小小防线而撤军,只会显得自己太无能了,今后还怎么见人呐?

    季诺维耶夫思来想去,一时间没想得良策,只得下令用火炮进行轰炸。

    为了一劳永逸,他大大方方的将整个军团的火炮全都调了过来,力求一波下去,漂亮解决!

    第二日,俄军的炮阵就位后,十个炮兵连共计一百二十门火炮,对方圆三里左右的明军地堡群进行了地毯式炮击。

    一时之间,轰隆轰隆之声不绝于耳,震动天地,黑色烟柱不断腾空而起,溅起的泥土几乎将整个地堡群覆盖。

    这是俄军首次大规模的集中炮火攻击目标,见如此气势,季诺维耶夫被击碎的信心再度凝聚,含笑观战。

    在他心目中,明国发明的这种开花弹,非常厉害!威力很大!炸裂这些乌龟壳,应该没问题吧!

    大明对外战争中,多次使用了开花弹,尤其是海军的火炮,与西方国家发生几次海战时,每每用到,从而激起了西方各国对这宗大杀器的关注。

    最初之时,在每隔三年举行的明、英、法、西、荷五国世界大会上,其余四国一致要求大明不能使用开花弹,并呼吁大明裁军、销毁东风火箭,理由是维护世界和平。。。。。。

    欧洲四大强国逼逼赖赖了好几年,大明不仅没有理会他们,还不断往北非地区和葡萄牙增兵,布置炮营和火箭营。

    面对大明的强硬,四国开始千方百计的想要开花弹技术,多次出使大明的使团 又是送礼又是舔的 折腾几年也没搞到技术。

    最终是一个英国人,根据十五世纪中国传入欧洲的手榴弹技术 尝试着将手榴弹装上尾杆、插入小炮口用黑火药发射 从而造出了开花弹。

    给自己人捅刀子,一向是大英帝国的传统艺能 毫无意外,这项技术又被军方某贵族偷偷变卖了!

    似乎是一夜之间 整个欧洲都搞到了开花弹技术 连渴望加入世界五强席位的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同样获取了这项技术,加紧生产布置在军队。

    沙皇阿列克谢一世还成立了炮兵兵种,每个炮兵连一百二十人,配有十门火炮。

    欧洲的开花弹技术 经过不断改良后 性能与大明以往的相差无几。

    然而此时的大明,神武军中已开始逐渐列装比黑火药威力较大的黄色炸药。。。。。

    随着俄军炮阵的疯狂轰击,明军的地堡内如同发生了大地震。

    剧烈的爆炸声,强烈的震动,使得堡内的明军士兵的耳朵嗡嗡直响 痛苦万分。

    崔响只觉整个大地都在颤动,张大嘴巴大声喝道:“快用棉布将耳朵读起来 全都张开嘴!”

    堡内士兵快速离开枪洞,远离地堡墙壁 趴在在沙土中,嘴巴张的大大的。。。。。。

    明军早已针对敌人炮击做出了防备 每座地堡内铺着一层将近半米的沙子 用以防震。

    起初明军不知炮击对地堡产生的震荡 在演习时之中,一个十人队的士兵被震的七窍流血而死。。。。。

    俄军的炮兵疯狂的向地堡群中发泄着炮弹,好象只有将这片地堡夷为平地,才能发泄出他们心中的愤怒!

    季诺维耶夫看着眼前的地堡群硝烟弥漫,一处狼藉,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伊犁城上,征北都护府大都护戚广阳,正用望远镜观察前方的战事,见毛子一个劲的狂轰滥炸,他的脸上同样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俄军的炮火看似凶猛,实则威力远不如明军演习时的强烈,别说很不开地堡,造成的震荡也难以对堡内将士产生多大影响,纯粹是糟蹋炮弹!

    果然,俄军炮击半天后,联军将士惊愕的发现,面前这帮土包几乎纹丝不动!只有周围被炸的地方坑洼不平。。。。。。

    季诺维耶夫嘴角微微抽搐,他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开花弹威力虽强,但貌似对这种建筑用处不大。

    于是他又下令,改用实心炮弹强拆地堡,实心弹的穿透力,强劲的没的说!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明军地堡的防御能力,或者说,他对钢筋混泥土的概念一无所知!

    俄军的炮兵跟吃饱了撑的似的,又是铺天盖地的一阵狂轰,结果还是卵用处没有。

    炮击之后,明军的地堡阵一片寂静,悄无声息。

    季诺维耶夫似乎没看明白,他心中隐隐猜想,这么多发炮弹打出去,里面的明国士兵是不是被震死了?

    想到这里,季诺维耶夫心中的愤恨这才稍稍平复了一些。

    有了昨日血淋淋的教训,他决定只派出一个连的人过去侦查。

    俄军的军队编制,和近代的十分相似,一个连一百二十人,也有上校、中校等军衔,分别是正副团长的编制军衔,还有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可以说,目前几个西方强国的军队编制,基本有了近代军衔的雏形。

    这个连接到侦查命令后,一个个心惊胆战的,然军令如山,不得不遵从,一百二十名俄军只能硬着头皮,端着枪,猫着腰,慢慢向前走去。

    扛着俄军军旗的是一名准尉,十三年前,俄军首次将“旗手”称为准尉,旗手通常是从最勇敢、健壮,并经过战斗考验的军人中任命的。

    然而这名旗手,可谓是一步一惊心,步步回头看。。。。。。

    在距离地堡群百米之时,这名最勇敢的俄军旗手直接趴在了地上,匍匐前进,紧随其后的百十名俄军,几乎条件反射似的同时卧倒,其整齐划一的动作,令后方的联军将士无不惊叹。

    哈萨克军主将头克赞扬道:“元帅,贵军训练有素,时刻彰显强军风范,着实令人佩服!”

    季诺维耶夫嘴角一抽,干笑了几声,他自己都不知道,俄罗斯帝国得军队中,啥时候有卧倒这个训练课程了?

    俄军的侦察连,像是一群蚯蚓,慢慢地向前爬着。。。。。。

    越是接近地堡,这群俄国兵越是紧张,好像自己爬的是黄泉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第1118章 联军的大动作

    最前列的一座地堡中,一队明军士兵睁大了眼睛看着爬来的这帮罗刹鬼。

    队长啐了一口吐沫,轻声的骂道:“他妈的,这群罗刹鬼,让老子吃了半天的炮弹,震得老子的耳朵现在还嗡嗡的响,现在就来了这几个鸟人,真他妈的小气!”

    身旁一小兵呵呵一笑:“是啊队长,这几个鸟人还不够咱们塞牙缝的呢!”

    队长像是错失了一个亿,叹了口气道:“这样,等这群罗刹鬼靠近了,先用步枪瞄准了打,待他们往回跑路之时,再用迅雷铳进行扫射,争取把这群罗刹鬼全给老子留下,一个也别放掉!”

    队长说完,士兵们兴奋的点了点头,瞪大了眼睛盯着这群匍匐前进的俄国兵。

    看着他们慢慢爬行,好几个地堡的明军士兵都在替他们着急。

    崔响这边也在打这帮俄军侦察连的主意,他忍不住骂道:“这群蠢货,真他妈的慢,跟一群王八一样,看着都让人着急!”

    联军前阵,季诺维耶夫握着望远镜一直观察着前方地堡群的情况,他对侦察连的乌龟行为,没有一丝责怪的意思,相反认为这样很稳妥。

    握着军旗的俄军准尉,慢慢地向前爬着,小心脏砰砰不停地跳着,汗水打湿了他的军装,这种人生经历对他来说是一种煎熬。。。。。。

    距离前方的地堡已经不足五十米了,准尉紧张的喘着粗气。

    突然间,只听“啪”的一声,毛子准尉被吓得一哆嗦,扭头一看,就见旁边的同伴已经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脑袋上还喷着一团血雾。。。。。。。

    等他明白怎么回事之时,地堡中啪啪啪的枪声接连不断地响起,不停的有战友中弹停止了行动。

    准尉吓得大叫一声,直接扔掉军旗,爬起来死命往回跑。

    他再也不想呆在这个鬼地方了,他要尽快离开这里,回到家乡!

    旗手都跑了,后面的俄军侦察连 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压力 纷纷起身往回溜。

    “哒哒哒哒哒。。。。。。。”

    前面几座地堡中的迅雷铳争先恐后的发出怒吼,如同割草机一样 将俄军侦察连一片片的扫灭。

    季诺维耶夫惊住了 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自己的炮兵辛苦了半天 打出了数千发炮弹,可对面这些怪东西却毫发无损一般!

    俄军侦察连一百二十人 逃回来的竟不足三十人 联军将士不寒而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