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568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68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护看去,却见自己的胸前被铅弹贯穿,远处一个穿着俄军军服的将官手中还握着手铳,沧桑的脸上满是狰狞。

    李护踉跄后退,口中血块大量涌出,铅弹将他的内脏搅得一团糟。

    自觉活不了了,他看着手中这把御赐的佩刀,猛然回旋一刀,自刎而死。

    天武二十年八月初四,大明翊卫伯、御前将军李护,战死绥定城,城破。。。。。。

    前锋主将哈巴罗夫欣喜若狂,绥定城终于被攻破了!

    一个月来,联军不知换了多少个前锋主将,却没有一个人攻破惠远城和绥定城的。

    然而,他哈巴罗夫却做到了!

    “如此迅猛的攻击,怕是连元帅戈洛也做不到吧!”哈巴罗夫心中自得。

    这场战斗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绝对是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战例!

    因为,绥定城的被破,意味着有明国皇帝坐镇的惠远城,将会成为囊中之物!

    联军很快就要赢得这场战争了!

    明国天武皇帝的下场,将比查理一世更加悲惨,他将作为一名罪人,出现在欧罗巴的历史教科书上!

 第1166章 内讧

    是夜,联军大营内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庆祝绥定大捷,斩杀明军大将。

    这次盛宴,也可以解读为联军统帅戈洛炫耀俄军的战斗力,毕竟攻打绥定城的主将哈巴罗夫是俄罗斯帝国的将军,主力也是英勇的俄国军队。

    不过,戈洛也很注意给诸国主将留面子,尽量不提之前久攻不克的话题,宴会的气氛很融洽。

    就在一切都愉快进行之时,一场争执彻底打破了这种和谐的氛围。

    在互相敬酒客套的环节,哈巴罗夫端着酒杯主动向布哈拉汗国主将沙鲁赫敬酒,大概说了些炫耀的话,惹得沙鲁赫的不满,借着身体不适的借口,没有喝这酒。

    在沙鲁赫眼中,这家伙是在挑衅自己,因为在此之前,他也担任过联军前锋主将,攻打过惠远城和绥定城,不仅没拿下,还损失了不少俄军的兵力,连自己都受伤了。

    现在哈巴罗夫主动过来敬酒,还挺直了腰杆,把酒杯端着那么高,这明显是一种大佬对弱鸡的姿态。

    沙鲁赫是布哈拉汗国贵族出身,一向瞧不起贫民,而哈巴罗夫是俄国贫苦农民出身,仅比农奴强一点点的社会底层人物,沙鲁赫不想喝他的酒,也属正常。

    然而哈巴罗夫没想过,以为对方出于民族习惯不同,仍在那反复的敬酒,并表示,如果你不喝,就是不给我哈巴罗夫面子,当众打我脸!

    沙鲁赫则表示,我说不喝就不喝,你如此强迫我,这是在跟我耍横还是怎么滴?

    双方都是武夫粗人,不会大明人绉绉那一套,脾气都很火爆,谁也不肯让步,互相撂话对呲。

    这样互撂了几句,双方渐渐上火了,脾气稍差的沙鲁赫首先翻脸,甩手将哈巴罗夫手中举的高高的酒杯打翻在地,并骂了句:“贱民!”

    这个举动,加上这句“贱民”,简直是火上浇油,让哈巴罗夫勃然大怒,怒气值当场爆表了。

    盛怒之下的哈巴罗夫二话不说,掏出手铳就要枪毙沙鲁赫,就跟黑社会大哥一言不合掏枪干架一样,态度是相当的蛮横!

    沙鲁赫毕竟身经百战,反应极快,几乎是下意识的躲避黑洞洞的枪口,然而他躲过了爆头,肩膀仍被击中了。

    宴会上的一声枪响,格外的引人注目,所有人都听到了这边的动静,围拢过来,连帐外的各国主将亲兵都惊动了。

    哈巴罗夫当场掏枪打人,牛逼轰轰的,然而他想不到的是,这个沙鲁赫比他还横,直接下令布哈拉汗国的亲卫围了大帐,准备灭了哈巴罗夫和他的那队亲兵。

    在此关键时刻,联军统帅戈洛赶紧站了出来,呼吁沙鲁赫务必保持冷静,并厉声呵斥了哈巴罗夫,顺手甩了他一耳光。

    戈洛是个处事谨慎的人,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任由事态发展,哈巴罗夫肯定得交代在这,联军也必然会分崩离析,到时好不容易取得的胜利,也会付诸东流,联军数万人马都会白死了!

    戈洛又是好言安慰沙鲁赫,又是许下某些承诺的,这才将这位莽夫的情绪稳定下来。

    最终,这场庆功盛宴不欢而散,受到处罚的哈巴罗夫更是大为不满,背地里大骂元帅戈洛偏袒外人,若是没有自己,没有伟大的俄罗斯军队,联军早就拍拍屁股回家了!

    哈巴罗夫说的没错,有伊犁九卫阻拦,各城明军相互支援,联军大军始终无法深入大明境内。

    自古打仗,从来就没有哪支军队敢绕开城池攻打后面的地方的,那是作死行为。

    联军能做的,只是派骑兵深入切断明军补给线,这也是偷完就跑,担心后面的明军出动,撵着他们不放。

    联军这么久还没攻破伊犁九卫,直到昨日才仅仅破了一城,军心早已不稳,不少部队都嚷嚷着要回家。

    最先出兵的沙俄和哈萨克汗国,更是已经打了一年多,损兵极为严重,伤亡过半,其中不少是在去年冬天时饥寒交迫而亡。

    哈巴罗夫与沙鲁赫交恶,代表着俄军与联军诸国的矛盾升级,也使得统帅戈洛指挥调动联军各部的难度越来越大。

    。。。。。。

    惠远城中央指挥大厅里,此时一片喧杂,职军官奔忙着,传递着各种军情。

    厅中的巨型沙盘上,几名赞画举着长杆,不断标示着伊犁九卫的战局。

    惠远城北侧的一块区域,表示联军的蓝色小旗,和表示明军的红色小旗标的密密麻麻,表示双方军队在这个区域大量集结,正在殊死拼杀,每个小旗表示一个营的兵力。

    每隔一会儿,沙盘上的红色小旗就会多出几个,同时密集的蓝色小人在一寸寸的推进围攻,然后红色小旗分散退后。

    沙盘前,定远伯戚广阳右手捏着胡须,目不转睛地盯着沙盘,随着一个红色小旗被取下,他嘴角轻轻抽搐了一下,脸上像是被剜掉肉一样痛苦。

    自昨日翊卫伯李护战死,绥定城失守,明军上下一片悲愤,连皇帝陛下都沉默了一天。

    近三十年来,李护一直守护着御驾,如影随形,为天子挡了数十次刺杀,然而,他这位卫圣功臣,竟战死沙场,想必陛下内心极为悲痛。。。。。。

    天子心情不佳,这统战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定远伯戚广阳手中,在这里的武将中,只有他的爵位和官衔最大了。

    目前守卫伊犁河谷的明军共有七个旅,没有一个是满编制的,分散在伊犁八城,严防联军向东挺进,同时分散着联军兵力,最激烈的当属惠远城周边的战事。

    戚广阳的目光转到了广仁城和詹德城,离惠远城最近的,就是这两座城的兵力了,他想将这两部的人马尽数抽出来,增援惠远城,以防有变。

    不过,戚广阳这一念头刚一起,就被自己打消了,毕竟这调防之事关系重大,需要陛下亲旨才行。

    再者,广仁和詹德城的兵力一旦调动,这两城就意味着要放弃,整个伊犁九卫的体系也将遭到破坏,万一联军在广仁和詹德城形成突破,深入国境,那就麻烦了。。。。。。。

    戚广阳很为难,看似这是个简单的人马调动,可涉及到的却是明军大战略,需要进行重新大调整。

    突然,一股安静从大厅门口扩散开来,紧接着,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第1167章 结集

    作战大厅内鸦雀无声,所有忙碌的将官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望向门口。

    一行人走进来,脚步清晰地回响在开阔的大厅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朱慈烺,他穿着一身黑色常服,戴着翼善冠,负手而来。

    后面跟着吴忠等一排宫人,以及一队御前禁卫。

    看着步伐坚定的皇帝陛下,大厅内所有人都激动不已,原地行礼道:“陛下!”

    在如此危急恶劣的情况下,大明的皇帝都临危不惧,三军之士,更应视死如归!

    朱慈烺停下脚步,朝众人挥舞,中气十足道:“大家继续忙吧,胜利属于大明!”

    众人轰然应道,士气顿时高涨了不少,一种信心像涟漪般地扩散开来,传播到整个惠远城防御体系,连那些一天多没睡觉、眼睛通红的人也不觉得困了。

    朱慈烺看向戚广阳,询问道:“定远伯,我军粮草弹药还剩多少?”

    戚广阳道:“回禀陛下,粮食省着吃可用五日,弹药可用三日。”

    朱慈烺微微点头,前线的粮草辎重虽被联军多次切断,好在征西都护府驻守哈密的军队还算给力,陆陆续续也送过来一些物资。

    只是,这些补给都是轻型,如军械火炮枪支是无法补充的,经长期大战,御林军很多武十步枪的线膛都磨平了,火炮更是因频繁发射炸了十几门。。。。。。

    朱慈烺看了一会儿沙盘上的布置,沉吟道:“密令七城守将,夜间向惠远城集结,两日后务必就位!”

    “陛下。。。。。。”

    戚广阳一惊,放弃七城,结集惠远城,结果只有一个,要么果断后撤,要么背城一战,也不知道陛下如何选择的。。。。。。

    朱慈烺道:“绥定城丢了,惠远城没了最近的屏障,如断了一臂,御林军又折损过半,已经没有死守的必要了,也没有分守诸城的战略需要了。”

    他目光决然道:“三日后,惠远城外决战!”

    朱慈烺觉得,决战的时机到了!

    明军在伊犁河谷布置了近四万人马,一月间折损近万人,然作为主攻方的联军,损失更加惨重,不下五万人。

    联军折损三成人马,必然人心浮动,怯战之心日盛,倘若我军忽然暴起一击,定能给予其沉重打击!

    朱慈烺之所以能如此自信,是因他得到了数份情报。

    其一,联军内讧,各国跟赌气一样,谁都不肯拼命攻打惠远城。

    其二,老二朱和墿正在驰援惠远城,还有周遇吉的征北军,也已南下勤王。

    可以说,明军主力都在援,用不了几天,便是联军的末日!

    戚广阳还不知道这些情况,他依旧担心皇帝陛下是否过于操之过急了,他忽然询问道:“陛下,九江侯和那三万龙武军是否会已经回援了?”

    当初得到汉王朱和墿被围,朱慈烺不顾众人反对,命九江侯李钰率三万全骑兵的龙武军北上救援,然而这些人马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一个月来杳无音讯。

    朱慈烺看了一眼戚广阳,淡淡道:“龙武军并未回援,他们另有任务。”

    闻言,戚广阳心中大动,陛下知晓龙武军的踪迹?

    他立时明白了,龙武军应该奉旨在执行重要任务,只是何种任务,能比皇帝陛下的安危重要?

    戚广阳胡思乱想了一阵,猛然心头大震,想到了一种可能:龙武军向西移动隐藏了,他们要断了联军的补给和后路!

    直到此刻,戚广阳才深深感受到,面前这位天武皇帝的魄力和胃口,他竟要反杀联军,将他们一股端掉!

    四国联军,声势浩大,其中哈萨克汗国出兵最多,几乎是倾尽国力,若是此战被全歼,这哈萨克汗国恐怕就要在地球上除名了!

    其他三国也见好不到哪去,元气大伤之下几年都缓不过劲来,只能任凭大明揉捏!

    朱慈烺脸色严肃,目光死死盯着作战大厅墙壁上悬挂的一幅世界地图中哈萨克汗国的版图,心中暗道:“杀我一将,朕灭你一国!”

    他又将目光上移到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朕此生,必亲率大军攻入莫斯科,亡其国祚,为翊卫伯报仇!为大明雪恨!”

    。。。。。。。

    天武二十年,八月初六,分散伊犁九城的明军连夜移师,全部汇聚惠远城下,包括御林军在内,共计三万之众。

    明军的突然行动,让联军一时摸不着头脑,等他们反应过来时,明军已越聚越多,不好下手阻拦了。

    联军统帅戈洛下令占据除了惠远城的其余伊犁八城,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不要说人了,连条狗都没有,完全就是八座空城,能用的东西都被烧了,毫无价值!

    八月初七,明军叫阵,并给联军统帅戈洛下了一道战书,约战!

    明军的举动,让原本就担忧的联军各部更加惶惶然,猜出了明军有援军要来了。

    有人提议,占据伊犁八城,也学着明军防守,让明军来攻,来个身份互换。

    这名年轻的埃米尔刚说完,就遭到了诸将的一致嘲讽,称其是朽木,没得救了。

    联军若是守着空城,那纯粹是坐以待毙,补给线不要了?骑兵放城中圈养?

    最终,戈洛当机立断,决心迎战!他要趁着明军援军未至,抓了明国皇帝!

    八月初八,双方经过多次试探交锋,终于全军出战,排兵布阵,皆摆出决战的态势。

    四千御林军为中军,朱慈烺以曹明皓为中军前阵,又以戚广阳掌左翼,孙致远等将掌右翼。

    联军则是布置了一种常见的十字架阵,大军分为六部分:前卫、中卫、后卫、左翼、右翼、游走卫。

    前卫是先锋队,进攻时他们是第一个上的,被攻击时他们往往也是最先受到打击的,别称炮灰队。

    中卫则是联军最高指挥官戈洛直接指挥,帐下的士兵都是军中骄子,精锐之师,主力自然是俄军。

    联军的左翼和右翼都是骑兵,他们别的不多,就是骑兵多。

    两翼骑兵的作用是保护己方中卫,不受到明军侧翼部队的攻击,并准备随时对明军进行机动迂回作战。

    后卫士兵的任务是保护己方辎重,游走卫也就是侦察部队,他们数量最少,指责是侦察敌情、巡逻放哨、袭扰劫掠。

    统帅戈洛能将十万联军如此布置,分工明确,着实不容易。

    至于能发挥的战斗力如何,尚未得知,可以说,连戈洛都没有把握。

    因为此时的明军,总觉的看起来怪怪的。

 第1168章 正面较量

    惠远城外的高地上,一阵大风卷来,吹得军旗声响,龙旗冠上的盘龙金雕,在阳光下银金光四射,令人不敢逼视。

    站在高地上的朱慈烺,只是肃目看着下方,就见明军密密麻麻的帽儿盔如同静止的画面,只有层层叠叠的刺刀闪耀着光芒。

    对面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