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569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69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高地上的朱慈烺,只是肃目看着下方,就见明军密密麻麻的帽儿盔如同静止的画面,只有层层叠叠的刺刀闪耀着光芒。

    对面联军的军阵,更是浩如烟海,黑压压的一片,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双方人潮如海,旌旗如林,充满了战意滔天的气氛。

    联军阵前,人马铺天盖地,旌旗蔽日,俄军主将哈巴罗夫笑道:“折腾了这么久,明国皇帝终于敢出来一战了!”

    统帅戈洛面色严肃,一言不发,因联军人马众多,调度困难,因此他采用了分次出击的战略,命大阵层层往前推进,如惊涛拍岸,一浪浪地将明军拍翻。

    随着排成队列的小鼓手们,敲出进攻的鼓点,无数联军前卫炮灰们“乌拉”一声,全线如墙而进,人潮汹涌而来。

    联军的号令,是经过多次开会特别统一的,采用的是小军鼓,因为之前各国号令不同,均采用的是特色的民族乐器,不便指挥。

    这种小军鼓的优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声音厚实传得比较远,当然还有,如此一队鼓手列队演奏,更显欢快,就跟提前庆功似的,寓意美好。。。。。。

    看着将士们严整不动的样子,朱慈烺一把抽出自己的佩剑,指向前方:“杀!”

    中军令旗挥舞,明军独特的号炮声响起。

    “举枪!”

    “杀!”

    雄壮的齐呼喝应声中,明军前阵火枪兵整齐踏前一步,将手中步枪翻下,黑压压对准了前方冲来的炮灰们。

    “射!”

    如炮声的齐射声轰然响起,震的人耳膜嗡嗡作响,明军的第一轮齐射,永远是如此整齐浩大。

    白烟在明军阵列中弥漫,一片片呼喝挺进的联军炮兵被射翻在地,惨叫之声不断。

    崔响不知道他,他们是哪国的军队,也没必要知道,他只知道听从长官的号令,装弹,射击。

    明军前阵分为三排,各排轮次射击,后膛枪的装填速度,让他们的火力持续不断,密的让敌人崩溃。

    硝烟弥漫,刺鼻的血腥味充斥盈野,青青草原上,到处是哀嚎的联军伤兵,还有那些密密死去的尸体,惨烈的情形足以让人心惊。

    崔响就看到一个穿着异域特色服饰的贼兵,身上鲜血跟喷泉一样呲出来,也不知道被击中了哪里,最终跌跌撞撞的无力摔倒在地。

    明军士兵们,人人脸上坚毅,无悲无喜,似乎看惯了生死,这一个月来,他们经历了太多生死,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战死,就连新兵,也磨成了生死看淡的老兵了。

    在他们眼中,联军的鼓乐,更像是丧事上的乐器,为他们自己在提前奏乐!

    与明军的镇定相比,联军的前卫,部分疯狂的进攻,更多的人脸上带着无奈、祈求、心若死灰等神情,无情的充当冲锋的工具人。

    昨日他们的长官们下了死命令:这一战务必取胜,若是谁敢怯战退后,就地枪决!

    联军前卫的攻势越来越无力,冲了这么多次,还没有一个勇士能没入明军三十步之内,很多还未冲到近前就全队崩溃,惊恐着退缩。

    明军阵列森严的火枪阵无情咆哮,似乎像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龙旗下,朱慈烺注视着战场,自豪地说道:“哪怕是整个世界都在与我大明作战,他们依旧不能打败我们,皇明所向无敌!”

    确实,这些年来,大明的军事成就,是辉煌的!是卓越的!是伟大的!是无可匹敌的!

    戈洛也举着望远镜眺望,透过弥漫的硝烟,还有草原上到处流淌的鲜血,对面明军军阵隐隐在望,只是打了半天,他们的军阵依旧稳如泰山,不见丝毫松动的迹象。

    联军正面硬刚受挫,负责侦查敌情的游走卫也被明军盯得死死的,每每刚一靠近,就被他们射杀。

    戈洛有些焦急,于是下令两翼的布哈拉汗国骑兵出动,对明军进行机动迂回作战,希望可以压住没有骑兵护卫的明军。

    在左翼,戚广阳指挥步军列出倾斜的雁形阵护卫中军,并挺起刺刀,以空心方阵的原理迫使敌军战马不敢冲阵,击溃几次骑兵攻击。

    右翼的孙致远,时下最年轻的旅帅,同样随机应变,率部顽强屹立,击退联军骑兵的数次进攻,战果良好。

    联军进攻再度受挫,戈洛为了避免布哈拉汗国主将沙鲁赫不满,果断放弃了骑兵前去两翼送人头的战术,改为仅以前卫和中卫攻打明军大阵,两翼骑兵游走大阵外,寻找明军的破绽,一举冲破。

    联军贵在人多势众,互相壮胆,大家都在干活,也没什么好说的。

    在震天的杀声中,双方杀得难解难分,明军以火器压制联军的人多势众,朱慈烺不断调兵遣将,将前阵疲惫的部队换下。

    双方一连战了几个时辰,打打停停了数次,战场草原上死伤盈野,满目都是密密麻麻的死人。

    联军损失惨重,但明军也好不到哪去,不少枪管受热过度、抽壳可靠性不佳等因素,导致了炸膛,死伤了不少人。

    然皇帝陛下不顾危险,亲临战场指挥,明军个个战斗意志极为坚韧,联军的一波波进攻,皆被他们的火器从容击溃于阵前!

    哨骑奔跑,不断传来各方最新战报,戈洛最关心的是右翼的情况。

    听闻固守明将右翼的明将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应战经验少,联军中不少高级将军的“埃米尔”抢着去教育年轻人。

    明军右翼的战事异常激烈,虽然布哈拉汗国的滚滚骑兵攻破了他们的前阵,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哨骑来报,似乎是沙鲁赫手下的一员埃米尔,手举大旗高喊乌拉冲锋时,被明军的火枪手击毙了,也不知道是哪位埃米尔。

    “死了就死了吧,反正不是我俄罗斯帝国的将领。”

    戈洛没有理哪位倒霉蛋升天了,他只关心眼前的战局。

    不过,他没有意识到,布哈拉汗国一位埃米尔战死,意味着什么。

    沙鲁赫付出惨重代价,好不容易冲破明军右翼的军阵,还死了手下一员猛将。

    可恨的是,后面的友军居然坐视不管!无人支援!

 第1169章 我儿和墿有朕年少英姿

    双方杀红了眼,明军右翼防线完全被浓密的烟雾笼罩,喊杀声震天,间中夹着乱飞的箭矢和子弹。

    布哈拉汗国骑兵的突击,攻势一波比一波猛烈,黑压压的兵马似乎无边无际,明军的伤亡不断上升,医疗兵已经抢救不过来了。

    然孙致远持枪亲自杀敌,率领右翼明军以血肉之躯,拼命地抵挡布哈拉汗国骑兵的冲击。

    面对明军不要命的疯狂扑杀,沙鲁赫只觉陷入了泥潭,无法再进一步。

    他感觉这帮明军就是一群疯子,加上之前死了一员大将,布哈拉汗国军心动荡,沙鲁赫只得恨恨退兵。

    他不恨悍不畏死的明军,只恨友军无能!毫无大局观!

    一里外的联军中卫,眼瞅着布哈拉汗国的骑兵忽然退却,戈洛气的咬碎了门牙。

    他原本是下令支援沙鲁赫的,然而莫卧儿帝国和哈萨克汗国并没有继续上人,当然,俄军也没有。

    戈洛觉得,俄军已经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了,你们顶一下能怎么样?

    他不知道,莫卧儿帝国和哈萨克汗国的主将,也是这么想的,大家都在直愣愣的看着沙鲁赫带着布哈拉汗国的骑兵在那拼命,等着有人上去帮忙。。。。。。

    戈洛神情铁青,往日的镇定自若、运筹帷幄姿态尽数不见,明军逐渐占据上风,战事设想与自己估计的大相径庭,让他手足无措。

    戈洛身旁的诸国将领们同样面无人色,大感失策。

    俄军主将哈巴罗夫双目发直,喃喃道:“元帅,伤亡太大了,俄罗斯帝国的勇士伤亡太大了!还是别打了吧。。。。。。”

    一想到战败后即将面临的荣誉问题,回国后又将面临着沙皇陛下的责难,戈洛咬牙切齿,有些疯狂道:“继续上人进攻,全部派上去,日落之前,一定要击败明军,活捉明皇!敢有后退者,统统毙掉!”

    闻言,诸将皆惊,连一向沉默寡言的莫卧儿帝国主将都眉头紧皱,不屑的瞥了一眼戈洛,然后吆喝着自己坐骑战象返回了莫卧儿帝国的军阵之中。

    虽说五国合纵,各国推选提议的俄国陆军元帅戈洛为联军统帅,节制诸国军队,然而这些将领们都是各国的宿将,个个都手握重兵,谁都没把戈洛放在眼里。

    他们表面上对戈洛毕恭毕敬,可谁也不愿服从他的调遣。

    这次伊犁大战,已经打到这种地步了,结果已经清清楚楚了,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诸国将领对败军之将的戈洛更是极为不满,一个个打算自己撤走了。

    明显感觉到了诸国将领的情绪和动作,戈洛举着望远镜的手猛地颤动一下,心头涌起一股寒意。

    正在此时,忽听无数的哥萨克骑兵惊呼:“明国援军来了!”

    片刻后,似乎无数的联军士兵都在骚动,口中还大呼着什么。

    戈洛策马跑上高地上,猛地向骚动的方向看去,不由呆住了,只见那方密腾腾的红色骑兵,似乎铺满了平原大地。

    他们不知来了多少人马,一路势如破竹,从联军左翼直冲而来,就像是一条烧红的铁棒,扫过茫茫积雪之中,引起一阵沸腾。

    大股呼啸的明军骑兵,在混乱的战场上尽情杀戮,冲在最前的是汉王朱和墿,他策于马上,身后火红的披风飞扬,手中长枪直指,也不戳人,就这样跑着装逼。

    在他身后,是徐明武、朱大能、王大操等年轻小将,他们个个意气风发,呼号砍杀。

    “是汉王殿下!”

    “陛下,是汉王殿下来了!”

    御驾旁,众将惊喜大呼。

    朱慈烺微笑点头,赞道:“我儿和墿,有朕年少英姿!”

    戈洛就见联军左翼刚撤下来的布哈拉汗国兵马,不住溃逃,连沙鲁赫的将旗都直接扔掉跑路了。

    先前的强攻,让布哈拉汗国的骑兵已然势尽,此时见明军援兵到来,立时一口气泄了,无力再战,人人恐惧逃命。

    戈洛喃喃道:“明国大军回援了。。。。。。”

    说完,他二话不说,驾着车臣汗所赠的白马,朝着西方拼命奔逃,什么都不顾了。

    戈洛清楚,再迟疑片刻,这辈子都将交代在这了。

    哈巴罗夫见状,也匆匆跳上战马,吆喝一声俄军撤回,急急而逃。

    能在军中混至高级将领的,无一不是直觉敏锐之人,只要想逃的,基本都能跑掉,除非不幸被包了饺子。

    其余诸国将领,见此情景同样疯狂跑路,没有一丝丝犹豫,因为他们早就准备好撤退了。

    联军部队各自逃生,完全失去了控制,战场上乱哄哄的一片,各色大旗丢了一地,任人踩踏。

    败兵从惠远城一路向西狂奔,沿途遭到汉王的骑兵围追堵截,联军毫无斗志,一味奔跑,竟然不知道还击。

    那些在此之前还作战勇猛的士兵们,却葬送于逃命之中,在明军铁骑的乱枪马刀之下,混乱、践踏、哀嚎、悲泣之声久久不绝。

    到了日落之时,战事结束,自东向西的广袤大草原上,到处都是躺着的联军尸体,以及各类军械武器。

    惠远战役,联军共战死四万余人,其中的两万人,是死在了溃逃的路上。

    这一战,除了海量的人头,联军还送给了明军一份大礼:各类火器枪支数万支,粮米杂谷五万石,牛羊各万头,金砖、金币、银币更是零散的不计其数。

    开战之前,朱慈烺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说只有六七成的胜算。

    按照他的计划,只需让联军进攻无果,知难而退,让他们各部生乱,无法统一调度,明军再逐个击破,龙武军配合着关门打狗,一举歼灭残敌。

    但是,他还是高估了联军的实力,汉王只以一支偏师四千骑,就将他们给冲垮了,联军的脆弱暴露无遗!

    此战,也坚定了朱慈烺将战火烧到中亚,一统亚洲的决心!

    此战结束后,传至欧洲,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对联军做出评价:“作为东方亚细亚的四大强国,他们的军队显然不具备一支优秀军队的素质,尽管他们拥有精良的装备,但战术陈腐,将官和士兵缺乏军人应有的斗志,所谓的四国联军,是一支不堪一击的军队!”

    “当然,此战的关键,主要在于明军强悍的战斗力好令行禁止的执行力,以及大明皇帝朱天武那不正规,且大胆激进的指挥艺术。。。。。。。”

    。。。。。。。

 第1170章 自相残杀

    惠远之战,溃败的联军向七百里外的阿拉木图狂奔而去。

    阿拉木图位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麓伊犁河支流大、小阿尔马廷卡河畔的人工灌溉绿洲中,地势平缓,无险可守,是一座城墙低矮,破败不堪的小城。

    然而,得知联军战败的哈萨克汗国杨吉尔汗,先是当场晕厥,被医师抢救过来后,匆忙给联军统帅戈洛下令,让其收拢集结联军溃兵在阿拉木图布阵,阻敌于国门之外。

    其实杨吉尔汗多说,联军也会往阿拉木图跑,毕竟周围其他地方都是戈壁荒漠,丢了辎重补给的情况下,往哪里跑不是找死吗?

    就这样,大战十多天后,联军残部陆陆续抵达阿拉木图,人人如同乞丐。

    这一路可不容易跑,他们遭到了抄后路的龙武军无情攻击,连夜的追杀,可以说,能活着回来的都是身怀绝技人才!

    然而,联军的将领们却是各自为战,各守各的地盘,互不统属,戈洛也拿这些将领们没办法。

    作为联军统帅,他已经失去了威信,没有人把他当回事。

    大家之所以还呆在阿拉木图,只要是想混口饭吃,顺便等着国内君主的命令,如何安全回国。

    毕竟这里是哈萨克汗国的地盘,只有暂时给杨吉尔汗当保安,人家才能提供伙食住宿。

    如此一来,可苦了布哈拉汗国的主将沙鲁赫。

    沙鲁赫和阿拉木图城那些将军、埃米尔们素无瓜葛,惠远一战,布哈拉军损失最多,手底下的骑兵跑的也最快。

    如今,沙鲁赫手里只剩下两千多号人了,加上大战时关键时刻跑路,各国的那些宿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