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591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91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驾来到福陵前边,三声炮响之后,朱慈烺下了銮舆,步行踏上了陵前的神道。

    一边走,他一边对身边的朱有能说道:“此山巍峨雄峻,气吞千古,前面还有浑河为伴,你阿玛的陵地选的不错。”

    朱有能听了,在一旁小声地道:“回主子的话,奴才早与那野猪皮断绝子父关系了,这陵地都是他那些孝子贤孙们找的,奴才当时人微言轻,根本就插不上嘴。。。。。。”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呀,这么多年了,还改不了口。”

    朱有能老脸特别的真诚:“主子对奴才有再造之恩,奴才一辈子也不敢忘,能当您的奴才,三生有幸!”

    身后的朱大能和武大臣们听了习以为常,然汉王朱和墿、玄烨等年轻人皆是嘴角一抽,有些接受不了。

    如果不是这位国姓爷手中一点实权没有,他都会怀疑这是又一个安禄山了。

    说是祭奠悼念努尔哈赤,仪式本应该庄严隆重,可朱慈烺一路上负手信步,就好像来逛景区一样。

    惹得周围观礼的鞑清遗老遗少们一脸愤懑,他们不少人在鞑清做过官,或是从过军,在以往的战争中,不是提前投降了,就是被俘改造,侥幸留得一条狗命。

    自清廷败亡之后,有些满遗明明知道复国无望,但依旧耿耿于怀,想着为大清复仇。

    如今见大明皇帝不远千里的来到福陵,还一副随意的嚣张模样,一个个内心生火,气的不行。

    但慑于御林军的威猛,无一满遗敢冲动上前行刺拼命。

    朱慈烺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发笑,这帮满遗和后世奔波于网络的满遗,真乃一脉相承啊。

    他们只敢在键盘网络中上蹿下跳,信口开河地用伪史证明鞑清的伟大,并将明朝包装成一个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

    有甚者,直言美帝的大选,背后需有满遗点头。。。。。。

    但现实中,他们一个个却只能易姓改名,龟缩一隅,在外面连祖宗都不敢认,更别说复国了。

    满遗比之在酒店里组党建国的张某都不如,还扬言干涉了美帝大选,可笑!

 第1213章 大明远胜大清

    清福陵宝城前,人群中的玄烨目光呆滞。

    面对着这个埋在孤峰之上,凋凌败落的太祖坟墓,年仅十五岁的玄烨,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想起了先祖留下的“七大恨”的遗嘱,想起了太祖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割据辽东,建国称汗的英勇事迹。

    最后,玄烨也想起了自己归明以来的种种艰苦和困难,以及家人跪舔大明的辛酸之事,不禁潸然泪下。

    玄烨曾多次挣扎,他不明白,朱有能为何如此?奶奶和额娘为何如此?只因为了活命就要苟且一生吗?

    后来,他通过读书,想明白了一切,孟子告诉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这些,都是他成为一代人杰前所需要面临的挫折!他要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

    这一切,没有亲情,注定了一辈子孤独的披肝沥胆,没有真正的朋友。

    正在此时,玄烨听到有人唤他的名字,还将他强行拉到了人群前,那是天武帝在传召他。

    朱慈烺看着英气勃勃,但一脸麻子的玄烨,呵呵笑道:“玄烨啊,朕问你,大明和大清,哪个更好?”

    此言一出,朱有能吓得脸色煞白,连忙向玄烨疯狂使眼色。

    玄烨看都没看他,上前一步,毫不犹豫的回道:“回主子的话,大明远胜大清!”

    见状,朱慈烺冷笑一声:“哼,你小小年纪,也会欺哄朕了,你刚才说的是真心话吗?”

    跟随圣驾的人,一个个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了,尤其是朱有能一家子。

    玄烨吓得连忙跪下:“主子爷,奴才不敢撒谎。”

    “是吗?”

    朱慈烺指着正中突起的土堆,道:“玄烨,你对着努尔哈赤的棺木,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这土堆叫做宝顶,其下的地宫埋藏着努尔哈赤和叶赫纳喇氏的棺木及骨架。

    玄烨望着清脆浓郁的宝顶,欲言又止,他的手,不,应该说他的全身都在颤抖。

    过了片刻,才听玄烨大声说道:“大明远胜大清!”

    朱慈烺看着土堆前三尺高的坟头草,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努尔哈赤,你听到了吗?大明远胜大清!你要是活着,朕真想和你聊聊啊!”

    身后众臣皆是松了口气,畅快大笑,连朱有能也在一旁赔笑。

    在死人面前说风凉话,谁他妈不会啊!

    朱慈烺一身黑色龙袍,威武霸气地负手信步上前几步,他拍着努尔哈赤的墓碑笑道:“努尔哈赤,如果你晚生几十年,说不定还能在朕的天武朝谋个好差事,吃口勋贵饭,可惜啊,你没那个命!”

    说完,他畅快而去,也不管什么狗屁的祭拜。

    陵墓前,玄烨垂着头,目光阴霾,抬头面对众人时,又一脸笑呵呵的样子,表情隐藏的很到位。

    他能隐忍,有些却忍不住了,在朱慈烺离去之时,忽有一满遗暴起发难。

    “狗皇帝,受死!”

    一声暴喝,紧接着是短暂的喧闹声,然后就没声了。

    刺客被当场拿下,并剁了一只手,扭送至一旁严加审讯,挖出幕后之人。

    当时刺客距离朱皇帝只有不足十米,但朱慈烺却视若无睹,看都不看一眼。

    浏览过福陵,按原来的计划,朱慈烺本应立即回沈阳行宫的,可是朱慈烺心情大好,四处乱走。

    “皇爷,起驾回行宫吗?”吴忠询问道。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听朱慈烺慢慢地说:“出来一趟,这么着急回去干吗?看完了努尔哈赤,顺道再去瞧瞧皇太极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向銮驾走去。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野猪皮翘腿以后,皇太极通过一系列手段继承了父亲的汗位,并且改国号为大清,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一心想要完成老汗的心愿,打进山海关,入主中原!

    可惜,他的小兄弟多尔衮不让,把他给干死了,享年五十岁。

    皇太极因在抚顺政变而死,所以与历史上的葬地不同,他被草草的葬在了抚顺昭陵,地点位于后世的抚顺战犯管理所附近,与努尔哈赤的福陵相距了五十里。

    吴忠连忙高喊一声:“圣上启驾抚顺,鼓乐侍候!”

    龙虎将军曹明皓埋怨道:“哎呀,我说厂公,好端端的你搞什么鼓乐,不怕逼急了那些人,再跳出来行刺?”

    吴忠神秘地一笑,却不说话。

    曹明皓心中突然一亮:“哦,我明白了,你们就是为了刺激满遗的吧,看来我得做好防备了。”

    一旁的朱有能听了,心中暗暗吃了一惊:“要说揣测圣意,侍奉天子,这曹明皓可真有过人之才呀,难怪年纪轻轻的就能伴驾左右!”

    朱慈烺这次北巡,自踏上了辽东大地,不再像以往那般低调,这次是可劲的造,排场大的很,行程也早早的告知了各地官府。

    为了给刺客们机会,朱慈烺早早地削减了銮驾护卫,还露出多处破绽,时而纵马奔跑。

    遇到人多扎堆的地方,他还亲自近身慰问百姓,安定辽东民众。

    这次前往皇太极的昭陵,銮驾不仅放慢了行程,还夜宿沿途的一座寺院。

    随驾的武大员,似乎看出了皇帝这是在钓鱼执法,不敢再劝。

    寺里的主持,也是个明白了,没敢往上揍,也不来打扰,只命人收拾出一间干净的僧房,让朱慈烺住下。

    晚膳之后,朱慈烺独自一人漫步走出寺院,遥望着北面的萨尔浒故地出神。

    吴忠追了出来,替他披上一件披风,轻声说道:“皇爷,今天又有三拨不怕死的来行刺。”

    朱慈烺微微点头:“呵呵,大清都亡了十五年了,他们还挺执着的。”

    自朱皇帝踏上辽东省的土地,刺杀事件接连不断,这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大约十五起。

    吴忠上前靠近,低声道:“皇爷,老奴以为,这幕后应该有人指使!”

    自从朱慈烺去过努尔哈赤的福陵,这两天的刺杀事件明显频繁了,平静下来一天三次,这不禁让吴忠产生了怀疑。

    朱慈烺叹了口气道:“前段时间,镇北公茅元仪遇刺险些身亡,朕早就怀疑了,这才有此辽东之行,就是为了验证此想法,果然啊。。。。。。”

    茅元仪已经七十岁了,都退休在家十年了,十年间他著书立作,潜心研究书画和兵法,竟遇到了几名死士刺杀。

    纵观茅元仪一生,得罪就多的就是鞑清,他当年硬是灭了八旗军一个整编旗,后担任灭清之战的主帅,完成了灭清的历史重任。

    除了是满清余孽对他恨之入骨,欲处之而后快,还能有谁?

    。。。。。。。。。。

    最近网上的满遗太多了,各种创造历史,各种我大清牛逼,代代好圣君。

 第1214章 谣言

    抚顺高尔山下,清昭陵的规模很小,像是一个孤零零的小土包,下面连个像样的地宫都没有。

    皇太极的墓,是唯一一座没有妃嫔合葬的“帝陵”,因为他的老婆们大多被多尔衮霸占了,还有的跟蒙古首领跑了,无人知晓皇太极死后头上戴着多少顶绿帽子。

    清昭陵冷冷清清的,与寻常大户人家的陵墓没啥区别,唯一不同的是,陵前有一座石马,那是皇太极生前最喜欢的坐骑,随他征战了近十年。

    朱慈烺漫步在破败的石碓前,看着面前的碑亭,忍不住笑了笑。

    一般来说,帝陵的碑亭中应该立有一座“神功圣德碑”,用以记载了墓主人一生的功德。

    别说是帝陵,哪怕是寻常人去世,碑也是赞其人,往往溢美过誉。

    然而,皇太极的碑,没一句好话,全是贬低,更像是讲述他一生的罪状。

    再看落款人,竟然是多尔衮!

    看来,皇太极逼死多尔衮母亲大妃阿巴亥,给多尔衮的童年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朱慈烺没打算刨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坟。

    首先,刨坟这事不厚道,特别是刨敌人的坟,显得器量太小了。

    至于刨卖国贼的坟,那没的说,因为卖国的都不是人!

    整日,玩的正嗨时,朱慈烺忽然又得到情报,却是情报部卢以谦亲自带来的。

    这个沉默寡言,眼中总闪着光芒的干将,身后跟着一个同样深沉的中年人,只是这人相貌平平,搁那都像是路人,让人很难记住。

    情报部的一把手亲自从南京赶来,想必有什么紧迫之事。

    果然,当朱慈烺接过一份详细的报时,一看之下,立时勃然大怒。

    他猛地站起,一把将眼前的桌案都掀翻了,厉声喝道:“是谁干的!”

    皇帝突然龙颜大怒,身旁众臣皆是悚然,连吴忠此时都不敢发出一言。

    最终汉王朱和墿上前,轻声道:“父皇息怒,出了何事?”

    一边说着,他从地上捡起飘落在地的报,细细看了起来。

    看完后,朱和墿同样怒发冲,想要掀桌子,却发现已经没桌子可掀了。

    他放声咆哮道:“无耻奸人!无耻哪!我军将士在前面拼死拼活的征战,他们却在背后造谣生事!辱我君父,辱我将士!”

    见他们父子如此暴怒,众人好奇,还是军机大臣曹变蛟将报拿来,看完又在众人手中传送。

    众人看后无不倒吸一口气,此报是一条极其恶毒的谣言。

    谣言称:西域之战,皇帝打了败仗,连汉王都被俘了,是翊卫伯李护拼死救驾,这才扭转了局面,所以天子以古今未有之礼送葬,又是赐爵,又是将绥定城改名翊卫城的。

    皇帝不厚道,事后却吹牛撒谎说打赢了,扯下了一个弥天大谎。

    这个谣言在有心人推动下,在大明各地广为扩散,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内容让人悚然而惊。

    汉王朱和墿愤怒无比,当场失态乱跳,吼道:“查,必须查,查到了我要将他给活劈了,夷他三族!”

    谣言中说他被准噶尔军俘虏过,他堂堂一个大明亲王,怎能允许这种恶毒的屎盆子不分青红皂白的浇下来?

    见汉王情绪不稳,曹变蛟连忙道:“还请殿下冷静。”

    他又对朱慈烺道:“陛下,贼人奸计谣言,非同寻常,细细思之,让他心惊哪!”

    朱慈烺冷笑不语,这谣言岂非一般,其杀伤力都赶上一场战争了!

    朱慈烺最大的人设是战无不胜,明军也是攻无不克的王者之师,在国人心中早已树立了高大的形象。

    然而,这条谣言攻的就是朱皇帝的要害,想要让他的不败神话坍塌!

    人设这玩意,建立不易,想黑的话,却很简单。

    朱慈烺问:“这谣言传了多久了?”

    卢以谦对朱慈烺恭敬道:“回陛下,大概有三个月了,情报部最早是在广东发现有人私下议论,当时只是对其警告了一番,没想到江西、湖广、河南各省相继传出这条谣言,且越传越广。

    各茶楼酒肆,沸沸扬扬的,甚至一些地方说书的当众在讲,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听客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的,官府越禁他们越相信。。。。。。”

    朱和墿愤怒道:“朝廷都把北庭都护府设在哈萨克汗国的国都了,怎么还有人相信?”

    曹变蛟神情凝重道:“那只是朝廷的公告,有些人不亲眼看到,他就不相信!”

    朱慈烺沉默了许久,谣言这东西,辟谣是没用的,古今中外,只要是人类,都喜欢传播流言。

    正如卢以谦所说,当地官府越是禁止,百姓越信以为真,津津乐道。

    半晌后,朱慈烺才又问道:“各地百姓有何反响?”

    卢以谦回道:“刚开始时,大多数人不信,他们与传谣人激烈争辩,甚至大打出手,不过随着官府的插手,各类谣言满天,很多人己是不知所措,犹豫彷徨。”

    “谣言源自哪里?可有眉目了?”朱慈烺问。

    卢以谦只是看着朱慈烺,沉声道:“抓了二百三十余人,已经筛选出十五个重大嫌疑者,皆在直隶。。。。。。”

    在直隶?

    众臣心中一突,也不知各自心中第一时间想到了谁。

    朱慈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