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602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602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是天武皇帝充分考虑到了下属的意愿,他破天荒的允许徐明武选择:当女婿移民美洲干总督,不当女婿留在南京搞科研。

    徐青山书信里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忧伤,难以抉择,还一个劲的安慰徐明武,年轻人要学会能屈能伸。。。。。。

    令人想不到的是,徐明武兴奋异常,想都没想,隔着茫茫大海选择了当皇帝女婿。

    开玩笑!这还用选择吗?

    不当驸马就意味着一辈子留在科学院搞科研,皇帝早就把晋升通道给封闭了。

    当驸马,既能抱得美人归,还能外放为一方总督,拥有实权!

    美洲啊,美利坚啊!大有搞头!

    徐明武从南洋都护府借了一艘飞剪船,连夜乘船北上回京,希望赶在过年前回家送礼。

    从南洋回到京师,只见徐府上下张灯结彩,宾客如云。

    王公勋贵们亲至,祝贺开国公徐青山联姻帝室,祝贺庶出的徐二少咸鱼翻身,晋爵驸马都尉。

    让徐明武意外的是,汉王党的那帮兄弟们,竟一个没来,连汉王朱和陛都未曾派人来祝贺。。。。。。

    细细一想,他立刻明白了。

    如果皇帝正常赐婚,他摇身一变成了比伯爵还大的驸马都尉,有了开国公徐家的支持,汉王党的势力便会大大增强。

    但现在的情况是,徐明武当驸马都尉后,必须要离开京师,前往十万八千里外的鸟地方当总督,这就造成了汉王党损失了他这员大将!

    更重要的是,宫里传出话了,去亚墨利加当总督,是新驸马徐明武主动提出的,不是旨意。。。。。。

    徐明武彻底明白了,这是老丈人朱皇帝在削汉王党的势力!

    如果所料不错,接下来老丈人还会有大动作!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徐明武去了趟汉王府,跟老铁掏心窝子分析了一波。

    朱和墿还是大度的,二人灌了半壶酒,渐渐又热络了起来,开始称兄道弟。

    席间,徐明武得知,那个狗日的玄烨不用抓了,圣上已经把汉王朱和墿连同汉王党的几个朝臣,狠狠的训了一顿,并下旨停止了对玄烨的追捕,由锦衣卫接手,转明为暗。

    徐明武认为这是正常操作,没有多想。

    毕竟朝中一群精英,竟被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玩弄于鼓掌,最后还让人跑了,这么不光彩的一件事,一旦揭露出来就太难堪了。

    那将成为一个政治丑闻、甚至是一个“门”!

    所以,这件事越早结束越好,反正民众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天武二十三年,正月十五上元节,皇帝宴请群臣,徐明武作为准驸马,也应邀参加。

    在傍晚时分,天色渐渐发暗,紫禁城内到处悬灯结彩,挂上了不少装饰品,奉天殿外的殿外的广场上还燃放起五光十色的烟花。

    让徐明武惊讶的是,宫中有些地方竟然拉起了电灯。。。。。。不符合这个时代应有的产品,将有些昏暗的皇宫映照的明亮如昼。

    紫禁城宽大恢宏,极富气派,在灯光的映照下,龙纹环柱巍峨高耸,琉璃碧瓦金币辉煌,雕栏玉砌荧光闪闪。

    奉天殿内,氲氤缭绕,乐声悠扬,金砖上铺红毯锦绣,贵气逼人,皇亲勋贵,武官员齐聚一堂,君王在上,百官在下,大家有说有笑的,就像一幅喜庆的宫廷浮世绘画。

    徐明武混迹于勋贵中,第一次见到太上皇朱由检,只见这位传说中自挂东南枝的崇祯帝,正端坐于天武皇帝身边,大袖翩翩的,跟个老神仙一样,还挺年轻的。

    他们父子二人正满脸笑容,有说有笑的,也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酒宴进行到了一半,只见几名太监小心翼翼的抬上一尊御案,徐明武不明白他们要做甚,于是询问身边之人。

    身边的勋贵笑言,皇帝近几年迷上了书法,每年都会赐字给大臣,这不,又到了赐字的环节了。

    徐明武无语,皇帝的墨宝,一般不轻易赏赐,哪怕是丢到垃圾桶也不送,但偏偏老丈人这皇帝就喜欢写字送人。

    果不其然,君臣同庆,天武皇帝忽然站起身来,似乎是诗兴大发,当场吟诗一首,还写下了,完事后又赏给几位重臣。

    有一名没得到的御史似乎不开心了,就跳出来指责天武帝,言说:“陛下您的书法已经很好了,以后就别学书法了,书法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对治国没什么用,你看汉成帝、梁元帝、陈后主、宋徽宗等人,他们都在音律、诗词书画上有很大的成就,可是沉湎于艺术,无心治国,最终成了亡国之君!”

    听了这番话,最先暴起的不是朱慈烺,而是太上皇朱由检。

    徐明武惊讶的发现,大袖翩翩的太上皇同治,指着那胆肥的御史鼻子疯狂骂娘,态度极其恶劣!

    “他们父子关系这么好?儿子被人怼了爹来找场子?”徐明武看得心惊,默默吃起了进贡的西瓜。

    其实,这不是老子护儿子的事,而是那御史戳到太上皇的痛处了。

    谁都知道,在大明朝的历代皇帝中,崇祯皇帝的书法应该是最好的,放在大明朝的所有书法家中也能排前列。

    这御史敢当面说这种话,还拿亡国之君对比,这不是当场打脸太上皇吗?

    你看,太上皇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开始急于证明了!

 第1136章 统一天下

    正月十七日清晨,东方投来一缕霞光,洒在古老的南京紫禁城上。

    苏醒的金水河,在春初的寒风中荡漾着水波,好像是一条翡翠玉带,那样的明亮。

    霞光中的紫禁城,渐渐的苏醒了,宫里迎来了新的一天的忙碌。

    武百官成群结队踏上金水桥,一路上不知道低声交谈,有的人还在议论着前天的上元夜宴。

    更多的人,则是互相打听着今日的朝会内容。

    昨天,宫中传出圣旨,要求大明帝国所有伯爵以上王公勋贵、内阁大臣、军机大臣、武各部尚书、包括海军大臣等朝中众臣,到紫禁城奉天殿参加大朝会。

    让人想不到的,这次大朝会的规格非常高,可以说是帝国全体军政会议,来的基本都是“尚书级”的大臣,连海事大臣都来了,总之是全体参加,比以往所有御前会议和朝会都来的这么整齐。

    来这么多大佬也不算太奇怪,奇怪的是竟无一人知道这次朝会的议题是什么。

    以往的朝会,大都事先公布相关议题,让大家好有个准备,朝会上尽情发挥。

    但是这次,皇帝什么也没透露,连内阁首辅杨士聪都是一头雾水,大清早被十几个人轮流追着问,烦的都快骂娘了。

    不仅如此,这次朝会的保密工作,做的也十分高端,所有朝臣进入奉天殿前,还得签什么保密协议。

    要求朝会内容不得外泄,泄者追责拿办,搞的诸臣心惊肉跳的,都不敢进奉天殿了。

    大多数臣武将们感到隐隐不安,联想到太子在中南半岛的所作所为,有拥兵自重的嫌疑,甚至不少大臣开始怀疑皇帝要废太子了。

    或者是天武帝有鉴于此,要搞一出“杯酒释兵权”,设局把武勋诸臣一网打尽,然后宣布大明从此恢复以制武?

    想想看,又觉得不至于,毕竟皇帝陛下是以武复国,不太可能赶出这种事来。。。。。。

    众人猜测纷纷地进入奉天殿,各自按照品阶落座,大家彼此地点头寒暄,大殿里充斥着一种“嗡嗡”的声音。

    很快,军机大臣曹变蛟进来了,朝大家点头微笑后,落座。

    又过了一会儿,天武皇帝朱慈烺龙行虎步而来,众人起身致敬。

    然后,吴忠宣布了这次朝会的议题全球开疆、一统天下!

    一时间,诸臣面面相觑,皆惊骇。

    在此之前,大明的官和武将们虽然也喊过一统天下的口号,但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激奋人心、冠冕堂皇的口号,来彰显天武朝的皇图霸业。

    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认真的想过,分析这种可能性。

    他们潜意识里觉得,天武朝拿下西域和南洋已经很牛逼了,放在史书上讲就是一统天下了!

    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太贫穷了、太复杂了,实在没必要浪费资源去打,古往今来也没人去做过。

    今天,皇帝陛下把一统天下作为朝会正式的议题,要求群臣认真的讨论,这还是第一次。

    既然拿出来讨论,大家也不会干坐着翻白眼,帝国的精英们,一个个开始认真地谋划起来。

    天武元年,朱慈烺北伐成功后,皇明一统,大明迅速走向海外扩张道路。

    二十余年,大明坐上了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的顺风车,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海外贸易繁荣。

    大明的战舰横跨大明海,从南洋到小西洋再到大西洋,大明征服者干死了尼德兰人,收复台湾;屠灭了西班牙人,拿下吕宋;推翻了德川幕府,解放日本;并对南洋大片领土宣称拥有主权,更以武力踏平了中南半岛,取得了大片土地。。。。。。

    徐皇后主导的化入侵,使得大明在世界的影响力迅速提高。

    天武皇帝朱慈烺更是以强大的武力,确立了大明在世界无可争议的霸权地位!缔造了被后世称为“天武黄金”的大时代。

    如今的大明帝国,是世界上继西班牙帝国后的第二个全球帝国,帝国国土面积达四千万平方公里算上澳洲和部分亚洲外的海外国土。

    整个地球的陆地面积,有三分之一是大明的!海域面积更是辽阔无垠,只要看到的大海,基本都是大明的!

    因此,大明被西洋人冠以“日不落帝国”的称号,比之前一个世界老大西班牙更加强悍威风!

    然而正是这种黄金时代造就的安稳氛围,使得大明本土的人口数量激增。

    人类的性本能,决定人口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若不加以控制,每二十五年可增加一倍。

    天武朝二十多年的安稳大环境下,大明总人口激增至四亿多,其中汉地九州就占了两亿!

    此时的世界人口总数,也不过六亿余人!1650年时,世界人口约5。45亿

    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而根据土地有限导致的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人口增长下的食物会以算术级数增长。

    随着时间推移,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人口必然会超过食物的供给量。

    食物不足,则会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

    人口恶心膨胀还会造成就业难,拉低国民平均收入,失业率高容易导致贫困,从而引发政局不稳,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近年来,人口问题一直是朱慈烺重点关注的问题,虽然大明对外发动了数场战争,占领了广袤的土地,也进行了无休止的移民。

    但那些海外土地,又是冷又是热的,与汉地九州的环境相比,着实差了不少。

    浓烈的乡土观念也使得大多已经过上好日子的国民,不愿前往海外。

    好几次的御前会议,主题都是人口增长问题,讨论大明在未来该如何应对,当时有武将就扯出了统一天下的话题,言说:“人口多了,除了殖民就是战争,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我大明应先下手为强!”

    不过那一次御前会议既定了人口议题,该名武将的言论也过于偏激,想要通过战争来消耗人口。。。。。。最终不了了之了。

    但也就是那一次的御前会议,让朱慈烺第一次认真面对这个世纪难题。

    于是,才有了今天朝会的主旨议题,“统一天下”终于不可回避的、硬碰硬的出现在了所有大臣将领面前。

 第1137章 表态

    奉天殿内沉寂了片刻,紧接着众臣开始了表态环节。

    当时就有好几个大臣跳出来反对,也有相当数量的大臣支持对外征伐。

    四十多名朝中重臣及勋贵大员,只有不到半数发言比较积极,主要集中在几个重量级的衙门,赞成和反对的比例一半一半的样子。

    至于曹变蛟等几个军机大臣,他们习惯性的不插嘴,全程坐在那观望。

    因为军机大臣的传统就是不参与政治,这是天武朝养成的好传统。

    朱慈烺叫他们来,也不是让他们和那些官一样,踊跃辩论的,而是当官们从军事角度分析的时候,请他们发表专业意见的。

    毕竟对外征伐、灭国掠地之事,打的是国力和后勤,主要靠内阁下面的各部门协调运作。

    武将们根本不用讨论,他们都是赞同明军横扫世界的,最好能比当年的成吉思汗西征更加辉煌!

    蒙古帝国西征打到了欧罗巴,打的很漂亮,被西方称为“黄祸”,但他们没有往南征服南洋,和往东征服日本。

    大明做到了,现在大明只在往西深入上略差一筹,如果能卷起更大规模的“红祸”,那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个时代,会被世人铭记!会成为后世子孙奋斗的目标!

    朱慈烺和几位军机大臣一样,坐在御座上,低头品着茶,并不说话,静静的听着群臣的辩论。

    朝会是让群臣充分辩论,并不是走过场,这么大的国策问题,影响到大明帝国今后的生死命运,必须慎之又慎,从全局的政治角度考虑问题。

    朱慈烺再厉害毕竟只是一个人,眼界头脑都有限,总会有考虑不周、计算不到的地方。

    他很清楚,决定大明帝国命运的事情,一定要经过群臣的充分讨论,不然就太草率了!

    朱慈烺作为皇帝,也必须站在中立的位置上,引导着左右双方都畅所欲言,从争论中发现朝廷将会面临的困难。

    一旦他自己跳出来,明确支持某一方的话,那会议就没法讨论下去了,什么困难也看不出来,更没法进行兵棋推演了。

    朱慈烺一边听着,一边看向各人面色,默默统计着。

    武勋将领们应该是全部赞同对外全面征伐的,那么剩下的就是内阁大臣们了。

    首辅杨士聪虽然表面上温尔雅,但他骨子里和武将一样,也是个鹰派,所以他应该也是赞同全面战争的。

    而其他大臣们现在看来是一半赞同一半反对,赞成征伐的代表人物是鸿胪寺卿方以智、户部尚书李岩。

    方以智熟知世界,知道扩张带来的好处。

    而李岩身为户部尚书,负责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