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6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以智熟知世界,知道扩张带来的好处。
而李岩身为户部尚书,负责全国户籍,深知汉地九州人口稠密,将会对未来造成重大的隐患,应该找些事给这些人做做。
全世界宜居的好地方多的去了,只要军队拿下这些地方,朝廷再实行丰厚的移民政策,总有人会抢着去的。
若是再不走的话,李岩就要考虑搞一搞皇帝之前提出的房地产了。。。。。。
反对大明对外征伐的代表人物,有财政大臣黄宗羲、海事大臣沈廷扬。
以往大明进行海外战争,收获了广袤的土地,但每次打完仗,朝廷为了安抚当地人民,就要进行战后重建工作,防止他们穷死造反。
如此一来,朝廷每年就要贴出大量的真金白银,长期此往,帝国财政亏损十分严重。
原本年年有余、富得流油的大明财政,现如今年年赤字。
作为财政大臣,黄宗羲不得不反对。
海事大臣沈廷扬大概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而且他负责监管大明海域,可大明海域实在太大了,海事部根本就忙不过来!
还有一拨人,介于赞成与反对之间,也就是中立,他们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给出的理由也让人信服。
他们觉得,就目前来说条件还不成熟,大明还没有把握单挑全世界,一旦失败,我们大明帝国将会如何如何。。。。。。
在我们没有必胜把我的时候,应该先缓一缓,等历史时机成熟了再大举对外作战,岂不是更稳妥?
对于这番言论,朱慈烺当他纯粹是在放屁!
什么叫没把握?什么又叫时机成熟?标准在哪?
最后,思量再三的礼部尚书陈贞慧站了出来,直接表态:“陛下,臣反对全球开疆,我皇明的疆域已经足够大了,不应冒险挑起全球大战,把整个大明拖入一场大规模的、长期的、胜负难料的战争!”
“这不符合大明百姓的利益,百姓们不希望战争,尤其是在一个富足的环境中生活的百姓,更不希望战争!”
礼部尚书陈贞慧提出这种观点后,奉天殿内一片寂静,好半天没人说话。
明显的,陈贞慧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就差当场唱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了,让人很难反驳。
朱慈烺有些坐不住了,他动了动身子,左右看看。
下面的好些个大臣也在偷偷看着他,好像再说:陛下您要怎么办?是要不顾民意、乾纲独断发动战争吗?
朱慈烺瞥了一眼老僧入定的杨士聪,淡淡问道:“杨卿,你执掌教化部,你来说说,我大明的百姓是好战,还是喜享福?”
忽听天子问话,杨士聪头大无比,眼神闪烁着,躲躲闪闪,嗯了好半天才回道:“回禀陛下,我大明百姓自幼接受义务教育,在学堂里学的是勤奋、勇猛、爱国,只要陛下颁旨号召全民开疆,天下臣民自然会响应。”
朱慈烺眉宇微蹙,对杨士聪的回答很不满意。
他深吸一口气,清咳一声,笑呵呵地道:“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但值此纷乱之际,我大明不可错失良机啊!”
“因此朕决定,命皇太子朱和陛驻缅甸,统南军都督府,节制云南、贵州、安南、暹罗、缅甸、真腊各省所有兵马,主持讨伐莫卧儿事宜。”
还没等众臣反应过来,朱慈烺起身道:“待观莫卧儿战事如何,再图后计,好了,今天的朝会就议到这吧。”
吴忠适时高呼一声:“散朝!”
。。。。。。
第1138章 最后赢家
大朝会结束后,群臣议论纷纷,由于大家都签了保密协议,所以只敢在私下议论,出了宫门就不说话了。
杨士聪一人独行,脸色很差,可以说是心凉了大半截。
太子要常住鸟不拉屎的中南半岛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莫卧儿帝国不是叶尔羌、哈萨克汗国、东吁王朝这些小垃圾,不说太子能不能搞得定,就算勉强搞定了,那得需要多少年?
权力中心的天阴晴莫测,说变就变,汉王虎视眈眈,太子长期远离京师,危矣!
杨士聪一向高瞻远瞩,此时开始想象着自己将来的各种死法了。。。。。。
汉王府,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下雪来。
宽阔的王府书房中,灯火通明,王大操、朱大能、徐明武等人皆是兴奋无比。
“殿下,咱们总算等到今天了!”
王大操粗狂的声音在屋中回荡着,脸上洋溢着无尽的喜悦。
朱大能红着脸笑道:“殿下,等您当了太子,可得给小臣弄个好差事干干啊,最好和明武兄弟一样,也外放个什么总督!”
朱和墿的眉头皱了起来,只瞟了朱大能一眼,没有吱声。
徐明武见机说道:“大能兄呀,你大小也是个勋贵,将来的侯爷,不比当总督香吗?什么时候才能大气一点?”
朱大能反驳道:“侯爵有什么用?我爹还是国公呢,一样在家没事,整天逗鸟玩,哪有外放的总督潇洒!”
徐明武不再与他纠缠,应付着说道:“你要闲着没事,就去你家海外的封地上操练土著,带着他们满世界搞殖民。”
没有理会二人,朱和墿来到书案前,抽出一本鹅黄的奏本,提笔在上面写着“儿臣启奏”四个端正的楷字,可下面的话却一时难以下笔。
徐明武目光转向朱和墿:“殿下,您要替太子说话?”
“不,本王也想跟父皇讨个差事。”朱和墿摇头道。
汉王平日主军事,政治薄弱,从来没有协助过皇帝处置政事,好不容易遇到一次机会,上次的抓捕玄烨一事,还给搞砸了。
朱和墿觉得,自己在京师干坐着,兄长在外拼杀,万一他灭了莫卧儿帝国,岂不是太子地位更稳?
所以,他觉得自己必须找点事做做。
王大操赞许地点了点头,觉得做事好啊,当父母的都喜欢孩子不闲着有事做。
接着,他忽然意识道了什么,面色凝重道:“太子殿下手握五万嫡系人马,加上南军都督府的十万大军,手里一共十几万人马,万一。。。。。。。”
朱和墿摇了摇头道:“那十几万人马不是在他的手里,而是在朝廷手里!”
“他毕竟还是皇太子,储君的威望难以想象,当年陛下。。。。。。”王大操欲言又止。
朱和墿摆手道:“本王已经说了,那是朝廷的兵马!自古用兵打仗,打的都是粮草和后援,接济调配南军都督府大军粮草的是两广总督和云贵巡抚,只要我们争到这个位置,就能制约他的十几万大军!”
王大操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脱口说道:“对!殿下您一定刚要争下两广总督的位置!”
云南和贵州他倒不用担心,因为管这两个地方的最高长官正是王大操的爷爷王廷臣,总督云贵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战后的中南半岛百废待兴,产粮暂时只够地方消耗,大军粮草主要还是从云贵和两广运送,云贵负责陆路,两广负责海运。
现在汉王党掌握了陆上后勤,只需再拿下海上后勤,就能轻而易举的遏制太子党的命门!
“现任两广总督是谁?”徐明武插嘴问道。
朱和墿微微一笑:“两广总督是瞿式耜,听说这老家伙老的不成样子了,年前就上书请辞,内阁正在推荐人选。”
徐明武恍然,难怪汉王要上书求职,原来他早就算计好了!
不过,他还是出言劝道:“殿下,臣觉得还是应该静观其变,犯不着弄巧成拙,也免得陛下疑心”
王大操面色不愉:“徐兄,这话我老王不敢苟同,儿子替老子办事,那是天经地义,当今天子又是千年难遇的一代雄主,起什么疑啊?”
几人争论了几句,最终朱和墿还是决定上书求职。
事关皇储大位,他不得不为自己多做打算,用老爹教导时曾说过的一句话:“战机是创造的,不是等来的!”
。。。。。。
因为太子远离朝堂,近段时间汉王府很热闹,隔三差五的有朝中大臣打着各种理由前来拜会。
随着时间进入二月,徐明武与昭阳公主的婚事临近,这位准驸马与汉王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了。
汉王府的花园中,朱和墿和徐明武正在塘边双双垂钓。
王府管事轻悄悄的走到二人身后,迫不及待地说道:“王爷,宫里来人宣旨了!”
朱和墿手中的鱼竿一颤,旋即又稳定了下来,颤动时漾起的波纹在湖面上慢慢扩大。
徐明武却没有朱和墿的那股静气,他把鱼竿一扔,站了起来,欣喜道:“恭喜殿下了!”
规模宏大的承运殿前,汉白玉筑,墙柱涂红,青瓦覆顶青色琉璃瓦。
御前太监韩三捧着圣旨,高声畅读旨意,汉王朱和墿等人在正殿前躬身聆听圣意。
朱慈烺在圣旨中,对汉王朱和墿进行了很高的评价,说他深明事理,用心正大,处事明达。。。。。。
朱和墿越听越兴奋,身后的一干汉王党也心中暗喜,如此这般,只怕汉王殿下不久可承袭皇太子之位了!
然而,圣旨的结尾几句,也是精华重点几句,让朱和墿脸色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汉王朱和墿,深肖朕躬,特旨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封大将军王,进驻北庭都护府,节制征西、北庭两府所有军马,讨伐布哈拉汗国,西征萨菲帝国,以天子亲征之规格出征。。。。。。”
圣旨还在念,可朱和墿的已经听不进去了,满脑子嗡嗡作响。
徐明武等汉王党更是全体懵逼,呆立当场。
宣旨结束后,韩太监笑呵呵的扶着朱和墿,命两名随侍太监抖开天子御赐的大红披风,替朱和墿穿上,言说这是陛下当年用过的,汉王爷您可要一路珍重啊!
朱和墿不知道传旨太监什么时候离开后,他是被他架回大殿的。
过了一阵子,朱和墿显得比往常深沉多了,他身子前倾着坐在王座上,满脸凝思的神态,一动不动。
徐明武等人坐在他的下首,也是身子微微向前倾着,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可谓是有苦难言!
这比流放三千里还要狠哪!
三千里,不过是从南京到嘉峪关的距离,而从南京到北庭,再伐萨菲帝国,那就是一万两千里。
来回一趟都要一两年!
真真的要是京师有变,太子还能乘船飞速北上,一月足以返京。
而汉王,估计人家忙完了,他还没得到朝中消息!
朱和墿觉得,自己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不是征讨西域之路,而是父皇的套路!
第1139章 大争之世
汉王奉旨西征的消息传出后,一时间满朝哗然,连杨士聪等人也是措手不及。
原以为皇帝外放太子是偏向汉王,想学万历皇帝改立福王,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回事啊!
明发上谕后,有大聪明就在那埋头分析了。
最终他们得出结论:皇帝还在考验俩儿子,分别给他们一个目标,实力相当的两大帝国,看谁先灭掉目标,颇有“先入汉中者为王”的意思。
再往深了猜,这应该也是天武皇帝进行开疆全球的首战,拿两个儿子当先锋,当表率。
如果太子和汉王成功灭了两大帝国,那大明完全有统一天下的实力,全球开疆的战略将是不可逆转的!
天武皇帝有着成吉思汗一样的雄心,他要靠战争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子孙,让朱家的子孙在全世界开枝散叶,留下传奇!
至于为什么要打莫卧儿帝国和萨菲帝国?
那是他们该打!
怪就怪他们与大明接壤,更有亲近西方的举动!
而且他们对大明的扩张极度不满,早就有撸起袖子比划比划的打算。
整个亚洲,目前基本没有小国了,大多是被大明给兼并了,只剩下大明帝国、莫卧儿帝国,还有萨菲帝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当然,大明帝国的这条大腿太粗了,另外两个绑一起也没他粗。
便是如此,也不能小瞧了这两大帝国。
凭自己本事推翻父亲政权的人,往往都很牛逼,比如现任的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在他的统治下,莫卧儿帝国的疆域面积达到建国一百四十年来最大!
从喀布尔到吉大港,从克什米尔到卡维里河,除半岛极南端以外的整个次大陆,都是莫卧儿帝国的领土,比二十一世纪的印度国土面积还要大1。5倍。
而萨菲帝国,又称波斯第三帝国,是由波斯人建立统治伊朗的王朝,是继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以来第三个完全统一伊朗东西部的王朝。
萨菲帝国疆域东起呼罗珊,西至幼发拉底河,北抵卡拉库姆沙漠与咸海,南达波斯湾与阿拉伯海,囊括后世伊朗全境、伊拉克大部,阿富汗西部,还有部分高加索地区。
在阿巴斯大帝时期,版图甚至远达土耳其东部地区,国土面积与二十世纪的印度相等。
说起阿巴斯大帝,朱慈烺还亲自了解过,感叹其一生之光辉,同时从这位大帝那感悟到了很多。
阿巴斯一世,是波斯萨非王朝第五位沙阿,也就是波斯帝国皇帝头衔的是汉译名,他去世那年,朱慈烺刚好出生。
凡是伟大的皇帝,都特别重视巩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力量,阿巴斯一世也不例外。
他即位后直接向邻国奥斯曼帝国和布哈拉汗国认怂停战,大手一挥就是割地赔款,很慷慨,目的就是精力平定内部动乱,剪除权臣,又推行著名的阿巴斯一世改革。
狠狠发育了十年,阿巴斯这才露出獠牙,抄起武器,带领他的“现代化”军队东征西讨,先揍布哈拉汗国,再打奥斯曼帝国,把以前割让的土地连本带利的收了回来,进而让对方割地赔款。
特别针对奥斯曼帝国,阿巴斯一世连征三次,不仅收复了失地,还获得对整个外高加索的统治权。
随后与莫卧儿帝国的战争中,萨菲帝国大获全胜,攻占了东部重镇坎大哈,将萨菲王朝的疆域拓展到了印度河,使萨非波斯国势达于全盛。
阿巴斯一世不仅打周边老邻居,还打洋人,更是把勾结洋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玩的炉火纯青。
阿巴斯统治时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