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6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他苦苦暗恋的嫂子王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声称阿方索六世身体有缺陷,不举,没有生育能力。
这番言论直接炸了锅,贵族们先不管你们夫妻二人感情如何,国王没有生育能力,这是天大的事啊!
没有子女,就意味着你没有后人继承王位,那咱们还跟着你混干什么的?
在这种情况下,佩德罗二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夺取国王权力的好机会,于是他收买了很多朝臣和贵族,并且私下与王后发展成了情人关系。。。。。。
葡萄牙的贵族们早就对卡什特卢梅略尔伯爵的专权不满,再加上传言说阿方索六世可能没有子嗣。
按照欧洲的传统,国王无嗣,王位继承人便是他的弟弟们,如果没有弟弟,姐姐妹妹也行,甚至远房侄子,只要沾亲带故的都行。
阿方索六世一共有三个兄弟,三个姐姐,兄妹七人早夭了四个,只剩下姐姐凯瑟琳公主和弟弟佩德罗。
所以能继任葡萄牙王位的只有两个:远嫁大明的凯瑟琳,还有心怀不轨的佩德罗。
王位继承讲究先男后女,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侄女,于是贵族们开始聚集在佩德罗周围。
一场重大的政治危机由此开始了。
首先,佩德罗联合贵族们,将国王最信赖的卡什特卢梅略尔伯爵逼下了台。
接着,他的王后嫂子出场了,她突然离开王宫去了修道院,并宣布和国王离婚,并找了里斯本大教堂的主教做主。
宗教对欧洲王室的约束很大,这看似荒诞的事情,却离奇成功了!
教会经过一些所谓的调查,证明了国王确实没有生殖能力,于是解除了国王和往后的婚姻。
这一系列操作,不乏有法国的路易十四在暗中操作。
堂堂一国之君,老婆要离婚,自己却无能为力!
从“国王离婚事件”中,阿方索六世的王权统治遭到了严重打击,同时也让佩德罗抓住了机会。
天武三十一年,正当明俄战争打的火热之时,佩德罗二世发动宫廷政变,软禁了兄长阿方索六世。
同时也软禁了姐姐凯瑟琳公主和大明西王朱和垹,自己担任摄政王处理朝政。
法兰西、西班牙、奥斯曼等国第一时间宣布承认佩德罗政权,作为回报,佩德罗则宣布断绝与大明的外交关系。
不过,他很快又释放了凯瑟琳和西王朱和垹,将他们母子送到了大西洋上的亚速尔群岛明军海军基地。
原本佩德罗打算将姐姐凯瑟琳和外甥朱和垹永远软禁在里斯本,他又担心会惹来杀身之祸,毕竟他们娘俩是大明的皇室重要成员。
姐夫朱皇帝可不是什么善茬,万一暴怒之下派人杀过来,葡萄牙是扛不住的。
佩德罗的能力远超兄长阿方索六世,他并不想彻底得罪大明,跟大明断交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
葡萄牙作为大明的长期盟友,是大明针对欧洲的突破口,现在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也注意到了这点,葡萄牙从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小国,一跃成了香馍馍,哪边都想拉拢。
佩德罗就是想要利用这点,让葡萄牙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只要大明给的条件足够丰富,完全可以重新建交嘛,毕竟是亲家!
就算大明一怒之下放弃了葡萄牙,跟着欧洲霸主法国混也是不错的选择,反正横竖不吃亏。
宫廷政变成功后,佩德罗没有急着干掉兄长,他很聪明,流放了兄长后,大大方方的娶了自己曾经的嫂子为妻,并以摄政王子的身份开始统治葡萄牙,走上了人生巅峰。
面对葡萄牙政变,亲法势力掌权,欧洲诸国自然是欢欣鼓舞,大明却是彻底暴怒了。
“西方居然也出了个多尔衮,简直是流氓!”汉王朱和墿嗤笑道。
谁都知道,曾经鞑清的摄政王多尔衮,也是个逼兄娶嫂的混账玩意,没想到三十多年后,历史竟在大洋彼岸重演了!
“在这关键时刻,葡萄牙亲法,对我大明十分不利啊。”孙诺眉头微蹙。
法国人搞葡萄牙,相当于斩断了大明与欧洲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大明远东省麻烦了,从经济上和军事上会被孤立。
根据明葡同盟条约,葡萄牙在大西洋上划出一片适合生存的海岛,作为大明皇家海军的一处海外军事基地。
这座军事基地,连接了远东和欧洲,同时也连接了埃及苏伊士运河,这三个点,大明均设有军事基地,是贯通整个西方世界的有力战线。
现在葡萄牙亲法派上台,意味着这条战线的中间点岌岌可危,大明新建的西洋舰队,也将遭受严重的挑战。
众臣议论纷纷,朱慈烺开口道:“他们怎么乱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掌控葡萄牙!”
“佩德罗!此人颇具才能,不像是寄人篱下之人!”
回话的是锦衣卫指挥使卢以谦,也只有他对世界上的所有重要人物了如指掌。
朱慈烺摸了摸长须,接着道:“据远东总督府上报,葡萄牙人在巴西发现了金矿,似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矿。”
“看来佩德罗是想效仿百年前的西班牙国王,建立金银矿产的绝对君主制,他倒是个人物。”
众人一听,立时明白了几分。
法国人想利用佩德罗二世,只怕没那么容易掌控。
只要他有足够的财富,什么事都好办,而巴西的金矿,以及金矿所得的法定税入,恰恰可以让佩德罗二世成为全欧洲最富裕的国王之一。
国王一旦有了财富,完全实施不依赖贵族与议会的专制王权,更别说外国势力了,更拿他没办法。
朱慈烺一直也是这样玩的,有皇家集团的强大财力作为后盾,他完全不需要鸟任何人。
因为中国自秦汉统一货币后,货币一直成为皇帝与朝廷用以维持王朝运作、汲取民间财富的一种工具,太监和官员则是皇帝的工具人。
以往大明的皇帝想弄点钱,都得看下面官员的脸色。
什么勋贵集团是皇权的根基,太监和官集团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只要皇帝有钱了,根本不需要再倚重他们!
同样,皇帝为了防止别人掌握财富,威胁皇权,千百年来一直贯彻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同时牢牢掌握着铸币权。
究其原因,是担心富商巨贾,聚集财富,挑战皇权。
不管是哪个时代,只要有某个富商牛逼了,必然会遭到朝廷的打压。。。。。。
既然佩德罗二世是个有野心的人,那就好办了,什么事都可以坐下来好好谈嘛!
于是,朱慈烺决定派使者前往葡萄牙,听听这位新上台的小舅子想要的条件。
同时,朱慈烺也着手使用外交手段,瓦解所谓的欧洲反明同盟。
大致的思路已经有了,欧洲诸国大多有领土争端,比如丹麦和瑞典,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大明完全可以利用争端离间他们的关系。
还有波兰立陶宛王国,也和奥斯曼帝国有血海深仇。
至于法国和英国,他们虽然不接壤,但两国在宗教信仰上不同,路易十四想要统一国内宗教,手段排外,大明完全可以利用宗教离间英国和法国的同盟。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能谈拢就谈,谈不拢就打。
打之前,也要狠狠的削弱敌人的力量!
朱慈烺深知,欧洲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整体,即便是磨合了上千年,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很难穿一条裤子。
只要有足够的精力,大明想要收拾他们绰绰有余。
与此同时,朱慈烺派遣使者分别向瑞典和波兰立陶宛王国传递消息,大致意思是,大明收拾的是俄国,希望你们不要多管闲事。
如果没点逼数多事,老子大可连你们一起料理了!
不为别的,因为这两国与沙俄接壤,处于战争前线,特别是波兰立陶宛王国,联军的物资都走他们境内,要是大明的威胁起作用了,或者引起他们国内的反战者搞点事出来,那联军的境地就尴尬了。
第1194章 七国联军
按理说,波兰立陶宛王国与沙俄本来就有着矛盾,怎么肯花力气替自己的敌人出头而得罪大明呢?
不过,眼下全欧洲正在反明,作为法国的小弟,波兰立陶宛王国十分没有自知之明。
波兰国王约翰三世不仅无视大明的警告,反而仗着欧洲联军在身边,对大明使者十分傲慢无礼,连口热茶都不给就打发了。
这位仁兄根本不会想到,朱皇帝的刀子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只等一刀砍下去了。
得知鸿胪寺官员在波兰的遭遇,朱慈烺不惊不怒,在笑谈中制定了春季进攻计划。
波兰立陶宛这个不知好歹的联邦制国家,正是明军的下一步目标,也是大明敲山震虎的重要的工具。
天武三十二年三月初四,明军以哥萨克骑兵团为先锋,自斯摩棱斯克大道大举涌入立陶宛大公国境内,闪电攻占了维尔诺城。
维尔诺是立陶宛大公国的历史古都,也是最大的城市,因立陶宛大公国与波兰王国组成联邦国家,而失去了首都地位。
不过,维尔诺已经发展成了该地区最重要的科学化中心,也是波兰立陶宛联邦最著名的科学中心,政治、经济十分活跃。
十年前的俄波战争期间,维尔诺被俄国军队占领了数年,该市遭到了掠夺和纵火,市民遭到屠杀,失去了多年来成长的动力,但近年来人口仍然逐渐回升。
现在明军有哥萨克骑兵为先锋,他们轻车熟路的再次光临维尔诺城,将此地变成了地狱。
经受了一连串的侮辱和践踏,立陶宛大公国早已成了一条失魂落魄的土狗,失去了一切斗志,波兰军队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就缴械投降了。
立陶宛在波兰的北面,距离俄国很近,而欧洲联军与明军主要对峙在第聂伯河的基辅领地一带,两地相距一千多里,联军想救也来不及。
维尔诺被明军闪击,波兰立陶宛王国内公众舆论一片哗然,原先的很多主战派都被惊醒,大家都觉得这场战争似乎参与错了!
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组成的联邦国家,他们的联邦政治制度被称为贵族民主制或金权自由制,靠法律和贵族控制的议会瑟姆限制君主的权利,属于选举君主制,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制度差不多。
该联邦的两个主体国家在原则上是平等的,而波兰是事实上的统治主体。
然而现在是立陶宛大公国的“国都”被明军攻占,立陶宛人急了,身为立陶宛大公的约翰三世支持率陡然下降。他兼任波兰国王,住在华沙
约翰三世开始焦头烂额了,整天催促波兰贵族赶紧想办法收复失地,还催促联军,让联军履行盟约承诺,出兵收复维尔诺,再晚一晚,他搞不好就得被逼着下台了。
根据反明同盟定下的协约,确保同盟国任何一国受到明军侵略,都将被视为对其他各国的共同侵略,包括本土和海外殖民地。
于是,法国马上出来公开牵头,主要邀请与波兰接壤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就欧洲局势举行会谈。
会谈地点就近在华沙举行,由三国军队的代表参加。
现在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出,朱皇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波兰王国本土了,连嗅觉迟钝的波兰人自己也明白了。
但是悲哀的是,明白了也不能怎么样,波兰人现在的处境已经跟去年的沙俄一样,似乎在劫难逃了,他们只能求助反明同盟的盟友们。
于是,波兰代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掰着手指头、贴心贴肺地对两国代表分析了眼下欧洲的局势。
“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清楚了,明军下一个目标是我们波兰,再下一个目标不是神圣罗马帝国,就是奥斯曼帝国。”
波兰代表认真地道:“现在整个欧洲等于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应该同舟共济,相互信任,共御强敌!”
神圣罗马帝国的代表坐在那一动不动,跟死了一样,似乎这次会议跟他们没一毛钱的关系。
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在波兰的西面,除非波兰亡国,否则明军不可能到他们的领地。
这个时候,奥斯曼帝国的代表说话了,他频频点头,并言道:“眼下能保证波兰亡国不被明军吞并的只有奥斯曼帝国,帝国愿助波兰兄弟一臂之力,驱除明寇!”
嗯?
不仅波兰代表惊了,连一旁事不关己的神罗代表也是挑眉相望,一副不敢相信的脸色。
全世界都知道,波兰立陶宛王国和奥斯曼帝国有大仇,这些年打生打死,奥斯曼帝国一直想要侵占波兰,怎么现在这么友好了?
莫非是奥斯曼人想要更多的利益?
果然,奥斯曼帝国的代表马上提出了一个建议:奥斯曼帝国可以为波兰立陶宛王国提供军事协助,立刻派出军队北上迎击明寇。
但是这里边有个“技术障碍”,就是奥斯曼帝国在波兰的南边,要想迎击进犯来的明军,解放维尔诺,那奥斯曼帝国的大军肯定要越过波兰国土。
现在如果波兰能允许奥斯曼大军越过波兰国土、前往立陶宛大公国去作战,那么奥斯曼帝国就能立刻迎头痛击,从明军的魔爪下拯救波兰!
奥斯曼帝国的代表一本正经的说得吐沫横飞,似乎奥斯曼的军队是正义的化身,欧洲的宪兵,不计一切代价的为维护欧洲而战!
到了此处,大家才明白奥斯曼人为何这般热心,原来是趁火打劫,趁着北上抗明意图占领波兰的核心地区。
欧洲联军虽预定在华沙结集,但唯独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俄、波、奥三国交接处的第聂伯河一带结集,因为波兰人不让他们进入国境。
波兰代表没有回话,言说要先请示国王陛下,由议会讨论再决定。
奥斯曼帝国的代表没办法,只能等,他们本来也不敢抱太高的希望,因为他知道,波兰跟奥斯曼帝国是多年的世仇。
几十年来,大量的波兰军队被奥斯曼帝国消灭,不知道有多少波兰家庭因战争支离破碎,两国可谓是血海深仇,堪称不共戴天,波兰人恨奥斯曼人恨到了骨头里!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波兰大使很快就转来了国王约翰三世的原话: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