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635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635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波兰大使很快就转来了国王约翰三世的原话:

    “东方人来了,我们有失去自由的危险;但奥斯曼人来了,我们会有失去灵魂的危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我绝不容许奥斯曼军队进入波兰核心地带!”

    这说得很明白了,波兰立陶宛王国哪怕是亡国了,也不会容忍奥斯曼军队踏上波兰国土。

    说句好听点的,波兰宁可亡在明国手里,也不愿亡在奥斯曼人手里!

    奥斯曼代表没话说了,灰溜溜地回去跟帝国执政者大维齐尔汇报。

    大维齐尔也很丧气,要是按照奥斯曼帝国以往的脾气,趁着这个当口直接入侵波兰得了,还跟他们废什么话!

    可现在的情况是,欧洲联军跟明国的战争还在持续,奥斯曼军队最精锐的力量都调到前线了。

    而且大家都是盟友,法国人又在后面盯着呢,贸然搞事情只会让帝国处于被动,白白便宜了明国人。

    想通了这些,大维齐尔转而派出使者,前往莫斯科跟大明官方秘密接洽,争取停战和谈。

    大维齐尔的条件很简单,明军将重心放在北面,哪怕是将瑞典、丹麦和挪威灭国了,还有立陶宛大公国,奥斯曼的军队都不会动一下的。

    为了让大明获取足够的利益,大维齐尔甚至提出了割让埃及一带给大明。

    大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立陶宛大公国,又数路并进,秘密出动了大量的使团访问欧洲诸国。

    现在,波兰依旧茫然不知死期将至,但是一贯嗅觉灵敏的路易十四,立刻感到了巨大的不安!

    朱慈烺吞并了立陶宛大公国之后,并没有马上挥师东进攻打波兰,而是等了一阵子,嗅嗅国际风向。

    差不多一个月过去了,欧洲各国,尤其是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仅仅是谴责,并没有任何实质的行动。

    联军依旧在南线严守第聂伯河防线,也没有北上的迹象。

    面对奥斯曼帝国主动前来秘密联络,朱慈烺对他们开出的条件一点兴趣都没有。

    什么叫割让埃及一带?那地方本来就是我大明的好不?我们有军队驻扎,有任免官员,还深受埃及人民的爱戴!

    傻子也能看出来,奥斯曼人想要用明军去消耗瑞典、丹麦、波兰等国的力量,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

    前线的欧洲联军还在就波兰问题热烈地辩论着,因国家利益关系,谁也说服不了谁。

    政治上不统一,军事上自然不会有大动作,基本杵在那。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大明外交的运作,反明同盟的关系渐渐开始变得微妙,首先是当事国波兰立陶宛王国,出于不满开始离心离德。

    可好景不长,法国那边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法兰西将再度出兵十万奔赴前线,为小弟波兰找场子!

    与此同时,太阳王路易十四宣布御驾亲征,亲自指挥联军作战!

    两件事接连发生,波兰立陶宛国内舆论立刻又是一个大转弯,欢欣祥和的气氛重新占据主流。

    国王约翰三世许诺的“王国和平”似乎又变成板上钉钉了,约翰三世的地位又重新稳固起来。

    。。。。。。

    宽阔明亮的克里姆林宫,朱慈烺仔细翻阅着美洲传来的情报,远东战事的发展,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没想到吴三桂那帮汉奸这般能折腾,狗咬狗窝里斗,又是篡位又是自立的。

    “年号昭武。。。。。。”

    朱慈烺眉头紧蹙,喃喃说道,脸上闪过一丝嫌弃的表情。

    这么多年来,先是多尔衮篡位,接着洪承畴篡,现在吴三桂也跟着篡,他妈的开国当皇帝好玩呢?

    十七世纪,因大海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猛,对王权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欧洲的王权在资本挑战下逐渐衰落,只有法国越发坚挺,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同样,资本也对大明的皇权产生了一定影响,朱慈烺也适当的实行宽松政策,并积极让皇权掌握资本。

    但多尔衮、洪承畴、吴三桂之流,倒行逆施、肆无忌惮的篡位,践踏神圣的皇帝职业,使皇权直接受到挑战,朱皇帝深恨之!

    天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全球资本主义盛行,大明皇室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用路易十四的套路,加强中央集权遏制资本?使君主专制王权达到极致?

    主动妥协,实行君主立宪?皇帝当国家元首和吉祥物?

    朱慈烺缓缓摇头,无法接受这两条。

    要是学路易十四,将来物极必反,大明会自下而上的暴力摧毁了封建王权,砍了皇帝的脑袋。

    实行君主立宪也不靠谱,结果是把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实际上权力还是掌握在一小撮人手中。

    议会天天开会,真正解决问题的有几个?特别是核心问题,把会开烂了也没人去解决,因为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官僚主义依旧存在。。。。。。

    收回思绪,朱慈烺又认真地看了下远东军的进展,眉头更皱。

    女婿徐明武比吴三桂还能折腾,不仅单挑吴周政权,还两线作战跟英、法、西三国殖民军打了起来。

    眼下整个美洲都乱成了一锅粥!

    好在吴三桂不行了,只是据守东都一带死撑着,他人似乎也快不行了,命悬一线,连继承人吴应熊都召回身边了,准备随时升天传位。

    “陛下,巴黎传来最新情报,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准备亲征了!”

    锦衣卫指挥使卢以谦急急赶来,喘着粗气道:“路易十四不仅要亲征,还邀请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波兰立陶宛国王约翰三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瑞典帝国国王卡尔十一世,丹麦挪威二元王国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奥斯曼帝国苏丹及大维齐尔。。。。。。。”

    “陛下,分散诸国的锦衣卫人员紧急回报,西洋诸王似乎都在积极响应,准备亲往前线,共击我皇明大军!”

    说完,一向沉稳的卢以谦已是满头大汗。

    “七国联军?”朱慈烺讶然。

    路易小兄弟好手段啊,居然号召了整个欧洲来对抗老子?

    不过,若真是如此,明军的压力就大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慈烺回头吩咐道:“召集武大臣过来议事!”

 第1195章 教科书般的乌合之众

    天武三十二年的欧洲,战争乌云密布。

    几年前的第三次英荷战争以来,欧洲诸国在全世界与大明的冲突不断,尤其是法国与大明的关系急剧恶化。

    朱慈烺灭沙俄,极大的震动了欧洲列强,同时也导致了列强对大明的警惕。

    然而征服俄国后,明军西进的脚步依旧没有停止,进一步闪击了波兰立陶宛王国,此举彻底激怒了欧洲的霸主路易十四。

    随着路易十四带头亲征,欧洲诸国的国王们纷纷效仿,誓要共击明军,保护家园。

    四百多年前蒙古人的入侵,使得整个欧洲陷入了炼狱,这帮白皮猪不敢有丝毫大意,一个个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面对明军西进。

    这场战役,注定会载入史册,欧洲有头有脸的大贵族基本都会参战,颇有种趁着明军陷入俄国战事,要他命的节奏。

    其中奥斯曼帝国出人的分量最大,不仅苏丹相当于皇帝来了,连大维齐尔总理也来了。

    现任奥斯曼帝国苏丹和汉献帝地位差不多,他亲征自然要有出自科普鲁律家族的“丞相”陪同。

    路易十四原本也邀请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凑八个的,查理二世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了。

    说真的,查理二世压根就不想鸟路易十四!

    他父亲查理一世被克伦威尔公开处死后,小伙子在英国各地流浪了四十多天,形同乞丐。

    后来查理二世流亡到了法国,法国和尼德兰都拒绝接纳他,转而又去西班牙,结果欧洲各国的君主都对他不感兴趣。

    在这段流亡生活中,查理二世穷困潦倒,有时连住旅馆的钱都没有,跟个流浪汉一样,还曾在树上过夜,年纪轻轻就受尽了时间冷眼。

    他恨透了欧洲的贵族们,复辟后发誓一辈子也不会再踏足欧洲大陆!

    没来亲征的还有葡萄牙摄政王佩德罗二世,首先他本人不愿意,其次,路易十四也不敢带朱皇帝的这位小舅子,怕这小子忽然反水,影响了联军剿明大计!

    西征至此,明军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战果辉煌,但整个战局得形势对于明军来说依然十分严峻。

    首先,补给线越来越长了,再往西莫斯科就成了后方了,这地方明军刚打下来没多久,谁知道大军一走,毛子们会不会暗中反水添乱。

    其次,出征时间太长,将士们水土不服,朝廷大事不能决断,由内阁把持,不利于国家安稳。

    说白了,朱慈烺有些不放心杨士聪。

    面对咄咄紧逼的欧洲联军,此时朱慈烺面临着两种选择:

    第一,与联军议和,收兵回国。

    第二,继续刚下去,学当年的蒙古人一路往西打!

    但第一种,朱慈烺显然永远也不会考虑的。

    那样太怂了,也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明军一撤军,白皮们岂不是要上天?

    美洲那边也在打,压力还不小,明军欧洲这边打一打,还能给远东军缓解一下压力,两线战场互相支撑。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让朱慈烺坚定了继续刚下去的决心。

    进入春季后,万物复苏,地表气温上升,北方大开化,到处都是泞泥的道路。

    东欧平原是有了名的沼泽湿地多,联军进军缓慢,不管走哪,想快也快不了。

    在这种季节下行军,那是灾难性的,别说骑马跑,就是走,都有可能陷入泥里。

    要不是明军有熟门熟路的哥萨克骑兵团充当带路党,光凭自己的本事,别说闪击立陶宛大公国,就是跑到那都吃力。

    在这种情况下,伪军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因此,大明困难,白皮猪们同样面临着困境。

    大明仍有大把的时间去应对,甚至还可以主动一些,先行抢占战略先机!

    欧洲联军第一批人马大约十五万人,主力是波兰立陶宛王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一直在前线的第聂伯河与明军对峙。

    四月底,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率十万法军,会同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向华沙进发。

    与此同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丹麦挪威二元王国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奥斯曼帝国苏丹及大维齐尔也分别亲率大军前往华沙。。。。。。。

    欧洲联军的第二批人马,大约有二十万,其中法军占了一半。

    欧洲的战事,并非小打小闹,当初的三十年战争,光是瑞典就出兵十五万。

    整场战争死亡人数高达八百万,九成以上是神圣罗马帝国居民,单论士兵死亡人数,也有四十多万。

    几年前法国发动的遗产战争,路易十四出动了二十三万大军,与西班牙和尼德兰四十万联军交战。

    还有法荷战争,法国同样出动了十几万大军,使得法国成了欧洲霸主。

    此次路易十四亲征,法国的阵仗自然不小,而且为了获取联军的指挥权,赢得这场战争,路易十四显然要把希望放在法军身上。

    在他眼中,法兰西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天下无敌,别的都是打酱油的货色!

    二十万大军正在向波兰边境开进,准备加入反明大战,投入反对朱皇帝的战争。

    这样一来,形势便日益紧张了。

    如果三十五万联军会师第聂伯河,那么,明军将会遭遇整个欧洲的联合攻击!

    朱慈烺清楚地意识到,要取得胜利,无论如何必须在路易十四赶来之前占据主动权,彻底击垮波兰立陶宛王国,摧毁反明同盟中这根重要支柱,打乱他们的节奏!

    朱慈烺迅速调遣部队,主动出击波兰,主攻方向便是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国都华沙!

    五月上旬,明军故技重施,自立陶宛大公国出发,在哥萨克骑兵带路党的引导下,绕开了联军防线,再次闪击了波兰。

    当宋国公李定国率明军五千人的先锋军队,踏入波兰腹地后,与波兰联邦军队的克拉科夫公爵遭遇。

    明军人数虽少,但气势雄壮,如排山倒海般,面对如此架势,不明情况的克拉科夫公爵连忙下令军队后撤。

    后撤时,联邦军队的后卫与明军前锋发生了短暂的交火,被惨虐,以至于波兰军队闻明色变。

    当明军逼近华沙城下时,守军只有三千禁军和一万五千人的贵族军队,以及先前跑路的克拉科夫公爵,他正率领骑兵在华沙附近机动,显然是在找机会,不愿放弃继续抵抗的机会。

    在当时,波兰的联邦军队制度乱七八糟的,主要分为正规军、半正规军、贵族军队、禁军、登记哥萨克步兵、雇佣军、以及大量的私人军队。

    非正规军基于征募的农民的军队,俄波战争之前,波兰的联邦军队还挺有战斗力的。

    后来和联邦养的正规军联合为一支新的永久性军队,数量极为有限,其余大多是临时招募的雇佣兵,战斗力持续下降,变得一塌糊涂。

    对明军来说,这帮人就是教科书般的乌合之众!

    在进军华沙的一系列战斗中,出现了一桩神奇的场面,一支只有三十人的明军小哨队,居然击败了一支五千人的波兰联邦军队!

    更神奇的是,前来增援的四万联邦大军,遇到了前面的几千友军溃败,以为明军主力来了,吓得连忙调头就跑,连军旗都丢了,混乱之中发生大规模的踩踏事情,踩死者数千。。。。。。。

    明军无敌的传闻不断在波兰军中流传,以至于影响了波兰的上层贵族。

    五月中旬,明军逼近华沙,波兰立陶宛国王约翰三世携宫廷眷属和达官显贵,仓皇逃离国都。

    李定国兵不血刃占领波兰立陶宛王国国都华沙,并下令乘胜追击。

    波兰的光速沦陷,引起了联军的恐慌,同时,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

    没有人想到,明军居然会绕过他们“精心布置”的防线,直接端了他们后面的核心城市!

    此时,第一批联军的处境很尴尬,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