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654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654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朱和陛一马当先,朝午门奔去,一路上完全不怕被皇宫守卫射杀。

    皇太子的身份摆在这,即便是公然造反,若没有皇命在身,将军士卒们也不敢朝他放枪。

    他打你可以,你若打他,那性质就变了!

    君始终是君,臣子攻击就是犯上!

    同样的,皇帝对太子也是如此,皇帝和太子都是君,只不过太子相当于皇帝是臣。

    君权、父权和夫权,是这个时代的儒学教义,更是不可挑战的信仰!

    首辅杨士聪年事已高,不能骑马,他是坐着马车来的,在里面一个劲的催促车夫跟上太子,唯恐进入紫禁城落在后面。

    这时,其子杨通俊匆匆赶来,急急叫停了马车,又一个翻身钻进了车厢内,在杨士聪耳边低语了一阵。

    “什么?中军都督府的人马动了?”

    杨士聪听着汇报,发现情况不大对劲。

    驻守直隶的中军都督府,并没有按照流程经过军机和兵部就直接动了!

    要知道,中军都督府下的天武军和龙武军,可是大明最为精锐的部队,平日里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动用的,如今竟然直接从凤阳驻地向京城开来!

    而且他们都绕过了军机和兵部,更绕过了监国的太子!

    杨士聪忽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这次逼宫,恐怕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圈套!

    想到这里,他老脸骇然,忍不住剧烈咳嗽了一阵,使劲拍着杨通俊的肩膀低吼:“速速回府!”

    杨士聪连招呼都不打,丢下太子等人趁乱返回。

    想都不用想,一旦天武军主力增援京师,他们必败无疑!

    徐明德紧率五千卫戍皇城的天武军就挡了南府军半天,再加上大明最强的骑兵军团龙武军,请问这反还怎么造?

    起初太子党针对天武、龙武两大精锐也做过准备,先是安抚拉拢,安插人员。

    再者打一个时间差,只要太子登基,大位已定,效忠皇帝的天子三军肯定不会造反,到时候新皇再给几个统兵大将加官进爵就行了。

    可现在,他们居然提前出动了!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动,这还用问?

    能绕过军机和兵部调动天武、龙武两大军的,全天下唯有一个人!

    喧闹的皇城,南府军战意高昂,然马车中的首辅杨士聪,似乎如坠冰窖,浑身发冷,干枯的右手忍不住颤抖起来。

    他试着压住右手,但是没有用,右手不仅颤动的厉害,就像抽风一样,全身也跟着抖动起来。。。。。。

    恐惧,这是杨士聪发自内心的恐惧!

 第1231章 秦王

    五鼓时分,天已佛晓,太子朱和陛率众兵临午门。

    南府军气势汹汹,声势浩大,看着近在咫尺的紫禁城,太子党文武官员皆是人人振奋!

    就在此时,宫城人声喧哗,城楼上一阵跑动之声,在军械轻微的撞击声中,一杆杆火枪探出女墙,紧接着出现一排排身着织金皮甲的军士。

    “是御林军!”有人愕然惊呼。

    太子抬头,平静地看着威武肃冷的御林军,似乎知道他们会出场。

    听杨士聪言说,针对御林军他早已做足了准备,私下收买了几名禁卫将领,就连皇帝贴身的御林将军曹明皓也在接触中,听说那家伙还算识相。

    太子高呼问:“曹将军在吗?”

    一道声音响起:“在!”

    御林将军曹明皓的身影出现在城楼上,他看向太子含笑点头,太子也微微颔首示意,二人相视一笑,像是约好了似的。

    “曹将军,还不打开宫门!”太子命令道。

    曹明皓一撩身后披风,双手抱臂,望向太子含笑说道:“太子爷,您打算将臣调往哪里?”

    在承天门前,太子朱和陛许以长阳伯爵位兼领北京京营提督一职,想要拉拢徐明德,不想被拒绝,让太子颜面大失。

    曹明皓此时说这种话,嘲讽之意不言而喻。

    闻言,太子愕然,目光逐渐发寒,心中泛起层层杀意。

    “杨阁老!”太子低喝一声,准备问责。

    詹事府属官回话:“禀太子殿下,杨阁老的马车驶出皇城了。”

    “走了?”

    太子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首先,御林军似乎不愿配合。

    其次,杨士聪这老东西跑什么?

    细细思之,太子开始疑惑,曹明皓不过是父皇身边的一条狗,他哪来的胆子敢和自己叫板?

    老皇帝没了,这些天子近臣玩意儿不应该是喜迎新君吗?

    莫非父皇还在?

    太子的内心陡然萌生一丝恐惧!

    正在此时,一身戎甲的秦王朱和坤也出现在城楼上,秦王冲着太子抱拳行礼:“臣弟见过太子殿下!”

    “老五,你怎会在此?”

    太子讶然,鹰视狼顾重新扫视了一眼四周。

    要知道,秦王朱和坤自从跟着老皇帝西征沙俄,这几年也是磨练出来了,手里还握着龙骧夜不收这支善战的劲旅!

    “皇兄,你不用找了,我的龙骧夜不收的确来了,就部署在东华门!”秦王提醒道。

    太子不淡定了,厉色道:“五弟,你也要和我作对?”

    秦王叹了口气,道:“大皇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你赶快回头吧!”

    “回头?”

    太子自嘲一笑:“五弟,你糊弄谁呢?如今的情况,兄还能回头吗?”

    秦王劝道:“皇兄,收回成命,解散叛军,你还有机会的!”

    “哈哈哈!”

    太子听后忍不住大笑几声:“叛军?本宫乃当朝太子,大明储君,是嫡系正统!本宫的人你敢说是叛军?”

    秦王听了直摇头,暗道太子算是彻底掉坑里了,于是喝问道:“皇兄,难道你真要篡逆谋反,自绝于皇天列宗?”

    太子目光深邃,突然问:“父皇尚在否?”

    见他反应过来,秦王回道:“你说什么混账话,父皇自然健在!”

    “什么?父皇还在?”

    太子傻眼了,整个人像是被人施了法术定住了一样,浑身僵硬。

    刚才还牛逼轰轰的说自己是大明嫡系正统的皇储,手下的小弟都是朝廷合法的正规军,这一眨眼功夫,真的秒变叛军了!

    不仅太子傻眼了,南府军的一干武将们全都傻眼了!

    皇帝健在的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劈得他们灰头土脸。

    他们之所以跟着太子起事,完全是因为听说老皇帝没了,太子作为储君理应即位,为防有宵小篡夺皇位,这才率正义之师杀入皇城!

    可现在听说皇帝还在,正义之师岂不是变成谋逆叛军了?

    “你胡说!”

    郑经第一个跳出来辟谣:“大家都别信,老皇帝早就龙御归天了,是秦王他们秘不发丧,意图学胡亥假传圣旨谋夺大位!”

    “对!秦王在胡说八道,皇帝陛下早已驾崩了!”

    “对!是秦王谋逆!我等万不可重蹈蒙恬覆辙!”

    一些有野心、想要从龙之功的南府军将领纷纷叫嚷,给自己提气壮胆。

    哪怕皇帝真没死,他们也会奋力一击,因为到了这个时候,退缩就意味着失败,历史的经验告诉大家,失败的下场极为悲惨!

    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成了加官进爵,荣华富贵,公侯五代!

    说不定新皇废除天武朝的爵位继承制,恢复以往的世袭罔替,那就是公侯万代了!

    太子目光闪烁,心中也在纠结,他很想退却,但又担心其中有诈,真是骑虎难下。

    最重要的是,这是在造反,不是过家家,造反哪有造一半收手的?

    就算父皇不杀他,可

    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压在他这个太子身上,说不干就不干了?玩儿呢?

    眼见叛军声势再起,太子迟迟没有动静,秦王朱和坤放声提醒:“皇兄,实话告诉你吧,父皇早已有了部署,你指望的东瀛军,来不了!”

    闻言,太子嘴角一抽,似乎受到了些许打击。

    可下一刻,他像是一头发狂的雄师,冲着秦王喝道:“来不了又如何,掌控天下,孤一人足以!”

    太子撩开身后袍子,右臂有力一振,喝令道:“攻!”

    军令如山,南府军动了。

    虽然大多数人动作迟疑,不愿反叛,但也有不少太子集团的死忠奋勇而上。

    大明幅员辽阔,占据了世界陆地的一半以上,为了更好的统治地方,四大都护府军队除了汉人士兵为核心,又吸收了当地各族的豪强精锐。

    南军都督府同样如此,除了驻守云南的靖武军,部队由印度人、缅甸人、泰族人、佬族人等各族组成,这些人大多数是“长子南征”时归附太子的各国降军精锐。

    这帮家伙曾经被靖武军碾压击败,又长年活在朱和陛的统治之下,因此只认印度国主(太子),不知大明皇帝。

    随着太子朱和陛一声令下,阿三们舌头打着转,火枪在手中耍杂技的旋转了两圈,接着便勇往直前地扑了上去,有攀墙的,有撞午门的,不一会儿紫禁城的红墙上便挂满了技艺高超的三哥们。。。。。。。

    城楼上,秦王朱和坤抽搐宝剑,冲着太子叫道:“皇兄,别逼我!”

    太子安坐马上,平静的看了他一眼,面容坚毅,似乎是铁了心的要上位。

    平心而论,太子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他的才智很出色,结果上面有个逆天的老子,

    在这种压力下,精神不出问题才怪呢!

    更悲哀的是,受到杨士聪等人蛊惑,太子几乎没了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因为他很清楚,被废的太子,就算不死,也难逃幽禁终生的下场!

    突然,鼓声震天,分列在午门城楼两侧的十八面巨形大鼓,在十八名大汉将军擂击下,发出雷鸣般巨响。

    紧接着,一支御林军整齐列在城楼上,为首将军迈开大步,面南而立,发出响彻云霄的洪声:“皇帝陛下驾到!”

 第1232章 帝出

    。。。。。。。

    “皇帝陛下驾到!”

    短短六个字,如洪钟大吕,让气势汹汹的叛军们吓了一跳,面容失色者有之,失手落枪者有之,人人形态各异,皆是骇然。。。。。。。

    鼓乐齐鸣,明黄色的华盖下,朱慈烺在殿廷卫士的簇拥下,登上午门城楼。

    准确来说,他是坐在龙椅上被抬上来的。

    秦王朱和坤闻声疾步而来,由他领衔,数千名御林将士黑压压地行礼,齐声欢呼:“万岁!”

    “万岁!万岁!”

    仅仅片刻,原本混乱的战场立时肃静下来,叛军也不攻打,很多人呆呆的抬头看向头顶。

    五伞盖、四团扇,还有一切代表皇帝仪仗的东西都出现了!

    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皇帝亲临!

    果然,不多时,天武皇帝的身影出现在了女墙后面,他就像是一位巨人,居高临下,俯视天地!

    当朱慈烺出现的那一刻,太子等人心头剧震!竟有战将慌乱之余当场栽落马下!

    看着乌泱泱一片的叛军,朱慈烺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慌张,反手指着太子喝问道:“太子,你这是做什么?”

    朱慈烺可不是什么太平皇帝,他是身经百战的天下雄主,八九岁就跟将士们同吃同住,多次指挥过几十万人的军阵,眼前这些叛军他还真没放在眼里!

    朱和陛已然呆住了,他一直骑在马上,呆若木鸡的看着那道伟岸的身影,再无之前的指挥若定、英勇无畏之姿。

    突然,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身体不自然的都动起来,和杨士聪的反应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东宫与太子党商议的时候,朱和陛觉得父皇病重,朝廷空虚,远征归来的帝党似乎疲软得不堪一击。

    加之他监国数月,将朝廷各部都换成了自己的人,而父皇的亲信不是隐退就是调走了。

    随着太子党人数的激增,他不断的感觉到自己的强大。

    在杨士聪等人的吹捧中,朱和陛似乎看到自己已经接手玉玺,即将成为大明帝国最高的统治者!

    而当他真正面对父皇的眼神时,他才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无力!

    哪怕此时叛军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朱和陛也提不起勇气,被这道熟悉的发问声吓得双腿发软,气势大减。

    太子的气势已经被朱慈烺稳稳地压制了,面对问话,竟有些不敢回话。

    一旁的郑经等叛将,对太子的表现大感失望,内心十分焦急。

    事已至此,他们早无退路,郑经见太子畏畏缩缩的,弱了叛军声势,只得硬着头皮开口道:“陛下年迈昏庸,久不临朝,信重奸佞,致使朝纲混乱,社稷堪忧,今太子殿下奉正去邪,重振朝纲。。。。。。。”

    “放肆!”

    朱慈烺一声断喝,怒目而视,指着郑经:“竖子!你找死!”

    朱皇帝居帝位已久,养威尤重,连一个眼神都有着强大的后坐力,无人敢与其对视。

    话音刚出,就把郑经等人给震慑住了,令他们惶惶不安。

    接着,朱慈烺又对朱和陛问道:“太子你说,你想做什么?取朕代之?”

    直面最敬畏的父皇,朱和陛的胆魄早已被那一声怒喝吓去了七八分,但事已至此,已经容不得他退却半分。

    太子硬着头皮,回道:“父皇轻嫡长,重庶出,颠倒纲常,是为取乱之道,儿臣不服!”

    “你不服?你有不服的本事吗?”

    朱慈烺虽身体不佳,但气势尤壮,他指着曹明皓道:“去,打开宫门,让他们打进来!朕要看看,太子这些年在印度都带的什么兵!”

    “臣领命!”

    曹明皓没有丝毫犹豫,闻声疾步走到门边,命人打开宫门,又亲率领御林军人马整齐地列在午门外。

    老皇帝的这一手,让所有人都懵了,朱和陛也是愣在当场。

    宫门大敞,半晌居然无一个叛军敢冲杀进去!

    终于,郑经说话了,他提醒太子道:“殿下,杀进去吧!大好时机就在眼前哪!”

    大好时机?杀进去?你确定?

    朱和陛疑惑地看着眼郑经,没敢应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