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8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8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澳门并不是被葡萄牙人占领了,只是葡萄牙人缴纳了费用,租用一些土地,获取在澳门生存的权力而已,很多事情都会受到大明的限制。

    葡萄牙真正建立据点插上国旗,并占据澳门是在晚晴的时候。

    “当然,卜加劳铸炮厂还有最新型的燧发枪。”汤若望回答道,他不知道大明的皇太子为什么对火器兴趣这么大。

    朱慈烺欣喜道:“不知道先生能否制作出?”

    汤若望摇了摇头,道:“殿下,很遗憾,最新型的燧发枪,卜加劳铸炮厂也仅仅仿制出不久而已,臣只是得到了一支,虽然还在研究,但目前并不能仿制出。”

    朱慈烺点点头,表示理解,他也只是保着试试看的心理,只能够造出旧式的隧发枪就以经很满意了。于是道:“那这普通的燧发枪你可以造出吧?”

    “很抱歉,殿下,普通的燧发枪我也不能造出,毕竟我平时没什么时间研究这个火器。”

    朱慈烺听闻后很失望,虽然他手中有毕懋康所绘的图,不过想要凭着图制造出燧发枪,难度很大,并且需要大量的时间。

    见到皇太子眼中难掩的失望,汤若望继续道:“不过,殿下,我有位朋友可以造出。”

    “是何人?请先生为我引荐!”朱慈烺有些好奇,难道大明还有高手?

    “殿下请稍等。”汤若望和他的一个助手低语了几句,助手迅速离去,好像去请什么人了。

    不一会儿,有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在汤若望助手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一进门,男子就说道:“神父,我正研究那把火枪呢,为何这么着急把我找来?”

    汤若望连忙道:“和鼎,这位是当今太子殿下,快来过来拜见。”

    那男子闻言大吃了一惊,没想到当今太子殿下居然驾临。

    不过他虽然吃惊,但也没有显出多少手足失措的样子来,忙向朱慈烺躬身一揖,道:“草民见过太子殿下千岁。”

    朱慈烺忙道:“先生不必多礼,请问先生的令尊是否是故佥都御史、前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大人。”

    那男子怔了一怔,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先父。”

    朱慈烺这才确定,汤若望所说的可以造出燧发枪的朋友就是孙和鼎,也就是孙元化的长子。

    孙元化的几个儿子自小受到熏陶,也精通火器的制做,其中以孙和鼎最厉害。因为孙元化被朝廷冤杀,也难怪孙和鼎见到自己并无多大触动。

    听孙和鼎回答,朱慈烺接着道:“我听汤先生说孙先生精通火枪的制造之术,我大明正好要铸造一批火枪,以抵御关外鞑子,因此想聘请先生相助。”

    那知孙和鼎听了朱慈烺的话后,立刻摇了摇头,道:“先父临终前曾有遗命,令我们兄弟终身不得出仕为官,在下实在不敢有违先父遗命,故此不能从命,还请太子殿下见谅。”

    因为孙元化生前加入了天主教,汤若望给临死前的孙元化做了最后的弥撒,在这最后时刻,孙元化请汤若望转告三个儿子,不要因为他被冤杀而抱怨朝廷,不要当官,把他的遗作整理出来传于后人。

 第十五章 致富第一步

    听到孙和鼎一口拒绝,朱慈烺表示理解,当然不会就这么放弃,接着又道:“本宫也曾听闻过孙大人的才能,被奸臣诬陷身死,真乃国之损失。”

    朱慈烺的这句话,让汤若望和孙和鼎心中震惊,没想到当今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种见识。

    特别从他口中说出奸臣二字,在场包括徐盛和吴忠等所有人都知道,殿下口中的奸臣指的是谁,那可是当朝内阁首辅,温体仁啊。

    “小爷”吴忠小声的提醒朱慈烺,想让他说话注意一些。

    朱慈烺并不觉得自己冒失,接着道:“怎么?构陷忠臣,他温体仁不是奸臣?”

    “殿下,请别再说了”孙和鼎连忙劝道。

    朱慈烺能当场表明立场已经让孙和鼎大为感动了,然而,朱慈烺这番说话,也会为自己带来麻烦。

    奸臣构陷是不假,然而最终下令杀孙元化的是崇祯啊,朱慈烺这么说,不是变相的指责当今皇帝吗?

    朱慈烺当然知道这层道理,他却不怕,这里除了汤若望和孙和鼎,就是吴忠和徐盛,这二人绝不会出卖自己。

    至于汤若望和孙和鼎,除非脑子有毛病才去告发他。这也是他敢直言的原因,一切为了拉拢汤若望和孙和鼎。

    朱慈烺见时机差不多了,不再废话,直接说出了最大的筹码:“孙先生请放心,有朝一日,我定会为令尊平反。”

    听到当朝太子殿下的亲口承诺,孙和鼎身体微颤,随后当场下跪,眼睛有些湿润,道:“草民愿为殿下效死!”

    朱慈烺扶起了孙和鼎,又看向汤若望,道:“汤先生,我会奏请父皇陛下,为你们天主教御赐牌匾的,这样会对你的传教有些帮助。”

    “多谢殿下,您真是一位奇人,年纪轻轻就有明君风范。”汤若望兴奋的有些手舞足蹈。

    看到被搞定的二人,朱慈烺自然十分高兴,三人开始坐下详聊。

    朱慈烺将后世燧发枪的发展大概讲了一遍,想为他们二人的研究有个目标。接着又和汤若望和孙和鼎二人聊了许多关于天文,数学等领域的学识。

    汤若望和孙和鼎对视一眼,皆感觉对方眼中的震惊,眼前这个太子殿下,还是人吗?不到十岁,竟然知道这么多?有些学识居然比他们二人还要超前。

    莫非真是真龙转世?到了现在,一向不迷信的汤若望和孙和鼎居然对信仰产生了一丝动摇。

    “小爷,该回宫用膳了。”吴忠轻声提醒道。

    朱慈烺有些不愉,道:“急什么,我与两位先生相见恨晚,不要打扰我们。”

    他并不是刻意装逼卖好,而是真的与他们二人相谈甚深。

    朱慈烺来到明朝后,虽说也算土生土长了几年,但在古代的环境中,没灯没电的,他的内心还是很压抑的。

    特别是身边的太监宫女,不是迷信就是唠叨,若放在后世基本和傻币没两样,朱慈烺和他们几乎聊不到一起,只能安排他们去做事。

    今天遇到汤若望和孙和鼎二人,谈着一些现代的知识,朱慈烺的内心像是得到了解放。

    “殿下不妨在这里用膳,尝尝异国风味。”孙和鼎提议道。

    朱慈烺点点头,对着汤若望笑着道:“可,今日就在汤先生这里用膳了。”

    汤若望自然欣喜,连忙亲自带着下人下厨做菜去了,朱慈烺则与孙和鼎继续探讨着燧发枪的事情。

    没过多久,汤若望和下人们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汤若望亲自端着两杯茶出来,道:“家里也没有什么好菜,还望殿下多担待一二。”

    朱慈烺接过茶水,看了一眼,笑着道:“我以为汤先生给我端的是咖啡呢,原来是碧螺春。”

    汤若望瞪大了眼睛,道:“哦,上帝,殿下您说的咖啡在我们那被称为‘魔鬼饮料’,是不能喝的,我怎敢给殿下喝那种东西。”

    朱慈烺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看来咖啡是欧洲还没流行,这时的天主教还在排斥咖啡。后来教皇亲口品尝后认为可以饮用,并且祝福了咖啡,咖啡才在欧洲逐步普及,不过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吧。

    “这是辣椒?”朱慈烺夹起一道菜中的红色辣椒,惊奇道。

    他自从来到大明,这些年,就没见过辣椒,御膳里的辣味都是用芥末和葱姜蒜来调和,吃起来根本感觉不到正宗的辣味。

    “这是番椒,奇辣无比,殿下小心。”汤若望连忙提醒道。

    “这不就是辣椒嘛,我认得它!”朱慈烺哈哈一笑,一口咬下。

    顿时一股辛辣的感觉直冲脑门,朱慈烺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他以前最爱吃辣,如今再次尝到这种久违的味道,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殿下真乃神人也”汤若望和孙和鼎看向朱慈烺的眼神充满敬佩。

    辣椒虽然在几十年前就传入了大明,也有人曾经试着吃过,不过因为特别的辣,导致吃过的人感官上有所触动,还以为是中毒了呢!

    从那后就几乎就没人敢吃了,只把辣椒当成了观赏的草花,并且记载在一本名为《草花谱》的书中,叫做“番椒”。

    “爽!”朱慈烺轻抿了一口茶,忍不住赞叹道。

    在用膳期间,朱慈烺又和汤若望聊了一些辣椒的问题,比如现在哪里可以搞到大批量的?

    汤若望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什么对辣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还是仔仔细细的回答,最后还赠送了一些辣椒种子给朱慈烺,并为他讲解了如何培育。

    朱慈烺一听就懂,他在另一个时空,可是亲手种植过辣椒呢,虽然是玩玩,却也对辣椒极为的了解,主要是太简单,只要找个温度适合的地方就可以种植。

    朱慈烺打算在南方以私人的名义买些土地大面积的种植辣椒,最终考虑选在了安徽南部一带,那里流寇作乱刚刚平定,很多大地主的土地都无人耕种荒废了,这个时候以低价买来最合适。

    至于为什么种植辣椒,朱慈烺自然不会对他们二人说,这可是发财的路子!

    用完膳,朱慈烺先稳住了汤若望和孙和鼎,让他们先在这里的实验室先研究,等他回宫请示崇祯皇帝,再安排他们。

 第十六章 大明第一家火锅店

    朱慈烺在回宫的路上,哼这小曲,显得非常的开心。

    吴忠和徐盛一脸蒙圈,不知道自家殿下为何如此开心,却也不敢开口询问,或许殿下是因为火器的事情吧。

    他们不知道,此时的朱慈烺心中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计划,有了辣椒,他可以赚取大把的银子!

    比如开个火锅店,麻辣烫店,烧烤店,在全国开连锁店,做大做强。想想后世这些店有多火,就知道国人的口味了,一定能赚大钱,这个时候孜然也有了,一切水到渠成!

    朱慈烺要抢占商业先机,准备在大明开第一家火锅店。

    刚进入紫禁城,朱慈烺停顿了一下,说道:“吴大伴,上次听你说你有个弟弟叫吴诚,在老家开了个饭馆被人挤兑的开不下去了,到了京城投奔你来了?”

    吴忠不知太子殿下什么意思,但还是老实回答道:“已经到了北京城,还在一家酒楼给庖子当伙计呢。”

    朱慈烺道:“吴大伴,本宫打算安排一下你这兄弟。”

    吴忠有些担心的说道:“小爷,奴婢这个兄弟没见过事面,怕给您误事。”

    朱慈烺一笑道:“有你在这摆着呢,他也差不到哪里去吧,只要他忠心,本宫定会给他个好差事。”

    吴忠赶紧说道:“那奴婢先替家弟谢谢小爷,不知道小爷有何吩咐?”

    朱慈烺告诉吴忠,让他转告他弟弟吴诚,在承天门外的棋盘街寻一家高档些的店面,准备开一家高档的火锅店。

    朱慈烺要将后世的经营理念带到明朝来,再将后世的一些特色吃法及烧烤麻辣烫什么的鼓捣出来一些,那一定会很火。

    等到盈利了,时机成熟就开成全国连锁,到时候就会财源滚滚而来,那不就什么都能干了吗。

    当然了,他不会用自己的名义去开火锅店,所以找了吴忠的弟弟,挂在他的名下。

    第二天,朱慈烺抽了空闲,带着一行人又微服出了紫禁城,他要亲自见一见吴忠的弟弟吴诚。

    吴诚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从小家里穷吃不起饭,因此哥哥吴忠从小就进宫做了太监,每年寄回家一点银钱补贴家用。

    吴家生活有所好转后,吴诚或许是被饿怕了,长大后特别喜欢做菜,于是自己开了小饭馆,想靠着自己的手艺和努力积攒点钱娶个媳妇,为老吴家传宗接代。

    因为手艺不错,他那小饭馆生意倒是挺不错的,生活过得还算滋润然。

    而好景不长,因为他太过老实,被同行勾结镇上的恶霸,隔三差五的到他的小饭馆闹事,最终让他关门转让了饭馆。

    吴诚来到京城投奔哥哥吴忠后,发现兄长虽然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红人,却也没什么通天的本领,也没有给自己找个差事。

    吴诚还算有良心,没有抱怨兄长,自己在京城找了个酒楼给庖子(厨师)当伙计,打打下手,趁机学点新鲜手艺。

    就在今天,他的兄长吴忠突然找到他,说太子殿下要见他,这让吴诚愣了好半天,感觉像在做梦。

    在吴忠的催促下,吴诚连忙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前来参见。

    在京城某酒楼一个豪华的包间内,朱慈烺看着战战兢兢、说话都有些不利索的吴诚,心中还算满意。

    朱慈烺在当面了解了一下吴诚的情况后,就决定将火锅店的事情交给他负责。

    对于开展副业赚钱,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比较老实本分的人,能严格执行他的规划,不偷奸耍滑就行。

    一下午,朱慈烺都和吴诚在一起鼓捣开火锅店的事情,朱慈烺口述菜谱和火锅店管理制度,吴诚负责记录。

    朱慈烺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把吴诚给惊呆了好几次,感觉脑袋都不够使了。

    不过他好歹也自己开过饭馆并且有在大酒楼的工作经验,在经过朱慈烺的解释后,理解的还算不错。

    朱慈烺最后告诉他,这是机密,不经他的允许不能外漏,否则提头来见。

    在朱慈烺离开后,吴诚突然感觉浑身一阵轻松,一切感觉都像做梦,太子殿下居然亲自召见他,并跟他聊了这么久,真是受宠若惊。

    不过当他想起太子殿下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冷不丁的打了个冷颤。

    吴诚没有耽搁,当天就转遍了整个棋盘街,找到了一个位置非常好的酒楼。

    这是一座两边临街的三层酒楼,面阔八间,装修豪华,里面东西齐全,入手可经营,后面还有个不小的院子,带着七八间砖瓦房。

    老板因为欠下赌债不得已低价出手,原本上万两的家当,现在只需要六千两银子。

    吴诚赶巧了,在仔仔细细看了大半个时辰后,终于下定决心盘下了这座酒楼。

    吴诚办事还是比较麻利的,只是花了几天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