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红山辛辛苦苦的经营,都化成了泡沫
李白麟花了好几个呼吸的时间,艰难告诉自己,刚刚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当他来到红山断壁缺口之处时候,正好看到那个少年,抱着自己的“金丝雀”飞出红山,下坠之中撑开一柄油纸伞。
身处山石腹地,李白麟的视线被妖兽潮水所阻挡,那两道看起来“神仙眷侣”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视野之中,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李白麟辛辛苦苦要打的算盘,很可能就被这个姓宁的给破坏掉!
徐清焰是自己计划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狩猎日后,将由他亲自入宫,送给父皇,这个姓宁的胆大包天,带着自己的“禁脔”跃下红山,看样子是要远走高飞了?李白麟面色阴沉,龙有逆鳞,触之则怒,宁奕这一路上已经触怒了自己太多次,唯独这一次,他真的忍耐不了。
站在李白麟身旁的二皇子,面色同样不好看,只是李白鲸的眼神里,多了三分若有所思,他在心底缓慢盘算着自己的计划自己的老师以十境修为出手,都被宁奕跑了?进入红山之后,二皇子便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心底无比清楚的一点,是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姓宁的蜀山小师叔,此刻已沦为东境琉璃盏中的一根灯芯。
眼底的愤怒无法隐藏,李白麟攥了攥拳头,他感应自己身体内的星辉已经复苏,他站在石壁断口,已经准备跃下,亲自出手,在红山地带追杀宁奕
没有等他真正实施举措,红山轰然一声,那座恢弘寝宫以迅猛之姿,凿破大地,涌出地面。
那头远古狮子的复苏,让李白麟面色抖了抖,硬生生止住了跃下红山的冲动。
三皇子的眼神,变得有些微妙。
他忽然明白了红山震颤,妖兽暴走的缘故,再联想到宁奕从奇点跌坠出来,落在自己面前时候的狼狈,这些事情恐怕都是这个姓宁的折腾出来的。
他远远眺望,黑云压山山欲摧,纵身一跃看起来豪气干云的两个人,瞬间都被妖兽的影子吞没,这让李白麟有些担心宁奕死了最好,一了百了,如果徐清焰出了意外该怎么办。
两位大隋皇子,站在孤立无援的红山山腹,外面阴云低沉,妖兽嘶吼。
忽然之间,头顶开出一片太平。
有个温和的男人声音在头顶响起。
“两位殿下无须担心。”
李白麟眼底的戾气顿时烟消云散,他低垂眉眼,对于这个声音,他并不陌生,每年佛门和道宗的俗世领袖,都会来到天都城给自己的父皇贺寿,而这道声音的主人并不常来,天都城里的大人物,都希望这位灵山客卿安心待在东土,少些走动涅??境界的大能,大隋扳指头都能数过来,每一位涅??境的走动,都少不了要惊动一些风云,而这位灵山客卿,在继承菩萨道火得证果位之后,几乎没有单独出行过。
他到了,便等同于她也到了。
李白鲸眯起双眼,轻声笑道:“见过瑶池圣主,宋天王。”
红山上的两道身影,闻言之后,微微抿唇,不言也不语。
天池位于长白山,又称之为瑶池。
所以天池圣主和瑶池圣主,这两种称呼,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女子来自西王母庙,按道宗门内的教义礼仪,就算是直呼娘娘也并无不妥,至于她身旁的男人,喊一声天王,喊一声明王,都算是其独有的尊称,灵山的俗世客卿极其稀少,都是与菩萨前世的涅??火焰有缘,以两位大隋皇子的身份地位,喊一声宋客卿,其实就可以了。
李白鲸顿了顿,问道:“两位是特意赶来的,还是特地来平妖司接人路过的?”
瑶池圣主轻声道:“都有。”
李白鲸立马心领神会,笑道:“我给朱砂姑娘准备了一些薄礼,回到天都之后派人送去,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蹲在山顶上的宋伊人瘪了瘪嘴,对这一套丝毫不感兴趣,这两位大隋皇子争来抢去,这几年来没少派人讨好自己,道宗和佛门的利益纠葛复杂深远,各处一方,但是拉拢了自己,就等同于有了两派最大的靠山,几方人马,诸多风雨,有来有往。
宋伊人不喜欢复杂的权谋斗争这一套,他不喜欢仗着自己的身份当一个棋手,更不喜欢在棋盘上当一枚棋子,他喜欢骑马驰骋天神高原,喜欢拔刀意气之争。
所以对于这两位大隋皇子,人前人后,他都是直呼一声“姓李的”,以他的身份地位,一声称呼也无所谓,两位皇子一笑了之,至于那些邀请,无论重要不重要,有没有必要参与,宋伊人一律敬而远之,一心只想着抱着朱砂丫头在被窝里睡大觉。
蹲在红山山顶上,宋伊人眯起双眼,打量着宁奕这个躺在山石上昏过去的少年郎,看起来颇为狼狈,单看面容,三分单薄,七分清秀,倒不像是个狠厉的主儿,听说他在天都城里跟应天府的青君硬撼,脾气倔,不好惹。
虽然身处北境平妖司,但是宋伊人向来看得很清楚,四座书院的脉系早已经不纯粹了,青君也好,其他的几位大君子,背后都沾染了皇权的气息,除了被孤立的白鹿洞书院,另外三位大君子都有过递信北境的行为,可能是瞅准了自己在北境一定会回去,不管以后是在须弥山还是长白山修行,总绕不开天都的这道门槛这些人的算盘都没有打错,宋伊人手底的几枚玉符,除了长白山和须弥山各有一枚,其他的都是通向天都,但这几年他还真的一屁股坐下来,扎了根,不从在北境挪动过半步。
渐渐的,那些天都远道而来的书信,便越来越少,直至没有,这些书信的寄来,宋伊人原本是有些“心生感慨”,毕竟自己区区一个平妖司玄字铁骑的持令使者,何等何能得到如此多未来大人物的关注和邀请,这些书信的质地很好,选的都是天都最上乘的纸张,甚至可以用来喂马,更多的是被宋伊人挂在玄字骑茅坑门口世态炎凉,他看得清楚,真心欣赏还是虚情假意,字里行间或许看不出来,但是时间能够说明一切,最后玄字骑茅坑门口没纸了,麾下有人怒骂天都那些权贵都是些跟风站队的。
宋伊人离开长白山的时候,没有带走一样宝物,神兵,利器,都没有,他身上的三柄长短刀,是来到平妖司之后拿战功交换的,他就只带了一个朱砂,远赴北境,成了最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大隋天下都知道,道宗和灵山的两位涅??大能,只有他一个独子,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位大人物,会放任自己的儿子,以这么一个卑微的姿态走入北境高原,平妖司的高层亲自出手,抹除了宋伊人的痕迹,所以除了这一列形影相随知根知底,早已经是生死兄弟的玄字铁骑,其他人并不知道,在这片草原上经常会撞见的,这个看起来有三分公子哥气度,却毫无纨绔作风的年轻男人,背后竟然有如此强硬的态度。
宋伊人拜托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在某一年来到天都的时候,不经意传出一句话,于是那些书信便渐渐减少,最多的也就持续了一年半,最终销声匿迹。
那一句话,并不是警告,也不是不愉的态度。
两位象征着道宗佛门最高点的夫妇,说的那句话,大概意思是:道宗和灵山,不会对自己的独子有一丝一毫的资源倾斜。
大隋天下太大,值得交好的人太多,谁也不知道宋伊人会在北境待多久,道宗和佛门的大腿的确很大,但也要抱得上,宋伊人每封信都会回,但每封信都只会让朱砂丫头代笔,写上言简意赅的谢谢二字,绝不多言,于是很多人不愿意做无谓的努力,送到玄字骑的书信便越来越少原本是大君子亲自手写的书信,可能是因为诸事繁忙,最后变成了不知谁代笔的问候,最后纸张的质量,连狗也嫌,被朱砂抱着扔篝火里一把烧了。
宋伊人看着宁奕,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这厮敢情是被大隋皇子逼得没办法了,这才跳下去啊?
第一百五十五章 姓裴的那位大将军
红山山顶,罡风凌冽。
女子抬起一只手来,她的掌心,莹润白光流淌,随着她握拢的动作,缓慢凝固成一柄细长剑器。
“两位殿下,凡人不可直视神灵还请退回红山内,以免遭受波及。”
这一句话,原本意义上的“神灵”,指的是不朽级别的存在,但是不朽早已经凋零在岁月之中,即便各大圣山,号称自己出过不朽,如今却从未有任何一丝确凿的消息,可以证明,不朽真的还活着。
涅??境界,便成了这个世上最接近“神灵”的存在。
瑶池圣主站在红山山顶,她眉眼平静,松开长剑之后,任其悬浮在自己面前,轻轻屈起一根手指,点弹在剑身之上,发出一道清冽的声响,那柄长剑“缓慢”向前坠跌而去,登时剑气大涨,自剑身内如沸水溅开,顷刻布满整座红山。
剑身犹如一轮皎皎明月,高高悬挂。
破碎开来的红山山腹,被剑气封锁,看外面一片雾气茫茫,看不真切。
做完这一切,瑶池圣主便不再动手。
宋伊人感到自己脚下,一整座红山,非但没有停止震颤,反而摇晃姿态幅度越来越大,几乎要拔地而起。
自己的父亲就站在山顶,背对自己,面容淡然,双手负后,没有丝毫要出手的意味远方的大地,无数妖兽前赴后继,都是在给那头远古妖圣充当饵食,时间越久,那头妖圣的力量恢复得越完好,便越强大。
这是要做什么?
宋伊人有些惘然。
瑶池圣主轻柔道:“宋雀,你有感应到妖族天下的强者吗?”
身为灵山俗世客卿的宋雀,摇了摇头。
他平静道:“妖族天下或许有着某种隐匿功法,但大概率不会出手,元圣是在道宗天尊的膝下长大,与妖族天下的那些人并无关联,所以这一架你我看着便好,他们不出手,我们便不出手。”
缓慢站起身子,衣袍在风中摇曳的宋伊人,挠了挠头,敢情自己头上的二老,千里迢迢动用大秘,来到红山,不是为了扼杀这头狮子而是为了提防妖族天下有涅??境界的大能在旁边窥伺?
他的眼神忽然有些凝固,如果说自己的父母不打这一架,那么会出面的又是哪位?
整座天地,气机圆融,并无一丝外泄,被剑气封锁了石壁的两位大隋皇子,看不到外面的场景,只能选择原地打坐他们的血液,不受控制的,开始缓慢沸腾。
李白麟无法定心,他睁开双眼,看到了自己的二兄,以同样沉默的目光,注视着自己。
红山山顶。
“大概还要等多久?”
“可能要等到那头狮子准备完好?大概还要半个时辰。”
“说起来我一直都没有见过陛下出手。”宋雀裹着青袍,他平时并不喜欢这副打扮,太臃肿,不方便。
他是灵山的俗世客卿,没有点燃涅??道火的时候,就只是一个行走江湖的普通人,天资不俗,却溅不出太大的浪花。
与灵山结缘,已经是两百年前的事情,自那以后,他开始踏入修行界,开始崭露头角,最后在须弥山捻火而立,成功继承果位,至今已有百余年载岁月不饶人,他坐拥常人无法想象的寿命,二百多年过去,面颊上仍然多出了两三道老去的痕迹。
这些细微的皱纹,以星辉之力附着在指尖,便可以轻轻抹平,但是宋雀并没有这么做。
他看起来仍然年轻,但身上已无二十岁的朝气,衣衫翻起时候的波澜不惊,更像是一个活了千年的老人,这便是长生所带来的代价,捻火继承菩萨道果,宋雀被灵山所敬仰,并不是因为“宋雀”这个名字,而是因为他意味着那位菩萨的第二世行走,这是一种信仰的传承,教徒们所信仰的,永远不是真实的那个人。
而是某种虚无缥缈的精神。
在追逐长生的路上,每一位涅??境界的修行者,都是最接近终点的那个。
宋雀望向自己的妻子,东境瑶池圣主辜伊人,在如今的大隋天下,大道修行的路上,没有一对道侣,比自己和妻子抵达的境界更深更远,若只是追求长生他们也不会生下这个各取一半姓名的儿子,道宗的“坐忘”,佛门的“捻火”,赋予了他们至少五百年的时间,比起漫长的寿命,他们来到这世上的岁月真的很短,放眼望去,几乎可以说是最年轻的涅??境界,此间还有大好山河,数百个花开花谢,就算跨不出那一步,只要能够并肩眺望,其实也没有什么遗憾。
宋雀站在红山山顶,他眯起双眼,回想着自己捻火成功的那一日,大隋境内再添一位涅??境界,那些在自己昔日看来,高高不可攀及的人物,从云雾之中施展秘术走出,纷纷向着自己道谢。
那已经是百余年前的事情。
捻火之前,宋雀已和辜伊人结成道侣,佛门的捻火,和坐忘不同,一旦失败,很有可能身死道消他曾经犹豫过也退缩过,最后尝试着踏出那一步,因为道宗的大力支持,准备了诸多宝器,他才得以艰难成功。
捻火成功之后,诸事不再缠身,宋雀便被陛下邀请过去喝茶。
皇宫内,他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当今大隋天下主人的真实容貌在他捻火的记忆当中,上一位捻火失败的佛门客卿,曾经见过年轻时候的太宗皇帝,而这一次的见面,已经相隔了数百年。
宋雀喝茶之时,面容看起来平静,内心却不平静。
在皇帝的身上,已经有五百年的岁月过去,那个男人仍然看不出有丝毫苍老的痕迹。
上一位佛门客卿的记忆当中,那个意气风发的年少皇帝,变得沉稳而又内敛,活过了这世上几乎没人能够活到的岁月大限,他仍然不畏惧死亡之日的到来五百年是所有人的大限,这是天地规则,不可跨越的门槛。
彼时刚刚破境的宋雀,看皇帝如看雾里青山,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跻身世间第一流的行列,后来发现并非如此,那个皇帝不被岁月拘束,似乎可以再活上第二个五百年,两者之间看似平起平坐,但实则有云泥之别。
后来宋雀把杂念摒弃,他涅??之后,每每在修行上有停滞的时候,都会入一趟天都皇城,见一次皇帝,每见一次面,他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