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剑骨 >

第206部分

剑骨-第206部分

小说: 剑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论繁华程度,阳平排不进中州前列,但是城内另有一番风景,有山有水有瀑布,大隋天都的红拂河,一条分支流淌经过,阳平城四平八稳,高处俯瞰,被一条水线割开,就是这条长河切割。

    一城分为两半,弯弯曲曲,看起来倒有些像是阴阳八卦。

    三道身影,接近阳平城门之时,便减缓了速度。

    入城之时,压低斗笠,三柄剑器均有黑布包裹,加上刻意低调的打扮。

    宁奕腰间的那柄油纸伞,裴烦背后的厚格剑,以及柳十一背负的“长气”,都没有成为进城时候的阻碍。

    阳平城内,比起中州大城,稍显不如,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人声鼎沸,煞是热闹,三人缓慢入城。

 第二百六十九章 此间山河

    阳平建筑,屋楼风格,偏向于古旧二字,鳞次栉比,倒是极有秩序,工工整整,但是左右环顾,两旁木楼,都不算高,约莫最高的,也就只有五层楼。

    对于客栈酒楼而言,五层楼实在不算高。

    天都的酒楼,几大出名之处,一如“摘星楼”,再譬如“剑阁”,取自某位大剑修口中“峥嵘而崔嵬”之意的剑阁,修建极为磅礴大气,足足有三十六层,六角檐角,檐下各自悬挂一把剑器,一共二百一十六柄,每年更换,品秩都不算低,由下往上去看,像是观摩一座剑气嶙峋冲霄的高塔。

    阳平古城,处处可见飘摇的古朴大红旗,布料褪色,边沿泛白,迎风招展。

    迎面的一排店铺,连续几家,都只有二层楼高,旗杆锃亮光滑,一盏一盏的灯笼随风摇曳,旗帜上刻着相差不多的几个大字。

    柳十一挨个挨个念道:“永兴,志成,正兴,光兴”

    再定睛看去,每家门口都立着一两个青壮男人,穿着一身简陋马甲,身上肌肉线条呼之欲出,靠在门前,闭目养神。

    丫头淡然道:“这是镖局,回头离开阳平,可能会找他们买下几匹好马。”

    “镖局是什么?”柳十一疑惑道:“离开阳平之后我们要驱马吗?不驾驭飞剑?”

    说这句话的时候,柳十一压低了声音,他皱着眉头,闷闷道:“若是驱马,不知道还要多久”

    他戴着一顶宽大的竹骨斗笠,身上白衣的风尘,已被星辉气息吹拂干净,加上修行剑道的缘故,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柳十一都像是出自大世家的公子哥。

    只不过因为剑伤的缘故,柳十一行走之间,时而咳嗽,下意识以掌背遮掩,身上缭绕三分病态之气。

    至于宁奕,一身黑袍,沉默寡言,被柳十一的光鲜亮丽压了下去,加之腰间油纸伞的缘故乍一看,像是个给公子哥撑伞的小厮。

    裴烦丫头戴着斗笠,身高不高,捧着青叶,看起来像是侍女或者丫鬟。

    三人走在路上,活脱脱一对公子哥外出,携带侍女小厮的组合。

    引起回头率倒是不低。

    但其实恰恰相反。

    柳十一是一个剑心纯粹的剑修,放到剑湖宫上,他是柳十的亲传弟子,放到大隋天下的世俗红尘里,他什么都不是如果硬要说什么。

    他只能是一个白痴。

    但宁奕不同。

    这是宁奕第一次离开天都,以“自由人”的身份外出,以前在小霜山上看到大隋天下的风俗人情,一直未曾亲眼目睹。

    宁奕耐心说道:“镖局就是江湖行镖的地方,大隋天下,大大小小,有重要的东西,都可以委托镖局行镖,送到某处地点。”

    柳十一皱起眉头,望向门口的青壮男人,道:“他们是?”

    一位靠在志成镖局牌匾下闭目养神的男人,似乎是感应到了某道目光,他睁开双眼,看到街道上的公子小厮侍女三人组,咧嘴露出灿烂白齿,对着柳十一抱拳一笑。

    宁奕淡淡道:“人家是镖局的镖师,靠本事吃饭的,行走在外,需要几个能打的镇场子。”

    柳十一不能理解,道:“可是他们为何没有修为?”

    宁奕看着柳十一。

    这厮真的是一个白痴。

    “你以为修行如此简单吗?”宁奕一只手按下斗笠,翻了个白眼,道:“大隋天下的修行者,哪一个不是高高在上,还用靠走镖维持生活?如果说阳平城内有二十万平民百姓,那修行者绝不会超过一千,且大多都是城主府和三司的巡守人员,一整座城,如果没有猜错,都没有超过命星境界的大修行者存在。”

    柳十一恍然的“噢”了一声

    他一只手伸进斗笠,扶正位置,尴尬道:“我听说凡俗间有驿站这种东西,若是出行,交付押金,在驿站租马,到下一个地方还马便可。”

    宁奕认真看着柳十一,他看着这位赤子之心,浑身上下一片琉璃的家伙,确定对方不是会随身携带银两的人物,从剑湖宫下山,能够顺利抵达天都,已经是一个奇迹。

    他不由好奇道:“你是怎么来的?”

    柳十一讷讷道:“先乘船,渡过漓江,再租马,来到中州,还马之后,一路步行。”

    他连忙补充道:“这一路上,我柳十一可没有欠人银两。”

    “没欠银两?上一个为你付马钱的人是谁?”宁奕看着柳十一,神情古怪。

    柳十一的眼神有些恍惚。

    他摇头黯然道:“是一个叫枭九的人,已经死了。”

    宁奕拍了拍柳十一肩膀,解释道:“之所以不从驿站租马,是因为这一路上需要赶很长的路,比你下山时候的行程要紧凑很多,驿站的马匹禁受不住这么大的负荷,速度又不够快,镖局的烈马虽然性子暴躁,但适合长途跋涉,说白了就是耐用。”

    柳十一犹豫片刻,问道:“宁奕你以前走江湖的?”

    宁奕摇头道:“屁嘞,来到大隋,就去过俩地方,一个小霜山闭关,一个天都皇城修行,第一次走出来,才发觉外面空气都比皇都清净。”

    丫头一只手环抱青叶,指了指阳平最高的那一点。

    “或许是‘它’的原因。”裴烦认真说道:“红拂河流经阳平,分出一条,倒流在阳平山,一面悬泉一面瀑布,倒流而上,飞漱其下。”

    阳平屋楼不高,能够看见最高之物,是在城中的那座“阳平山”。

    时候已晚,薄暮凉意,阵阵吹拂。

    远方瀑布水汽弥漫,氤氲朦胧。

    柳十一轻声感慨道:“日升日落,月起月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跟剑湖宫的大瀑布山远观起来,还差了一些气势,但意境有的一拼。”

    柳十一自嘲笑道:“我以前坐在瀑布下观壁之时,竟忽略了这等景色。”

    宁奕意味深长看了一眼柳十一,道:“徐藏以前跌境逃亡之时,从东境逃到西境,再从西境逃到东境,虽是逃亡,但其实也是游历大隋,行走江湖。他告诉我,不可一味闭关,修行者驭剑而行,还需要脚踏实地,不妨亲自将这大隋天下,徒步丈量一番,看看此间山河,倒映在眼里的,与自己心中的,是否一样。”

 第二百七十章 十二年洞天(二合一)

    三人找了一间客栈,一人开了一间客房,就此安顿下来。

    此地是阳平,中州地界,三十六城,除却城主府外,三司均有驻守,不必担心夜半敲门之诡异琐事,大可以一觉睡到天明,安然无虞。

    推开槛窗,裴烦抱着那盆青叶,背靠窗棂,一半身子在内,在外的身子摇摇欲坠,她神情恬淡看着头顶大月。

    阳平地势较高,城内一座小山,水流倒悬而上,飞瀑而下。

    这间客栈虽低,但仍能窥见明月姣姣,洁白光华。

    内心一片平和。

    修行之时,最讲究心境二字,心境平和之人,即便遇到修行门槛,也不会轻易生出心魔,万事切忌急躁。

    裴烦若有所思。

    她来到阳平,心中便有一股熟悉的念头被压抑下来,直到此刻,她决定不再压抑那股念头。

    丫头轻轻吸了一口气,袖袍里滑出一张雪白符?,四周边角烙刻一圈金线。

    金铃符。

    来到阳平之后,背后的那股无形压迫,便少了许多。

    这张金铃符,本意是想等到东境的那两位鬼修出场再用,现在看来,倒是多虑了。

    裴烦收回金铃符,一只手掌轻轻按在窗台,翻身而出,身形落在街道里,抱着万年青,落地之后,先是环顾一圈。

    阳平的大红灯笼在檐角下一只一只飘摇,随风飘荡,已是春来花开之季,暖风吹过,街上还有小贩叫卖。

    确认了方向。

    三步五步,少女的脚步轻快,万年青的长叶来回摇曳。

    丫头的身形穿过大街小巷。

    去往阳平山瀑布。

    潺潺水流,从红拂河分开,自成一“溪”,滚滚流淌,似乎是因为某种不可控的吸引力,倒流上山,颠倒之后,飞瀑冲下。

    放在阳平,是世间一道奇景。

    有人说,是因为阳平山底星辉汇聚,于是产生了水流飞天的“奇迹”,与北境妖族倒悬海的天幕上空有异曲同工之妙。

    站近了仔细去看,的确有些玄妙。

    丫头抱着青叶,像是抱着一只懒猫,站在山下,瀑布声大少女影小,青衣的衣角被溅起的水屑打湿。

    裴烦看着山水瀑布。

    阳平瀑布,方圆一里之外,是为观景点,设有长亭,走廊。

    一里之内,是为禁区。

    城主府的解释是,平民百姓,容易溺水。

    三司设了几道阵法屏障,违者将会被当场捉拿,一里左右观景已足够,故而无人违反此条规矩。

    丫头如今所站之处,已是一里之内。

    几乎面贴面,站在瀑布之下。

    以她的手段,阵法自然无法拦住,悄无声息,便已入内。

    站在山下,细细观来

    柳十一说的不错。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中的那股冥冥感应,愈发强烈。

    丫头一只手挪出,轻轻按在眉心,剑藏所在之处。

    少女站在瀑布前,阳平瀑布,飞流四溅,她轻声言道:“开!”

    瀑布骤开,一道剑气递斩而过,一整条水龙被拦腰截断,轰隆隆的水流被堵在山顶,这道异象并没有持续多久,瀑布水开,紧接着便重新合拢,看起来就像是一次异样的堵塞,湍流冲碎了某块大石,于是紧接着便恢复了平静。

    山水瀑布前,少女和青叶的身影消失无踪。

    宁奕的房内。

    盘膝而坐的宁奕,正在静静吐纳着星辉。

    一呼一吸,内蕴节奏,大道深藏,便在其中。

    所有的修行者,哪怕是炼体者,也都免不了“吐纳”和“入静”。

    在吐纳过程当中,有几点忌讳,其中最大的忌讳,就是一心二用,分出一部分心神。

    随着吐纳的深入,往往修行者的心力会不受控制的专一,浸入一种“假寐”状态,更有甚者,可以做到“灵魂出窍”,遨游太虚,其实剑修之路,驾驭飞剑,千里之外斩杀敌手,便是有此玄妙,剑修假寐之时,魂力与本命飞剑沟通,于是一缕神魂催动剑器,掠行千里,割下对方的大好头颅。

    神魂将离未离。

    宁奕忽然睁开双眼,声音骤寒。

    “丫头的气息消失了!”

    他猛地清醒过来即便在吐纳修行,处于“半假寐”的状态,他仍然寄托了一缕心念在丫头身上。

    在自己的感知当中,裴烦忽然间消失在了这阳平城中。

    宁奕站起身子,披上黑袍,他推开木窗,脑海里的画面缓慢浮现,自家丫头的气息一直在自己的感应范围之内,先前离开了客栈,本以为她只是要逛一逛这阳平城,只要不离开感应,便无大碍,金铃符亦未曾响动,所以宁奕并没有放在心上。

    宁奕拎起油纸伞,从窗口飞掠而出,一路上踩砖踏瓦,身子压得极低,避开了三司的巡守,这样的速度最快也最稳妥。

    沿着自己脑海里的气息,顺延着丫头的轨迹。

    未等宁奕有所发现。

    剑器近极其善解人意的提示声音,便在心湖里响起。

    二字足矣。

    “瀑布。”

    剑器近前辈如今复苏,神念离体,这位剑道涅??的大能,比起自己的神念要高深太多,哪怕只剩一缕,感知力也要强上不知道多少。

    宁奕默念了一个“谢”字。

    当下再不犹豫,向着阳平瀑布方向掠去。

    瀑布掀开,内里昏暗。

    丫头一只手抱着青叶,另外一只手并拢食指和无名指,轻轻放在嘴边,吹了一口气。

    指尖燃起袅袅火焰。

    身后是阳平瀑布的磅礴水帘,前方是一片幽黑,隐约有阴风吹过。

    裴烦指尖火焰,迎风而涨,光芒大盛,撑开三尺之内的一片光明。

    洞内阴风吹过,似是有人轻轻抚摸着脖颈,又在耳旁吹风,丫头面无表情,修行剑藏之后,她体内的剑气一片炽热,尽是纯罡,妖魔鬼怪之邪物,不靠身则已,一旦靠近周身三尺,被剑气劈砍砸中,顷刻之间便会被炽烈剑气撑得爆体而亡。

    瀑布内,洞天里,悬着一张飘摇的符?。

    内有六字。

    “外人不得踏足。”

    裴烦低眉笑了笑,看着这张符?,她的神情里有一些古怪,没有犹豫,两根手指燃着火焰,轻轻握拳,便将这缕火焰粘附在掌心,接着松开手掌向上一托,那团洁白如莲花的幽浮圣火,便自行悬在丫头的肩头。

    她一只手摘下符?,并没有直接丢弃,而是叠得整整齐齐,珍而重之放入自己的腰囊里。

    符?已破,洞天内阴风大盛,吹得那团莲火摇摇欲坠,几度就要崩溃。

    裴烦踏入洞天内,阳平瀑布的水声已经抛在耳后,此地更像是一处墓冢,脚底发出咔嚓一声,低头一看,竟是一具枯骨的小腿,此身的主人也不知死去多久,身子都已经风化,被丫头一脚踩中,所踩之处的腿骨,化为截截飞灰。

    裴烦蹲下身子,端详着这具枯骨。

    枯骨背靠石壁,肩骨被水滴石穿地砸出了一个孔洞,身子歪歪斜斜,抱剑而坐,头骨下垂,靠在剑柄上,整具身子已经不堪岁月重压,随时可能化为齑粉,但怀中的古剑只是结了蛛网,生了锈迹,看样子还能使用。

    裴烦放下青叶,一只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