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剑骨 >

第532部分

剑骨-第532部分

小说: 剑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庙堂百官的眼中来看,公孙越在殿下的身边深得重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若是真得圣眷,公孙也不至于做的尽是“焚身之事”,太子殿下把脏活累活全都丢给了公孙越。

    接的全是得罪人的活。

    接的只有得罪人的活。

    今夜是一个例外,一个大大的例外……太子召见“异人”,身份不明来历不明,三司六部的诸位大人尽皆不知情,只有公孙提前知晓,负责来接,其他的大司首都只有一张来历不明的诏令,能做的只有猜测。

    太子喝茶下棋,找文官,公孙让自己送“撑伞人”一程……想必也是得了殿下的提醒。

    顾谦深深吸了一口气,意识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道:“您不跟着一起过去?”

    公孙摇了摇头,淡然道:“太子下棋,看的人不要太多。你过去,就足够了。”

    说完。

    披着大红袍的男人,伸出一只手,按了按顾谦肩头,接力登上马车的同时,在年轻男人耳边留了一句话。

    “我相信你。从不生疑。”

    顾谦一个人孤零零站在雨中,半边眉毛挑起,半边眉毛压下,神情有些古怪,有些复杂,独自咀嚼着公孙这句明显大藏深意的话……哒哒哒的马蹄声音响起,身后的马车已经启程,渐行渐远。

    载着两个人一同出发的车子,回去的时候只有公孙越一个人。

    顾谦撑着雨伞,在原地怔了小一会,回头去看,只看到雨水里一个朦胧模糊的黑色马车倒影,古旧的城墙街道在雨水里斑驳摇曳,他回过神,把琐碎的思绪全都排开,望向面前的青衣撑伞人,揖礼道:“在下顾谦,现任执法司持令使者,姑娘且随我走。”

    青衣撑伞人点了点头,走到顾谦的身旁。

    两个人并肩而立,孤零零的风雨吹动街道的水花,溅在顾

    谦黑袍的下摆。

    撑伞人面容微动,忽然好奇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女的?”

    大风起。

    落叶翻飞。

    顾谦微微倾斜伞面,将黑伞抵住大风,笑道:“算是猜出来的。”

    撑伞人蹙起眉头。

    猜?

    “阁下的身上实在是太干净了。”顾谦很老实的说道:“一般男子,没有这种癖好。很难做到赶路千里,身上不沾风尘,哪怕是羌山的那位谪仙人,在行路匆忙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注重形象……”

    “你说的是一般男子。”撑伞人语调木然的回应。

    顾谦又笑道:“一般女子,也不会用‘苦莲’这种香水。”

    撑伞人忽然顿住脚步。

    顾谦只能随她一同停住脚步。

    青伞微微抬起,伞下那张极其白皙的面孔,双眼明明被白纱蒙住,但仍然能够看得出来,她做了“凝视”这个动作。

    隔着白纱的凝视。

    顾谦无奈笑了笑,很奇怪自己此刻心中生出的那种古怪感觉……

    好像瞎子真的能够看得见一样。

    撑伞人喃喃道:“一般女子的确不会用‘苦莲’……但正常人不会知道‘苦莲’是什么。”

    “姑娘的意思是我不是正常人……”顾谦只能苦笑道:“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我的确不是正常人。”

    “莲花阁的袁淳先生,曾经在秘阁内留下了一份撰本,记载了毕生留下的阵法,符箓,药物,这份撰本极其珍贵,宫内有资格翻阅观看的,不超过双手之数。”顾谦伸出一只手,轻轻点了点自己脑门一侧,轻柔笑道:“有幸看了一遍,然后记了下来。”

    撑伞人微笑道:“私自记录孤本撰本,若是流传出去……是要砍头的。”

    顾谦感叹道:“您也说了,要流传出去才行,更何况我没有记录,只是记性好,所以记得住,只要守口如瓶,那便不会出事。”

    撑伞人若有所思。

    顾谦继续道:“袁淳先生的‘苦莲’配方,可以清心静气,提高打坐效率,除了那份孤本,也只有几位弟子知晓……平妖司的两位大司首如今下落不明,曹燃不在天都皇城,阁下的身份其实已经昭然。”

    青衣女子有些动容,她一只手攥着青伞,丝丝缕缕的杀念顺延伞柄,隐约有倾泻之势。

    “姑娘不要动怒。”顾谦是个极其谨慎,而且敏感的人,他连忙咳嗽着笑道:“我们都是替殿下做事,只不过身份被拆穿了,何必要动手,我保证此事与‘苦莲撰本’一样,绝不会泄露出去……今夜之后,你我应当也不会碰面。”

    青衣女子的白纱布未曾卸下,她声音冷淡道:“太子身边都是你这种人?”

    顾谦乐了,自嘲笑道:“天都城内,只有一个顾谦。”

    女子沉默了。

    她默默把“顾谦”这个名字记下来。

    然后年轻男人试探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姑娘是莲花阁袁老先生的传人……老先生的紫莲花分身行走北境,公布与众的弟子,加上曹燃,也就三位。”顾谦的声音,说是试探,不如说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推断,他一边撑伞,掀起靠着女子的那一面,一边小心翼翼观察着青衣姑娘面部神情的微小变化,喃喃道:“天都皇城有袁老先生的‘阵法’,姑

    娘可以轻松穿过大阵入墙,那么至少是继承了袁先生的‘阵法’之道。”

    “够了。”

    冷冰冰的声音打断了顾谦。

    女子厌恶道:“再猜,我就让你再也张不了嘴。”

    “好嘞。”

    干净利落的说完最后两个字,顾谦乖乖闭嘴。

    他面带微笑,眼观鼻鼻观心,听了这句警告之后打定主意修闭口禅。

    其实顾谦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但人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有些人总是绷着弦,总是一本正经,难免遇到几个人,会迸出几句平时说不出来的话。

    他总觉得……这位青衣女子,给自己一种奇特的感觉。

    他胡思乱想着。

    两个人已经走出了一截距离。

    青衣女子忽然开口,问道:“刚刚离开的那个人,跟你什么关系?”

    顾谦沉默。

    撑伞人皱眉道:“问你话呢?”

    顾谦无奈的停住脚步,同时伸出一只手,捏着书簿,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

    青衣女子将伞面下坠一些,遮住自己“哭笑不得”的神情,伞下传来冷冷的声音:“准你回答我的问题。”

    顾谦老老实实道:“那人是我的上司,也是我的朋友。”

    重新上路。

    天都皇城冷冷凄凄,有不知从何吹落的雨伞掠过长街,还有喵呜喵呜的声音闪逝。

    撑伞人思忖片刻,缓缓道:“我曾听闻,这三年来,天都城内出现了一个令百官闻风丧胆的人物……杀人如麻,手染鲜血,唤他之名,能止婴儿夜啼。”

    “公孙越。”

    顾谦微笑道:“天都城内的‘阎罗王’。就是刚刚离开的那个人了。”

    青衣女子挑了挑细长眉毛,那张宽大白纱遮住双眼,却遮不住那双带着英气的眉毛,“就是他……查出将军府旧案,把宁奕送上天都刑场?”

    陈年旧事了。

    顾谦忍不住叹了口气。

    看来袁淳先生的这位女弟子,隐世太久,消息实在不灵通。

    不过也是,莲花阁如今人才凋落,两位大司首在天都政变内出了意外……这青衣姑娘,恐怕是受了太子诏令,才知道外界发生了剧变。

    顾谦又有些感叹的想,“宁奕”真的很出名啊,连这闭关多年的女子,都知晓这位蜀山小师叔的存在。

    走在皇宫门前,金甲侍卫叉戟而立,随着顾谦取出令牌而各自左右后退,让出道路。

    撑伞的女子,抬起头来,隔着面纱望着风雨飘摇雷霆呼啸的上空。

    皇城院墙,千年斑驳。

    接下来她要与太子见面。

    收伞而立的顾谦,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他弯腰躬身。

    他的耳旁传来了袁淳女弟子有些柔和的声音。

    “顾谦……我记住你的名字了。”

    两旁的金甲侍卫,不敢以目光直视这一男一女……比起那位不知来历气息境界深不可测的青衣女子,他们要更加畏惧一旁白白净净的年轻男人。

    怀中捧着书簿的顾谦,站起身子,轻轻笑了笑。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称呼。”

    顾谦搂紧了白色书簿,感叹道:“他们都喊我……判官。”

 第九十四章 长鲸授首(上)

    “他们都喊我……判官。”

    撑伞人有些失神。

    判官。

    百鬼之中,阎罗最大,阎罗王身边手持生死簿,执掌人间生死的……便是判官。

    顾谦。判官。

    女子“凝视”着黑色官袍男人谦和的笑容,在心中默念了这四个字……闭关极久未见人间的她,不断提醒自己,对于眼前这位眉清目秀看似无邪的年轻男人,不可过于放心,不可轻易相信。

    两个人停顿片刻,便直接入宫,在外人看来,这一席对话的时间不过几个呼吸,而撑伞女子的神情也在伞面下隐藏,停滞不过刹那,几乎看不出异常。

    顾谦收了黑伞,拿伞尖当拄杖,很不自觉的向着身侧移动。

    “挤一挤。”

    青衣女子皱起眉头。

    她提起雪白皓腕,将伞举得微高,默许了顾谦与自己共打一把伞的行动。

    “宫内有一些贵人,看见你我一同入宫,会引起不好的结果。”顾谦言简意赅的解释,轻声道:“你知道的……公孙做的事情注定不讨喜,我也一样,宫内的大人物与庙堂联系千丝万缕,她们看见了会很麻烦。所以借你雨伞遮遮面容,借借福气。你不会介意吧?”

    青衣女子沉默片刻。

    她其实是介意的。

    不是介意惹上所谓的宫里的麻烦。

    而是老师教她修行的时候,告诉过她,有些东西借不得,譬如气运,一人之气运,一国之大势,借走便很难再还,所谓缘分因果,前后顺应……有借未必有还。

    而气运的“借”,又实在难以捋清,有时候一搭手,一跻肩,有时候一句话,一点头,一人要拿,一人愿借,或许就借走了。

    只不过这是个死道理。

    她不喜欢刻板行事,与顾谦共撑一伞无妨,这男子修行境界低微,十境都不曾跻身,根本无法威胁自己,更何况此地是大隋皇宫……接下来的路不长,应该很快便到了。

    唔……他的身上是什么味道,有些好闻。

    女子心思胡乱转着。

    顾谦掩饰尴尬的声音再一次在耳旁响起。

    “不知姑娘名讳?”

    一本正经到了个理由,挤到伞下的顾谦,没有抬头去看这位姑娘,哪怕没有“眼神”的接触,他仍然觉得自己已经被看穿了,所以问出这句话的时候,顾谦努力带着笑容,但声音有些发飘。

    果然。

    青衣女子神情淡然。

    看起来并没有要回答顾谦的意思。

    沉默的走了好一会。

    果然没有想回答的意思。

    顾谦已经快要尴尬死,准备再找个话题。

    “顾谦先生,我姓张,弓长张。”

    女子缓慢吐字,“名君令。”

    顾谦木然的眼神里焕发出了异样的光彩。

    弓长张。

    张君令。

    很雅致的名字……他不知为何,脑海里闪过了一大堆琐碎驳杂的念头,大多都是关于这位青衣女子的,来历身世一大堆,猜测了许多。

    “顾谦先生。”

    张君令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顾谦回过神,发现自己大半个肩头都露在雨伞之外,淋的湿漉,有些狼狈,神情出窍显然已经被她“看”在眼里,这位袁淳女弟子的修为境界,极有可能已经破开十境,跻身命星……总之要远远胜过自己。

    他连忙收敛心

    神,也收拢身子,道:“刚刚开小差了,见谅。”

    张君令并没有反感他往伞下跻的动作,只不过蹙起眉头。

    “顾谦先生……到了。”

    顾谦恍恍惚惚,抬起头来,风雨交加,雷霆呼啸,玉屏阁的牌匾在头顶被雷电渲染的极为透亮通彻。

    恍若白昼。

    ……

    ……

    在尚衣监的带领下,顾谦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黑袍白领,撑得他气质沉郁,更有书生气,只不过与这几位小公公似乎没什么区别……看起来像是一位在十二监司职的年轻宦官。

    海公公领顾谦在玉屏阁内兜转行路,特意告诉这位神情忐忑的年轻人,不用紧张,殿下今日特意点名要他来记棋。

    只需要记住“谨言慎行”即可。

    顾谦牢记在心。

    反复深呼吸。

    当他来到玉屏阁内的时候,灯火摇曳,并不明亮。

    太子和张君令此刻正是对坐之姿,环境相当昏暗。

    他来到桌案之前,有些惊讶的发现,桌子上竟然摆了三副茶具。

    左右对坐的太子,张君令,还有自己的那一副……此刻都斟上了热茶,雾气摇曳。

    太子很喜欢品茶。

    宫殿内的茶具,各境上贡的珍品,如流水一般,只不过殿下惯用的茶具几年都没有变过,在某场大事件之后,太子殿下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他的行事风格却依然简洁,那些上贡的珍品在三司六部的记载之中,大多被送往红拂河内库,殿下连欣赏一番的心思也没有动过。

    喜欢的,是喝茶本身。

    顾谦压住狂跳的眼皮,还有波澜起伏的心绪,控制自己不去打量这位殿下的面容……但即便是余光瞥过,也能够捕捉到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殿下的神色相当惨淡,苍白如纸,看起来似乎是熬夜过多,劳忧成疾。

    “顾先生,请坐。”

    太子抬袖,示意顾谦坐下。

    顾谦受宠若惊,先是揖了一礼,然后乖乖坐下,恭声道:“多谢太子殿下抬爱。”

    太子微微一笑,“这些年,随公孙出入四境,昼夜奔波,颠倒黑白……实在辛苦了。今夜请你来此,喝一杯茶,暖暖身子。”

    张君令神情木然。

    海公公在一旁侍应,犹如雕像,站在原地,未有反应。

    但顾谦听着太子的这番话,抬手捻茶杯的动作微微有些僵硬。

    这句话。

    仔细琢磨,便会发现几个被太子刻意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