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第5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洵摆了摆手,笑道:“净莲大人,你就别说笑了,天都的东西送往将军府,谁敢动脏手,十条命也不够用……”
宋伊人皱了皱眉,望向宁奕。
宁奕没有避开云洵,平静道:“剩下的那些东西……与他无关。”
本以为云洵会与平分灵山之后的资源计划有关,如今看来是自己错了。
宋净莲恍然的哦了一声,歉意笑道:“唐突了。”
“大可放心,我是宁先生这边的人。”云洵微笑道:“关于你们二人之间的协议,我就算听见了也会迅速忘掉……这场谈判的所得利益,净莲大人慢慢与宁先生商讨便是。我要抓紧时间赶路了……留在灵山越久,越容易被人摸清底细。”
宁奕沉默片刻,不含感情的给了一句送别。
“回都路长,不要死了。”
云洵怔了怔。
他露出了一个淡然的笑容,“尽力就好……是生是死,看命了。”
云洵转头望向宋伊人,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孤骊山的人马,独立于使团之外,一有消息,会立刻送往灵山的小莲花山。”
宋伊人双手抱拳,“既如此,便祝大司首一路顺风。”
云洵笑着点头,合上了车帘。
那位披着黑袍的女子率先挥动马鞭,黄沙之中传来“噼啪”干燥的爆裂之音,车队在狂舞的沙石之中启程,没有停顿,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消失在视线之中。
“宁奕……”
宋伊人在马背上与宁奕一同目送使团离开。
他好奇道:“你和太子之间说了什么?李白蛟连灵山佛子的面子都没给,怎么就给了你面子?”
所谓的太平之解……实在神奇。
太子听完之后,竟然愿意让步。
最重要的是,知晓内幕的宋净莲清楚,宁奕索要的数目不止五万,与灵山平分之后乃是五万……之前,便是“十万”!
甚至谈判之时,索要的更多。
宋雀说宁奕是一个“奇迹”之人,身上带着太多的奇迹,长陵死而复生,妖族破楼归来。
如今与宁奕一同成长,经历,才知道,这的确是一个不可以常理揣度的家伙。
马背上的黑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宁奕自嘲笑了笑,脑海里没来由闪过神海阵谈判里的那些画面。
互相试探。
互相索取。
“没什么……只不过是各取所求罢了。”
他伸出一只手,拍了拍宋伊人肩头,淡淡道:“走了,有空来天清池尝尝丫头的厨艺。”
宋伊人转过身。
他看到宁奕的神情有些僵硬。
灵山的光明洞天在城墙之外绽放,赤足的少年佛子胸前立着单掌,神情肃穆,缓步踩在沙石之上,从洞天之中走出,然后是两位大宗主,接着是密密麻麻的麻袍苦行者,手持臂弩,古刀的僧兵。
这些是今日负责在灵山谈判大殿守卫秩序的佛门弟子。
黄沙之中,这些人影密密麻麻站定,大袍飞扬。
云雀抬起头,直视着宁奕。
他抬起一只手,捂住胸口,然后依照“天都礼节”,弯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金易,木恒紧跟着行礼。
宁奕有些错愕,在他错愕的神情刚刚浮现之时,风沙里大袍席卷的声音便哗啦啦裹挟了一大片,这些苦修者全都跟随着佛子,两位大宗主,做出了揖礼的动作……没有按照佛门的礼仪,而是按照大隋境内的习俗。
宋净莲眼神复杂望着宁奕。
马背上的黑袍年轻男人,翻身下马,单手握着缰绳,做了同样的动作,还了一礼。
宋伊人十分恼火的嘀咕道:“这特娘的,这让老子多尴尬啊……”
他连忙翻身下马。
也不知道是跟宁奕一同行礼合适,还是来到佛门阵营合礼……无奈之下,只能四面八方胡乱揖了两个礼节,好在双方都直接忽略了这里的“多余者”。
“宁先生,多谢你替灵山再次解围。”
云雀的声音响起,在这黄沙之中荡散,少年单薄的声音,这次有了力量,带着威严。
背负执剑者古卷的宁奕,敏锐的感知到,在云雀开口之时,整座灵山城墙的上空,似乎都有着“香火”力量的牵引——
那尊地藏菩萨的力量,随着捻火的觉醒而愈发强大。
正如宋雀所说的。
到了七月七的“盂兰盆节”,云雀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位命星境界的大修行者。
而且很有可能是史无前例的那种极强“命星”。
灵山的捻火长生法,就像是一位涅槃境登峰造极的大能,将所有造化全都散尽,从初境开始修行,在捻火主人生前所抵达的每个境界,重修之后,都力求“极致”的最强。
涅槃之前,同境之争。
捻火者几乎是横扫无敌的。
宋雀的“除盖障菩萨”觉醒之时,曾经外出行走过一次,百年之前的“小盛世”,
佛门的年轻客卿出世之后一路横扫同辈,打得四座境关的年轻修行者头皮发麻,在宋雀的时代,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最强者。
云雀的“地藏王菩萨”,论杀力,比“除盖障菩萨”要更加强大。
觉醒的难度更高。
而获得的力量……也最不可阻挡。
大客卿曾说过,给云雀充足的时间,若是妖族的战争可以稍微拖延一下……那么白帝见到完整的“地藏菩萨”之后,一定会万分后悔。
这是足以逆转两座天下局势的伟大存在。
宁奕神情有些恍惚。
他似乎眼花了,在云雀抬头的瞬间,看到了一个苍老身躯,与云雀重叠在一起,灵魂与出窍又合拢,这个看起来稚嫩的少年身上,隐约散发出,比这四面八方飘扬的黄沙,更加古老沧桑的沉重意境……
两位大宗主已然俯首。
木恒和金易都是恭声开口,“多谢宁先生。”
那位律宗大宗主,在揖礼之后,声音复杂,“宁先生,先前是我鲁莽了……律宗的天清池,便留给您和裴山主居住,直到盂兰盆节之后,先生即便要走,律宗也会赠出天清池钥匙。”
前些日子。
道宣寄了一份信回灵山。
那封信里,把浴佛法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都描述了一遍……律子在处理完小雷音寺的“丑闻”之后,并没有返回灵山,而是继续在外历练,这位律宗未来光明无限的“伐折罗”,执意要继续砥砺自己,等到盂兰盆节才会回灵山一趟。
然而寄回律宗的信里却没有藏私,把宁奕和宋净莲所做的“功德”尽数昭现。
金易阅完之后,深觉羞愧。
如果说之前在大雄宝殿上的道歉,一是形势所迫,二是愿赌服输,在深夜避开了宁奕,还带着三分被当做笑柄的恼怒……那么现在这些情绪,都消散在了风沙中。
在灵山大殿,以通天珠目睹了整座谈判过程的金易,彻底放下了对宁奕的“结缔”。
这个异乡人,为灵山做的,已经足够的多。
之前听过的宁大魔头的那些消息,已经不足以被拿做去“定义”宁奕……金易很庆幸自己没有在那一夜做出激化局势的举措。
这一次,他是诚恳的道歉,而且施了天都的大礼。
“嚯,嚯,嚯……狗还真改了吃屎。”
宋伊人忍不住拿神魂传音,吐槽道:“姓宁的,真是见了鬼了,你是老少通杀啊,太子就算了,金易这根破烂搅屎棍也能被你给掰弯了?”
宁奕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微笑从容还了一礼,暗地里传音道:“信不信我丫的削你啊,天都退婚的事情难不成就真指望你爹卖力啊?”
“别别别。”想到老爹未来要冒着巨大风险替自己入一趟天都,宋伊人一个脑袋十个大,他连忙认怂道:“宁奕,你替我把这事儿办了,我认贼作父,管你叫爹都成。”
宁奕冷笑一声,还没开口。远方响起了一道恢弘的钟声。
城墙上下的苦修者,神情都变得有些惘然。
那道钟声……来自灵山群山缭绕的中心。
那座光明殿。
金易和木恒都是一怔,相互对视一眼。
“宁先生……大雄宝殿的那位,要见你。”
第一百四十七章 见光明
“宁小先生……”
“你相信这世上有纯粹的光吗?”
噔。
噔。
噔。
登阶的声音。
一个人走在山阶上,看着山顶那座渗出光线的大殿,老人的声音在宁奕耳边响起。
握着细雪伞柄的黑袍年轻人在听到声音之后,身躯微微一顿,很快便恢复如常。
继续登山。
宁奕不相信。
他不相信这世上有纯粹的光明。
有光就会有暗。
直到他踏入灵山的大雄宝殿,与穿堂风一起穿过殿内菩萨佛像注视的目光,抵达终点,然后掀开那面普普通通的帷布席帘。
他看到了。
光。
纯粹的光。
坐在地上的老人,背对自己,衣袍被微风吹拂,连一丝倒映的影子也无……因为只有光的存在,所以帷幕后的那个世界反而显得不真实。
老人的手里捧着一本羊皮卷手札。
他的对面是一块古老的石碑。
……
……
“大师。”
宁奕踏入光明殿中,揖了一礼,四下环顾,入眼所见,是一片晃目的白色。
什么都没有。
空空荡荡。
只有光。
“小先生请坐……”背对宁奕的老人抬起手掌,微微拱起掌背,招呼宁奕在自己身边坐下,他的身旁空着一块蒲团。
宁奕轻吸了一口气。
他来到老人身旁,并肩坐下,目光落在那块石碑上。
无字之碑。
长陵有很多块石碑,都无字……但是那些石碑,宁奕可以看懂,大隋的历代剑修,阵法师,修道天才,把毕生的心血,引以为傲的“意境”,都刻录在石碑之中,只要用心去体悟,便能够感受到石碑中的“意”。
但这块石碑不一样。
宁奕望向它的时候,内心就生出一种感觉。
它是空的。
就像是翻一本书……有些书很晦涩,但眼前的书,什么都没有。
就像是这座大殿里的景象,除了光明,便什么都没有了。
但这块石碑与长陵的石碑很像。
宁奕感受到了熟悉的“死气”。
他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在闭关之前,师尊曾经问我,最向往的东西是什么。”
老人微笑着望向宁奕,他看着这张年轻面孔,心中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画面。
思绪飘掠。
邵云大师稍稍偏移肩头,向着远离宁奕的方向挪了挪,以免自己身上的“死气”,沾染到这朵刚刚怒放的盛花。
宁奕敏锐的捕捉到了老人的动作,他无奈的笑了笑,轻轻开口:“大师无须在意‘死气’……”
“在下……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老人柔声问道:“在长陵消失的那三年……就是‘死去’吗?”
宁奕怔了怔。
他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死亡的滋味如何。”
微风翻动书页,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笑着问道。
“会疼吗?”
死亡的滋味……会疼吗?
宁奕默默回想着踏入皇陵之后的画面——
在烈潮之中燃烧所有。
温度降至极点。
化为冰屑。
亲眼注视着自己化为虚无。
“不会疼。”
宁奕抬起一只手掌,认真注视着自己的肌肤,血肉,纹理,感受着这份崭新的生命。
“死的时候……”
“像是以一种陌生人的身份,参加
自己的葬礼,看着‘这个人’离开,心里像是失去了什么,意识也会消散……但不会疼。”
老人的神情陷入了恍惚之中。
“我不太懂……但我想,我很快就会懂了。”
宁奕神情一滞,然后不敢置信的望着邵云大师,这个面容和蔼的老人,生机看起来极其旺盛,丝毫没有要凋零,衰竭的前兆……他没有想过,第一次见面,邵云大师会问自己这些问题。
长陵离开的那三年,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哪怕宁奕告诉天下人,那三年……他其实是死了。
也不会有人相信。
死人是不可复生的。
但邵云大师则是主动把“问题”引到了长陵,以灵山佛门的讯息能力来看,他们应该掌握了“烈潮”之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情报……是情报的归纳推总,才能给出了这个大胆的猜想吗?
自己死在了长陵?
宁奕摇了摇头,把乱七八糟的思绪都抛掉。
他看着邵云,诚恳道:“大师还能活很久。”
“是因为看起来很健康吗?好像还能活很久的样子……灵山很多人都这么认为。”老人微微一笑,道:“他们不知道,有些人死了,但其实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比如裴旻,再比如徐藏。有些人看起来还活着,但本质上与死了无异,比如小无量山的朱密,再比如……我。”
小无量山的朱密。
八百年前不世出的天才,为了保住圣山而选择斩断修行之路,将自己锁在石棺之中,与天都应天府的朝天子,圣乐王相似,一位前途无量的涅槃天才,因为自觉无望证道不朽,所以索性止步,画地为牢……这样的选择不能说是错,与其化为一抔黄土,不如庇护自己背后的圣山长兴不衰。
这就是道心不同。
在这个角度上来看,邵云大师与朱密……没有差别。
为了庇护灵山,将自己锁在光明殿中,因为这里极其强大的“规则”,使得这处大殿内只有光,没有暗,也正是因为同样的规则,使得邵云看起来生机旺盛。
而这一切需要付出代价。
邵云大师牺牲了自己。
他顿了顿,继续道:“很多人不清楚这一点……他们觉得我活得很好,而且会一直这么活下去。却不知道,我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不仅仅是生活在这高墙内的民众,灵山的教徒,两宗的苦修者……”
“他们希望灵山纯粹一点。”
老人看着宁奕,认真道:“所以他们想要赶走眼中不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