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第6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些日子就是太子寿辰,圣山齐至,蜀山肯定不会缺席……”
“前些日子的线报说,宁奕从东境灵山离开,行走大隋,如今我能感到,他离天都越来越近了……”
徐清焰愉快的声音,被小昭甩手的动作,忽然打断。
戴着黑色帷帽的女子,神情隐在面纱下,惘然地回过头,看着孤零零站在走廊那端,与自己保持了一截距离的侍女。
小昭的长发洒落,她下意识甩开了手,直到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僭越。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
“小姐……为什么呢?”
大雪从高空落下,长廊的两端尽是幽冷。
小昭倔强看着自己的主人,问道:“因为宁奕把小姐从笼牢里救出来了,所以小姐心中就只有他一个人了吗?”
帷帽被寒风吹拂。
黑色皂纱挂上了苍白的雪屑。
无声而又肃杀。
小昭低声嘲讽笑道:“小姐又熬了一夜,给宁奕写信吧?这半年来也没有中断把,只不过不曾寄出罢了……这些事情,瞒过我又怎么样,瞒得过您自己吗?”
徐清焰仍然是沉默。
小昭抬起头,声音颤抖,问出了一句大不逆的话。
“就算再见面了,又能怎么样呢?宁奕真的会喜欢现在的小姐吗?”
寒风呼啸。
“啪”的一声。
小昭捂着面颊,跪坐在地,她看着那个站在走廊风雪里的小姐。
徐清焰的声音很冷。
“……够了。”
这个耳光,这一句话,便像是抽干了徐清焰全身的力气。
她虚弱地看了小昭一眼,没有去扶,而是一个人缓缓转身,离开东厢长廊前,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下。
“以后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
(ps:关于沉渊君的群像,以及一些闲聊,发在了微信公众号“会摔跤的熊猫”上,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关注~公众号会是熊猫以后经常写东西的地方,会有独家的一些“情报”~~~比如小剧情的走向,人物的形象,还有更新时间~~~每一条留言,熊猫都会认真去看~~~)
第二百四十三章 决裂(二)
天都大雪,灯笼高悬。
太子寿辰临近,年关初过,天都皇城张灯结彩,舞狮炫龙,一副喜庆。
“此番盛日,不可有失。”
城楼头,一位披着黑色长袍的男人,眺望身下。
他的身后跟着两个小厮。
“甲字组,带十人,从红符街北边开始巡守,一个时辰换班。丙字组,八人小队,围绕南门随即盘查,针对大隋通缉令,严格检验入城人士的户籍,档案。”
两人领命而去。
又有两人前来。
一条条命令发布下去——
顾谦如今的服饰,衣帽,与之前截然不同……在以往,他是公孙越身旁最不起眼的捧簿人,负责默默的记录文案,但如今,这位低调行事的“判官”,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官袍上黑纹水波荡漾,沉浮若海,一条雪白鱼尾跃出。
这是太子为顾谦订制的鱼纹袍,象征着鱼跃龙门之意——而伴随着这袭官袍送出的礼物。
正是昆海楼。
公孙越外出执行任务,太子设立昆海楼,以行特权,明面上乃是为自己的小师妹张君令提供一个住处,但事实上,如今搬空的那座内,已经堆叠了许多文卷,这是一个实打实的实权职司。
顾谦平静吩咐着自己的手下,昆海楼目前的使者,大多都是春风阁的暗子,这些人隐藏在市井之中……在返回天都,入宫与太子喝了三次茶后,他便得到了这么一只训练有素的精锐力量,目前还没开始正式的搜刮情报,或者执行任务。
不过寿辰之前,太子又召自己喝茶,而且分配了为期一个月的天都南门的巡守任务。
“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青丝束起,透过斗笠束成高马尾,张君令那张栓系白巾的面容隐没在白色丝纱之下,她轻声开口,道:“有没有想过,太子为何调遣你巡守南门?”
顾谦与张君令并肩而行。
两个人的步伐不快,更像是在雪中漫步。
张君令的腰间仍然别着那把青伞,只不过灵山一行,伞骨已经被她抽走,送给宁奕,如今的这把青伞就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油纸伞。
“太子想利用我制衡公孙。”
顾谦语调平静,虽然四下无人,但他久居三司,深知天都皆为皇族耳目……即便如此,仍然用了“利用”这两个字。
张君令只是微微一笑。
“第四司不是捕风捉影的东西,而是真实存在的。”顾谦认真开口,转头望向女子,道:“监察司的力量太大了,公孙的权力如果压不住……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而我是最了解公孙的人。”
他也笑了,道:“所以就有了真实存在的‘昆海楼’。”
说到这里,就连顾谦自己,也微微一怔。
昆海楼……这算是第五司?
太子把棋局扩大,造成了一环又一环的影响,利用自己去牵制公孙越,那么又用什么来牵制自己呢?
顾谦双手按在城墙上,陷入了无声的沉默。
大雪被他的十指揉搓地崩溃,化为细密的雪屑,从城头簌簌落下,张君令的声音轻轻响起。
“太子让你巡守南门……是有原因的。”
“不止这些。”
谦蹙起眉头,他的耳朵微微动了动,旋即抬起头来,望向远方,南门的大雪雾气之中,似乎有什么缓缓而来。
一辆马车,缓慢驶出雪雾。
漆黑的华盖,随风飘摇的车厢车帘,以及半截伸出车帘的大红袖。
顾谦瞳孔收缩。
张君令面无表情道:“公孙越之前出的那桩任务,便在南方……他注定要在这段时间回城,也注定会从南门入城。”
原来如此。
这是太子的用意么?
顾谦沉默地凝视着那辆马车,大雪之中,那截伸出车帘的红色衣袖,似乎是在乘凉,红色衣袖的主人,似乎不觉严寒,五指轻轻收拢扇风——
“撕啦!”
于是袖口的风雪被指尖撕裂。
车厢内主人的意志,隔着风雪,传递到了身后……雪雾之中,绵延的车队里,响起了密集的车轴停刹的声音。
公孙越的马车,以及出行任务的车队,缓缓在南门城头停下。
他掀开马车车帘,向上看去。
“呼——呼——”
凛冽罡风。
刺骨酸寒。
城楼头,黑色鱼纹袍的顾谦,与大红袍的公孙越,隔着苍白的霜雪对视。
公孙越没有带面纱,那张狰狞的面容在此刻写满了平静,于是看起来也不那么狰狞,反倒是有种超脱的淡然。
“许久不见。”
顾谦看着城楼下的脸,有些陌生。
他轻声开口,打了个招呼,却没有等到应有的回应。
城楼头游掠着昆海楼的使者,这些人隐隐约约形成了一张密集的网,而这张网的中心,正是顾谦和张君令。
沉默了很久。
公孙越不冷不热的回了一句。
“恭喜升官。”
说完,便放下车帘。
车队继续前行,缓缓掠入天都,此后再无声音。
顾谦低垂眉眼,神情看起来有些迷惘,又有些失落。
张君令站在他身旁,双手杵着青伞,轻柔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顾谦笑了笑,道:“以前是很好的朋友。”
张君令哦了一声。
她没有继续去追问什么。
顾谦有些苦恼地拽了拽发丝,叹气道:“现在也是。”
……
……
车厢继续前行,向着皇宫。
这一路上,没什么人阻拦。
公孙越去南疆执行任务,被迫离开天都一段时日。
再归来。
这里已经发生了剧变……坐在车厢内的男人感觉异常敏锐,他嗅到了车厢两旁,古楼古墙,那些陡变到已然陌生的气机,这似乎已经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个天都了。
这段时间,来了很多新人啊。
这一趟远行,归来之后,不知道自己的力量还剩多少?
公孙笑了笑。
无人看见,他的双手其实在颤抖,在见到顾谦之后,便开始轻微的颤抖,离开城门之后,仍然久久不能恢复平静……
入了皇宫。
系上面纱。
公孙深吸了一口气,他眼中最后一丝的柔软也瞬间褪去,重新化为冷酷无情的阎王,双手恢复稳定
,当马车停下,他踏入皇宫,在海公公的带领下来到了宫内一处庭院。
太子坐在大雪里,有两位婢女为他撑起大伞。
面前摆着一张茶几。
公孙越眯起双眼,那张茶几上已落了一层薄雪,两席茶位,两盏茶水……正对自己的那盏茶,已经凉了。
太子笑道:“公孙先生,似乎来得有些晚了……答应顾谦为你备的茶,也有些凉了。”
公孙越唇角微动,他坐了下来,一饮而尽,声音沙哑笑道:“茶水凉了……也能再喝。”
李白蛟哈哈一笑,道:“是这个理,若是饥了渴了,包子馊了也能吃,茶水凉了也能喝。可若是饱了,这些东西,便要倒掉了。”
公孙陷入了沉默。
太子又笑道:“不过我这人,偏偏看不得浪费……茶水凉了,还能再热。”
他伸出一只手,掌心溢散出骇人的光芒。
大隋皇族,个个都是皇血的背负者,拥有着极其强大的修行天赋,即便被国事操劳,太子亦不曾放弃修行。
虽然他无法与父皇相比。
但……在掌心皇血的加温之下,不过片刻,那盏茶便重新冒起热气,甚至有沸腾之相。
太子轻声慰问道:“公孙先生远去南疆,此行辛苦了,要不休息一段时日?”
公孙越笑了笑,道:“殿下,离公孙休息的时候恐怕还早。”
太子轻轻搁下沸腾的茶水杯,感兴趣的哦了一声,正襟危坐,摆出了聆听的姿态。
公孙越柔声道:“我为殿下准备了一份大礼……”
说着,从袖中取出了一卷文书。
太子瞥了一眼,轻轻伸出两根手指,将文卷摊开,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的人名,三司六部之中,大大小小,小到官阶九品的驻城首领,大则……
文卷只有一半。
“另一半似乎遗落在府。”公孙越轻轻道:“之前离开天都,走得匆忙,调查也做得不全,不敢献于殿下……这些日子,算是完工,才敢献上。文卷上的这些人,已有实证,可证明他们与东境有所勾结,皆为蛀虫,败坏朝堂风气,有失明君纲领。”
太子开怀笑道:“攘外必先安内,公孙懂我。”
公孙也笑了,语调很轻,“最后的这些脏活,让我来做吧。”
话挑开了。
太子沉默了。
公孙也不再开口。
风雪之中的年轻殿下,神情冷漠地挥了挥手,两位婢女收起大伞,踏着小碎步离开,整座庭院恢复了死寂……两个人就这么隔着茶案对视。
李白蛟面无表情道:“你人在南疆,还做出了这份文书,你不怕我判你死罪?”
公孙越的发丝挂满白霜,笑着问道:“我还会有其他的结局么?”
太子低下眉眼,凝视着那份文卷。
他忽地一笑,之前所有的肃杀,冷冽,全都荡然无存。
李白蛟伸出一只手,亲昵地拍了拍公孙越的肩头,看着面纱下的那双眼,笑着承诺道:“别担心,本殿答应你,你会活得好好的……本殿知道你还有一个朋友,他也不会有事。”
公孙越眯起双眼。
他直视着太子,幽幽道:“殿下,公孙没有朋友……从来就没有。”
第二百四十四章 相遇
“真是让人难过的相遇啊。”
张君令站在城头,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下,她双手按在油纸伞柄位置,扭头望向顾谦,“听说太子在皇宫等他。”
顾谦眼神微微一黯。
年轻判官笑道:“他临行之前,在昆海楼找了我一趟。希望我跟他走,我拒绝了他。”
张君令沉默了小半晌,“如今已是分道扬镳了么?”
顾谦也陷入了沉默。
两个人站在城楼头,大雪落在肩头,发丝。
年轻男人轻轻叹道:“太子若想收拾他,有一万种手段……但我若成了昆海楼主,至少还能护一护,没有顾谦,也会有其他人坐上这个位置,那个时候,结局就不一定了。”
张君令微微低头,青布下永远是一张没有神色波动的面孔。
公孙越想要把顾谦摘干净。
但顾谦跳进了昆海楼这个“火坑”,手握新权,成为了天都新的年轻权贵……最近天都隐约有风声,说朝堂不安宁,宫内恐有大动作。
若新的烈潮来临。
谁人会焚身?
谁人又能完璧?
……
……
“顾大人。”
一道清冷的声音,在城头的廊道那端响起,紧接着一位戴着黑色帷帽的年轻女子从阴暗中走了出来,她同样没有撑伞,即便有皂纱遮掩面容……身上的气质仍然太夺目。
城楼头的那些兵卒,使者,一时之间,看着这道曼妙身影,失了神。
顾谦定力极好,但仍然是一刹恍惚。
他咬了咬舌尖,让自己恢复清明,连忙揖了一礼,笑道:“东厢的徐姑娘?今日怎有的闲情逸致,不在宫里?”
张君令的眉头微微舒展,她伸出两根手指,捻了捻沾染风雪的龙须。
虽然双目被青布蒙住。
但并非意味着她不能观物。
世间万物,皆有其气……此刻登上城楼头的那位“徐姑娘”,身上的气,便极其特殊。
张君令轻轻咦了一声,沉默地“端详”这位徐姑娘。
“顾大人的昆海楼在这里巡守?”
徐清焰笑了笑,一只手下意识抬起落在胸前,握着吊坠,轻声道:“我来此地等一个人。”
出乎意料的,张君令开口了。
她轻轻报出一个人名。
“宁奕。”
徐清焰有些讶异,立马舒眉笑道:“这位是昆海楼主了吧?你认识宁先生?”
张君令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天都知晓她存在的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