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剑骨 >

第739部分

剑骨-第739部分

小说: 剑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十一兄也不小了,宁某拙见……窃以为,有一人与十一兄极其合适,堪称天作之合。”

    柳十一笑意缓缓僵硬。

    最后的人名,一片漆黑。

    丹炉炭火,将信纸烧灼……最后留下了一片漆黑不可见的位置。

    ……

    ……

    (求月票~)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主仆

    宁奕的信,送往四境各处。

    蜀山,羌山,剑湖宫,道宗,灵山,天都……以北境将军府的力量,借用铁骑,宁奕将自己的“意志”送了出去。

    天都授封他为大都督。

    东境战争不知何时爆发,但一旦开打,这位大都督不在,可能会有人借用舆论,造乱军心。

    宁奕这几封信,看似写得随意,洒脱,但其实将自己的打算,以及想法都交代清楚。

    他这次北上,不是避战,而是寻找破境机缘。

    这场东境战争或许不会由他来开头……但,一定会由他亲手收官结尾。

    北境。

    一座洞天福地,仙气氤氲,晨雾摇曳。

    面前是一座空旷湖泊,朵朵紫莲盛放湖面之上,有圣人显昭之象,远远望去,一片祥和圣景。

    而湖泊边上不远处,就停着一辆马车。

    一对远游的主仆,一人捧卷坐于车前,另外一人则是蹲在湖畔赏莲。

    “小姐,此地可真是造化宝地。”

    小昭掬了一捧湖水,冰冰凉凉,沁人心脾。

    她轻轻以掌心拍打面颊,水波荡漾,这片湖泊真如生灵一般,丝丝缕缕的水灵气在肌肤四处缭绕。

    小昭惬意舒服地长叹一声。

    若是能久居于此,定会长葆青春。

    她回头看去,小姐仍然是那副专心阅卷的模样。

    徐清焰半靠在马车车厢前,帷帽的皂纱掀起,露出了那张国色天香的面容,她没做任何动作,湖泊上空氤氲的水灵气便如游鱼一般靠近,想要“亲昵”一二,只不过她的肌肤比湖泊镜面还要剔透,看起来如无暇的翡玉。

    她手中所捧的,正是宁奕临行前所赠的《太乙拔神经》。

    又被称为拔神之卷。

    徐清焰的神性之苦,自出生以来便深耕骨髓,难以拔除。

    她在遇见宁奕之前,只能默默忍受。

    此后便有了“执剑者骨笛”作为医治手段……换而言之,这份神性增殖的造化,对她而言是一味毒药。

    如果没有宁奕。

    那么总有一天,她会死于自己的神性。

    而当年的“太乙救苦天尊”,据说就是这样的一身天生神躯,那位功参造化的女子天尊活了八百年岁月,创造了一门压制神性,对抗返祖的古卷。

    正是拔神之卷。

    这部古卷诞生于一个极其惊艳的念头。

    将神性压缩凝聚成水滴,然后再按照古代道宗修行法门,将星辉完全替换成为“剩下”……最终修成元婴。

    忍受大痛苦,吞下大造化。

    拔神之术,可以造神。

    那位女子天尊,惊才绝艳,缔造了这卷古经……在绝境之中走出一条生路。

    只可惜,宁奕在莲花阁内拿到的经文是残缺不全的。

    按照宁奕命字卷的推演,这部经文,只能指导徐清焰将神性修成元婴。

    如果有完整的经文,凝聚成功的神性元婴,应当可以一步一步成长,最终演化成完全体“圣灵”。

    圣灵一出,横扫天下,当如太乙天尊再现人间。

    以那位女子天尊的功德造化,此间唯独不朽能与其撄锋。

    ……

    ……

    徐清焰合上古卷。

    她按照《太乙拔神经》所载,运转心法,以意

    念压缩神池内的神性……果然,与之前的凝滞不同。

    在有意识的压缩之下,一枚枚神性水滴,被挤向丹田中心。

    这门心法的厉害之处,在于女子天尊独创的“神性元婴”。

    道宗早有修行元婴的法门。

    以星辉凝聚的元婴,根本无法以神性媲美……按照拔神经所记载,若是能修至大成,便有搬山倒海之大神通。

    莲花湖泊,水灵气忽而起了变化。

    蹲在湖畔的小昭被一阵大风吹得踉跄,她眯起双眼,回头望去。

    心神震撼,久久不能自已。

    上一刹,还晴空万里的莲花湖泊,顷刻间阴云密布,雷霆闪逝。

    天地矮小,以黑纱帷帽女子为中心。

    徐清焰靠坐在马车之上,姿态慵懒,闭目闲睡,双手却垂落结印,这一刻,莲花湖泊犹如雷池,好几道千钧神雷落下,击打湖面水柱,迸溅如龙,异象之中龙凤齐鸣,莲花盛绽。

    那盘坐女子,竟如天地至尊一般。

    一缕神性,从穹霄落雷而坠,砸入眉心。

    “珰”的一声!

    黄钟大吕,悠悠长鸣。

    九天十地,唯我独尊。

    小昭跌坐在地,看着那卷古书在小姐怀中随风翻页,一页一页迸发异象,神性浩荡,狮虎咆哮,雷霆翻滚,天地之间飞沙走石……而至最后一页,古卷到了尽头,一道落雷也在小昭面前炸开。

    白茫茫一片。

    不知过了多久。

    她的视线缓缓恢复……金星消弭之后,眼前哪有落雷,哪有阴沉天宇,分明还是之前那一副万里无云的晴朗宁静模样。

    小昭失神望向小姐。

    仍然靠坐在马车车前的徐清焰,神色如常,在她身上看不出一丝一毫的霸道睥睨,一片落叶摇曳荡落在肩头。

    古卷停留在最后一页。

    徐清焰手指摸索着充当“书签”的那枚骨笛叶子。

    之前的那一切,是真的发生了,还是自己在做白日梦?

    小昭摸了摸自己面颊,指尖不知何时变得冰凉,一阵刺骨,她跌坐在湖畔,衣衫都被浸透,至今方才察觉。

    “小姐……”

    小昭声音沙哑开口。

    “呆呆坐在那看着我,发什么呆,衣裳都湿透了。”

    徐清焰柔柔笑了,手掌轻轻拍了拍一旁座椅,道:“还不快换身新的。”

    小昭恍惚站起身子……这一切,是自己眼花了么?

    为何自己在小姐身上,看到了天地齐鸣的大势画面,那副神圣威压的气象,她这辈子都会牢记心头。

    太震撼了。

    小昭未走两步,便听到远方一阵雀鸣,伴随着马蹄踏水声音。

    一匹黑色骏马,如奔雷一般,从远方莲花湖泊,踏水而来。

    硕大马首额头处烙印将军府铁纹。

    “将军府?”小昭不顾衣衫,连忙来到车厢之前,将小姐护在身后。

    徐清焰蹙起眉头,沉默地向后退去,微微躬身,钻入车厢之内。

    那匹黑色骏马,踩踏湖面,并不下坠,犹如一枚打水漂的石子,更如一枚疾射而出的利箭——

    不过这动静太大,一路惊起漫天白鹭。

    “吁”的一声。

    那黑色骏马陡然勒住前冲身形,四蹄在湖面踩出无数破碎水纹沟

    壑。

    最终停在徐清焰马车之前。

    真是将军府的人。

    冲小姐来的……小昭拦在马车前,充满警惕地开口问道:“阁下有何贵干?”

    徐清焰坐在车内,默然不语,低下头注视着自己掌心的古卷,不知在思索什么。

    她摊开两枚如玉般白皙的手掌。

    两缕神性蹦跳如雷霆,被她轻轻握住。

    车厢外,传来了温和的声音。

    “无需担心,我受大将军之令,前来送信。”

    “大将军之令……送信?”

    小昭困惑道:“什么信?你们怎么找到这儿的?”

    马背上的甲士笑了,“有铁律在,天都城内无秘密。有大先生在,北境之内无秘密。不过您二位放心……大先生并没有打扰二位清修游行的意思,这封信送到,我的使命就完成了。”

    铁骑从贴身襟甲内取出一封信封,拒绝了小昭接过手的动作,道:“宁先生拜托大将军,一定要将信送到本尊手上。所以……抱歉了。”

    小昭动作一滞,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之后,顿时心如明镜,知晓这一切发生是为何了。

    她低头瞬间,神情阴鸷了那么一刹。

    紧接着抬头吐气,一切恢复如初。

    小昭灿烂笑道:“原来是宁先生的信。”

    她缓慢敲击车厢,努力让自己声音听起来柔和无害,道:“小姐,是宁先生的信,需要您亲手接。”

    车厢内传来了很轻的嗯的一声。

    徐清焰轻轻抖散掌心的神性,同时将那一缕浅淡几乎不可察觉的杀意,摇曳荡散。

    她伸出一只手,递出车帘。

    递信铁骑,皱起眉头。

    小昭解释道:“我家小姐不方便露面……大人送信至此,便可回了。”

    马背上的甲士点了点头,将信递了出去,策马准备离开。

    他忽然心有所念,牵动缰绳,打量了一番小昭,然后笑着对着车厢内女子道:“徐姑娘,竟没想到,您也是修行中人。刚刚那番天地异象实在惊人……隔着数里,险些吓着我了。”

    小昭心底咯噔一声。

    车厢内传出徐清焰轻描淡写的回应声。

    “你看错了。”

    身为沉渊君麾下贴身近侍之一的铁骑眯起双眼……眼前徐清焰乘坐的马车,被一层一层阵纹所笼罩,他看不穿虚实。

    自己刚刚的确隔着数里,看见了异象,可没法确认是否与莲花湖泊这对主仆有关。

    而这一番话,只是试探。

    徐清焰的回应,则是彻底断绝了他继续试探的念头。

    近侍摇了摇头,重新调转缰绳。

    他忽而又一滞,身形未变,只是回眸。

    “徐姑娘,大先生托我给您带一句话……世间因果,皆有注定,强求不来。”

    这一次。

    车厢内没有回应。

    近侍再不犹豫,直接离去,一骑蹚水,化为流星远去。

    莲花湖畔。

    车厢外。

    衣衫浸透的婢女小昭神情阴沉,盯着铁骑远去方向,指尖扣在车厢铁皮之上,挠出五根纤长爪印。

    车厢内。

    徐清焰翻开宁奕书信,只瞥了一眼便重新合上。

    世间因果,皆有注定……强求不来?

 第三百八十二章 枯桃枝

    桃枝城。

    这座不幸坐落于东境大泽与三圣山夹缝间的小城,前几年还有些许人间气,来来往往担夫商人走动,这几年彻底荒芜……破败的门匾生锈,城内仍有居民,但都是一副神形枯槁的憔悴模样。

    三圣山合围大泽。

    二皇子手握琉璃山,拉开一道固若金汤的防线。

    五灾十劫,镇守大泽四方八百里。

    谁也不知道,大战什么时候开启……家底殷实的富人,在朝中有消息,与圣山有关系的“贵人”,早就撤离了这片灾厄之域。

    东境风雨,能折大山。

    而留在这里的人,与当年西岭清白城想要翻越长城入境却不得入的……是同一种人。

    无钱无权无势。

    大隋的长城,是一面围墙。

    这面围墙的墙里和墙外之人,并无区别……红尘万丈,泥沙翻滚,在大势之下,他们都没有选择。

    中州颁布了一条禁令。

    三圣山联手拉开了一道长线,以防大量流民入境,混乱民生……在东境与中州翻脸的那一天,琉璃山方圆的子民,便不再受大隋律法的保护。

    而桃枝城,就处在这道长线的灰色地带。

    风沙漫天。

    一行车队,艰难在风沙中跋涉。

    一位年幼女童,扎着羊角辫,从车厢内探出半颗头颅,黑溜溜如玛瑙玉石的眼珠子细眯起来。

    风沙太大。

    女童努力向前望去,看到一座飘摇在风沙中巍峨又破败的古城。

    车队上下二十余人,真正要护送的就只有一辆马车。

    在这年头,都是桃枝城向外逃人,就没见到有人往这破城里去的……有能耐从大隋禁令中捞人的,哪里还会允许自己妻儿向这荒凉鬼域去钻。

    女童声音沙哑道:“郭叔叔,前面就是‘桃枝城’吗?”

    风沙最前方,一位虎背熊腰的汉子,一只手压低斗笠,降低马速,缓缓来至女童身旁。

    郭大路摘下自己斗笠,轻轻按在女孩头上,“前面就是了。”

    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倦。

    这场不知何时爆发的东境战争,犹如一场隐晦风雨,压在每一位百姓心头。背景通天的年轻权贵能逃,但总有人要守在这里……譬如直属中州皇权的“黜陟使”,被派往东境防线的每一座城池。

    他们守在这里,监察官员,严守律令。

    “黜陟使”是如今中州皇权抵御东境战潮的最后一块基石,若有异样,第一时间向天都汇报反馈。

    郭大路神情复杂,随女孩一同望向远方风沙飘摇的老城。

    “小荔枝,你爹是个了不起的人。”汉子轻柔道:“他是主动申请来桃枝城驻留的。很快,你就能见到他了。”

    郭大路来往东境多年,与桃枝城上下官员早已混熟。

    二十年前,他初入东境桃枝城,结识了此地驻官钟洵。

    钟洵为人刚正不阿,刚正到了“不识好歹”的程度,倔的像是一头驴。

    便是因为这份性格,钟洵当上驻官之后便再也没有丝毫晋升。

    这一次,钟洵为保妻女太平,主动申请留守东境,以“黜陟使”之位,换来了一次律令敕开的机会……

    而钟洵妻子宁雪,被敕令护送离开,知晓实情之后,拒绝

    远行,誓要跟随夫君一同守城。

    于是,便有了如今这只离而复返的车队。

    郭大路受钟洵所托,亲自护送他妻女离开,但又因夫人万般反对,不得以向桃枝城返程。

    这一趟跋涉,历尽十五日。

    在郭大路眼中来看……那个倔强男人换来的机会就此浪费了。

    向死而生。

    又复向死路而行。

    钟洵女儿名叫钟荔,年方八岁,粉雕玉琢,如一个瓷娃娃。

    这十五日奔波,极伤心神。

    钟夫人疲倦至极,沉沉入睡。

    小荔枝精神十足,探出车厢东张西望,饶是小脸蛋被风沙吹得生疼,仍然倔强不肯缩回。

    郭大路给小姑娘竖了一根大拇指。

    有亲爹的倔劲。

    小荔枝回头轻轻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