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剑骨 >

第961部分

剑骨-第961部分

小说: 剑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奕也已不在大隋,千手先生与苏院长同行,都已经出发前往草原。”顾谦道:“教宗陛下让你传信,因此原因,无法送抵,错不在你。”

    清雀轻叹了口气,她目光坚毅,压低声音,道:“既如此,便不劳烦顾左使了西岭清白城之灾变,还望天都尽快施以援手,因为北伐战争之故,道宗弟子已尽数调动而出,如今正是大量缺失人手之际。”

    “我会安排红拂河使者即日出发。”顾谦认真点头,然后笑着问道:“清雀姑娘,当真不在昆海楼休息?”

    “不劳烦左使大人了。”

    清雀摇了摇头,态度很是坚决。

    “时态紧急,哪容休息耽搁?卑职前往三清阁更换马匹,然后便会启程向教宗陛下回禀。”

    目送清雀马车离开,顾谦脸上笑意一点一点消散,神情缓缓恢复漠然。

    纵然平日里对好友态度温和,脾气极好,几乎从不动怒。

    可他毕竟是被誉为“生死判官”的男人,在公孙越手下替监察司做事,不知勘破多少案卷,审死多少人命。

    顾谦缩在袖内的手指轻轻一叩,做了个极其隐蔽的手势,下一刹,便有好几袭黑袍顺势而来,似乎只是擦肩而过。

    在这一刹,顾谦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跟住她,看看她做些什么。”

    几位昆海楼使者领命而走,短短数息,便四散而开,化为真正隐蔽于街巷之中的“影子”,悄无声息地掠逝于这偌大天都之中。

    张君令与顾谦并肩而立。

    她看着那辆马车消散于“视线”之中,轻声问道:“清雀此人有问题?”

    谁料,顾谦却是摇了摇头。

    “不没有问题。”

    “不仅是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完美。”

    从白凉木马车入城的那一刻,顾谦的“目光”便聚集在这女子教宗近侍身上,这辆马车入城之后所遭遇的每一道拦截,清雀的每一刹神情,都被顾谦捕捉起来甚至在昆海楼楼下的“漫长等待”,都是有意而为之。

    这是昆海楼的一贯传统。

    或者说,这是监察司的保留技能。

    这女子的神态,没有一刹的异样,即便在昆海楼下独处等待的那半炷香。

    “那封案卷没有问题,她的消息也没有问题但所有的问题就出在没有问题。”顾谦轻轻道:“事出反常必有妖。那案卷中提到的古祭坛,还有清白城,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已经不知第一次出现了这两样东西,必须留一万个心眼。所以,所有与案卷有关的人物,一定要被严密监控起来。清雀离开昆海楼后主动接触的每个人,都要被列入名单之中。”

    说完这些,他悠悠吐出一口气,微微抬眸。

    昆海楼顶,云雾缭绕。

    “至于谷霜和玄镜

    的失踪便交给徐姑娘来处理好了。”

    “如今天都城内,正缺人手。”

    张君令轻轻点了这么一句。

    她知道,顾谦的每个决定,都必然经过深思熟虑。

    可刚刚那道命令,可不是简单的遣散几人而已,有资格在顾谦这里领命而去的,都是昆海楼数一数二的小组组长,方才那几人,各自率领一只队伍,未来二十四时辰,清雀每留在天都城一个呼吸,他们便会盯死一个呼吸,在天都沙盘上进行动向和去留的推演,汇报。

    在不惊扰一位大修行者的前提下实现咬死,跟踪,并非易事。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顾谦微笑望向消散于街巷中的阴翳,道:“这些家伙们,可都是嗅觉敏锐,热衷捕的野兽啊,从清雀入城,他们便闻到了物的气息,如今有机会出动任务,可是异常的兴奋呢”

    “这样么?”张君令默默嘀咕,略一思索,心中反倒坦然。

    昆海楼这几位组长,平日里总是以黑袍遮面示人,看起来的确有些反常,不似常人。

    “或许,她只是去三清阁内喝茶。或许,她会跟某位重要人物有所对接不过只要在天都城内,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要想逃脱昆海楼的耳目。”

    “只是,我麾下那些善于盯梢的家伙,只能盯住她在天都城内的每个动作,真正踏入三清阁禁地之后,恐怕还需要麻烦你,动用一些特权,让我看得更清楚一些。”

    顾谦言外之意,是动用铁律。

    张君令一怔,道:“此人重要到了此等程度?”

    顾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思索片刻后,喃喃道:“清雀只能说她是一枚鱼饵。我需要盯住她的所有行踪,来找到最终的大鱼。”

    张君令苦思冥想许久,而后认真问道:“在长陵那一日的谈话你们是不是对我隐藏了什么?”

    她话中的“你们”,指得是顾谦,宁奕,太子,徐清焰。

    顾谦哑然一笑,不予回复。

    答案已是不言而喻。

    这场隐蔽于山雾中的谈话,决定了天都如今的局势。

    “也好。”

    张君令有些颓态地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长叹道:“其实我并不想知道你们究竟布了什么局,只是我很好奇为何你,太子,宁奕,还有徐姑娘,会喜欢这种细致入微的暗中对弈,难道就不会觉得疲倦么?”

    “攻敌以细,布局需深。”顾谦沉默片刻,喃喃道:“非我等本愿,但实属无奈啊。”

    天都如今面临的对手,可以苦心积虑,深藏二十年,谋划灵山大火灾。

    可以改名换姓,在南疆布道,偷天换日,一朝颠覆执法司。

    想要赢下躲在暗处的那位棋手,就必须比他更谨慎,更细致,更小心。

    他们不是一个人。

    而是藏在黑暗中的影。

    不过天都也有着隐匿深处的影!

    此时此刻,数十条街巷,无声掠动着一袭袭黑衫,昆海楼使者如棋子散开,囊括成局。

 第一百六十四章 野雀

    数十条街巷,一袭袭黑衫,无声掠动。

    昆海楼使者如棋子散开,囊括成局,以那辆驶出昆海楼的马车为核心,环形分散开来。

    “马车过红符街……”

    “过清水巷……”

    一条条讯息,传入顾谦腰间令牌之中。

    顾左使重回昆海楼,以沙盘推演起来……与自己之前所预料的相差无几,清雀离开昆海楼后,一路疾行,没有停留,更没有与任何人交谈。

    半炷香功夫不到,便回到太清阁。

    昆海楼的眼目,遍及天都,但太清阁则是为数不多无法涉及的禁地……说到底,监察盯守并不是一件能摆上台面的事情。

    而道宗则在天都拥有大量信徒,即便是顾谦,也不敢轻易招惹西岭道统,一旦自己监控太清阁的事情走漏风声,得知消息的麻袍道者必然十分愤怒,甚至可能会以强硬的态度顶撞皇权。

    如今天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君令。”

    顾谦轻声呼唤,与身旁青衫女子,一个“眼神”交汇。

    张君令抬起双手,缔结印诀。

    铁律的辉光,在女子掌心溢散而出,缭绕如蝴蝶。

    天都穹顶之上,两张泛黄的古符,如游鱼首尾相衔,抱在一起。

    这是真正完整的铁律——

    “嗡!”

    一缕纤光,激荡而出。

    这是除铁律律主之外,其他人所无法感应的波动……在张君令心念操纵之下,这缕极光笼罩太清阁。

    数息之后。

    顾谦面前的沙盘,浮现出此刻太清阁完完整整的景象。

    ……

    ……

    “吁——”

    马车缓缓停下。

    满身风霜的清雀,抵达目的地,卸下了先前的警惕,她长长吐出一口气,马蹄由疾至缓,踏过数道阵纹屏障。

    太清阁的阁楼之外,有十数位麻袍道者镇守。

    有这层层阵纹相护,太清阁杜绝了一切意义上的窥探……除了铁律。

    生在天都,便无法逃避皇权的监察。

    事实上,太清阁穹顶还有一层类似“天外天”的阵纹,遮蔽天机,在当年一张符纸的刺探之下,虽然不可以做到完全屏蔽,但可以使铁律的视察变得模糊。

    在公孙越纵火案后,太清阁受到重创,加强了楼阁看守。

    而即位之后,重用监察司的太子,则是默许了太清阁的此番举动……在他看来,默许太清阁在铁律监察下,做些模糊的动作,算是对当年纵火一案的补偿,更重要的是,曾经天都太清阁的主人,乃是出身红拂河的李长寿。

    太子对于李长寿寄以厚望,而且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如今。

    这层阵纹,在大成铁律的圣光穿透下,无所遁形。

    “辛苦了。”

    一道温和声音,在阁内响起。

    一位披着纯白麻衫,面容阴柔俊美的男子,听到马蹄声音后,缓缓从太清阁内走出,他扶住门框,站在阁内,就这么望着清雀,仿佛望着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

    “此人名为何野。”

    顾谦神色平静。

    “何野?”

    “他出身西岭道宗,何氏一脉。新潮李长寿被斩首之后,西岭何氏被宁奕连根拔起,但何野是活下来的那一个独苗……”

    张君令对朝野斗争不感兴趣,但她也完完整整见证了宁奕当初和李长寿的斗争,说到西岭何氏,她也不陌生。

    何帷曾经贵为西岭道宗的三清阁阁老!

    因为那位杜公子的缘故,何氏在乱局中倾尽一切,铁心押注李小阁老,最终在阎惜岭败得一塌涂地。

    “为何……何野能活下来?”

    想到这里,张君令有些不解。

    以宁奕的性格,斩草必定除根,何帷和杜威他都杀了,西岭何氏杜氏,自然是不会留下活口,永绝后患。

    “因为……西岭最后的处决,宁奕交给了玄镜。”顾谦手指轻轻叩击沙盘,显然也是陷入了深思之中,他喃喃道:“当初何帷执掌大权,打压陈懿,教宗名存实亡,被幽禁在阁内,寸步不出。若是李长寿赢下那夜对局,要不了多久,就是西岭废除教宗,新立领袖……后来宁奕赢了,自然也就等同于是陈懿赢了。关于何氏和杜氏的处置,宁奕就交给了玄镜,陈懿。”

    再后来的事情。

    张君令也知道了……玄镜小姑娘返回西岭,拿回属于自己的太和宫宫主之位,在谷霜辅佐之下,愈发成熟稳重,最终结成道侣。

    而何氏,也就此从道宗的历史上除名。

    “何野……是教宗留下来的人。”顾谦喃喃道:“档案上说,他虽姓何,但父母在权力斗争之中,皆被何帷所杀……所以他背负着对西岭何氏的仇怨,在荒郊野外长大,最终成年之后,暗投道宗,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了教宗陛下的近卫,当初何氏行刑,他才将自己真正的身世和盘托出。教宗赦免了他的姓氏,并且给了他‘重新来过’的机会。”

    重新来过这四个字,听起来有些微妙。

    “然后……他便来到了天都,接手三清阁。”

    张君令沉默片刻,道:“既是近卫,那么他与清雀……”

    顾谦食指轻轻落下。

    沙盘发出珰的一声。

    “何野与清雀,是一起长大的孤儿。”

    ……

    ……

    扶住门框的白衫男人,望着神色憔悴的女子,唇角含笑,眼中满是温柔。

    “从西岭奔波天都,路途遥远,定是接连几夜都没有休息吧?”

    何野道:“我为你准备了房间,你可以好好睡一觉。你渴不渴,饿不饿?”

    “……不必。”

    与昆海楼前无异。

    清雀依旧是那副三缄其口的冰冷模样,她干脆利落拒绝了何野的好意,抱刀来到一旁空地之处,那里有一口水井。

    她依旧是礼貌性地抬手,谢绝了身旁麻袍道者要替她取水的好意。

    就这么坐在草地上,以木瓢取水,缓缓而饮。

    何野微笑看着这一幕,没有出声打扰。

    他很有耐心。

    水井,女子,那柄横在膝前的长刀,勾搭成了有力而又平衡的一副画面。

    在他眼中,这是很美的画面,因为主角是清雀。

    等第一瓢水喝完,何野方才开口。

    “教宗陛下的信送到了?”

    “嗯。”

    清雀点了点头,挖了第二瓢水。

    她渴极了,喝空了第二瓢水后,继续挖第三瓢,而何野则是安安静静凝视着女子,目光一寸也没有挪移离开过。

    他指尖轻轻叩击着门扉,漫不经心问道:“顾左使的态度如何?他会派人去往西岭吗?需要我再去拜访一趟吗?”

    清雀一共喝了十二瓢水,喉咙上下翻动,很难想象一个女子……有如此“肚量”。

    三清阁安静了很久。

    只有何野轻轻叩击门扉的声音。

    声音停止。

    清雀也喝完了水,她放下水瓢,认真道:“教宗陛下只是告诉我要传信……其余的无可奉告。我要休息了。”

    何野怔了怔,神情有些无奈。

    而清雀没有继续前进一步,哪怕她面前就是装饰精美的三清阁。

    她没有去往何野为她所准备的屋室中就寝……而是笔直返回那辆白凉木马车,钻进车厢里。

    放下帘布。

    再无声响。

    何野神情复杂,凝视着这一幕,只能沉默,最终挥手遣散其余道者,一个人默默坐在阁楼门前,守护着那辆白凉木马车,面色隐于檐角阴翳之中,看不出喜怒哀乐。

    同样的。

    “看”着这一幕的顾谦,张君令,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就是教宗的死士么?”

    过了许久,张君令感慨道:“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她活下去……她似乎失去了所有的主观感受,还有支配情绪的权力?”

    而另外一边,顾谦则是在思考其他的事情。

    他喃喃道:“死士就是这样的存在……无论教宗是怎样温和和光明的人,在他身旁,总需要有人拥抱黑暗。西岭如此,天都也一样。”

    这个道理,其实张君令是懂的。

    太子身后,有监察司,而正是无数人前赴后继,置身于黑暗中,做出舍弃……才有了今日之皇权。

    此刻,张君令才真正忽然明白,先前顾谦所说,教宗赐予“何野”重新来过的权力,究竟意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