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娇养指南-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风二爷欣然,立刻领燕三郎找到附近最好的茶楼,要了临水的小轩入座。
小厮过来,接下两人大氅挂好,再奉上暖炉热茶。
“易水居很好,家里人都住得满意。”风二爷汲一口茶水,惬意地长叹一声。大冷天里来一盅热茶,最是暖心不过,“这几个月太忙,一直没来得及登门道谢啊。”
忙着吃喝玩乐么?燕三郎笑了笑,也不点破。当时风二爷从他手里以极优惠价格买下易水居,又说欠他一个人情,但宅子过户以后,他就没再跟燕三郎套近乎。这几个月风家在春明城顺风顺水,基本立稳脚跟,风二爷就又开始舒心玩乐,听说还是兰香坊的常客。
所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今回他恰好遇见燕三郎,这才又热情起来。
男孩也不计较,人情冷暖,他看过太多,早不放在心上,只有白猫低低哼了一声,甚是不屑。
燕三郎知道风家与官署走得近,最近还有人进去做事,与其命黄鹤从市井打听,不如风二爷这里的一手资料,于是老实不客气问:“听说靳家又出事了?”
风二爷笑了:“你也关心这个?”
“靳大少原本要把莲汀墅卖给我,那宅子都带我看完了,靳家老太太冲进来坐地起价,硬生生搅黄了。”
风二爷听男孩说得有趣,不由得大笑。他也知道燕三郎在几个月前努力囤积美屋大宅,莲汀墅是栋好宅子,双方发生这样的交集毫不稀奇。
“那老婆子也是人间难得一见的奇葩。”风二爷感叹道,“靳大少死了以后,她天天去涂家门前骂街,一骂就是两个时辰,中气十足,水都不用喝一口。”
燕三郎嗯了一声:“听说涂家外街上原本有一条青石,放了多少年都是给人歇脚用的,老太太也坐在那里开骂;这样骂了几天,涂家把石条搬走了,希望她没地方坐就不来了。”
“是极是极,有这回事!”风二爷连连点头,“哪知道这老婆子第二天就自带板凳过来,变本加厉骂了三个时辰。”
说到这里,两人都是莞尔一笑。
靳老太认定儿子是被涂家所害,又找不到证据告不了官。她申不了冤也定要出了这口气,于是天天拣人最多的时候,站在涂家正大门外的十字街上叉腰大骂。
最宝贝的儿子已经死了,靳家老太生无可恋,并且也是无所畏惧了。
涂家当然不想吃这样的亏。
她要是再年轻二三十岁,涂家肯定二话不说就使人拖下去揍一顿。可是靳家老太年纪大了,万一有了闪失……因此涂家总管也只敢派人架她离开,靳家老太自个儿还能溜达回去接着开骂。
这样骂过了一天又一天,涂家在春明城也彻底出名了,连市井孩童都无不知晓。罗应亭就在泯庐开过涂云山的玩笑,说他家门比过年还要热闹。
涂云山再好的涵养,那时也快绷不住脸色。
实在是,丢人丢大发了。
若是在家乡木丝砻,涂家至少有一百种办法让靳家老太闭上嘴。可是在春明城,这里还不算是自家地盘,还不能肆无忌惮。并且涂家初来乍到就树大招风,明里暗里不知道被多少双眼睛盯住,靳家老太只要有个三长两短,谁都会往他们身上联想。
那种恶名,他们不想背。
所以直到这次事件发生之前,连千岁都替涂家憋屈,想不出涂家赶走这块狗皮膏药的好办法
:“靳家老太太要加油啊!”给涂家多刷点知名度,毕竟黑红也是红啊。
“那么现在又是怎么回事,我听说官署都出动了。”
官方出面,那就不是涂家循私仇了,至少明面儿上不是。燕三郎和千岁都觉好奇,不知涂家是如何办到的。
“根源还是出在靳大少身上。”
死了好些天的人了,还能兴风作浪?燕三郎目光游移,和趴在边上的白猫对了一眼。
风二爷抿了一小块绿豆糕,再喝茶润喉:“靳大少死后入葬顺利,但在他坟边倒毙的动物越来越多,起先只是雀鸟,后来听说连野狗都死在那里,还是六七头。他葬的地方离官道不远,有人看见了就去报官。”
“一回两回就算了,后面有人报说秃鹫也死掉的时候,官署终于坐不住了,差人掘坟看个究竟。这一挖之下——”风二爷啧啧两声,“靳大少才死了几天哪,居然就腐得不像样子,连棺木都烂了。”
“腐烂了,这种天气?”燕三郎奇道,“现在可是滴水成冰。”什么东西放在户外不会被冻得硬梆梆?
“就是这么反常。”风二爷搓了搓手,“官署赶紧叫来仵作验尸,结果一验之下就说可能是疫疾!”
燕三郎脸色微变:“疫疾?是肆虐千食国的疫疾吗?”
“仵作也不是千食国人,不敢确定,于是请了刑家和涂家来看。”哪怕知道这包间的私密性很好,风二爷也是下意识压低了音量,“两家都认定,靳大少感染的,就是死人无数的疫疾!”
燕三郎微抽了一口凉气。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235章 你头一天认识我
疫疾终于在南方出现了吗?
“昨天晚上,给靳大少验尸的仵作回家之后就病倒了。这种疫病都是人际传染,官署立刻就下令,将靳大少生前接触过的人都隔离起来。”风二爷摇头道,“所以不止是靳家人,连赌坊都有七八人被抓进去了,据说暂时安置在城东郊的农庄,去年洪水过后,那里几乎没人住了。”
燕三郎想了想,问出了重点:“不是说,染疫三天内就会有症状吗?靳大少都死了十天,他家人要是被传染,现在早该生病才是。”
“在涂家找到解法之前,疫疾一直是中人必死,但就算面对面也未必一定就中。”风二爷知道的内幕多,“再有一则,涂家认为天寒气燥,疫疾潜伏期也会相应延长,未必严守三日之限。所以将靳家人都隔离起来长久观察,才是有备无患。现在上至靳家老太,下至扫地的仆妇,都被关去城东郊的农庄了。”
燕三郎点头道:“也即是说,靳家老太不能再去涂家门口骂街了。”
“对,不能了。”哪怕说起事态严峻,风二爷也忍不住一笑,“并且她现在也不能骂得理直气壮。靳大少很可能是死于疫疾,跟涂家无关。”
燕三郎奇道:“为何上一次仵作验尸都没验出问题来?”靳大少刚从河里被捞出时,家人就请过仵作了,当时并没有查出这种问题。
“据千食国人说,这病初期藏在肺里,藏得很深,除非全剖开来一点一点细细察看,否则其他手段也检测不出。”
燕三郎更奇怪了:“如果只是初期,为何靳大少就死了?”
“或许他自己也发现染疫,怕了,又或者不想传染给娘亲,干脆投河而亡。”风二爷直接摊手:“人死不能答疑,小少爷,你为难我也无用啊。”
燕三郎讪讪一笑。和千岁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提问很容易就变得尖锐。
他也被她感染了啊。
“你跟我说这些,不怕外传出去?”无论任何时候,疫情的出现都会动摇人心,正常情况下官署应该会先封锁消息才对。风二爷这么坦荡荡说出来,不怕走漏了风声被官家追责?
造谣可是一项重罪。
风二爷嘿了一声:“你我不传,还有别人传呢。你今天是不是刚进城?”
“嗯。”
“那就是了。现在谣言传得满城乱飞,不缺我来添油加醋。”风二爷道,“靳大少起棺时,在边上看热闹的人多了去,他们没长嘴么?再说——”
他抿了一口热茶:“涂家还恨不得人人都知道呢。”
燕三郎没有接腔,风二爷也不知道他听懂没有,很快切换了话题。燕三郎发现这人有个长处,那就是当面对人格外亲近,仿佛可以给你掏心窝子说话,这就很容易赢得他人好感。并且他在城里虽然浪荡,但各种八卦绯闻都打听得门儿清,也有自己的一手本事。
而对风二爷来说,这位石凛石小公子近几月来在春明城热度不减,如果说家财万贯还会被人嫌铜臭,可是他摇身一变成了连容生的门徒,这就给其他羡慕嫉妒恨的人都封了嘴。
连大师的弟子,可不是有钱就能当得上的。
现在,已经鲜少有人真正将他当作孩童来看了。风二爷也接到家中要求,与这位石公子好生结交。
两人一边吃茶一边聊些春明城的八卦,当然是健谈的风二爷主说,燕三郎充当合格的听众。这样又聊了小半个时辰,风二爷邀请男孩有空到风家作客,这才散场。
走出茶楼,燕三郎的脸色就沉了下去。
“看来,靳大少生前和瘟神接触过。”他有些不甘,“可惜,已经招不来靳大少的魂魄问个清楚。”
阿修罗的招魂本事,千岁还未在其他人身上看到过。可是靳大少的头七已过,魂魄不在世间游荡,她也招不来了。否则这种事亲自问一问当事人最好不过。
当时他并不关心靳大少的死因,没想到呵,错失良机。
千岁懒洋洋道:“风二那句话有意思,现在看来,的确是涂家得了好处。”
靳大少染疫,靳家老太被隔离,再也不能堵人家门口骂街。涂家不动声色就解决了一个麻烦,借的还是官署之力,甚至不必自己出手。
让千岁来说,这一击打得实在漂亮。
燕三郎关心的却是:“瘟神当真已经潜在城里么?”句遥国严防死守,距离木丝砻百余里的春明城还是出现了染疫的首例。果真如丝芽所说,瘟神已经悄悄藏进了春明城么?
“看起来是。”白猫推了推他的背部,“赶紧将这东西找出来,不能放任它肆虐!”
燕三郎就奇怪了:“你从何时这样关心他人死活?”
“我一直心忧宇内兼济天下,就像你师尊说的,想为生民立命。”千岁眯了眯眼,“怎么,你头一天认识我?”
满口胡说八道。燕三郎伸手,用力挠了挠猫头:“说实话。”
打理得一丝不苟的白毛都被他拨乱了,千岁拨开他的手缩回书箱,不耐烦道:“瘟疫要是在这里蔓延开来,咱们入股的钱不得打水漂吗?瘟神要是在这里亲自动手,你以为涂家那个破药方子真地管用?”如果春明城也千食国那样瘟疫横行,人们背井离乡迁走,她投进刑家产业的两万大银可就要血本无归了!
为了钱,她也希望春明城无恙。
燕三郎不禁摇了摇头,果然不是因为善良。
……
谣言没长脚,但跑得比什么都快。
风二爷说得没错,掘棺当天封锁不力带出了恶果。哪怕官署尽量隐瞒,可是不出两天,瘟疫首例现身春明城的消息依旧传遍大街小巷,人人自危。
各家药行不失时机推出避瘟丸、紫雪丹等防治药剂,众人哪怕将信将疑,也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疯狂抢购,包括刑家的百顺源在内,各家药行都是大赚一笔,这其中又以涂家名号下的药行生意最好。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236章 捂一捂
无论怎样,涂家最先拿出了有效的治疗方子,这一点已得官方认证,人们对它拿出手的药物深信不疑。
这一波瘟疫疑云,将涂家的名声再一次推上峰头,十里八乡外都有人求购它家的药物。甚至涂家名下的其他产业,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
至于被隔离在城郊的靳家人,早被春明城人忘到脑后。
直到大半个月后,本地通判一拍脑门儿,突然想起城外还隔离这么一批城民,这才派人将他们放了出来。
在那里又冷又饿还无人服侍,靳家老太路都走不动了,回家歇了小半个月,身体反倒越养越差。
这一眨眼,就快过年了。
尽管有瘟疫疑云罩顶,但日子还是要照过不误,家家户户还是忙着置办年货。
这是燕三郎要过的第一个热热闹闹、有家还有“家人”的大肥年,一时竟然有些无措。
在黟城,乞丐对于“过年”并没有什么好印象,那是一年当中最冷最难熬的时候,他们只能窝在墙角看着别人家张灯结彩,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穿新衣吃零食而已,或许赶个巧还能多乞到两个铜板、一点食物——
正月里,人们都会大方一点的。
可绝不是像现在这般,住着山水叠景的大宅子,厨房里堆着吃不完的好料,有仆役下人可供使唤——虽然只是一窝子黄鼠狼——自己还养着一只漂亮的白猫。
这些,他从前做梦都不敢想象。
燕三郎本该练字,可是拿着毛笔发呆半天也没写下一撇,直到一滴墨汁打污了纸面。
难得的心神不宁。
外头传来一点喧哗。他干脆丢下笔,大步走了出去。
春深堂大门外,被他好生娇养的白猫跳在门顶上,对着提挂灯笼的黄大黄二指手划脚。
“挂高点,再高一点。”
“不对不对,太高了。”她趾高气昂,“挂得这么高,回头是打算让我亲自来点蜡烛吗?”
黄大老实道:“女主人,我够得着的。”他化出的人形是个大汉,又高又壮。
一窝煞有介事的黄鼠狼和一只猫,明明都有法力在身,非得用凡人的笨办法挂起灯笼。
燕三郎倚在门边,静静看着。
千岁很快发现了他,沿着屋瓦一路小跑,跳到他肩膀上:“发什么愣。今天你得去成衣铺试衣裳,不合身就得赶紧改,明日下午它就关门歇业。”
燕三郎在城里的成衣铺子订了几套新装,明儿就是年三十了,裁缝要提早回家。
她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见到燕三郎盯着她不吱声,目光沉沉,不由得伸出爪垫拍了拍他的脸:“装什么深沉?再不进城,太阳都要下山了。呀——!”话音未落,燕三郎忽然一把将它搂到怀里,把脑袋埋进猫咪背部,还用力拱了下。
猫儿真是又软又暖,他每一次呼吸都能嗅见好闻的清香。
千岁吓了一跳:“放开,你干什么!”臭小子呼出的热气,烫得她背部都麻了。
燕三郎只是埋着头不说话,直到猫儿不耐烦起来,尝试着回首去挠他的头发,这才放开她道:“鼻子凉,帮我捂一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