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娇养指南-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低声道:“原来镇北侯手下还有异士能驱使禽鸟。”
初冬时节,这些鸟类都缩回山林躲避严寒,若非被人指使,又怎么会违背本性飞进盛邑,还播洒这样的字条?
并且两人远眺,这样的大群雀鸟盘旋在盛邑上方,数不胜数,也不知投递了多少字条下来。
贺小鸢轻呸一声:“鸡贼又惜命!”
动用雀鸟投递,可比人手偷发消息要安全保险,至少宣龙卫和城防军拦不住这些带翅膀的小奸细。
路上行人,无论大人小孩都纷纷拣取字条。
白纸黑字,格外有冲击力。
识字的摊开来一看,脸上的神情就由好奇变作了震惊,周围立刻冒出一圈人问他:“快说,快说,上面写什么了?”
盛邑虽大,黑压压的鸟群此起彼落,字条就洒向了都城的各个角落。
这上面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实在有点大。看见和听见的人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两年前就被官方宣布死讯的小王子,真地还活着吗?
并且镇北侯要带着他返回盛邑“伐恶”!
“恶”又是谁呢?民众不傻,立刻联想前阵子带头造反的廖家,打出的旗号也是匡扶裕王。
如果小王子真地尚在人间,廖家是不是蒙了天大的冤屈?
小王子的死而复生,是不是牵扯进更多惊天阴谋?
廖家、镇北侯和王廷,到底哪一方在撒谎?
百姓敏锐的嗅觉,立刻从这么十来个字里闻出了阴谋、狗血、仇杀、同室操戈的味道。
那气味真是,无比的清香哪!
地面上的人群飞快聚集起来,嘤嗡议论声很快就甚嚣尘上。
白猫也顶开书箱盖子,探头出来看热闹,这时就嘿嘿一笑:“王廷都没来得及向平民普告战事逼近,镇北侯这一招真毒。”
韩昭抢了个先手,赶在王廷宣布盛邑进入战争状态前发放字条,散播裕王即将回归的消息。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后面无论卫廷再怎样卖力辟谣,恐怕效力都不好了。
“上下同欲者胜。”燕三郎轻声道,“卫王已失先机。”
韩昭使了这么一出,民心、军心立刻动摇。并且敌人很快就要兵临城下,卫廷哪还有时间、精力再去安抚?
燕三郎抚了抚下巴,从这里也看出韩昭对敌的一贯思路:想方设法减少己方伤亡,以最小代价换取胜利。
这时城防军出动,四处哄散鸟群。
但他们人手有限,东边的鸟群被哄上天就选去西边落下,反正死赖在盛邑不走。其实官方也知道,操纵鸟群的人一定就在城内,不过盛邑这么大,想找出他不啻于大海捞针。
白猫盯着天上的鸟儿盯得那叫一个专注,时不时咂吧一下嘴。
燕三郎挠了挠它的下巴:“想吃?”
“芊芊很想。”千岁没好气澄清,“回头你把那名异士的驯鸟术学来,以后芊芊每天都有鸟儿可以吃了。”
是呢,他家的白猫已经在偷偷摸摸修行了,多少有点儿道行了吧?
天上的鸟群终于散开了,不是被城防军赶跑,而是它们的传讯任务已经完成,字条几乎洒向了盛邑的每个角落。
市井中的议论,更加热烈了。
“回去收拾东西。”燕三郎对贺小鸢道,“看来,贺大夫的行程要提前了。”
“你先去。”贺小鸢拍了拍手,“我还要送个人出城。”
第514章 缓兵之计
燕三郎奇道:“谁?”
“韩昭派人从天耀宫弄了个老宫女出来。”贺小鸢撇了撇嘴,“让我帮她变幻一下面貌,才好溜出城去。”
看来韩昭的布置很周密,燕三郎没有接着提问,转身走了。
……
燕三郎的判断无误,鸟群散开的半个时辰后,官府就拿出了安民公告,澄清裕王存活的消息都是谣言,有人妄图以邪术混淆百姓视听。
为了巩固城防,为了众志成城抵御镇北侯,这一条它是万万不能承认的。
各个公告前都有盛邑居民聚集、讨论,事态越发严重。已经有人当场质问官兵:镇北侯何在?
当然,他们得不到答复。
燕三郎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镇北侯明明谋反,平民却不像喊褐军那样喊他是反贼,甚至不说他是叛变,只说他“举事”、“起兵”。
这说明什么?除了镇北侯多年来在民间刷够好感度,累积了充足的声望之外,他打出的“尊裕伐恶”的旗号,也动摇了民心。
这件事可比当初的卫国东侵、褐军起义更具有爆炸性效果,更兼疑点重重。民众听取之后,流言瞬间外扩出十几个版本,一个比一个精彩。
但是冷静的人立刻就会意识到一个问题:
镇北军要来了。
盛邑这座承平百年的古城,会不会遭遇战火洗礼?
人心惶惶。
千岁等人正看好戏,姚府的三管事又匆匆进了车马行。这么冷的天气,他鼻尖居然顶着汗珠子。
他把出发时间提到了寅时初刻下午三点多。
掌柜吃了一惊:“这可提早太多了。”
三管事:“没车?”
“车倒是够。”掌柜往后堂看了一眼,“可还有半数马儿没伺候好。”
“那就是你的事了,调也要给我家调来,寅时初刻一定要走。”三管事丢给他一个钱袋子,落柜有声,“嘴巴严实点,这桩买卖内容万不可声张!不然”
“哎哟,这个您只管放心!”掌柜一抓起钱袋就眉开眼笑,“既然不想引人注目,我看现在就陆续派车去您家后门儿接人吧。”
三管事前脚刚走,坐在角落里的燕三郎就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骨节咯喀作响:
“出发了。”
为免平民起疑,姚家的车队划作四路,分时分批次从三个城门驶出。好在盛邑作为卫国大都,每时每刻都有人员进出,这么十二辆马车驶出去,根本一点儿也不起眼。
姚家人在城郊会合,然后就往西北进发。
当晚,盛邑全城戒严。
行市提前打烊,军队入驻,大量劳工奔走于仓库与城墙之间运送物资……
就算是再迟钝的平民,也发觉事情大大地不对劲。
盛邑就在人心惶惶中度过了一整夜。
许多人勉强打了个盹儿,就在次日的晨光中发现,城外赫然已是大军压境!
镇北军来了。
和从前历次凯旋而归、穿过得胜门入城不同,这一回盛邑很坚决地将它挡在了大门之外。
想起前一天鸟群空投下来的情报,就是三五岁的孩儿也明白,镇北军来势汹汹。
这一回,韩昭依旧选取了东边的得胜门。
他还是打算从这里进入盛邑,不同的是,这回他要打进去!
大军列阵在前,而得胜门大门紧闭,外头已经坚壁清野,不留一点可用之物给镇北军。
镇北侯策马奔到城下,身后只有石从翼给他擎旗。他也不惧城上箭矢,扬声道:“我是韩昭。诸位可知,卫王已经逃离都城,连同城内权贵一起!”
他运气开声,吐字清晰,城门上的守军都听得一清二楚。
众人原见到钢甲洪流一般的镇北军就有些惴惴。毕竟,这是镇北侯的队伍哪,从前刀口向外,如今却要自相残杀。还好,盛邑的高墙坚壁提供了安全感。
可是城门下的军神却跟他们说,卫王和贵族都逃了。
士兵面面相觑,不知真假。
“他遗弃营建百年的国都,遗弃平民,又遗弃诸位在这里严防死守,为他逃走拖延时间。”韩昭声震四野,连城门附近的平民都能听闻,“我卫国的好儿郎们,真要为残暴懦弱的昏君拼尽最后一滴血吗?哪怕他弃你们于不顾?”
这话说完,城门上现出一人,居高临下冷笑道:“镇北侯,你韩家在
卫国世代为官,国民待你不薄,你竟敢勾结叛军造反,还有脸来这里挑拨军心!”
“原来是涂丞相。”韩昭在马背上向他抱了抱拳,“敢问我哪一句说错了,是我王不曾落荒而逃,还是我王不曾弃盛邑军民于不顾?”
“王上稳坐天耀宫内主持大局,何来遗弃之说?”涂庆重哈哈一笑,“镇北侯的计策未免拙劣!”
韩昭昂首:“好,那请王上出来一见。”
“你有什么资格觐见王上?”涂庆重怒道,“叛国的贼子!”
“你我之中,必定有人说了假话。”韩昭声音沉稳,“何不让大家眼见为……”
最后一个”实“字还未出口,”嗖“地一声,一支羽箭射在韩昭前方两步之处,箭尾兀自颤动不休。
涂庆重一惊,转头喝斥:“住手,都住手!”
却是一个执弓的小兵太过紧张,手腕僵硬,不小心射出了箭矢。
韩昭座下骏马动也不动,仿佛这个插曲根本不存在:“麻烦涂丞相代为传声,韩昭请王上出来一见!”
他顿了一顿,斩钉截铁:“只要王上登临城墙,退兵之事便都好说!”
涂庆重脸色微微一变,但马上道:“我这就去禀,望镇北侯说到就要做到!”
“我何时出尔反尔?”韩昭大笑,竖起两根手指,“国都太大,丞相来回也不方便。这样罢,我给你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那都快到午后了,涂庆重面色微松。
“两个时辰后,这城墙上要是没有王上的影子”韩昭声音冷肃,“那就莫要怪我发兵攻城!”
能拖得一刻是一刻。涂庆重深吸一口气:“一言为定!”
韩昭看他一眼,转头奔回阵营。
第515章 攻心为上
镇北军果然定在原地,不再前进。
韩昭奔回军中主帐,立刻布置巡守以防廷军突袭。石从翼走来,有些不忿:”侯爷,时间宝贵啊。何必要给他们两个时辰准备?有这时间,那帮人必定越跑越远了。”
韩昭摆了摆手:”盛邑承平已久,百姓不似中南部那般受苦,我现在发兵攻打,他们定会记恨;现在让给涂庆重两个时辰,届时王上并不出现,那么百姓的怨恨自然就转移到王上头上。”
倘若盛邑遭遇兵祸,百姓也会牢牢记得起因是卫王私自逃走,将他们留下来当挡箭牌。毕竟镇北侯言而有信,给了卫王足足两个时辰的时间露面。
他不来,大半过错就由他来背。
他拍了拍石从翼肩膀,对众人道:“知道你们着急,但这两个时辰很值得,不白费。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就在这时,有个瘦高个儿走了过来,手中握过十几张字条:“侯爷,城里新到的情报。”
他肩膀上停着一只鸟儿,比游隼略大,却像孔雀一般拖着长尾,脑门儿上还有小簇羽冠。
其羽色灿烂如火,并且流光溢彩,仿佛整只鸟儿就是燃烧的一团火焰。
“丹凤果真神鸟是也。”这鸟儿太吸睛,韩昭也忍不住赞叹一声才打开字条。
“哪是丹凤了?也就是得到一点点血脉,也不知道是不是神鸟的。”这瘦高个儿异士苦笑,红鸟一拍翅膀,毫不客气地给了他一个耳光。
啪,很响亮。
“好好,你是大爷,我只是个饲主。”他只能摸着脸对众人道,”还好我跟它定下的契约快要到期了。“
丹凤天生就能号令群鸟。这人操纵鸟群在盛邑空投情报,虽然用上自己的神通,丹凤也是功不可没。
有赖于他的本事,韩昭才能持续从盛邑里面获取情报。镇北军的探子比燕三郎两人还早一步潜回盛邑,如今将城里情报陆续送出,最便给的渠道就是利用城里起落的鸟儿。
虽然廷军严控全城,虽然已快入冬,但盛邑面积太大了,平时就有无数鸟类栖在城中安家。这个季节,大胖喜鹊依旧随处可见,卫王绝无可能命人将它们全部轰出国都、一只不留。
所以,王廷也管不住情报外流至镇北侯手里。
这些情报涵盖了两天内盛邑发生的大小事件,从鸡毛蒜皮到王侯异动。韩昭一目十行看完,才沉声道:“可以确定卫王的确是逃走了。麻烦在于,昨儿出城的权贵至少分出四、五路,虽然都向西边、西北而行,但路线不同,出发时间不同。”
他环顾众人:“卫王藏在哪一路人马逃走,尚不明确。”
石从翼咧了咧嘴:“都追,我们分兵追!”
韩昭走到沙盘前伸手一指:“盛邑太大,我们要绕过国都不易,那就已经耽误许多时间,并且盛邑里的守兵恐怕还会设法阻挠;再说,随王撤离的各支队伍必定选精锐随行,都不是好啃的骨头。”他冷静道,“当下之急,先把盛邑拿下,助裕王殿下入主天耀宫,才有后话。”
他也着急拿下卫王,以绝后患。可是路总要一步一步走。
韩昭手里捏着的字条里,有一张就是贺小鸢通过探子留给他的消息,上头说道她和燕三混进了姚府的车队,往西偏北方向而去。
很好。
镇北军兵临城下,他早就揣测过卫王的反应,无非是走和留两个选择。以他对卫王的了解来看,选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卫王出逃,于我方大是有利。”韩昭轻声道,“他走了,军心民心不稳,我们拿下盛邑就容易得多。”
众将都笑了。
盛邑的防御可不是说着玩儿的。顾吉山忍不住问:“盛邑的城墙里面,真有那什么战无不胜的足坦巨人?”镇北军里头有不少武将都像他一样出身世家名门,从小就听着这些传说长大。
“有的,那叫坦足巨人。从前的靖国和如今的大卫,每三年都要拨专款维修这些巨人,金额惊人。据说靖国后期同样也出不起这笔钱了。”韩昭指正他,“至于是不是战无不胜,谁也不晓得。盛邑城墙里的六具坦足巨人从造好至今,从未投入战场使用,现在都已经坏掉一具。”
“靖国也是从某个秘境中得到了巨型傀儡的图纸,才能着手修建。据说这东西在许久之前曾是滨海某国的国战利器。彼时靖国饱受北患侵扰,都城都差点被打下来,因此靖王听信异人之言,修造了这几个护卫国都的坦足巨人。”
“不过事有凑巧,坦足巨人刚刚造好,北患就因外力而解决,这些巨型傀儡就用不上了。”韩昭笑道,“从那之后,盛邑几度事变,居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