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魔王娇养指南 >

第481部分

大魔王娇养指南-第481部分

小说: 大魔王娇养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岁就等着他提问呢:“看他口型,仿佛是个惊天消息。”

    “嗯?”知道她喜欢卖关子,燕三郎很配合地应了一声。

    “这侍卫说,‘王上病危了’。”

    燕三郎悚然动容:“当真?”

    这消息堪称石破天惊。

    “我说过了,只能看口型!”千岁哧了一声,“你觉得,我看错的几率有多大?”

    很小。

    燕三郎立刻想起半个月前与少年天子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见面。

    那时,他就看出宣王顽疾在身,很难根除。“他的病情应该进展缓慢才是,怎会突然恶化?”

    “维持慢性,还是由慢转快,这都因人而异。”千岁并不在意,“你也知道的,这种病人最后往往是死于并发。”

    燕三郎默然。宣天子与他同龄,过年才到十七岁,还未识尽人间烟火呢。他病了这么久,摄政王今日却急召颜焘回宫,那就说明宣王怕是撑不过这一关了。

    “宣国又要变天了。”燕三郎轻声道,“青芝镇叛乱,莫不与之有关?”

    他心思灵巧,瞬间就将这二者联想到了一起。

    千岁赞他一句:“极是可能!”

    或许铎人已经知道宣天子病危,这才在宣国腹地突然举事?

    那么,这时机得掐得多么精准?

    对宣王廷这个庞然大物而言,区区一个作乱的小镇就像牛身上的虱子,早几天或者晚几天,它都能抽出手来,直接扑灭动乱。

    偏在这当口儿,它是焦头烂额的。

    ¥¥¥¥¥

    很快就到午时,谭培设丰盛酒席,两人小酌。酒意方酣,端方才问谭培:“融绘堂隔壁就是太傅府吧?”

    “是啊。”谭培得意道,“站在我这角楼的西窗边,还能看见他家的园子呢。”说到这里却转而叹了口气,“可怜太傅府最近办丧事,庭院都无人精心打理,看起来冷森森地。”

    “铁太傅好大的面子,居然能劳动玉太妃上门。”端方继续试探。

    “你不常住安涞,不知这里的情况。玉太妃从来深居简出,也没去过哪个大臣家里作客。”谭培笑道,“不过铁太傅的原配木夫人是她的手帕之交,玉太妃还是玉妃的时候,铁家替她出头两次,挡去不少灾祸,王廷上下都知道她和木夫人交情深厚。现在铁赫将军不幸过世,玉太妃前来探望也在情理之中。”

    他压低了声音:“这或许也出自摄政王授意。因为铁赫之死还未查出结果,铁太傅的怨气很大,摄政王的安抚或许不如玉太妃亲自上门慰问木夫人管用。”

    端方露出恍然之色:“是啊,我说这些前朝的妃子怎么能大张旗鼓出宫,原来是摄政王派出来的。这么年轻的太妃,我还是第一次见,当年很得宠么?”

    “她是梁人,传说曾是梁都第一美人,其父就是梁王的亲叔得胜王。当年先王花了好大力气,才从梁国把她纳过来,哪有不宠爱的道理?不过我听说这位玉太妃性子平和软弱,就算得宠也在后宫中吃了点亏。”

    谭培顿了顿:“太祖仁慈,临死前下令,嫔妃可以发回原藉地,不必守陵或者陪葬。玉太妃原本也要被送回梁国,结果次月就发现——”

    端方接了下去:“有孕?”

    “是啊,三个月大了,只是不显怀,于是她立刻升格为太妃。这对玉太妃来说倒是件好事,那时得胜王已经兵败身亡,她若被遣送回国,恐怕也是死路一条。”

    说到这里,谭培又露出神秘笑容,现在端方知道这是他八卦的前奏。

    果然谭培小声道:“其实王宫里私下还有一个传言……”

    他说到这里就住嘴了,端方轻咳一声:“你放心,我不传第二人。”他知道谭培也是喝大了,否则平时嘴巴没有这么不牢靠。

    谭培这才接着往下:“传言说,玉太妃的儿子恐怕不是先王的遗腹子。”

    端方挑起眉头:“那是谁的?”

    谭培不说了,只是笑。

    有些话,他就算醉到没边儿了也不敢说出口。

    他又啜了一口酒,“不过安涞还为铎国都城时,先王曾经盗走神庙中的宝物。此事你可知晓?”

    “听说过。”端方今趟出门之前,特地研究过宣国和安涞城历史,对于那个故事印象深刻,“宝物上附有诅咒,盗走它的人必会断子绝孙。我以为只是野史轶闻,作不得真。”

    “这事儿谁说得准?”谭培摇头,“不过先王的三个儿子的确都没了。”

    “那也不能说明诅咒成真。”端方本着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反驳他,“帝王子嗣易夭折,死亡率本就远远高过了平民百姓。”

    这不是他一家之言,而是公认之理。

    “的确,先王请来大能鉴定宝物,只知道那上头的确有古怪力量,却不一定就是诅咒。”谭培夹了颗话梅芸豆,慢慢尝味儿,“但谣言早就传开了。”

    端方摇头:“不对罢,当今宣王是颜枭第四子,他不也仍然健在?”

    “王有血症,御医只能拖延,却无法根治。”谭培的声音更小了,“你也知道,最近宫廷上下人心惶惶,王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听说了。”出身拢沙宗的官员在宣王廷里是一大势力,端方从他们那里听到不少风声。

    其中就有最糟糕的推断:

    怕是就在这几日了。

    “就有人说,好像诅咒又要生效了。”谭培喃喃道,“其实就算王上身体康态,民间也隐隐有些议论。”

    “我知道。”端方往太傅府又瞥去一眼,这都午时了,玉太妃还会在铁家待上多久呢?他随口道,“这流言也早就在宗门传开了,说当今宣王不是真正的颜同烨,只不过是摄政王扶起的一个傀儡。”

    “这就真是廷上的忌讳了。”谭培说到这里,好像一下子就酒醒三分,“当年四王子从梁国被找回时,就有臣子提出异议。”

 第1084章 薨

    “但是四王子顺利通过了血脉验证,太祖暴怒之下,将质疑者五马分尸。后来,这事情就再也没人敢提了。”

    至少明面儿上不能再提。

    “那就不提了。”端方笑着举杯,心中却暗暗想道,应该会一会这位玉太妃,“来,吃菜。”

    后头端方拿出师门酿造的好酒,谭培已经多年不曾喝到,一举起酒杯就停不下来了。

    这种酒的酒劲儿很大,连异士都扛不住。

    又过小半时辰,端方往窗外看了一眼,恰好见到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从铁府大步奔出,在门口骑上高头大马,飞奔而去。

    那是……太傅铁师宁?端方眼力好,看出他满面凝重,又是往王宫方向疾驰,身后还跟着两名护卫。

    安涞城禁骑行,违者获罪,除非手握上敕。铁师宁贵为太傅,平时也要遵守律令,这是发生什么十万火急之事?

    难道?

    端方眼珠子一转,看谭培喝得迷迷登登,于是站起身道:“你先喝,我去走一趟五谷轮回。”

    他要蹲茅厕,谭培怎么会拦着,只来得及挥挥手,就半眯着眼歪在榻上了。

    端方往茅楼方向走,一路上遇见谭府几个下人,都向他行礼。

    他转去一丛假山后头,瞅着四下里无人,于是悄悄折返往西,而后接连翻过两道高墙,跳进隔壁铁家的院子里去了。

    ¥¥¥¥¥

    颜焘飞马进宫,一路上蹄声得得,清脆又急促。

    无人敢拦。

    他一直骑到昭明殿,才翻身下马。

    这里是宣王的寝宫。

    侍卫让开,颜焘长驱直入,见到床前已经站着四、五名大臣,都是德高望重,其中两人身负先王留下的诰命。

    气氛凝重。

    颜烈就立在床头,听闻背后传来的脚步声也不回头,只道:“王上病危,群医束手。”

    他的声音,就和众御医脸上的神情一样沉重。

    偏在这时,宣王偏偏就在这时病重!

    颜焘往前走上几步,才看清宣王病状,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少年原本清秀的脸庞已经肿胀,青筋和血管高高浮起,眼睛却被挤得只剩一条缝,露在外的脖颈也是如此——他看起来就像个膨胀的气球,针一扎就能爆。

    但他还活着,呼吸微弱而断续,嘴角不停流出涎水。

    绿色的涎水。

    这颜色看起来好生眼熟!颜焘瞳孔骤缩,下意识去看宣王的手。

    少年的手放在被里。

    颜焘肘部一动,想伸手,下一秒却又缩回,只对御医道:“把王上的手扶出来。”

    御医微一犹豫,颜焘即怒吼一声:“快点!”

    哪怕挤入这么多人,寝殿也依旧显得大而空旷,这一声就在殿内迭荡,搅出许多回声。

    御医不敢耽搁,轻轻将宣王的手从被子里扶了出来。

    颜焘当即倒抽一口气:“果然!”

    宣王从肘部到手指同样浮肿,但指甲却是暗红色的,像是血液凝固于其中。

    这个症状,他今天看见第二次了。

    他即对颜烈道:“哥哥,今天自尽的铎人奸细,毒发的症状与王上如出一辙!”

    群臣动容,颜烈也是嚯然抬头:“你说什么!”

    颜焘从怀里掏出那只药瓶:“他吞下瓶中药立刻毒发,不治而亡。观其形状,同样口流绿涎、指甲泛红。对了,眼睑也是绿的,并且耳后还有绿点。”

    眼睑?耳后?

    颜烈看了御医一眼,后者不待他吩咐就已经动手,轻轻掰开宣王下眼睑。

    于是,所有人都看见了绿色的血丝。

    御医再翻看宣王耳后,果然皮肤上有一块绿斑,蚕豆那么大。

    “喀啦”,颜烈捏碎了椅背,后方有一老臣恨恨道:“果然是铎人所为!”

    “看看能否解毒。”颜焘补充,“对了,这东西挥发极快,并且银针探测不出。”接着他又说了几种药物,都是先前西城署衙请来的大夫验过无效的。

    “是。”御医接过颜焘递来的药瓶,小心取两滴药液在钵中,飞快放入试剂。

    他的动作比起民间大夫,不知道要迅捷和灵巧多少倍,一眨眼的功夫就试过了四种药剂,并且还能保证相互之间并不干扰、抵消。

    饶是如此,瓶中取出来的墨绿药液还是没有改变,并且在十几息之后就挥发掉了。

    御医又试了两滴,无果。

    再试两滴……

    众御医都围了上来,献言献策,中途换了三个人出来试验。

    后面的老臣看得心焦,忍不住问:“可有进展,可有进展哪?”

    颜烈终于看不下去,出声喝停:“好了,试不出就别浪费!”瓶子里的药液原本就寥寥数滴,被这帮庸医多试几回可就什么也不剩了。

    这是什么毒,这样厉害?

    颜焘问最先试手的御医:“钱御医,一点儿端倪都未找出么?”

    钱御医额上汗珠比豆子还大,一个劲儿淌进脖子底下:“柱国大人,这毒与我们所知都不同!”

    颜焘斜睨着他:“你们知道的也太少了吧?”

    他语气大不善,另一名御医不得不帮腔:“这毒既非动物或者植物粹取,也非金属提炼,我们找不到任何与它沾边的基理。”

    “什么意思?”颜烈开口了,“这东西自成一系?”

    “可以、可以这样说。”钱御医对他更加敬畏,“世间万物莫不关联,就算毒物有千万种,其诞生与效用机理大多可以追溯。只有这一样——”他咽了下口水,“实是与众不同。”

    颜烈脸色阴沉得快要滴下水来。

    御医束手,宣王回天乏术了。

    后面臣子议论:“我王到底何时染毒?”

    “宫中警戒太弱,竟让铎人暗算王上!”

    可是众人说不过几句,宣王忽然激动起来,口中嗬嗬作响,身体也接连往上抬。

    “王上!”有一老臣大步凑近,要去扶他,被钱御医一把扯住胳膊:“不可!”

    话音刚落,宣王猛地坐起,口里喷出两口血箭。

    那血色碧绿,像挤出来的树汁。

    而后,他就软软地倒了下去,声息全无。

    众人大恸,纷纷围上前去,但谁也不敢伸手。这毒好厉害,谁知道传不传染?

 第1085章 颜烈的剥茧抽丝

    钱御医戴着手套,轻轻探了探宣王的颈脉,转身就对着颜烈跪了下来,以头点地:“摄政王恕罪,王上已经、已经去了。”

    众御医一下子跟着跪倒。

    颜烈长长呼出一口气,心头如压大石。

    随后,殿内所有臣子、内侍都向着床头跪下,静默不语。

    颜烈同样单膝跪下。

    颜焘见兄长如此,微微一怔,这才跟着下跪。

    殿内一时静极,只有烛火安静燃烧。

    足足过了十余息,颜烈才站了起来,长叹一声:“众卿请起。”

    其余人等这才缓缓起立,静候下文。

    颜烈眼里含着泪水,低沉道:“时局微妙,秘不发丧。政务由我暂代,众卿可听清了?”

    众臣一怔,互相看了几眼,这才躬身应声。

    这里都是童渊人,无论暗地里怎样计较,都记得安涞此刻是内忧外患,叛乱近在眼前。若是王薨的消息传播开去,再被添油加醋,那么民心又要动摇。

    西边还有硬仗要打呢,他们要争取时间安排后项。

    “当务之急,先平青芝镇叛乱。”颜烈抹掉眼角泪珠,“颜焘!”

    颜焘上前一步。

    “自现在起,平叛由你负责。”颜烈语气森然,“追查毒物、缉拿凶手,都交由我亲为!”

    “是!”颜焘也知道,眼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颜烈在床前来回踱了几步,才道:“奸细的线索,到底怎么断的!”

    说起这个,颜焘满面愧色:“早晨抓到的,那会儿他离西城门只有几百丈了,险些就能逃出去。结果他在被押回来路上服毒了。”

    他低声道:“好不容易要顺藤摸瓜,结果……”

    没活口,也就没口供。

    颜烈揉了揉脑袋:“怎么找出他的?”

    “他被追进明月楼,想躲在燕时初屋子里,结果被供出来了,当场逮住。”

    听到那个名字,颜烈一怔:“谁的屋里?”

    “燕时初,那个卫国的清乐伯。”颜焘摸了摸鼻子,“我刚听说时,也跟哥哥你一样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