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魔王娇养指南 >

第575部分

大魔王娇养指南-第575部分

小说: 大魔王娇养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渊人自己深陷泥淖,焦头烂额,怎会主动来招惹青云宗?这时候树敌绝非明智之举,除非……

    文庚沉声道:“童渊人在战书中说,我们撕毁和约、残杀使节。背信弃义必尝苦果。”

    果然。

    燕三郎立刻想起童渊使节高司云的遇袭。他还知道,出手杀人的是左茂。

    谢冶光气怒不已:“童渊人疯了么,我们何时杀他使节!上回那个姓高的前来求助,我们还往平泽关运粮!”

    孙红叶则是皱眉:“其中必有蹊跷。”

    燕三郎轻咳一声,正想说明。但他嘴才张开,千岁就急急制止:“住口,把话憋回肚子里!”

    少年微怔,随即反应过来,心中一懔。

    是了,他疏忽了。自己若将高司云遇袭之事源源本本说出,青云宗这几位长老说不定反而怀疑是他燕时初下了杀手,栽在颜庆身上。

    毕竟,细算起来燕三郎好像也有动机。青云宗这趟水越浑,他才越有机会成功上位不是?

    杜时素眼尖,见他欲言又止即问:“燕伯爷?”

    燕三郎面色平淡,很从容地将皮球踢给他:“眼下局面,杜长老有何高见?”

    他二人是竞争关系,谁拿出来的救宗方案管用、可以化解青云宗危机,谁就是下一任山长。

    这时候先作声的人就吃亏。杜时素看他一眼才道:“事已至此,童渊人不愿与我们和解。目前我宗有三个选择。”

    “其一,联合童渊人拿下千渡城,而后对抗西铎。”

    “其二,与西铎结盟,并将这消息发往童渊。后者或许投鼠忌器,不敢再妄闯我界。”如果争取到青云宗这个盟友,西铎相当于提前占下了通往宣国南部的水路通道,转眼就可以和南叛联合起来,再不受山脉地形阻挡。

    西铎、南叛,再加上青云宗三者联合,可是相当强大的一股势力。只要它们连成一片,同气连枝,童渊人想入侵哪一个都得仔细掂量,决不敢像现在这般随意。

    杜时素分析有理,燕三郎点了点头。

    “第三个选择? 比前两个都艰难。”杜时素呼出一口气,“我们不与任何一方结盟,保持中立? 不偏不倚。千渡城的麻烦? 我们自己解决;西线的铎人入境、北线的童渊人入侵? 我们都要独自迎战。”

    殿中沉默,众人都等着他的下文。

    对于杜时素而言,这选择也十足为难? 他涩声道:“我建议? 我们选第三条路。”

    不待燕三郎发问,他就接着往下说:“无论与铎人还是童渊人结盟,都是与虎谋皮。除了被卷入宣国内战的烂泥坑? 恐怕我们今后还要受所谓‘盟友’摆布。”

    无论制度、军力? 青云宗在这数者之中都是最弱小的一方。

    而在同盟当中? 强者领导弱者? 天经地义。届时青云宗面临外患? 不得不听凭强大的同盟调遣? 哪里能有今日这般自由自在?

    “等到宣国内战结束,青云界或许就被吞并。”显然杜时素这几日也是反复思虑,“防范于未然,我们还是不要站队为妙。”

    他的话挠中了青云宗众长老心里的痒处。

    童渊人和铎人不断向青云宗施压,无非就是要逼它表态? 逼它站队? 给未来战争铺平道路。青云宗人又气又恨? 当然不肯听从。

    “如能中立? 那是最好不过。”燕三郎捏着下巴,“如何施为?”

    杜时素唤出沙盘,往北境一点:“派出使节? 再向童渊人劝和。”他问文庚,“入侵北境的童渊军,由谁率领?”

    “铁太傅次子、铁钊麾下的将领能自清。”文庚答道,“据说他统领的四千兵马已经拔营南下,六天后就可到边境梧关。”

    “六天后?”杜时素看了看沙盘,“这铁钊调军也是有趣,要从平泽关最北边调动人马南行。”

    文庚没有多想:“或许他那里战事胶着,已无多余人手。”

    一见沙盘,千岁就笑了。铁钊从北边调军往南走,首先要横跨半个平原,才能走到平泽关,这就要花掉两天时间;再从平泽关往青云界的边境走,至少又得四五天。

    “看来铁钊挺讲信用,还记得他和我们的约定。”

    燕三郎在火桐城和铁钊约定,倘若童渊一定要出兵青云界,铁钊尽力推辞不去攻打;如果非打不可,也拖延一点时间。

    看来童渊王室已经命令铁钊出兵,毕竟他的人手最全。因此铁钊开始履行与燕三郎的第二条约定。

    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这点时间,燕三郎可不能浪费了。

    “往北境梧关拨一千人马。”杜时素手指在沙盘上移动,“边境守兵还有二百,合计一千二百人,以守御攻,至少可以支持半个月。”

    “至于千渡城,我们可以调动一千青云子弟,并号令各地乡兵来勤,总计六千余人攻打千渡城。”

    孙红叶低声道:“攻打千渡城?这也太……”

    文庚也很担忧:“这得打下去多少人命?”

    千渡城内都是青云子民,千渡城军也是青云的军队。手心手背都是肉,打起来疼得紧。更要命的是,乱世之中军力宝贵,几乎就是青云宗安身立命的本钱,实不该浪费在这种内耗上。

    杜时素点了点沙盘上的千渡城,“我们已经传讯城中的青云门人。我们攻城,他们内反,里应外合,争取以最小代价拿下千渡城。”

    经过十多年经营,青云门人遍布全境,千渡城里自然也不能少了。

    文庚眉心的结还是没打开:“我们能想到的,颜庆岂能没有防备?孩子们要反,也只能暗反。消息万一走露,于他们是杀身之祸。”

    燕三郎适时问起:“我去过千渡城,见那里城高墙厚,守军至少三四千人。以六千对战四千,还是攻城之战,如无内应,杜长老有多少把握?”

 第1296章 茅塞顿开

    杜时素沉吟。

    文庚给他解围:“带兵打仗,这恐怕得刘长老来核算了。”

    “不用算,我随护国公韩昭围攻过盛邑。”燕三郎摆手,“就直说罢,半个月内想攻下来,胜率不到三成。”

    他还是留了点面子给对方,要是按千岁的原话,“两成都别妄想。”

    众长老的脸色都不好看。杜时素摇头:“燕伯爷有所不知,我们宗内有些强大的战器,最适于攻城。千渡城墙虽厚,怕也经不起轮番轰炸。”

    孙红叶插口:“就是运输麻烦些,从青云山运过去得三天时间。”

    “恐怕颜城主也知道罢,他会不作防范?”燕三郎反问他,“杜长老算过此役伤亡没有?”

    杜时素点头,面色沉重。

    “再问一事。”燕三郎往沙盘上的青云宗西线一指,“就算我们如期拿下千渡城,很快又要直面铎人。方才颜庆信里也说过,铎人受挫夷陵道后并不死心,又再出兵。最迟也是几天功夫,他们就能越境赶到千渡城。到时怎办,以疲兵再跟铎人打几仗?”

    檀闻道听到这里,再忍不住了:“局势大不利,师弟若有良策就赶紧说出来罢!”不要再卖关子了!

    杜时素也抿了抿唇:“正要请教燕伯爷。”

    “好。”燕三郎也很干脆,将钉在沙盘上作定位的几枚银针都收了回来,而后一针钉在蜈河之畔。“窃以为,焦点只在这里。”

    那是?

    文庚眯了眯眼:“何家渡?”

    “其实无论铎人还是童渊人,他们的目标都是何家渡。”燕三郎侃侃而谈,“或者说,是蜈河的制河权。”

    长老们点头。

    的确,铎人想借何家渡登船北上,直入平泽关腹地。这是他们联合南叛,打下宣国南域至关重要的一步;而童渊人深知其中利害,无论如何也要阻止,这才发兵来攻青云宗,又是施压又是恐吓。归根到底,其目的也是要阻止铎人拿下蜈河的通行权。

    一个想渡河,另一个不肯,非阻止不可。

    “也即是说,如果蜈河不再通船,这两家都会对千渡城失去兴趣,至少在未来几个月内。”

    短短一句话,一针见血。

    文庚和杜时素互望一眼,都有茅塞顿开之感。

    是啊,他们只想着水来土淹,以战迎战,然而几个选择都是被动。他们竟未想到这种局面下还有重掌主动权的可能!

    “着啊!”谢冶光拊掌,“我们要抢回何家渡?”

    孙红叶看了看沙盘:“何家渡距离千渡城不过二十里,在它鞭长范围内。不过,打下它是更容易些。”

    燕三郎摇头:“我们也不打何家渡。”

    “不打?”檀闻道好奇得要命,方才他在一边听了半天,“不打怎么拿下何家渡?”

    “也不必拿下。”少年笑道,“我们只要烧掉大船就好。”

    “烧……”檀闻道万万没料到是这个答案,可他下一秒就笑出声来,“亏你想得出来!”

    孙红叶也是噗地一笑:“西铎放火烧童渊人的粮仓,我们却要烧自家的大船,这可真是……”

    众长老不禁莞尔:“妙,妙不可言!”

    何家渡要是没了大船,铎人还拿什么渡河入宣?游过去吗?

    这条便捷的水路走不了,铎人自然对千渡城兴趣大减,又要回他们的主战场——宣国西线死磕童渊人去也。

    燕三郎接着又道:“再有半个月就到汛期,蜈河风急浪高也不适合航行。只要烧掉这批大船,铎人都不能再打蜈河主意。至于何家渡的生意——”

    “何家渡的生意必受影响,但并非不可接受。”杜时素飞快道,“每年蜈河的汛期都要持续两个多月,这段时间本来也不能通航,船只都放在坞里养着。只要拿下千渡城,重新造船也就是四个月左右。论造船的本事,青云境内以千渡城、白鸟城为佳。这样到冬天之前,蜈河又可以走船。”

    船都烧了,夏末秋季的航行必受影响。但这损失在青云宗承受范围内。

    千岁在燕三郎耳边笑道:“这家伙倒也端正,没有跟你唱对台戏。”

    燕三郎闻言,多看了杜时素两眼。相比颜庆,这位杜长老的人品倒是不错。

    “比起打下千渡城,烧船就容易得多,派几十人潜入即可。”孙红叶兴致勃勃,“想来颜庆在何家渡也会加派人手,我们选些精锐行事。”

    “这就是趣味所在了。”少年拿出一枚金针,钉在沙盘上。

    “何家渡布置人手多少都与我们无关,因为能容二百人以上的大船,此刻都不在何家渡——”他落针的位置,距离何家渡很近,“——而是在这里,跃龙湾。”

    这就是胡秋等人给他带回来的情报,终于派上了用场。“大约是十天之前,何家渡的航次就大幅度减少,载粮进度慢了,载客也只用小船。如今渡口外天天排起长龙,商客怨声载道。”

    当然,这些矛盾、这些抱怨,统统传不上青云山。

    长老们的眼里,怎么会有何家渡的生意?

    “不在何家渡?”文庚微愕,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是了,颜庆有心结盟铎人,自然要给他们留够大船。能载二百人以上的大船数量有限,非但不能运粮,甚至不能载客,否则不能保证回航时间……”

    谢冶光恨恨道:“颜庆这厮当真可恶!”

    “对我们而言却是好事。”杜时素扬眉笑道,“此刻它们都聚在跃龙湾,只要一把火烧掉了事,省得一艘一艘去找了。”

    解决关键矛盾的曙光在前,众人心头的阴霾一下消散不少。

    “但千渡城还是要抓紧打下来。”文庚转向燕三郎,“燕伯爷,你的两千人马可否协同出战?”

    “自无不可。”少年微微一笑,千岁却哼了一声:“你要当山长,他们三推四阻,现在竟还有脸反过来向你借兵!这帮老东西脸皮咋这么厚呢?”

    “战时动员令昨日下达,各地就着手准备。”杜时素站了起来,“山上的孩子们,也已经整装待发。”

    “谢长老和檀堂主留守青云山。”文庚对燕三郎道,“燕伯爷,请。”

 第1297章 各自准备

    颜庆处理完手头事务,抽空打了会儿盹,连午饭都没吃。

    从青云山披星戴月赶回来以后,他就马不停蹄发布一系列指令。十多个时辰不合眼,办事儿又耗精力,他也有些乏了。

    他这里鼾声方起,外头就有动静。

    那是树叶被踩踏的声音。

    有人来了?颜庆鼾声一停,双眼一睁,立刻坐起。

    屋里很亮,每一件陈设都在他熟悉的位置上。

    这是他的书房,他在自己的府邸里。

    颜庆舒了口气,但心情并没有完全放松。

    这时门被小心翼翼地敲响。颜庆揉了揉眉心:“谁?”

    “老爷,是我。”这是管家的声音。

    “进来吧。”颜庆坐直了身体,一扫倦色,威严依旧。

    管家进来禀报:“前方例报,三个前哨都未发现青云宗人马的踪迹。”

    千渡城通往青云山的路有三条,红雁关只是其中之一。在拦下刘怜玉并射出书信之后,颜庆就下令千渡城战备戒严,并把另外两条道路也封闭起来,严控进出。

    “加强戒备。”他对青云宗众位长老太了解,只会意气用事,不懂得审时度势,“恐怕还是免不了一战。”

    管家微一犹豫,还是问出口:“老爷,我们真地要和青云宗开战?”

    颜庆向他瞥去凌厉一眼:“说反了,是青云宗非要向千渡城举刀!”

    “是。”管家赶紧改口,“风声已经放出去,这两天正在发酵。千渡城街头巷尾都在议论,青云宗对您不公,拒不承认您胜选后的山长资格,又要将千渡城收归宗内管辖。”

    前哨的风声鹤唳,关下与青云宗长老的冲突,经由小道消息都吹进了千渡城里。不过颜庆返回城里第一件事,就是吩咐手下散播消息,引领风向。

    他很关心效果:“他们向着谁?”

    “自是义愤填膺,都在声讨青云宗。”管家声音中也带出愤慨,“青云山依靠我们吃喝不尽,转头却来过河拆桥。”

    然而他心知肚明,民间很有些“不和谐”的声音。可那些屁民发几句牢骚算什么?还是别拿来烦扰城主大人了。

    颜庆听完,眉头果然有些许放松。管家趁机道:“老爷,二公子求见,已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