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毅中站在墙角稍微转了个方向,从地上杂乱的铁件里抽出一个东西,递给辛邦杰。
“铁锹?”辛邦杰看着手头的东西,满脸疑问。这不就是种田用的锹吗?但好像又有点不一样。铁锹是平头,而这东西是尖头,还带着一些弧度。
“我把它叫工兵铲,或是兵铲。”赵权拿过铲子,曲起手指弹了下,发出隐隐的嗡嗡声。“这是用钢打造的铲子,目前算是第一代正在开发的产品。”赵权又伸出手指轻轻蹭了下铲子的两侧,说:“现在还只是半成品,打造好之后,一侧会比较锋利可以当作刀使用;另一边齿状可以当锯子用。还有这个尖头,可以直接刺杀。单单这个铲面,放到胸前就可作为胸甲。装个木柄就可以当兵器,再装个铁棍就是重兵器了。”
梁申在边上补充道:“这个兵铲倒是可以根据他们的身材来定制大小,行军时也是辅兵开山挖路的绝佳工具,就是打造成本有点高,不过应该也比一把刀好多了。”
“我这还是第一代产品呢,如果材料够的话,以后会有很多很多功能!”
整个铲面也就两个手掌大小,辛邦杰拿着这个铲子越看越入迷。对他来说这铲子当兵器当然太小了,不过确实如梁申所说,只要材料充足,完全可以打造个大尺寸的出来。
他愈加迷惑地看着赵权,问道:“真的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你怎么弄的?”
赵权呵呵地笑了笑,说:“哪里是我啊,我跟毅中一起探讨的,老丁给了不少意见,申哥也提了很多建议。就是没材料,现在就这一把样品。还有,剩下的就是大哥你要琢磨下,我们得怎么用这个兵器。”
辛邦杰翻着这个铲面,挠了挠头,说:“还是得把它整好了,我先试试看才行。”
赵权转过头问李毅中:“归你了?”
李毅中有点为难:“我只能打到这份上了,接下去还得师傅来才能比较快成型。”
“老丁!”赵权往屋里喊道。但是这次连个“滚”字都没有。
赵权抬抬脚就想往里走去。却被李毅中轻轻地扯住了袖子,说:“先放这吧,我师傅这些天可能有点累了,我们回头再说。”
第十七章 大年三十
几个人走铁匠铺,李毅中反手轻轻地掩上门,又悄悄地跟赵权说:“我师傅这些天脾气变得有些怪。”
“怎么了?”
“说不上来,好像不太爱跟我说话,倒是会跟郭全一直在说些什么?”
“老丁不是一直更喜欢你吗?那天跟我喝多了,还说你已经把他手艺学全了,他都没什么可以教给你的了。”
“这个确实是,他说我现在就是练习得太少了,所以熟练度不够,如果有足够的材料给我多练练手的话,打些铁件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了。”
“老丁还说要把铁匠铺传给你?”
“是啊,就是这个我才觉得纳闷,他前两天跟我说了,而且还是当着郭全的面上说的。问题是,他没事传我铁匠铺干嘛?”
一行人的脚步声与说话声逐渐远去。昏暗的铁匠铺中,隔板里缓缓地站起了一个人。胡子杂乱地铺在脸上,全身上下都是黑灰色污渍,但是身子健壮有力,只是眼神中透露着一丝的犹豫与无奈。
他从角落里捡起那片铲面,拿起小锤顺手就锤了几下,然后升起炉火,不一会,屋子里就传来一声声清脆而有节奏的敲击声。
…………
这段时间,陈耀感觉自己活得简直不如村子里的那头癞皮狗,那狗看着可怜,可起码每天都可以想睡就睡,没人敢去骚扰它。可是自己却每天天蒙蒙亮,就要被小舅踹出被窝,外面天寒地冻的,就这样被拎着出去开始跑步。
他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每次自己的哀嚎只能换来母亲在厨房门口同情的目光,但是那个最爱自己的娘却竟然也不知道来救他一救,无论他怎么撒泼、怎么嘶嚎、怎么哭求,却丝毫动摇不了小舅那颗恶毒的心。
更哥恶的是那个大舅,拿着根棍子对自己,那是真打啊!以前父亲打自己的时候,最多也就是不轻不重地打自己几下手掌心,可是现在对着大舅,如果稍微赖一点,自己的屁股就得遭殃。
这么许多天,陈耀就觉得自己的屁股没好过,天天打天天打,这日子怎么过?
好在,最让他看不顺眼的梁申,每次跑步的时候都会陪着自己,只是跟他这个瘸子一起被称为“病号”,总是让陈耀觉得不舒服。
不过每次自己倒下去的时候,唯一能扶自己起来的就他一个人了,其他的人良心竟然比梁申还不如!
不仅如此,除了清晨开始的跑步,早上还得上课,讲的东西自己根本不知道。因为跟小舅生气,连他的数学课都不想上了,只想睡觉。下午的时间更苦,什么折返跑什么什么加速跑什么百步冲刺什么障碍跑还有拐着弯跑的。
只有练习卧倒时陈耀比较喜欢,因为一倒下去可以趁机睡一会再爬起来,代价是屁股得继续疼一会。
那个天杀的小舅,说这样是为了给自己减肥,这么多天下来,不但没有瘦一丁点,体重反而迅速地增加。现在跑起来感觉比刚开始那两天还要累了!
还好,总算盼到年关了,大舅终于通知放几天假。小舅早上终于没再骚扰自己,陈耀极度舒爽地睡了个大懒觉,实在是因为饿得不行了,才被迫离开温暖的被窝。
“我的娘啊!我饿啦!”陈耀站在院子里大喊着,但没有人出来。
他瞅了瞅父母的房间,里面没人。只好自己拐进厨房。
陈耀掀开桌子草编的保温桶,拔开一团石棉布,从里面端出自己的早饭,粥还有些温,陈耀滋滋地吃过早餐,把碗随手甩在桌上,拿袖子抹了下嘴,就往隔壁新宅里去。
过了廊门,他脑袋往里一探,新宅的院子里竟然一堆人都在那,或站或坐。
一丝目光直瞟而来,那是大舅的,陈耀觉得屁股一麻,不自禁地把脑袋猛地就缩回去了。
此时,只有赵槿站起身走了过来,拉着陈耀的手问道:“儿子,早饭吃了吗?”
“嗯嗯”陈耀低声地问道:“娘,他们,在干嘛嘞?”
“在商量一些事。”赵槿挽着陈耀的脑袋回到旧宅院子里,边走念叨着:“瞧瞧你,脸也没洗,吃完饭嘴都不擦干净!”
赵槿拖着陈耀,离开了院子,剩下的一群人依然处于发呆的状态之中。
“我看——”终于有人出声了,是梁申。“还是我去一趟吧。”
“还是我去吧。你的脚毕竟不方便。”辛邦杰有些坚持。
“小马哥差不多已经一岁了,我这阵子已经开始在对它进行基本的骑乘训练,马马虎虎也可以骑着去了。”梁申坚持道。
一直在犹豫的陈锃终于张开了嘴:“不过——”
但他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被梁申打断:“我知道,里正说褒信到蔡州的路都已经被封了,不能通过,但我起码可以到褒信打听下情况。更何况过年了,家里也需要置办一些年货,这小马也得去褒信给它配些鞍辔,否则那些小孩子根本没法骑。”
“而且,我也去过褒信,对那边的情况多少有所了解。”
梁申又对着辛邦杰说道:“家里必须得有你在,现在非常时期,你走了谁来护着他们?”
辛邦杰皱了会眉头,又挠了会头,再叹了会气。终于无奈地点了点头。
“申哥!”赵权站起身,说道:“不管能不能打听得到父亲的消息,我希望你一定得平安回来!”
梁申笑着拍了拍赵权的肩膀,说“放心吧!”
…………
今天是大年三十,天色未暗,但是村子已经完全安静下来。
村子里已经没剩下几户人家,要不是偶尔从一两个家里飘出一些烛光,会让人以为整个村子都是空着的。
还留在村子里的人,每个心头都是沉甸甸的,也只有把自己与不多的家人关在一起,才可以稍微地觉着舒缓一些。
没人有心思过年,往年再怎么艰难,村子里都会杀头猪给每家分点肉,今年整个村子连肉味都闻不到了。
自褒信回来的梁申,基本上一无所获。没有打听到蔡州任何确切的消息,也没能买到像样的年货。刚刚发行没两个月的“天兴宝会”纸钞,基本如同废纸,什么都买不了。
第十八章 乱世将至
家里别说年货,连饭桌上都只剩下了咸菜。
赵槿为此总觉内疚,但她也没办法,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往年此时可以到褒信采买所需物品。偶尔也会有淮水南岸偷偷运来的一些肉禽,今年什么都买不到。甚至连鱼都没有,因为村子里唯一的一条船早早就被息州的军队征用走了。
好在昨天辛邦杰带着赵权去打了只野兔,晚上给先人的祭品才有些荤味。
陈耀最盼望的鞭炮是不可能有的,看着家里一堆阴沉着的脸,他也不敢像以前那般哭闹了。
不过对于陈耀来说,这几天虽然啥都没有,却是他难得觉得幸福的几天,因为早锻炼已经停了好些天了,这让他舒舒服服地睡了很多天的懒觉。
赵权却是已经有好些天没睡好觉了。
自从梁申前两天从褒信回来,赵权觉得自己的脑子就已经全乱了。
原本拥有数万人口的褒信县,如今竟然与长临村一般冷落,大部份青壮年在数个月前就全被征走参与蔡州的守卫,其余民众,要么偷偷南渡去宋国,要么已经流窜,去颖州、寿州,甚至远去山东。如今全城只有老弱病残不足千人,听说连县令都早已经不知道跑哪去了。
褒信往蔡州的道路已经被一支数百人的宋军控制,任何人不得出入。
关于蔡州的情况什么说法都有,有说蔡州城已经被攻破的,全城被屠;有说蔡州城还在坚守;有说郭虾蟆的援军已经把蒙古打退了,正在跟宋军作战;有说蒙古人已经跟宋军打起来。没有一条消息是能够得到确认的。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宋军依然还在,没有退兵。
赵权如今可以确切地判断出,金国完了,蔡州肯定守不住了。可是他又不敢把这个判断跟任何人提起,哪怕其他人有相同的判断,他也说不出口。
金国,应该算是自己这一世的祖国吧?可是这就灭亡了?
赵权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对待这种事。
亡国奴?这个词对自己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
正常情况下,自己应该和小耀一样于懵懂之中,根本不用理会也不知道该怎么理会这样的事情。可是自己的身体里还住着一个近千年之后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偏偏觉得自己的祖国不应该是金国,而应该对金国的灭亡欢呼雀跃。
这种矛盾让赵权觉得已经快把自己逼近精神分裂的边缘。
更加让赵权不得安宁的是,还在蔡州的父亲,至今音信全无、身死不明。也没有任何渠道能打听得到父亲的消息。
濒临崩溃的还有辛邦杰,对于这个义兄,赵权觉得有些无法面对他。自己对父亲的挂念更多的是一种道义,而辛邦杰反而更像一个亲儿子对父亲最深切的担忧与痛苦。
赵权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姐夫手无缚鸡之力,梁申脚有残疾,因为自己与小耀年纪太小,辛邦杰无论如何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蔡州,回到父亲身边。
哪怕是陪着父亲战死在蔡州。
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冷。辛邦杰已经沉默了好些天了,整个人一直处于烦躁状态中,也没有心思再管这群小孩子的训练问题了。
李毅中被丁铁匠几乎是关在铁匠铺里,已经好多天没放他回家,现在连睡觉都在铺子里。
郭全也好些天没见着人了。
村子里最快乐的是王铠、李勇诚与陈耀,除了吃与睡,整天就是在村子里到处闲逛。他们的快乐,不但简单,而且真实。
唯一让这几个娃不满的是,过年竟然没有肉没有新衣服没有炮仗,更没有红包。
没了辛邦杰的棍子,赵权也管不住陈耀了。赵权只能强迫着自己,每天依然清晨起来,到村外跑上五六里。这些天甚至开始威逼利诱王铠,一起尝试去下河,但还没成功。这天气,别说下河了,碰到水都能把人的皮子刮掉一层。
经过许多天纠结之后,赵权总算让自己想明白了一件事:不管金国是否灭亡,不管蔡州城能否守得住,也不管父亲是生是死。如今乱世即将来临,而要想在这样的乱世中存活,首先应该依靠的,就是自己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第一本钱。自己的身子骨现在太弱,但可塑性也是最强的时候,必须开始打熬,开始学习求生的技能。
为此,他搜肠刮肚,努力地回忆着一些关于体能训练的知识,虽然很多方面都是模拟两可,但也给自己定了一些计划。
当然,目前身体所能承受的,也只有以跑步为主的训练。赵权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是,起码被人追赶的时候,自己还能够跑得动。
唯一的问题是这么跑太费鞋了,好在姐姐还会自己纳鞋,否则现在连双鞋都已经没地方买了。
这个早上,跑完步的赵权一个人在谷场上稍微地放松了下,做了些俯卧撑与仰卧起坐。肌肉的练习现在还不怎么敢做,辛邦杰说太早练肌肉对身体很可能会造成损伤。
天光已经大亮,赵权回到家。
推开门,便见陈锃正在院子里陪着一位老者,是村子的里正李村长,也就是李毅中与李勇诚的爷爷。
李村长原为辽东人,应该是女真族裔,自小加入军中,无功无过,竟然能在军中一直呆了几十年。
十多年前,李村长以六十岁年龄从军中放老,他自己挑选了长临村这个地方,带了四十两赏银来当里正。
也亏得他放老得早,前两年金国军士放老时间已经拖到六十五岁了,这两年更没有放老一说,因此村子里十六岁至六十岁的男人,只要是肢体健全的,就几乎全不在了。
只有陈锃,以乡试举人的功名,免去了兵役的麻烦。当然也有赵权之父的暗中照顾。
虽然一辈子在军营里度过,但李村长身上倒没有一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