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真没酒了,丁武还好,跟咱们都熟也不会乱来,把那个老蒋惹急了,真的会过来揍人的。”
“嗯,其实老蒋还好,这老哥性子急,但没喝醉时倒也不会无理取闹。我担心的是那个秦子绪。”
“秦子绪?”
第三十七章 野外生存
“秦大哥人不错啊,每次对我都笑眯眯的。”陈耀对赵权的话有些不理解。
“前两天,他过来找我,想跟我要酿酒的方子。其实咱们这酒酿酒的方子也没什么特别的,关键就是经过天锅蒸馏。这技术一捅就破,一旦被他们知道,咱们这辈子都别想把酒卖个好价钱了。”
“反正现在家里粮食足够咱们吃的了,明年自家的田只要略有收入,把咱几个人肚子弄饱肯定是没问题的。粮食多了也没地方卖,所以酒就暂时不卖我看也行。”梁申在边上说道。
“但明天开始怎么应付那些军爷?”陈耀还是有些不死心,卖了近两个月的酒,让他有些舍不得放弃这种成就感了。
“没事,以后卖酒的事就我来处理吧。”赵权拍拍陈耀的肩膀,说:“辛大哥早上进山砍柴前,还特地交代,你这阵子光忙着卖酒,身子又开始变肥了,这可不行,明天开始他要专门盯你了,趁今天没事,赶紧找个被窝歇着吧,接下去估计你连个安稳觉都睡不成了。”
赵权说完,没再理会开始惨嚎的陈耀。走到梁申边上,揭开他边上酒壶的盖子,说:“申哥,别这么舍不得,这酒精制作并不难,该用的时候还是得用。用少了没效果,反而是浪费。小耀,去弄点热水来,等申哥搓完脚给他泡一泡。”
说着,摁住想起身的梁申,低着声说:“你别太惯着小耀,惯上天了咱们几个都没好果子吃!”
梁申只好坐着,用歉意的双眼看着陈耀离去的后脑勺。
……
常说春天孩儿脸,赵权却是第一次碰到入冬时的这种孩儿脸,而且这个孩儿还是最缺管教的那种。这个令人厌恶的孩儿只有两张可供转换的脸,一张为雪一张为雨。雨与雪,随时肆意地相互在天上地下折腾。
低缓的众山之上,已经盖上了一层渐渐增厚的白雪。一些来不及自己飘落的树叶,在雨雪之中挣扎之后,终于全被砸落于冰凉的土地上。
山中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从村子通向湾湖。人走过之后,就是一片泥泞。
一群高高矮矮的队伍从树林中蹒跚而出。走在最前头的是依然昂扬的李毅中,浑身是泥的赵权揪着同样浑身是泥的陈耀,一边忍受着他不停的抱怨,一边把时不时就要摔一次的他从泥里挖出来。
平日里无比聒噪的李勇诚此时也没力气吭声了,他与王铠各背着一捆柴火。
队伍最后的则是一脸木然的辛邦杰,镔铁枪被当成扁担,两头挑满了东西,有两大捆柴火、一只兔子、三只山鸡还有几条如冰棍般的草鱼。
陈耀实在没办法停止他的抱怨,他怀疑小舅是在故意整他。
这种天气就该窝在家里,既使是取暖的柴火快用完了,相比山里头,再怎么冰冷的被窝也是自己最应该呆的地方。更何况这些天杀的竟然让自己在山里头熬了一整个晚上,按小舅的说法,叫做什么“野外生存训练”。
不就弄些柴火吗,竟然还能整出这么多名堂出来!
不仅如此,还要自己计算跑步的速度、爬山的速度、爬树的速度,还得按照小舅的指定的节奏来呼息,还得算出自己弹弓打出石子的角度与距离,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出来两天,简直就是一场肉体与精神的双重非人折磨。
终于到村口了,赵权望见正在村口等候的梁申,还没来得及跟他打招呼,边上的陈耀就从他手中滑到路边,哇哇哇的嚎开。赵权摇着头,只好松开揪着陈耀的手。
李勇诚走过来,朝着陈耀虚踹了一脚,笑着骂道:“小胖子,又装死啦!”然后朝赵权挥了挥手,跟王铠随着李毅中先进村去了。
确实有些累,必须得回去泡个澡再说。
后头走来的辛邦杰对着陈耀摇了摇头,也自行回家去。
梁申凑到陈耀跟前,蹲下身子,轻声说道:“小耀,要不,我背你回去?”
陈耀哼唧了一声,看着准备发怒的赵权,又哼唧了一声。
“好了,没事了,小权不会生气的,你年龄最小,不该让你这样受苦的。来,小权,帮我一下。”
憋着气的赵权只好扶着陈耀,帮他挪到梁申背上,顺手给了他肥臀一巴掌,在陈耀嚎叫声中,帮着梁申柱好他的拐棍,一起走入村子。
村口的铁匠铺已经被真定军征用为岗哨,天气太冷,铁匠铺后面的那一座望楼没人能呆得住,躲在铁匠铺里值守的士兵探出身子,看清了这几个人后,挥了挥手又躲进屋子里了。
梁申已经烧好了热水,屋子里摆着两个浴桶,赵权与陈耀都裸着身子把自己填在桶子里,梁申不时地往里加些热水。
院子里,从不洗热水澡的辛邦杰,只系着一块兜档布,从井里打了桶水直接从头浇下去,然后发出一声驴般的吼叫。
边上的陈耀正在哼哼唧唧地呻吟着。
赵权先让自己的身心完全放松,深吸一口气,但是只把这口气留在咽喉处,然后将头埋进水里,默默地按正常呼吸的频率来计算时间。直到实在憋不住了,才把脑袋猛地昂出水面,猛烈的喘着气。按他自己的计算,差不多可以憋个四分多钟的气了,不过这是在浴桶里,如果在水下还达不到这时间。
这成绩已经比上辈子好多了,虽然之前在海边长大,但没有刻意地去练习过,自然达不到这水平。
来到这世上,至今让他无法习惯的是计时问题。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没有一种准确的计时方法,一息、一刻、一时、一瞬,谁都搞不清楚那到底代表多少,更别说换算成后世的秒或分钟了。比较常用的烧香法,一柱香感觉上比较固定,但香有粗细,制香的材料有差别,还跟香点燃时的天气有关,也一样无法获得一个准确的时间。
最终,在梁申的帮助下,做了几个不同容量的沙漏,又结合日晷,勉强地确定了一分钟的时间,又经过半年多的训练,把自己在放松状态下的呼吸控制在每分钟60次频率。而且成功地逼着陈耀,也让他养成了这种呼吸频率的计算习惯。他不在乎陈耀现在理不理解,揍几下,他就理解了。
第三十八章 取暖设备
搞定陈耀之后,赵权开始逼着王铠与李勇诚,然后是李毅中,最后还得想办法把辛大哥套进来。
他希望做到的是,在这个小团队里,大伙儿起码能有一个基本相同的时间计算标准。
根据前世一些模拟两可的野外生存知识,又跟辛大哥商议了数天,赵权把这支小队伍第二次拉到山里头去训了两天。结果还算是满意,因为这次没碰到野狼。
这次训练最大的一个收获,是赵权很欣喜以发现,看似蠢笨的陈耀,现在逃命时的速度变得飞快。遇到危险时赵权自己总是想着得看到其他人的动静,陈耀倒好,蒙着头不管不顾的就是狂跑,跑起来甚至可以把自己甩在身后。
指望这厮救人是不可能的了,不过只要今后不让自己总分心去掂记他已经很好了。
看来,这种训练还得多进行几次才好。冬天到了,农田里的活该干的都干完了,不该干的也干不了。与其整天窝在家里,还不如多拉出去打熬下身子。
这日子,还有很长很长。
即便偶尔雨雪停了,天也是阴的,暖风与冷风轮流地肆虐着这个小村子。冷热不停的突变,让村子里的不多的老人全部病倒。村子里可用的药基本都用光了,好在真定军的药不少,也帮忙着治疗。
但李村长的病情却愈加严重,看这情况似乎熬不过这个冬天。
李家兄弟最近一直愁眉苦脸。每日里废话不停的李勇诚完全没了声音。
虽然兄弟俩每日给老人烧足火炕,但只要一离炕,李村长就无法承受屋子里的寒冷,更别说出门了。
如果能搞点人参就好了,那东西补补老年人的体虚应该是有用。但这东西现在就算是有钱也买不着。赵权莫明地想到辽东,那旮旯这玩意现在应该多的是吧,而且全野生的……
赵权想起前世的一个段子,面对寒冬,北方人可以靠暖气,南方人却只能靠正气。可如今全天下都没有暖气,他有些无法想象,古代人到底是怎么熬过这么冷的冬天。他特地问了辛邦杰,辛邦杰给了他两个白眼,说:“让你们打熬身子时,总要找各种理由推脱,这就受不了了?”
“在辽东,这个算什么!”
赵权不禁打了个哆嗦,对辽东的畏惧又增加了三分。
指望不上这个即便是寒冬也冲冷水澡的超级耐冻者。赵权去找梁申商量。
梁申倒是给他提了不少实用的意见。自北宋时起,北方稍有钱人家都会在屋子里采用“火墙”取暖。它与火炕的原理是一样的,火炕是把床体做成中空,火墙则是把墙体做成中空,然后在墙体内预埋筒瓦制成的管道,和灶炉相连,利用灶炉烧出热气使整个屋子保持较高的温度。但是火墙不是一般人家里用得起的,一是造价昂贵,而且极度耗费柴火。
这时代最先进的“暖气”,赵权是无法享受了,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赵权拉着梁申,和李毅中关在屋子里一整天后,终于捣鼓出一个煤炉子出来。
宋国定都汴京后,因为地处平原四周无山,人口的急剧膨胀使柴火短缺的问题变得非常严重。幸亏煤的大量推广与运用,才使宋国度过这个即将爆发的能源危机。
河南区域不缺煤,但缺的是好煤。无烟煤数量很少,只有权贵者才能用得起,大部分老百姓用的煤烟气极重,在屋里一烧,整个屋子都是烟,煮出来的饭也全是烟煤气。
因此像长临村这种较地处偏僻,又有山不缺柴火的地方,除了铁匠铺外,家家户户用的都是柴火。但这种冷冬加上冰雨天,柴木湿气极重,干柴做饭马马虎虎还有,取暖就不够用了。
所以,赵权将主要的力气花在打造“烟囱”上,这东西最好当然是用铁皮来做,可是凭着李毅中的能耐想造个一二丈的铁皮管,基本上不现实。赵权只好弄了些竹子,中间挖空,加热烘烤后拗弯,相互套接。并在屋子墙上打个洞,把竹子末端穿出墙外。基本上就可以解决排烟问题了,虽然竹子用一阵就容易爆开,但要更换也简单。
赵权又从铁匠铺那弄了些煤,碾碎,和上黄泥,又加了一点点的碎木屑,与水搅拌。上一辈小时候在农村里,赵权见过爷爷在家里自己做蜂窝煤,很容易。具体原料配比他不记得了,但是知道只要想办法让蜂窝煤成型就可以了。寻个竹筒,中间插几根细竹,制成一个模,印出一块块蜂窝煤,晾干后就可以用了。
炉里烧着蜂窝煤,炉上架块大木板,木板中间挖个洞,再做个铁锅架在洞口上,就成了一个可以凑合可用的煤灶了。可惜没有材料,否则还能做个铜涮锅,据说这玩意是忽必烈发明的,赵权琢磨着一定得抢在他之前,把涮锅给整出来。
这个凑合能用的煤灶,可以随时烧热水、随时煮粥煮饭熬汤,还能充当火锅,也让屋子里暖和得多了。
这样的炉子,赵权与李毅中搞出了三个。一个李家用,一个自家用,还一个给了郭侃军,换了半院子的煤块,皆大欢喜。
……
“不错,这炉子的确好用!”
“煮的东西不会冷,还能调节火候。”
“赵家那小哥儿看来是有点能耐,难怪少爷会那么看重他们。”
“少爷看中的不是那小子,而是姓辛的那家伙。不过我想下次他来时,赵家小子应该会引起他注意的。”
“那小胖子也有点妖孽啊,小小年纪做生意做得机灵鬼怪的。”
屋外冰冷似铁,屋内火热如春。炉子上架着一个大铁锅,锅里挤满了东西,有肉有菜有鱼。丁武时不时往里添点水,再撒点盐。围着火炉的有四个人,各自端着一个巨碗,不时的从大盆里捞出东西往碗里堆着,吃得囫囵满面。
在座的四个人都是郭侃的亲卫,也是真定万户史天泽帐下,归属郭侃直管的十夫长。
同样是十夫长,但四个人的地位明显是不一样的。施玉田跟着郭侃的时间最长,已过三十的他在四个人中年龄也最大。他这个十夫长,相当于五十夫长,郭侃不在时,他就代表郭侃执行队百夫长的职权。
第三十九章 酿酒配方
年近三十的蒋郁山管着二十五个骑兵,都是一人双马配备,是这支百人队的真正精锐所在。论到上阵杀敌他自是郭侃部下第一人,但是只要不在战场上,他就根本不是秦子绪的对手,所有跟吃住钱粮有关的东西,他都得依靠这小嫩皮。
关键是自随郭侃南下以来,除了追击几个残余的宋兵之外,他们就没打过一场正儿巴经的战,因此他在秦子绪面前也总觉得有些气短。
四人中秦子绪虽然年龄最小,但曾经随着与郭侃上过两年学堂,认得些字。郭侃把所有的与后勤辎重有关的事务全部交给他。
秦子绪身材削瘦,自诩文武全能,以郭侃的谋士自居。虽然比蒋郁山小了五六岁,却打心眼里瞧不起蒋郁山这种力大无脑的粗人。不过毕竟在一起近十年时间了,两个人起码在表面上的关系还算是不错的。
比秦子绪年龄略大的丁武,去年才成为郭侃的亲卫十夫长,也就是勉勉强强具备跟另位三个人同桌吃饭的资格。
“砰”的一声响,丁武下意识就护住铁锅,有些忧怨地看着突然发飚的蒋郁山。
满脸横肉的蒋郁山,随手抹了下胡须上的汤水,恨声说道:“娘的,那厮竟然不肯卖我们酒了,有这等好菜却没有好酒,委实让人不爽!”
“怎么了,不服?就你那粗样,我有酒也不卖你!”秦子绪忍不住地又开始呛他。
“我老蒋本来就粗人一个,我买酒又不是不付钱,是不是又得让我用拳头说话?”蒋郁山继续着与秦子绪的嘴战。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