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在泉州,妈祖的香火与地位,还远远不如已经成为海神的通远王。
但是,这个世上,大概没有人会比赵权更清楚,这位妈祖在海洋上将会发挥出的巨大威力。
华人所至,只要有海的地方,就将会有妈祖的香火。
和平女神、海洋之神,护国之神?
除了寺庙,各处工坊也是赵权重点考察的对象。
宋初福建对外贸易,往南洋的需要到广州市舶司领取凭证;往北至日本、高丽的,则要到明州领证。
自宋哲宗元佑二年,宋国在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后,虽然几经罢除重建,但贸易量不断飞速增长,至今泉州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广州。
将泉州视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口,丝毫也不为过。
一方面,闽人长期出海在外,商路一通便有许多人回乡经商,同时带回大量的海外商人。另一方面,由于出闽道路的修通,与作为宋国政治中心的江浙之间交往,比起广东更加方便,也促进了泉州贸易量的发展。
广州的海商,以蕃人为主,其产品多集中于民用商品。明州的贸易则侧重于官方所需,自高丽、日本商路断绝之后,其贸易量逐年下降。
而泉州,众多生活于此的皇族保证了商品的档次与需求。较为宽松的管制环境,使朝廷王公大臣需要的一些海外奢侈品,多从泉州进货。
而最关键的是,赵氏宗亲插手海外贸易,无论是什么样的违禁品,都可以从容进出。走私,更是成为了泉州对外贸易的常态。
这一系列的原因,让泉州港的繁华,愈演愈烈。
贸易的发展,也迅速地催熟了福建的手工业。
在这里,几乎可以找得到宋国所有行业的手工作坊。
赵权对这些手工作坊感兴趣,倒并不是为了偷师或者学艺。对他来说,这些技艺再先进,毕竟是千年前的东西。
赵权现在需要了解的是,这个时代的各种行业工艺,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这样,他才有可能利用现有的材料与产业链,对生产工艺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只要能让自己掌控的技术,领先这个时代一小步,便已经足够了。
就比如对火药的使用。
赵权已经可以完全地确认,这个时代对于火药的使用,仅仅还只限于火药本身爆炸引发的威力。而并非将火药当作一种推动力来使用。
火药的爆炸,确实会产生杀伤力,但是杀伤半径太有限了。就像当年在淮南战争上见到的突火筒,点燃后火药的喷射可以伤敌,但最多也只能伤及十步以内的敌人。
如果把火药当作推动力量,加强管筒的承受力,那么火炮的生产就将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也许正是因为欧洲人明白了这一点,才率先发明出了枪炮。
有伍及的陪同,所有工坊的老板都对这个年轻的“北商”,大开方便之门。
在这里,赵权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吉贝”,与赵复的判断一致,宋国的吉贝是木棉,而非赵权自和林移植过来的棉花。
福建的木棉源于南洋,由琼州传入,因此有些地方也称为“爪哇棉”。
这种木棉也根本不是后世赵权所熟悉的那种矮株植物,而是形如江南的小桑树,最高可超过两米。
称之为“木棉树”,可能更合适些。
这种源于南洋的木棉树,应当属于热带植物,因此最北只能在江淮流域种植。也难怪北方根本没有见过。
后世的棉花,其传播路线,应当与赵权的相似。自西域、中亚而来,经过新疆而后传入中原。所以,后世的棉花产量最大的区域是在新疆,江淮以南同样无法大面积种植。
福建的吉贝棉纤维粗短,产量也不高。其生产出来的棉布,质地较硬,保暖性能也不算良好。但对于南方人来说,已经是取代麻布的一种绝佳布料了。
无论是种植成本、还是成品质量,吉贝棉都远远不如棉花。
赵权当时在和林无意之中淘到的棉花,一旦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未来可期啊!
不过,原材料品质虽然说自己占有优势,但棉布的加工技艺,的确远远不如这里的工坊。
雕版的刻制与印刷,也让赵权大长了眼界。
但是,赵权却找不到一家做活字印刷的。
毕升,很多印刷的师傅都知道,却说他搞的那套泥活字,根本没法用。
至于为什么,没人知道。
权宋天下
第六百五十五章 大叔
赵权为此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沉思,自己曾经读的历史,是假历史吗?还是自己的理解有问题?
不过,活字印刷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怎么想办法突破,也许还需要花时间与精力去研究。
百工技艺,赵权不可能做到每一项都超越这个时代。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都需要一个密切合作的环境。揉合中西文化与技艺,取长补短,才有可能获得实质性的进步。
南京府虽然地处偏僻,人才短缺。但是赵权拥有这个世上无人可比的眼光,只要能够把握住大致的发展方向,将南京府打造成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中心,完全是有这个可能的!
胸怀四方,兼收并蓄,同时尊重每一个人的研究成果,并让他们可以因此而获利。这些,才是所有技术研究得到健康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本,以海洋为本……
南京府的未来,还需要什么?
赵权捧着一本书,倚在一个书架前,呆呆出神。
“大叔——”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赵权耳边响起。
赵权依然沉寂在自己的遐想之中。
“大叔——”声音略略提高了一些,还带着一丝的幽怨。
赵权一怔,把眼睛重新聚焦,往左右看了看。
一个满脸秀气的小姑娘,正盯着自己,秋水如波。
此外,边上再无一个。
大叔?这是在叫我?
赵权突然觉得很受伤,用更加幽怨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位身高不及己肩的女孩子。
“大叔,你能让一让吗?我把这本书放回去。”
赵权怀疑自己受到了污辱,却没有证据。
只能默默地移开身子,顺便瞄了一眼小姑娘手中的那本书。
薛景石的《梓人遗制》。
赵权心里不禁闪出一丝惊讶,这个差不多十岁的小姑娘,竟然在看一本这么专业的着作?
这本书他也翻过,是这个书坊中刚刊印不久的书籍。
薛景石此人为金国遗民,此时应当还活着,但赵权并未听说过。
这是一本关于织机制造的书籍,书中对于立机子、华机子、布卧机子和罗机子的制作工艺以及使用技巧,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描述与讲解。
这个时代,所有的工匠技艺,大多是父子相传或是师徒相授。让工匠把自己的家传工艺公诸于世,是件很难得的事。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事情并不少,但毕竟还算是师徒之情。
可是教会其他不相干的人,对于一个师傅来说,就是一件很难忍受的事了。
更何况,宋代雕版印刷的普及,虽然让出书比以前简单了许多。可是出一本书,依然耗资巨大,而且没有任何稿筹。
作为北人的薛景石,不可能到宋国来出书。更不能从宋国的出版的书中,得到一个铜板的分润。
盗版?那是不存在的,这个时代,有人为你出书,那是看得起你。
因为,你赚到了名声!
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罩在书架之上,映着小姑娘粉润的侧脸,数丝细细的绒毛,在初春的阳光中,微微发颤。
春天来了吗?赵权伸出手,轻轻抚着数缕经过自己眼前的阳光。
阳光中,似乎有浅灰色的精灵,正在哼着没人听得到歌,转着轻盈的舞步,慢慢地靠近那个小姑娘。
“大叔!”
一声大喝,把赵权正在飘在空中的遐思砸落地上。
“嗯?”赵权眉毛轻轻一挑。
小姑娘粉润细腻的脸上,现出一抹嫣红。被赵权眼神一探,不由的敛下眉梢,语音也随之降下。
“非礼勿视,你这样盯着别人,是不是不太合适?”
呃……
可是,她才是个孩子啊!
非礼?那为什么又要叫我大叔?
赵权满腹心酸,只能匆匆施了一礼,走出书屋。
院中,三两朵桃花,正在含苞欲放。
百无聊赖的李勇诚,正蹲坐在树下,跟一个小丫鬟大眼瞪着小眼。看到赵权出来,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后,起身拍了拍屁股,问道:“权爷,今天这么早啊?”
赵权瞥了眼那个小丫鬟,之前来这书坊时,似乎也有见过,但从未在意过。看来屋里那个小姑娘,也应该是一个大家闺秀,被自己那么盯了数眼,似乎是有些不太稳当。
赵权没说话,神色俨然地朝李勇诚扬了扬头,背着手踱出院子。
这个院子不大,但只是这座书坊三个院子之一。
步出书坊,赵权回过头,看着门口上挂着的“持敬书坊”匾额。
匾额的落款是真德秀,宋国当世大儒,估计是当年在泉州知府任上时,被此间主人求来的字。
赵权在心里微微地叹了口气,宋国,这文化底蕴还是太可怕了!
自己辛辛苦苦拐骗至南京府的赵复,在北地汉儒眼里已经算是一个大家了,但是放在宋国,还根本没什么学术地位。
而泉州城内,就这样一个随随便便的书坊,便能求来名声能力远超于赵复的真德秀真迹。
关键是,这个书坊的藏书。经史文章自不必说,百工技艺、医学药术、天文历法、植物图谱、小说杂录、音律琴谱,几乎无所不包。
在这里,赵权不仅看到了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也看到了陈旉的《农书》。这两本应该是对赵权影响最大的两本书,如今就那样摆着让人随意翻看。
此外,还有郏亶关于水利的着作《吴门水利书》,陆佃关于生物学的着作《埤雅》,王灼对于种庶与制粮的专着《糖霜谱》,陈仁玉的菌类专着《菌谱》,蔡襄关于荔枝栽培的专着《荔枝谱》。
甚至还有贾似道的专着《促织经》。
相对于海东学院的图书管来说,这个书坊的图书数量确实不如。
但这只是一家私人开设的,以卖书为目的的普通书坊。
而且,整个泉州,这样的书坊起码还有十数家。
也就是说,单单一个泉州,拥有的书籍,绝对远远超过整个东北!
赵权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后人总是说,宋朝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辉煌的文化成就。
但是,这样辉煌的文化,到底给宋国朝廷、给宋国百姓能带来什么呢?
权宋天下
第六百五十六章 泉州的海商
文人着书,并非是为了推广知识,而是为了彰扬自己的名声。
因此,赵权现在能看到的所有书籍,都是一家之言,根本成不了体系。这大概是这个时代无论哪种学科都无法成为科学的根本原因。
当然,儒学除外。
赵权对此实在提不起任何的研究兴趣。
持敬书坊与伍宅,在同一条街上。
两者之间,隔着一座院子。
院墙很长院门却很小。素墙灰瓦,歇山压脊,衡门双柱。
赵权对着身侧的李勇诚,随口问道:“那谁啊?”
“哪个?”李勇诚不解地说道。
“就是你准备勾引的那个小丫头。”
“我……”李勇诚忍了忍气,才指着正在经过的路边宅院,答道:“就是这家的人。”
赵权有些诧异地回过头来,看了看院门。
门上却没有悬挂任何的牌匾。
“这家人吗?是谁啊?”
李勇诚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啊,要不要我去打听下?”
“算了。”赵权摆了摆手。
今天还有一个聚会,得去参加。
这个时节,北风已去,南风未来,所有商船都窝在港湾之中。而所有的泉州人,似乎也都开始闲了下来。
于是,城内城外,山里海边,四处都是在进行聚会的闲人。
最多的,是文人书生组织的诗会。赵权做诗自然不擅长,只会背数首诗,却怕把其他人给吓着,因此这种聚会是肯定不敢参加的。
最热闹的,则是各种商会。
各地海内外的客商,利用这个时机,或大聚或小聚,寻找着各种新的商机以及更深入的合作机会。
有伍家的作保,加上一个多月以来,这位来自淮北的权老板,不仅眼光不错,而且手头显然有足量的订单,已经吸引了泉州许多客商的注意。
邀请函每天都不少,但是大多都被伍佑给推掉了。
今天的聚会,是伍佑为赵权精挑细选的一场。
聚会安排在泉州北外城的一个湖边水榭之上。
水榭以朱栏长桥与岸相接,双层亭屋,绕以蓝色帐幔。
一帘珍珠,将二楼厅室隔成内外两间。
赵权被引入内间,在座诸人纷纷起身问候,一时热闹。
此次的聚会的召集者,是泉州王家的家主王永昌。
王永昌先祖王元懋曾经南下占城,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占城国附马,在占城居住十年之后,回归泉州。并且一度掌控了泉州至占城的绝大多数贸易。
另外一个是朱家的朱化云,此人先祖朱纺以经营香料起家,曾控制三佛齐直至临安的香料贸易,十年时间便积累了二十万贯家产。
第三位是李家,其先祖李充则是专营泉州至日本的生意,以丝织品与陶资的贩卖为主。
显然,这是一个有些特殊的商业团体聚会。
泉州的海商,如果单从明面上的贸易额来看,排在首位的自然是蒲家,即蒲寿庚与蒲寿宬兄弟,以及蒲寿庚的女婿佛莲。泉州往南洋大半的贸易,已经全被蒲家收归囊中。
紧跟其后的,是施家。施家的先祖为大食人施那帏,早年寓居泉州,已过五代,成为泉州的永住者。
也就是说,如今泉州至南洋的贸易,最少超过八成,都被这些蕃商所掌控。当然,他们的背后,还有皇族的力量夹杂其中。
只是,到底是皇族控制了这些蕃商,还是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