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权宋天下 >

第235部分

权宋天下-第235部分

小说: 权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其轴似乎终于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转过头,对着赵权开始侃侃而言:

    “诏令之一,是让南京府从高丽撤军。高丽在和林一直有派驻使者,但是高丽与和林之间的交通,早已被南京府切断。能说服海迷失发布此诏令的人,显然并不是依然龟缩于江华岛上的高丽王公。

    高丽使者王佺,虽然长居和林,但我相信他绝无可能具备直接说服海迷失的实力。那么便只剩下一个可能,就是他也被人当作刀使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双方合作的结果。

    诏令之二,其意之毒自不用细说,明显是在挑拨南京府内部的关系,以期将南京府一分为二,并埋下无穷后患。

    如今和林中书省内,掌中书令的是畏兀儿人镇海,他几乎不管中原汉事。另外一人,则是杨惟中,听说他与忽必烈一向交好,如今看来,正是此人在为忽必烈谋划,说服海迷失发布这两份诏令,以使南京府内外交困。

    看来,权总管对于忽必烈的担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赵权倒是没想到,这两份让自己有些头疼的诏书,却起到了一个意外的效果。

    总算让这位老侍进一步明白了,忽必烈真的将会成为南京府的一个重大威胁!

    “计将安出?”

    侍其轴右手轻击左掌,随之脸上深沉一笑,说道:“此事要想解决,倒也简单。

    让大乌泰将军,上书直接回复和林,不奉诏!”

    赵权眉头一皱,这是要让大乌泰来背这个黑锅?

    赵权倒是相信大乌泰肯定不会反对这个做法,但是这种事不去麻烦大乌泰就算了,再让他背锅就有点过了。

    “当然,我知道你不太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这样的话,咱们可以采取温和一些的手段来化解。

    大将军可以接受开元府万户总管的诏令,当然也没必要去上任了,咱们就保持现状即可。至于你,可以让大将军代为回复,说找不着你,因此你也无法接收诏令。”

    找不着我?

    呃,好像是个办法。

    “高丽的问题,一是拖,二是借。”

    拖倒是好理解,借又是什么?

    “既然有人以高丽国名义,要求咱们撤出高丽。咱们完全可以找一个能代表高丽国的人,邀请咱们的军队,借势入驻高丽。”

    此计倒也确实可行,如此南京府在北高丽的军政行动,就让和林无话可说了。

    只是,上哪去找一个不仅有一定的身份与地位,还可以这么傻的高丽人?

    “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啊!”侍其轴又露出迷一般的微笑。

    “哪个?”

    “代表高丽国王,随和林信使一同前来南京府,已经被你晾了许多天的高丽使者,王佺!”

    提起王佺,赵权不由地想起数年之前,那场在高丽的战争。

    那场至今为止,赵权所经历过的最艰难一战。

    六年之前的宣州之战!

    在宣州城下,随只不干东征高丽的汉军被基本打光之后,蒙古军营被袭,只不干也受到重创。

    在郭侃的指使之下,赵权被迫领着借来的一百东真兵,在死伤过半之后,才终于攻占宣州城门。最终取得宣州。

    然而,也是此战过后,获胜的赵权不仅没得到嘉奖,却被郭侃从稿城军中革除。

    当时,驻守宣州的是高丽太守是金承先,而负责与蒙古人出面谈判的就是高丽新安王王佺。

    宣州城破之后,太守金承先溃逃而去,只身前往蒙古大营试图和谈的王佺被只不干扔去了和林。

    自那之后,王佺数次奔波,终于说服了执政的崔氏恢复向蒙古岁贡。但是王室依然缩在江华岛,并未内迁。

    窝阔台一死,蒙古国内部自顾不暇,贵由汗上位之后,高丽国又停止了岁贡。理由是陆路交通被南京府所阻。

    对于这个惨破的高丽国,蒙古国上下心里其实也是相当的矛盾。

    打,得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关键是即使打下了,也没多少油水可捞。一整个高丽半岛的收获所得,还不如宋国一个州府。

    对于把战争当作生意来看待的蒙古人,已经基本失去了对高丽的攻伐兴趣。

    所剩下的,无非是一个面子问题。只要高丽王室认怂,蒙古国可能也就此揭过。

    但是高丽王室显然是愿意认怂的,偏偏掌权的崔氏不肯。

    尤其是在江华岛上缩得习惯了,崔氏坚决不肯回迁陆地。他们太清楚,凭着蒙古国的实力,一旦朝廷迁回陆地,无法依靠海岛避险,就意味着将自己摆在案板之上,到时就只能是刀俎之下的鱼肉。

    更何况,崔氏还必须在全高丽人民面前,保持住他们一向的抗蒙形象,只有如此,才能得获得继续控制朝政的支持与底气。

    “汝为谁来?”一脸邋遢胡子的侍其轴,睥睨着瘦骨嶙峋的身躯之上、架上一袭儒衫的王佺,犹如一个流氓正在欺负一个孤苦的读书人。

    王佺束衣整冠,向天叉手而礼,肃然说道:“吾代表高丽王而来。”

    “呵呵,高丽王,贵姓?”

    “敝上王姓,传承至今三百二十八年。”

    权宋天下

 第六百九十六章 忽悠

    自弓裔部下王建,发动宫庭政变夺取弓裔王位,建高丽国至今,的确已历经三百余年。这比中原大部分的王朝所延续的时间更长,这大概也是高丽人唯一引以为豪的地方。

    “小老儿孤陋寡闻,还以为高丽王姓崔。”

    “侍先生召见王某,莫非为消遣而来。如此,某当竭力以满足侍先生所好!”

    这王佺虽然看着势弱,却是油盐不进。

    侍其轴只好收起调笑心态,正色说道:“何为君?何为臣?何为民?”

    王佺一听,脸色略振。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在战场上无法与这些人相争,但是眼前这位既然想与自己坐而论道,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得想办法挣得一些颜面。

    “君为臣纲,臣,代天牧民。”

    “敢问,高丽之民,如今流离失所,困苦不堪,君之过,臣之过?”

    刚提起点精神的王佺,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高丽百姓如今悲苦万分,这难道不是蒙古人入侵、不是你们这些该挨千刀的人肆无忌惮征伐的结果吗?

    可是,王佺却不敢说。尤其是现在还得借助着蒙古国的名义,要求南京府的势力撤出高丽。

    见王佺一时说不出话,侍其轴不紧不慢地说道:“君者,能群也者,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

    王佺渐渐平复了心里的郁结,不管如何,侍其轴这段关于君主的论述,还是让他颇觉受益。

    为人君者,就得有当君主的能力与气魄、必须为民谋福,只要这样,才能受到百姓的景仰。

    这是无可反驳的天地至理,也的确是为君之正道。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君使臣以礼,臣奉君以忠。此为君臣之道!

    为臣者,当上不负君,下不负民。”

    王佺颔首,以示受教。

    “然!”侍其轴语气突然一转,让王佺不由一怔。

    “如今高丽国,为君者有社稷而不能爱民、当国者却不能利民。

    为臣者,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挟君以令下臣。此,国贼也!

    而诸位臣工,却待国贼如父、畏国贼如虎、视国贼为君。

    当不为人子!”

    侍其轴这番言语,几乎是指着王佺的鼻子骂娘。

    高丽王室长期被崔氏控制,高丽政权也被崔氏把控。高丽国内,自然不缺王佺这种真正忧国忧民之人,但是只要这些人还活着,就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早已默认了崔氏对高丽国的统治。

    说他“不为人子”,倒也不冤。

    王佺涨红着脸,满腹的委屈与无法发泄的怒气,让他的身子,摇摇欲坠。

    好不容易,他才憋出一句话来:“此为敝国内政,请侍先生莫过妄议!”

    “呵呵……

    人臣太贵,必易主位。如今高丽,君不君臣不臣,何以为国?

    用国者,不得臣之忠、不得民之富,天下去之不远矣!”

    王佺一张红脸转为青白。

    亡国,似乎很遥远,可是当崔氏实力与威望达到一定地步,取代王氏皇族之后,高丽国还是原先的高丽国吗?

    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这道理谁都懂,可是这却不是王佺有能力去改变的事。

    “不知新安王是否想过,如今贵王之所以还幸存于世,是因为崔氏还需要他来鼓舞不多的士气,以御外敌。

    一旦外敌尽去,你觉得,贵王还能存活于世吗?”

    王佺后背立时渗出丝丝冷汗。

    是啊,如果没有外部的威胁,最好的情况是崔氏会扶持另一个王室成员为傀儡,那样的话,王室起码在表面上还能维持王位。

    但是最差的情况却是,王氏王族从此被他们从高丽上抹去。高丽从此成为崔氏的高丽。

    而当今王上,面临的唯一结局,就是暴毙。

    那样的话,自己如今在做的事,是在帮助王上,还是在协助崔氏以尽快完结王上的性命?

    王佺不由顿首拜下,“请侍先生教我!”

    无论是为国也好,为民也罢,他王佺毕竟是王族一员。崔氏一旦完全掌控朝政,别人还可能随着他分享果实,而最惨的就是如王佺这样的王室成员。

    一旦动手,必是连根被拔。

    历来王朝更迭,莫不如是,绝无侥幸可言。

    蒙古国已经指望不上了,王佺也很清楚,自己只是一枚用以对付南京府的棋子。

    可是当明知前方是一条死路的时候,自己这枚棋子,也只能更换门庭,死中求活。

    侍其轴心中长长地吁了口气:总算把这厮给忽悠过去了。

    但是,侍其轴却并没理会已经放下身段的王佺,而是长叹一声,悲天悯人般地看着他,说道:“吾,救不了你。南京府,也求不了高丽王室。”

    “侍先生旦有吩咐,王某必竭力以事!”

    侍其轴摆了摆手,说道:“你莫以为侍某准备落井下石,或是狮子开口。救高丽者,唯有高丽人。

    南京府在高丽派驻官员,其实并非如蒙古人那般贪图高丽财货,而是不忍高丽百姓之苦。

    而且,新安公也应当明白,高丽地皮早已被刮去三尺不止。”

    确实,蒙古人数次征伐,别说南京府在北高丽已经根本不会有任何收获,就算是东真兵全部撤出北高丽,高丽朝廷也根本无力在短时期内恢复那里的民生。

    当然,这只是对北高丽而言。

    一旦东真军深入到南高丽,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侍其轴又做了一会沉吟状,而后才下定决心说道:“这样,我派个人陪你,你先在南京府走走,看望下在这里生活的高丽人。

    而后,咱们再具体商议一个措施,一个有利于高丽百姓,有利于新安公,也不至于让南京府承受过多压力的举措。

    不管如何,高丽人与汉人同源同宗,都为华夏之民。

    是吧,新安公!”

    王佺脸色再变。

    所谓有利百姓之言,自然只是托词。侍其轴的意思,是可以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但前提是,吞并高丽?

    王佺心思已乱,他本就并非有急智之人。一时半伙,哪里能想得到对策。

    只能先忍着,再说。

    权宋天下

 第六百九十七章 接待

    被侍其轴派去陪同王佺的,是刚从罗津县县长一职,调任外交部负责高丽司的王栖梧。

    三年前,因为害怕即将到来的战争,王栖梧从火罗县代理县长位上申请调往罗津县。

    当年的罗津,可谓一穷二白。从最富裕的火罗到最贫瘠的罗津,几乎相当于发配了。

    好在自知理亏的王栖梧,自此也算发奋图强,三年时间不仅一手建起罗津港口,还扩建了近万亩盐田,并自辽南、辽西征召了不少工匠,建成了南京府的第一座造船场。

    其功足以掩过了。

    在侍其轴看来,贪生怕死为人之常情。更何况,一个行政人员,还是应当给予适当的照顾,而不应当将其放诸战场前线的危险之处。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即使王栖梧在南京府文武官员之中,名声极恶,却深得侍其轴喜欢。并将此人郑重其事地推荐给了梁申,让其在外交部正式任职。

    一个敢于无耻的官员,也许比一个过于梗直的人,更适合现在的高丽。

    三年的艰难,将王栖梧打磨成一个更加圆滑的人。只是原来的他圆滑外露,现在却已经将圆滑深埋于骨髓之中。

    王栖梧毕竟不是个蠢人,欣欣向荣的南京府意味着什么,他看得很清楚。

    因此他也明白,如今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高层的赏识,只要这样,才能在其他能人被发现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占据尽可能的高位。

    至于贪点捞点,其实真的可以不急的。

    南京府的展示出的丰富多彩,在王栖梧眼中是拥有无限可能的。但是,在王佺眼中,则让他感到了绝望。

    他的绝望,并不是因为看到比和林还繁华的南京府城,也不是看到一个个气势昂然的东真兵,更不是见到守卫森严的城头。

    而是府城之内,随处可见的彬彬有礼之君,是占据着城北大片土地、依然在扩建中的海东学院,是藏书已经达到十数万的海东图书馆!

    让王佺完全死心的,则是许许多多高丽孩子,操持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对着自己恭敬地行礼问好。

    眼中,没有热切、没有期盼、没有痛苦、没有哀告,见到故国王公,如见路人。

    王栖梧对于被召见的高丽孩子,并没有特地去隐瞒王佺的身份。

    君子可欺之以方。

    对付粗鄙的武夫,王栖梧会觉着气短三分。但是,这些自诩饱学之士的读书人,那简直就是他的盘中之菜。

    被王栖梧领着,在南京府城及周边认认真真地逛了半个月之后,王佺被迫真挚地邀请王栖梧,代表南京府,协助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