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种土豆开始-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寅先是一愣,随后解释道。
“可前来禀报的将士说,你率领亲卫,追着一只呜呜叫的巨兽跑了数里路,最终将其制服,用马拖着走!”
李二有些难以置信,再次强调。
“陛下,您眼前的这个火车头,是蒸汽火车头,运行过程中的确会发出声音,我们刚刚是在试车,所以骑马跟在后面!”
赵寅继续解释,但完全避开了用马将其拉回来这段。
因为,实在是太糗了。
“噢!原来是这样!”
李二恍然大悟。
但身后的长孙无忌却完全没弄明白,这火车到底是怎么回事。
“照你的意思,这火车研制成功了?”
李二兴致勃勃的走到火车头前,仔细察看起来。
“没错,我们刚才已经试过车了,与预期的一样!”
赵寅略显得意的介绍着。
第四百五十四章 李二追火车
“这家伙大是大,可怎么拉人和货呢?”
李二提出了质疑。
当初,这小子可是说能拉载军队的,可他观察了半天,也没看出哪里能装下那么多人。
“这个只是火车头,在他后面还可以设计很多车厢,载人载物都可以!”
赵寅简单的介绍了一番。
“那这火车能跑多快呢?”
听完他的解释,李二也明白了一些。
“如果空车的话,大概每个时辰行驶二百里地!”
赵寅在心中暗自算了一下,报出一个数字。
蒸汽火车时速大概是五十公里,也就是每小时一百里地,而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所以,每个时辰行驶二百里地,绝对不夸张。
“那日行千里是没问题喽?”
李二稍一沉吟,激动的说道。
“如果载货的话,是会影响速度的……!”
赵寅思索一番,继续说道:“大概五个时辰,便能达到千里之外!”
“当真?”
听到这,长孙无忌惊讶的瞪大了双眼。
“若真如驸马爷所说,以后再出兵打仗,可就不愁了!”
魏征、房玄龄等人也连连点头。
虽然他们还不知这火车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听说能载人载物,又跑的这么快,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个好玩意。
“嘿嘿,驸马果然是厉害,竟然能研究出不知疲倦的马匹来!”
长孙无忌顿时大喜。
“快,让朕看看这个大家伙跑的多快,哈哈……!”
李二大手一挥,实在禁不住好奇。
“对,我们也想开开眼,看一下这火车到底有多神奇!”
长孙无忌也附和道。
他们都没见过火车,就算赵寅说的再好,也不如看一次来的过瘾!
而赵寅原本就打算派人去邀请李二的,可既然他自己来了,也省得自己费事,当下便令刚才的几位工匠,重新回到驾驶室。
而工匠们也十分高兴,这种大家伙,他们还是第一次开,看着其他工匠羡慕的眼神,一种成就感悠然而生!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工匠们这次操作起来就已经显得熟络很多,没一会,火车便已经开始冒着烟柱!
“陛下,咱们得往后退退,这蒸汽机要开始工作了!”
赵寅伸开手,将李二往后挡。
“什么?这火车竟然有危险?”
李二似乎有些意外,震惊的问道。
“嗯,这蒸汽机刚刚研制出来,也是第一次装在火车上,所以,还是小心为上!”
赵寅点点头。
听到这,长孙无忌等人赶紧来劝李二退后,这可是大唐的天子,若是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大唐可就要动荡了!
“呜……呜……!”
等他们推到安全区域后,火车便已经发出了汽笛声,将李二与众大臣吓了一跳。
“好家伙,这玩意不光体型巨大,就连声音都这么大啊?怪不得万年县令将其误会成巨兽!”
李二看着缓缓启动的火车,笑着说道。
“动了,陛下,这玩意真的动了!”
程咬金激动的指着火车。
虽然赵寅刚才已经跟他们讲过火车运行的原理,但看到这个庞然大物可以自己奔跑,他们还是觉得很震惊。
“驸马,这火车的速度似乎有点慢啊!”
魏征看着刚刚起步的火车,疑惑的询问起来。
“这么大个家伙,能自己走就不错了,还指望它能跑多快?”
不等赵寅开口,尉迟恭便一脸不悦的站出来回怼。
“别急,火车需要慢慢提速,你们就等着瞧吧!”
赵寅自信满满的解释道。
有了他这句话,众人便不再出声,静静的看着火车逐渐提速。
“上马,我们去追火车!”
看着火车逐渐远去,李二对身后众人吩咐道。
于是,一行人迅速翻身上马,跟在火车后面奔跑。
“这家伙跑起来,还真快啊!”
李二兴奋的跟在火车屁股后面,夹紧了马腹。
只可惜,铁轨只修建了十里,没一会,火车便已经开始减速。
“这就完了?”
还没过瘾的李二,听着车轮传来的刹车声,意犹未尽的说道。
“这一段只是小婿为了测试火车用的,所以建设的比较短,这也是为了给陛下省钱啊!”
赵寅嘿嘿一笑。
“这火车可真是个好东西,只用些煤炭,就可以跑的这么快,还不知疲倦!”
李二骑着马走到火车边,仰望着巨大的火车头,感慨的说这。
“可修建铁轨,实在是太贵了!”
户部尚书戴胄,率先想到了造价的问题。
“这个无妨……!”
李二还沉浸在火车带来的震撼中,继续说道:“我大唐现在国库充裕,这点铁轨还是修的起的,若是能将铁路修到北疆,管控起来可就方便多了!”
“陛下说的没错,火车可日行千里,确实是运送物资的神器!”
见皇上已经点头,戴胄也不再劝阻,毕竟不是自己家的银子,他也只是代为管理而已。
再者说,这火车出了造价高之外,确实没有其它缺点。
“嗯,铁轨要修,火车也要造!”
李二当下便做了决定。
“陛下英明啊!有了火车,我大唐定会更进一步!”
长孙无忌也适时的拱手夸赞起来。
“还真是老阴货,马屁拍的是响当当啊!”
程咬金鄙夷的瞪了他一眼。
“老夫只是就事论事,怎么?你认为这火车不好?”
长孙无忌脸色一拉,叉着腰喝问道。
“好啊,怎么不好了?只是我们没你马屁拍的溜就是了!”
程咬金捧着个大肚子,依旧是那副鄙夷的眼神。
“好了,都别吵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李二现在是迫不及待的要将铁路修成。
“陛下,咱们先修通往哪里的呢?”
赵寅稍加思索,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目前来说,火车刚刚问世,会修铁路的人并不多,所以,根本不可能同时修建两条铁路。
“这个……!朕得考虑考虑!”
一句话反倒将李二问住了。
“不急,陛下慢慢想,修建一条铁路非一日之功,至少需要个几年光景!”
别说他身在技术落后的大唐,就算在后世,想要修好一条铁路,都需要很久。
所以,他说几年时间,一点都不夸张。
第四百五十五章 修不起
“竟然需要这么久……?”
李二似有些意外,“真希望现在就能坐上这火车,周游大唐各处!’
“修铁路虽然需要很久,但是这火车头内的蒸汽机倒是现在就能发挥作用!”
看着李二那一脸惋惜的表情,赵寅笑道。
蒸汽机是工业时代的先河,有了蒸汽机,就可以发明其它许多机器!
“贤侄,这蒸汽机机除了能带动火车,还能干什么?”
长孙无忌疑惑的询问。
“还可以用于开采矿石、煤炭,比人力要快的多!”
赵寅简单的举了个例子。
“嗯……!这个不错,现在大唐的钢铁厂已经成立,正需要大量的煤炭!”
魏征连连点头。
“除此之外,还多着呢……!”
赵寅笑着给众大臣举例说明,“蒸汽机可以用来纺织,抽水,灌溉农田等等!”
“好!”
听说蒸汽机可以用来抽水,李二十分高兴。
田地是百姓生存的根本,若是能抽水灌溉农田,大唐可就再也不用担心春旱了!
“不仅如此,还可以制造蒸汽轮船,就像火车一样,不需要任何外力,就可以在大海上遨游!”
赵寅又举了一个例子。
若不是大唐没有能越洋的船只,倭国怎么会前来挑衅?
并且,若是蒸汽船真的研制成功,运输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而成本也比火车要低,耗时也比较短,毕竟轮船是不需要铁轨的。
“也是只要煤炭与水就可以?”
李二眼巴巴的望着赵寅。
“没错!”
赵寅肯定的点点头。
“若真能研制出蒸汽船,我大唐南北货物运输,岂不更快了?”
戴胄顿时大喜。
“贤婿,现在就开始着手研制蒸汽船,只要船只造出来,咱们就挥师倭国,将其纳入我大唐版图!”
李二一直对倭国耿耿于怀,不为别的,就因他们自称天皇。
“是!”
赵寅朝他拱了拱手。
这个想法,与他在驸马府所想的是不谋而合。
正常来讲,蒸汽轮船的作用不会比火车低,有些时候,轮船会比火车更加好用,尤其是用在战争上。
这行驶在海面上的钢铁堡垒,绝对会成为西方国家的梦魇。
“火车的速度,朕已经见识了,不知道你这个蒸汽轮船?”
犹豫片刻后,李二还是询问起来。
大唐沿海地区也是有船只的,只不过这些船太过于落后,并且出行的时候,受限于天气,顺风的时候还必将轻松,一旦遇到逆风的天气,只能依靠人力去划行。
“日行千里,应该不是问题。”
赵寅略微沉吟片刻后,这才缓缓道来。
他所研究的蒸汽轮船,那可是经过后世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才制造出来的。
哪怕是现在的技术并非十分的成熟,但是这个速度,他还是敢保证的。
“不错!”
李二在心底盘算了一下,若是按照这个速度,从长安到扬州,恐怕只需要短短几日的时间,若是按照以往的速度,恐怕最快也要月余。
“陛下,有一点你还没有想到,蒸汽轮船是不需要铁路的,所以,这会大大节省下来一笔钱。”
戴胄赶忙将自己想到的事情讲了出来。
要知道当初修建铁路的时候,他的心可都是天天都在滴血。
要不是火车的性能让他叹为观止,不然的话,他绝对不会支持其它的提议。
“要知道,南方水路居多,适合蒸汽轮船的发展,但是北方就不行了,没有那么多的水路,所以,铁路才是第一选择。”
赵寅一脸鄙视的望着戴胄,这个老小子光想省钱,舍不得一毛钱去投资,就想在这里空手套白狼。
“铁路与蒸汽轮船,朕志在必得,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两样东西完善。”
火车所能够带来的好处,那是显而易见的,同理,蒸汽轮船也是大唐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他直接下旨。
虽然大唐将士们刚刚凯旋不久,但是国库非但没有亏空,反而比历年都要充盈,这完全是因为赵寅的出现,才有现在这样的光景。
尤其是他那一个个天马行空般的计划,一次次看似毫无章法的决定,却往往能够力缆狂澜。
当初的七大家族如此,周边的各个国家也是如此,如今威胁已经不存在,百姓们安居乐业,大唐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安宁。
可是,他们都清楚,大唐依旧不能松懈,因为海外的势力,依旧对这里虎视眈眈。
“陛下圣明,有投资才会有收获,否则这些钱不过就是废纸而已。”
李二的决定,还是让赵寅十分欣慰的,一个皇帝,若是连这点眼光都没有的话,那么他的江山也不会安稳多久。
“驸马所说的话,吾还是信的过的,不然的话,大唐现在依旧会为百姓们的生活而苦恼呢!”
赵寅说完后,魏征就迫不及待的站起来补充。
说是补充,可这老小子摆明了是过来给赵寅捧臭脚的。
当然,这一点绝对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现在大唐之中,等待这样的机会,绝对不止是他一个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原本李二是打算再坐一圈火车的,却被赵寅给阻止了,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等待将火车头运回去,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无奈之下,李二只能恋恋不舍的返回,在回去的路上,时不时还不忘记督促众人,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将铁路给修建好,不容有误。
翌日,一大早,赵寅就命人将铁路的造价资料整理好,直接送到戴胄的府上。
尽管大唐现在的铁路,要比后世的简单许多,可是效率依旧是十分的缓慢。
戴胄接过资料仔仔细细的观看了起来,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李二已经制定好了路线,乃是长安到洛阳。
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洛阳早已经成为南方货物贸易的龙头,相比其它城市,不知道繁华了多少。
若是没有赵寅的出现,恐怕长安都不知道要落后那里多少倍,由此也能够看出,陛下对洛阳是多么的重视。
第四百五十六章 招商引资
“啥玩意?修一里要两万贯?”
观看到下面的数据时,戴胄终于是坐不住了,直接跳了起来,一张老脸极度的扭曲起来。
这是在抢钱吗?
整个大唐的国库才有多少银子,这要是修建出来一条铁路的话,国库还不得瞬间被掏空。
从长安到洛阳,一共七百余里,这就将近一千五百万贯了,更何况还有其它的地方,此时必须从长计议。
“驸马,随我一起去见陛下!”
戴胄直接闯入驸马府,二话不说,拉起赵寅就走。
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没有吓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