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种土豆开始-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千多万贯还是最初的数字,后来鄂国公两度想要追加融资,但都被拒绝了……!”
戴胄略显得意的说道:“若是允许大家追加资金的话,估摸着得有三千万贯!”
“这么多?我大唐一年的赋税才多少啊!这些人竟然能拿出这么多!”
李二撇撇嘴。
“是啊!”
戴胄也不由感慨。
长孙无忌可是张口就是两百万贯,估计家底远远不只这个数字。
不像他,把所有家当全部拿出来,也就只有三十万贯。
将事情汇报完后,他便拱手离去,只剩下李二与长孙皇后。
“观音婢,朕这次又赚了!”
李二搓着手,喜滋滋的说道。
“什么意思?”
长孙皇后十分不解。
“修建铁路的预算是一千五百万贯,可这次融资却得到了两千多万贯,这剩下了,可不就全都是国库的了,哈哈……!”
李二现在十分高兴,有了这几百万贯,能为百姓造福不少。
“陛下英明啊!”
明白原由后,长孙皇后也十分高兴。
而赵寅也在驸马府因为白得的这五百多万贯高兴。
入股的大臣们也在为投资了一份传世家业而高兴。
皆大欢喜!
第四百六十章 贞观铁路
亲身体验了火车的不凡,这些老货们的心思立马活跃了起来,各自回到家中后,直接派遣家人去钱庄提取银票,而后直接就来交钱,生怕耽搁半点时间,再出现什么变故。
火车的利润不如食盐等生意,但若是细水长流的话,那非火车莫属。
尤其是火车这个行业他不是暴利的行业,也不会引起众多人前来窥觑,同时,他们也是为了长远的打算,万一日后他们不在了,也能够给子孙们留下一份保障。
所以,在第二天的一大早,这些老货们居然一个不差,全部在驸马府的门外等候着。
所有人的都是一脸的笑意,并没有因为掏银子而难过,在场之中,唯独戴胄一人在那里愁眉苦脸起来。
修建这条铁路具体要花费多少银子,他的心中有数,所以,他总觉得他的银子打了水漂。
“整条铁路的费用,不过就一千五百万贯,而这次融资却收到了两千万贯,此外,你与陛下直接占用了五成股份,也就是相当于我们这些钱,直接缩水一半。”
一想到这里,戴胄的牙花子就疼,这可都是他的棺材本,如今又被这小子给坑了,可是他依旧说不出来一个不字。
“话不能这么讲,要知道,资源可是本驸马与陛下提供的,若是没有资源,你觉得你们会有这样的机会吗?”
赵寅直接打断他的话。
所有的技术,都是他一人提供,自己没有单独另收一份银子,已经是很照顾他们了。
“话虽如此,但是……!”
戴胄瞪圆了眼睛,刚想说,老夫心中就是不爽。
但怕赵寅以后不带他玩,所以硬生生将后面的话憋了回去,而后一脸正色的询问:“驸马,现在钱已经到位,下一步该做什么?”
“先与陛下汇报一下情况,然后派人勘测地形,寻找合适的路线,而后开工!”
赵寅略微沉吟片刻后,这才将日后的计划讲述了出来。
“好!明日一早我就去向陛下禀报此事,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说完后,对着赵寅一拱手,直接转身离去。
目送戴胄离开后,赵寅也没有空闲下来,而是在脑海中查找火车具体的构造图,而后画出图纸,等日后将其交给林伍,他就能继续做甩手掌柜了。
……
第二天,早朝后,赵寅晃晃悠悠踏入了御书房,就见到李二一脸喜色的翻阅着奏折。
“招商引资做的不错,听说还超出一部分的银子?”
对于女婿这个德行,他早已经习以为常了,李二缓缓放下手上的奏折,轻声的询问起来。
“进展很顺利,主要是各位国公认为火车前景很是不错,对此也是十分的看重。”
这件事情根本就隐瞒不了,所以他十分干脆的点点头。
“这话到是不假,若不是怕国库亏空,朕根本就不可能带他们!”
提起这个李二就有些郁闷,这么好的东西,若是自己一个人的该有多好。
可单单是长安到洛阳这七百多里的铁路,就要花费一千五百多万贯,要是将铁路修便整个大唐,那花费岂不更大?
所以,他就是再有心想要将铁路这块肥肉放入口中,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别看大唐此时国库充盈,但是,每年各个地方的花销,绝对不在少数,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余钱去修建铁路。
“岳父大人,当务之急,是要将铁路修建起来,赚钱的事情以后再说!”
赵寅赶忙提醒。
赚钱的机会日后多的是,绝对不能将铁路这么重要的事情,给耽搁下来。
就眼下的情况来看,朝廷看重的是铁路的运输条件,而不是利润,赚钱只不过是顺路。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二才愿意让其它人参与进来,否则的话,宁愿不修铁路,他也不会将铁路交给别人。
“既然钱已经到位,下一步你打算如何?”
虽说修建铁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至少也要先有一个规划才行。
“修建铁路,必须再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尤其是这种招商引资得到的银子,更加不能马虎。”
“名字就用当初陛下赐予的名字,贞观铁路,毕竟修建铁路的工匠需要单独培训,所以,铁路的负责人,必须要独立出来,与其他任何部门都不能有冲突才行。”
秉承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赵寅直接提出了建议。
“准!”
李二没有任何的犹豫,专人专项,绝对不会出太大的纰漏,这样也更加好管理。
离开皇宫后,赵寅直接来到了将作监,将林伍叫了过来,将整个火车的设计图纸交给了他,而后又将成立贞观火车的事情仔细的讲述了一遍。
“多谢驸马爷,我替这些一直辛苦劳作的工匠们谢谢驸马爷。”
林伍一脸激动之色,就差没有直接给赵寅跪下了。
因为驸马的出现,已经让这些工匠们翻身把歌唱了,没想到,以前的那些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现在,贞观铁路一旦成立,他们的地位将会直线上涨,再也不会是社会的底层了。
“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记住了,火车研究一定不能耽误修建铁路,两者必须要同时进行。”
赵寅轻轻摆手,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如果不是这些工匠们任劳任怨,他也不会帮助他们争取这些功劳。
“驸马爷请放心,大家伙必然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此时的林伍,就算将性命交到赵寅的手中,那都不会说出一个不字的,跟着驸马爷干活,准没错。
赵寅离开后,林伍就迫不及待将负责研究火车与修建铁路的工匠们集结到一块,将这个好消息与众人分享了一番。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工匠们听完福利后,一个个干劲十足,跟打了鸡血一般,飞快的回到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忙碌起来。
而在长安城池外不远处,也飞快的修建起一座简易的房屋,牌匾正是贞观铁路。
铁路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根本就不需要他继续操心,所以他可以心安理得的做甩手掌柜。
不过还未清闲几天,他突然想起海外的事情,貌似自己当初提过制造蒸汽轮船的事情,因为修建铁路,他似乎将这个事情给忘记了。
尤其是倭国的使臣们,前几天十分成功的恶心到了他,所以他造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灭了那个恶心的倭国。
虽然倭国居于海外,可是这个腚大点的地方,拥有者一群畜生,一直在哪里虎视眈眈。
更何况,就是这个地方对后世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也一直让他无法释怀,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他觉得还是将这里灭掉,一劳永逸。
第四百六十一章 帆船
长安远离大海,所以在这里造船,根本就不现实,哪怕是他有技术在手,却也无法实践。
尤其是造船,那是需要拥有大量经验的工匠才行,并且,制造的成本也不会低,经不起浪费。
显然,在长安想要找这样的行家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只能将目光落在,工部中的水部郎中王东城身上。
现在所有大唐的船只,基本上都是出自这里,所以造船的技术应该算是比较牛逼了。
在赵寅看来,这些人的经验无需考虑,他们所欠缺的就是新颖设计图。
而这正是他的强项,有着系统在帮助他作弊,想要超越其他国家的技术,简直是太轻松不过的事情。
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船只的需求量将会很大,所以蒸汽轮船不可能一下子普及,所以,在研究蒸汽轮船的同时,他还想将帆船制造出来,至少也要比人力快上许多。
这个时期,大唐是没有适合远行的船只的,所以对于海外那些国家的挑衅,根本就是无可奈何。
所以,眼下帆船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适合运输的飞剪船,航行的速度还算可观,用来运输货物与军队的运输,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一种则是盖伦船,完全可以充当战船使用,甚至可以将火炮安装在上面。
这两种帆船可以应付任何天气,无论是多么恶劣的环境,都不会影响它们的正常行使,这也是目前大唐船只无法做到的。
想到这里,赵寅赶忙找出帆船的制造图纸,快速的画了起来,而后向皇宫走去。
“蒸汽轮船有眉目了?”
看到图纸后的李二,立马来了兴趣。
这小子还真是不出手则以,出手就一波接一波的来啊!
“陛下误会了,凭借大唐现在的工匠而言,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制作出来太多的蒸汽机,所以,在蒸汽机未制作出来前,先造一批帆船使用!”
见到李二误会了,赵寅赶忙开口解释这两种船只的不同之处。
“不是蒸汽轮船,那有什么用?”
李二顿时兴趣大减,随手将图纸丢到了一旁。
“陛下有所不知,小婿研究过大唐的船只,根本就无法远行,在恶劣的天气中也无法航行,哪怕是逆点风都无法行驶,限制实在是太多了。”
赵寅一脸自信的说道,“而小婿设计出来的帆船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无论什么天气,完全可以正常行使。”
对于眼下这些垃圾船来说,他甚至连上去坐的勇气都没有。
“哦?这东西能够克服天气?”
李二再次捡起图纸,有了一丝的兴趣。
“没错,重点就在这个风帆上,只要有它在,哪怕是逆风,也能够借风力行使。”
至于这个东西的原理,他并没有打算讲。
一是他还未来得及查资料。
二是,说的再多,李二也未必理解。
“造船的事情,你来办,朕等你好消息!”
如果不是蒸汽轮船,想必花费用该不是很大,所以李二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若是我大唐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心思,何愁大唐不强大?”
望着赵寅离去的背影,李二由衷的感叹。
而且这小子还没有野心,一心只是为了大唐的百姓们着想,他大唐就缺少这样的人才。
而造船厂并不在长安,而是在城外的渭水之滨,这也是距离长安最近的造船厂,这里也是赵寅的第一个目的地。
“参见驸马!”
船厂的工匠们见到赵寅后,纷纷上前施礼,眼中满是火热,他们早就听闻,只要跟随驸马干活的工匠们,全部摆脱了眼下的困境,直接发达了。
“谁是这里的负责人?”
略微点头示意后,赵寅环顾四周缓缓开口。
“小的王东城,见过驸马爷!”
一个身穿官府之人赶忙一脸谄媚的走了过来,对着赵寅微微拱手一礼。
“你负责造船?”
赵寅皱起了眉头,显然面前这个人,就不像是一个干活的,根本就不是他想要找的人。
“驸马爷,这位是刘丞,所有船只的制造与生产,都是由他负责。”
见到他变了脸色,王东城顿时惶恐,刚忙将不远处的一位工匠拉了过来,迅速的介绍起来。
“见过驸马。”
见到驸马是过来寻找自己的,中年人立马有些局促不安起来,甚至看赵寅的目光也略微有些躲闪。
“按照图纸,用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来这两艘船!”
懒得与他废话,赵寅直接将图纸递了过去。
“驸马爷,您不是在开玩笑吧!这样的船,怎么可能会漂浮起来?”
工匠接过图纸一看后,满脸疑惑。
他已经在造船的领域中,摸爬滚打了许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底的船。
正常的船,都是平底的,可是驸马图纸上的船底,居然是尖的,这样的船下水后,还不得直接破开水面沉下去?
“你只需要按照我的话去做就行,有问题吗?”
这些学术上的理论,他实在是不想与他们过多的解释,因为那是在浪费口舌,就算说的再多,他们也不会相信,还不如制作完成后,直接实验来的容易。
“是!”
伴随着命令的下达,所有人再也没有了疑义。
交代完毕后,赵寅这才转身离开。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刘丞拿着图纸一脸的苦涩,他真的不知道,这样的船能否在水面上行驶。
可若是不按照驸马爷的命令行事,他们必然会吃不了兜着走。
要是按照驸马的命令来,一旦下水不能行驶,他们依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刻,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
“你小子研究那个所谓的帆船真的可行?”
驸马府内,李二一脸笑意的询问起来,下边的人已经将方案反应到他这里来了。
虽然他对这小子决定的事情,有着十足的信心,可是心中依旧有着浓浓的好奇心在作祟。
“岳父大人,小婿何时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
赵寅眼皮都没有抬一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