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种土豆开始-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驸马得先给你父皇回信,待会咱们再进城!”
李二在心中不仅提到伏治等人全部被抓,又向他抱怨最近政事繁忙,朝中又缺少人才,要他帮忙想办法。
这老小子,还真拿自己当万能的了!
没办法,谁让自己睡了人家姑娘,就得帮忙解决问题。
当下意念一动,开始搜索大唐人才,在看到一个人的名字后,突然眼前一亮!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是汉章帝刘炟之后人!
这位可是唐初了不起的人才!
虽然出身贫苦,但其勤奋好学,最后官居宰相!
当然,这都是多年以后的事情,现在的刘仁轨还在陈仓县当一个小小的县尉呢!
说起来,这位也算是大器晚成,到了六十多岁的时候,才领兵打败了倭国和百济的联军,最后声名大振!
不过,有赵寅在,这些唐朝名将都被提前挖掘出来。
像什么薛仁贵、王玄策、马周,全都是他一手提拔的!
完全不用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
赵寅也落得了个伯乐的称号,只要是他推荐的人,前途一片光明!
飞鸽传书很快便到达了长安皇城李二的手中。
“陈仓尉,刘仁轨?”
李二看完飞鸽传书,疑惑的嘟囔着。
既然是驸马推荐的,那必然是有大才的,但为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陈仓尉呢?
“陛下说什么?”
长孙皇后刚给李二倒了一杯茶回来,便听到他一个人对着纸条发呆。
“前些日子朕跟那小子说,朝中可用的人太少,所以,让那小子给朕推荐几个可用之才,今日飞鸽传书回来了,那小子给朕推荐的是一个陈仓尉,信中说此人有领兵之才,又有宰辅之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陛下可是有些不相信?”
“没错!”
“但寅儿的眼光不会有错,或许那陈仓尉是个被埋没的人才!”
若是其它人这么说,长孙皇后或许会怀疑其中有水分。
但自己女婿推荐的人选,绝对不会有错!
“嗯,没错,朕这就派人去将那刘仁轨找来……!”
李二稍加思索,点了点头,“来人,传李君羡!”
“是!”
一直在门口候着的王德躬身领命,赶紧去找人。
片刻之后,便带着李君羡回到立政殿。
“参见陛下!”
李君羡拱手一礼,等待李二的下文。
“驸马飞鸽传书回来,说陈仓尉刘仁轨有宰辅之才,你速将此人找出来!”
未免出现差错,李二将飞鸽传书的内容让李君羡看了一遍。
“遵旨!”
陈仓县离长安并不算太远,骑上快马,也就两日便到。
而此时的刘仁轨,正在家中苦读。
“夫君是个有抱负之人,奈何造化弄人,苦苦不得志,不如明年去长安赶考,或许还能博个功名,最不济也能进入驸马的技校学习一技之长,总好过在这陈仓县!”
他的妻子林氏见丈夫如此辛苦,柔声劝道。
“技校内都是些年轻人,我如今这个岁数,还怎么好意思去那里求学?”
这个想法从前他也有过,但经过一番打听后,还是放弃了。
“那夫君就打算一直在这陈仓县待下去吗?”
林氏实在不忍心看着丈夫屈才。
“唉……!等下次科举再试试吧,如果还是不行,也只能去技术学校了!”
众所周知,现在大唐选拔人才无非就是两方面,一个是科举,另外一个就是技术学校。
但科举每年只有一次,并且要求严格,可技术学校每年会不定时选拔人才,就业机会可比科举高多了!
他在刚当上陈仓尉的时候,以为自己以后会有机会升迁,但许多年以后,他竟然原地没动,这不禁让他有些挫败!
所以,他现在准备辞去这个职位,去长安某一条生路!
第六百四十二章 驸马举荐
李君羡在接了圣旨后,立刻点兵、备马,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三天的午时赶到了陈仓县。
看着一群身穿铠胄,配着唐刀之人进入县衙,那些衙役连阻拦的勇气都没有!
“刘仁轨可在?”
巡视一圈,李君羡随便抓起一个瘦弱的年轻衙役询问。
他此话一出,便偷偷溜走一个小衙役,去给刘仁轨通风报信!
此刻的刘仁轨,正在给县令汇报这两天的工作情况。
“陈县尉……陈县尉……大事不好了,有一群长安来的人,点名说要找你,看起来凶神恶煞的,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啊!”
衙役跑的速度极快,险些被门槛绊倒,刚刚稳住身形,便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可知道为了什么事?”
县令疑惑的询问。
“不……不知道!”
衙役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要不,你先避一避,等弄清楚为了什么事再出来?”
县令看着刘仁轨,开口说道。
“不必,我自认没做什么亏心事,就算皇帝来了,我也不必躲藏!”
刘仁轨摆了摆手,拒绝了这个提议,转身向正衙走去!
但刚走了没两步,便迎面碰到风尘仆仆的李君羡!
“敢问使者,可是要找刘仁轨?”
刘仁轨看了几人的打扮,礼貌性的拱手询问。
“没错,你就是刘仁轨?”
李君羡也上下打量了一番,发现此人虽年纪不轻,但浑身正气,文质彬彬。
“在下陈仓尉,刘仁轨!”
刘仁轨不卑不亢的拱了拱手。
“哈哈,你小子算是走了狗屎运了,竟然能被驸马推荐,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听完他的自报家门,李君羡突然大笑。
“正则,你既然有驸马这样的后台,为什么要苦苦守在陈仓县这个小地方啊?等以后做了大官,可别忘了我们这些人啊!”
听说他认识驸马,县令双眼一亮,笑着说道。
现在整个大唐谁不知道,只要能跟驸马搭上关系,以后前途一片光明!
“等等……!这位使者,你确定没找错人吗?我根本就不认识驸马,更别说什么得驸马的举荐!”
就在此时,刘仁轨突然摆了摆手,打断几人的话。
驸马他倒是听说过,但此人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又怎么可能突然推举他呢?
“陈仓尉刘仁轨,字正则,有宰辅之才!”
无奈之下,李君羡只要拿出驸马亲手所写的飞鸽传书,指着上面的一段话给他看。
“陈仓尉是你吗?”
“是啊!”
“字正则?”
“没错啊!”
“那你还想什么呢?这可是驸马亲笔所写!”
“但我根本不认识驸马爷啊!”
事到如今,刘仁轨还是觉得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驸马爷举荐的人肯定没错,你就赶紧收拾行装跟我走吧,陛下现在等着见你呢!”
李君羡略显不耐的催促起来。
“你怕不是骗子吧?”
刘仁轨往后躲了两步,上下打量起来。
他始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自己苦苦熬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升迁,怎么可能突然被驸马爷点名推荐?
经他这一说,县令和其它衙役也都疑惑的看着李君羡等人。
其实这也正常,突然天降这么大一个馅饼,任谁都不敢相信!
最后迫于无奈,李君羡只好拿出了随身令符,这才令众人打消疑虑!
“这不可能啊?”
即便已经证实李君羡等人的身份,但刘仁轨还是想不明白。
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陈仓尉,怎么可能被驸马举荐呢?
“这可是大好事,你怎么还磨磨唧唧的呢?”
李君羡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并在心里吐槽,这些读书人就是麻烦。
“容我回家收拾行装!”
一脸懵逼的刘仁轨,在多次催促之下,终于决定先去长安看看。
“那就赶紧的吧!”
李君羡点了点头。
……
“夫君回来了……!”
正在做饭的林氏看着自己的夫君回来,十分高兴,但随后便看到了身后的李君羡等人,疑惑的询问,“他们是何人?”
“这几位都是长安来的,要带我去长安面圣!”
刘仁轨十分木讷的解释着。
直到现在,他都感觉这是在做梦,这件事不是真的!
“面圣……?圣上根本就不认识你啊?”
别说他不信,就连他的妻子听了也觉得不可能。
“说是驸马爷向陛下举荐,我才能有此机会!”
刘仁轨十分懵逼。
在他的印象当中,跟驸马没有一丝接触,他怎么可能会推举自己呢?
“驸马举荐的?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夫君是有大才的人,如今终于能如愿以偿了!”
听说是驸马推荐的,林氏顿时喜出望外。
她虽然是一届妇人,不懂朝中的局势,但驸马的事迹却是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你也先别高兴的太早,到底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呢!”
刘仁轨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进屋去收拾行装。
但林氏却是极热情的招呼李君羡等人,又是炒菜又是倒茶!
午饭过后,一行人便出发上路,为了照顾读书人,他们这次没有日夜兼程的赶路,最后用了三天时间才赶到长安!
到了长安以后,李君羡也不容其休息,直接带着他去面见李二。
“微臣参见陛下!”
刘仁轨虽然只是小官一个,但这些最基本的礼仪还是懂的。
“想必你也知道了,是驸马将你举荐给朕,并说你有宰辅之才!”
李二威严的坐在龙案后面,上下打量此人一番,这才开口说道。
“臣只是一届县尉,连独立治理地方的经验都没有,是驸马爷谬赞了!”
刘仁轨低着头,谦虚的说道。
“这样吧,朕这有几个问题还未得到解答,不知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二稍加思索,决定考考他。
“陛下请讲,臣定当知无不言!”
刘仁轨神色自若,完全没有一丝的拘谨、畏惧。
一番答辩结束后,李二连连拍手叫好。
起初,为了照顾他,李二是从易到难,可刘仁轨全都对答如流,并且,有些治理方面的点子,比魏征他们给出的建议都要好!
“哈哈……!难怪驸马会举荐你,你果然有宰辅之才,但也不能一步登天,朕就先封你做给事中吧!”
李二稍加斟酌,开口说道。
其实,这也跟一步登天差不多,毕竟刘仁轨从前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县尉。
而给事中则是正五品上,又是朝中要职,属门下省,分管门下省日常事务,审议封驳诏赦奏章,若是有什么异议,可以直接驳回!
“多谢陛下赏识!”
刘仁轨也没有跟他客气,直接接受了这个官职。
第六百四十三章 敲定官职
“陛下,给事中一职官位虽小,但职责却大,陛下还要仔细斟酌才是啊!”
敲定官职后,李二便下了圣旨。
但圣旨一出,长孙无忌、魏征等人便来到了御书房,劝其收回成命!
对于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他们都是知道的,刘仁轨从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恐怕不能担此大任!
“陛下,您若是看重此人,可以逐渐升迁,现在这样连跳数级,恐怕不太合适吧?”
长孙无忌苦着张脸,十分无奈。
一旁的房玄龄、杜君绰也连连点头,就算做火车都没他这么快的!
“你们可知这刘仁轨是谁举荐给朕的?”
李二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话而生气,反而笑着询问起来。
“臣不知!”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只好拱手说道。
朝中有力度的人现在都在这了,但他们根本都没听说过刘仁轨这个名字,又怎么可能举荐呢?
“是驸马在飞鸽传书中举荐给朕的,朕这才派人将他找来,而后又考究过他的才学,确实有宰辅之才,这才封了个给事中!”
李二笑着说道。
“哦……!竟然是驸马爷亲自举荐的啊,那应该错不了!”
房玄龄恍然大悟般的点点头。
“嗯,驸马的眼光向来没错,能得到他的举荐,想必此人是有大才的!”
“对,对,对,这事就这么办吧!”
听说是赵寅举荐的,长孙无忌和魏征也没有意见了,就差举双手赞同。
然而,他们没有注意到,此时李二的脸色黑到了极点。
“在你们眼里,难道只有驸马?没有朕吗?”
李二十分愤怒的将手中奏折摔到了龙岸上。
刚刚这些人还在劝自己收回成命,但听到是驸马举荐的,立马没了意见,这摆明了瞧不起他啊!
“臣等不是在质疑陛下的决定,而是担心陛下越矩,被御史台抓住把柄!”
见李二生气,长孙无忌眼珠一转,想出一个极好的理由。
李二最怕御史台的那些老家伙,虽然最近他们安生了许多,但一旦跳出来,还是能让李二头疼一阵的!
“这倒也是!”
李二稍加思索,点了点头。
御史台那些人若是知道此事,肯定会拿出一些臭规矩来压他,但若是他搬出赵寅那小子,他们立马就会闭嘴。
不如以后就拿那小子来当挡箭牌,再想做什么事的时候,就将赵寅推到前面,那些人肯定不再吭声!
……
话说赵寅在给李二写完飞鸽传书后,便带着几女上了岸,朝杭州城走去。
“夫君,这里看起来要比洛阳还热闹啊!”
到了杭州城内,长乐等人望着不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惊呼了起来。
这些日子在水上飘荡可是将她们给郁闷坏了,现在好不容易上岸,自然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交代一声后,急忙就向人群方向跑去。
“仁贵!跟上去,以防夫人们出现意外!”
对于那边的热闹,赵寅没有任何的兴趣,他站在原地不断的四处打量着。
要知道,后世有句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而他这次下江南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后世的需求,尤其是现在,还谐美同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