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种土豆开始-第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陛下见笑了,老夫一辈子都在操心国事,倒是疏忽了对两个儿子的管教,再加上他们资质平庸,现在也没能成气候!”
“爹,是孩儿不孝!”
一旁的杜荷听到这番话后,将头埋的更低了。
为了缓解杜如晦郁结的心情,李二又和他谈起过往的种种和大唐初期的艰难……
赵寅和李承乾等人就默默的站在一旁听着,直到杜如晦说累了,自己躺在床上睡着了!
“孙神医可曾来看过?”
见杜如晦睡着,李二这才站起身,轻声询问一旁的杜荷。
“已经看过了,任何药石都无法救治家父的病!”
杜荷无奈的摇摇头。
他们兄弟二人都没什么大本事,没能封侯拜相!
他在最初的时候还得罪了赵寅,导致没能攀上这个高枝!
身上也没什么战功,父亲一旦过世,他们家族也就衰落了!
虽说他的大哥杜构可以继承爵位,但一个没有实权的爵位又有什么用呢?以后只能靠着俸禄和父亲入股的生意勉强度日罢了!
“唉……!”
李二闭上眼睛,摇头叹息。
没想到身边的老兄弟说走就要走了!
该叙的旧已经叙了,李二便带着李承乾回宫,赵寅也回到了驸马府!
紧接着程咬金、魏征、侯君集等人也陆续前来探望,说的话也都与李二差不多!
第二天、第三天李二和赵寅都来探望,还带了不少补品,但都没任何效果。
最后和孙思邈预计的差不多,杜如晦在他们抵达长安后的第五天病逝。
当李二和赵寅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沉默了好久。
对待敌人,他们绝不手软,但就是不能接受自己身边的人过世!
尤其是李二,杜如晦的离去,就好比贞观时代的远去,他的心猛然就空了不少,下令风光厚葬。
葬礼由礼部主持,朝中大小官员全部出席,退休的老货们更不用说,全都到场。
“没想到,克明就这么走了,时光匆匆,一晃数十年……!”
李二不禁落下了眼泪,“咱们出发之前,他还跟朕说,这次感染了风寒就不去了,等下次一定和朕一起出发!”
没想到,等他再回来,曾经的老兄弟就已经不行了!
“我们也都老了,没几天活头了!”
老货们也都无奈的摇摇头。
世事无常,生死更是无常!
病来如山倒,一场风寒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生老病死都是常态,还有什么好惋惜的?”
李靖倒是想的开。
他现在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后世子孙也有了保障,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还是药师看的更通透些!”
李二笑着点点头。
在杜如晦的葬礼上,老货们再次回忆起往昔,李二则是找到了赵寅,与他一起谈心。
“朕与这些老臣一样,都活不了几年了……!”
之前他也没有这种想法,但杜如晦的死让他突然明白,死亡其实离他们很近。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对于这一点,赵寅还是十分看得开的。
“也对,索性朕已经没什么遗憾,悠闲的过完下半生也就是了!”
他现在已经不用操心国事,以后没事就遛弯逗鸟,消停的过日子就可以了。
反正他的功绩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够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了!
三日后,杜如晦出殡,不少拥护他的百姓都自发的为其送行,悲伤的气氛再次席卷整个长安城!
好在这样的气氛没有持续多久,又过了三日一切便恢复了正常!
赵寅的几位妻妾回到家中后,一直呆在家里就没出过门,就连娘家都没回,一则是老货们沉浸在杜如晦去世的悲伤中,二则是路途的劳累,让她们十分想念家中的安逸!
“夫君,还是家里最舒服!”
长乐公主刚刚睡醒,抻了个懒腰后,笑着说道。
“这个自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当然了,驸马府可绝对不是草窝,除了皇宫以外,不说是长安城中最好的房子,也差不多了。
不但占地面积大,有古色古香的香榭楼阁,后院还有一个新式别墅。
“从前整日都呆在家里,我觉得好无趣啊,现在出去转了一圈,又发现家里比较好,真是纠结啊!”
“人大多都是这样的,这就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
赵寅笑着刮了刮他的小鼻尖。
其实一切都起源于贪婪,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对!”
长乐公主想了想,确实是这样。
“今日去宫里看望一下母后吧,这么久没见,她应该都想你了!”
从赵寅来到大唐,长孙皇后对他真的算是不错,所以他最先想到的就是长孙皇后。
“好啊,我带着妹妹们一起去!”
长乐公主笑着点点头。
……
早饭过后,赵寅带着几位公主一同进宫,在这之前已经给长孙皇后打过电话,她特意安排了宴席,将李承乾、李泰、李恪他们全都叫了过去。
“小婿见过母后!”
“儿臣见过母后!”
赵寅与众妻妾施了一礼。
“到本宫这就不必客气,快坐吧……!”
长孙皇后慈爱的看着几人,笑的合不拢嘴,“能平安回来就好,你们不在的这些日子,母后一直挂念着!”
虽说现在大唐一片清明,军舰也是出过无数次海的,十分安全,但她就是担心,总是挂念着,直到收到他们在幽州的消息,这才放心些。
“母后,我们这不是好好的吗?”
长乐公主站起身,调皮的跑到她面前转了个圈。
“好,好……!”
长孙皇后连连点头,“泰儿他们听说寅儿今日要进宫,也高兴坏了!”
之前赵寅虽然回来,但一直往返于杜府和驸马府之间,再加上之前那悲伤的气氛,他们也没怎么说的上话,今日终于有空多聊几句。
“我也好久没见到魏王和蜀王,他们现在可还好?”
赵寅笑着询问。
“好,一切都好,只是都太忙,没什么空进宫!”
长孙皇后现在也老了,就盼着这些孩子经常进宫来走走。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相聚
“哈哈,驸马,你总算是回来了,我都快要无聊死了!”
说曹操,曹操到。
刚提到李泰,他便笑呵呵来到了立政殿!
“无聊?电力的事情还不够你忙的吗?”
赵寅笑着询问。
自从电力普及之后,他便将这项业务全部交给了李泰管理,他再次当起了甩手掌柜!
“电力已经进入了正轨,我根本不需要每日跟着屁股后面看,只要隔一段时间去查查进度和账目即可!”
李泰坐了下来,与他攀谈起来。
“既然这么闲,为何不多进宫陪陪母后?”
就在他进门之前,长孙皇后还在抱怨李泰没时间看她,结果他自己承认没事可做,闲的无聊。
“额……!”
李泰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十分尴尬又心虚的看了一眼长孙皇后,继续说道:“我这不是着手研究其他东西了吗,身为大唐的皇子,总要为大唐多做贡献才行啊!所以……所以就很少进宫!”
“再加上一个漂亮的王妃,你就更不愿意进宫了吧?”
赵寅朝他使了个眼色,打趣的说道。
“才没有!”
李泰嘴上说着没有,但脸颊的红晕骗不了人。
“泰儿现在长大了,顾不上本宫也是正常的!”
长孙皇后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反倒十分理解。
孩子长大以后,便不再需要母亲的怀抱了。
“母后别生气,以后儿臣一定多抽时间进宫陪您!”
李泰拱手说道。
“母后,我回来了,以后我也经常进宫,或者我们还可以打电话!”
坐在长孙皇后身边的长乐公主调皮的笑了笑。
“好,以后你若是不来,本宫就去驸马府找你……!”
长孙皇后笑着点点头,对其他公主摆摆手,“你们好久没回来了,都去看看你们的母妃吧!”
她现在是太后,按照规矩,进宫以后这些公主都要先向她请安,随后才能回到自己宫里看望亲生母亲。
“多谢母后,儿臣告退!”
听说可以回去,其他公主也都十分高兴,施了一礼后,退出了立政殿。
“母后,父皇呢?”
长乐公主从进门就没看到李二,不禁开口询问。
“你父皇一大早便去检查你皇兄最近的政绩去了,到现在都没回来!”
长孙皇后无奈的笑了笑。
光嘴上说着要放权,但还不是不放心,刚回来没几天就开始忙于政事!
“儿臣见过母后!”
就在众人谈笑时,吴王李恪走了进来,拱手一礼。
“恪儿又瘦了!”
虽说李恪不是长孙皇后所生,但她却十分喜欢这个孩子。
“儿臣这是健壮了!”
李恪咧开嘴嘿嘿一笑,露出一口森森的白牙,显得他格外的黑。
随后他又笑着看向赵寅,“驸马,你怎么提前回来了?不是说要多转几个地方吗?”
“莱国公病重,陛下不放心,打算回来看看,但没想到莱国公还是去了!”
提起杜如晦,赵寅还是有些惋惜。
他在历史上对大唐的贡献不小,可以算是一代贤臣!
“唉……!不可避免的事!”
“吴王最近都忙些什么?”
“本王最近正在研究你的那个西红柿种子,看能不能杂交出一些新的品种!”
自从李二带回来西红柿种子后,李恪一直是若珍宝,整日埋头研究。
“难怪吴王又黑了不少!”
赵寅掩嘴偷笑起来。
他现在不是一般的黑,简直就要与非洲黑人的肤色差不多了!
“整日在地里做研究,自然会晒黑!”
李恪对这个毫不在乎,只要能多研究出一些新品种造福百姓就好。
“三哥别怕,回头我给你拿一瓶防晒霜,以后你就不会再被晒黑了!”
长乐公主可事感受到了防晒霜的好处,立马拿出来送人情,完全不顾一旁正翻着白眼的赵寅。
那可都是用他的成就点换来的,十分珍贵!
“那就多谢皇妹了!”
李恪笑着点点头。
其实他们私下相处是没这么客气的,只是今天人多,又有长孙皇后在,该有的礼数绝不能少!
“不用客气!”
长乐公主满不在乎的摆摆手,继续给长孙皇后讲这段时间她们在幽州的见闻。
而几个男人是没什么兴趣的,便自顾自的聊了起来。
“我听说魏王最近要研究飞行?”
赵寅率先开口询问。
这是他们收到李承乾第一封电报时信中的内容,也不知道这小子现在研究的怎么样了?
“我还正想问你这件事呢,你说过,船能浮在水面上时因为浮力,那如果空气也有了浮力,人是不是就可以飞?”
李泰满脸认真的询问。
就连赵寅都佩服他的想法,天马行空,又拥有着无限的想象力,绝对是个做科学家的好料子!
“四弟,你就别想了,水的浮力是一直都存在的,但空气中是没有浮力的,如果有的话我们不是早就飘起来了?还怎么可能安安稳稳的站在这里呢?”
李恪摆了摆手,觉得他的话十分不靠谱。
“三哥这么说是不对的,就好比我觉得苹果就是苹果,梨就是梨,两者永远不可能融合到一起!但事实上可以通过嫁接来实现!同理,既然空气中的浮力不够,或许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实现!”
李泰不服,立马举了个农业方面的例子。
因为李恪一直在钻研农业,举这个例子应该比较好懂!
“可以吗?”
见他如此笃定,李泰疑惑的看向赵寅。
“魏王说的没错,飞行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要借助其他力量,就好比风筝要借助风的力量一样!”
赵寅现在不想将所有东西都点破,尤其是科研方面,他打算让李泰自己研究,这样才能开发他的大脑,研究更多的东西。
“我还真的做过一个巨大的大风筝,整体插满羽毛,但还是没能将人带上天!”
起初研究飞行,李泰最先想到的就是风筝,认为要制造一个巨大的风筝,就一定可以将人带上天。
但试了好几次都没用,他只能放弃,另想别的办法!
“我的天,风筝上的人没事吧?”
听他说打算让人乘坐巨大的风筝飞上天,着实将赵寅吓坏了。
若是风力够大,确实有可能将风筝吹到天上去,到时候人想下都下不来了,十分不安全!
“没有,根本就飞不上去!”
李泰满脸的苦恼。
“以后不要再用活人做实验,一旦出了人命就不好了!”
赵寅赶紧叮嘱。
他虽然是皇室,但大唐百姓的生命十分珍贵,若是因为这个死了人,李泰也是会被御史台弹劾的!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齐聚
“本王知道了,但我不明白到底是哪里错了,为何就是飞不起来?”
李泰皱着眉头,十分苦恼。
既然连驸马都说人类能飞到天上,那为何他总是不成功?
“你刚刚也说了,水之所以能载舟靠的是浮力,那么既然空气不能让人飞起来,也是浮力不够,只要增加空气的浮力就可以了!”
赵寅再深入的渗透了一点。
“对啊,我一直在纠结如何使风筝的受风面增大,借助风力将人带上天,但却忘了浮力这件事!”
李泰懊恼的一拍脑门,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将这个条件给忘了。
“但怎么样才能增加浮力呢?”
短暂喜悦过后,他的眉毛又皱了起来。
之前从没接触过增加空气浮力这件事,也完全没有头绪!
“魏王难道没放过孔明灯吗?”
赵寅笑着提示。
“放过……”
李泰点了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后又摇摇头,将自己的想法推翻,“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