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帝-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太师在朝堂上就是风向标,他往哪里偏,群臣舆论就往哪里偏。
“东夷九族归附,为安抚东夷民心,让东夷族真正融于吾朝。孤决定,特封九黎王飞廉之子恶来为改天城城主,坐镇曹州,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殷辛目光中透着一丝玩味。
他之所以未一口气道尽,就是想看看殿下群臣的神色变化,到底他们怀的什么鬼胎!
不出所料,撤曹州更名改天城,群臣无人敢谏言。
此时加封恶来为城主,群臣亦无人敢出班直谏。
殷辛语气透着坚决,且都将话说到这个份上,若敢谏言,岂非自讨苦吃!
殿堂上的群臣都属察言观色的老手,一个个精明的似老狐狸,岂会将己身置于险地。尤其是太师闻仲都未多言,岂能轮到他们妄议朝政,揣测君心。
“臣等附议!”
群臣齐呼。
殷辛满意的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有些时候群臣该闭嘴就闭嘴!
张奎、高兰英坐镇换日城,恶来坐镇改天城,当然殷辛已与飞廉商讨过,飞廉会派给恶来几个巫者协助,改天城和换日城自此可首尾呼应,再加上有北伯候崇侯虎从中周旋,或可能于北地寻到一处突破口,立足于北地诸侯间。
第121章 坊间传闻
殷辛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便是北地,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北地乃是阴谋的交织点,但这个交织点在封神中并未点破,很隐晦的提到过几次,却没有详细的记载。
不过一切还好,还是有机会的,现在距离封神还有几年,北海袁福通暂未有异心。
殷辛对袁福通期待已久。
但此次登基大典,天下诸侯皆至,唯独北海诸侯袁福通因身体不适告假,未曾赶来朝歌朝拜。
原本殷辛尚打算提前领教一下袁福通,摸摸他的底细,可是这家伙居然告假,殷辛相信,袁福通定是伪装的!绝非身体不适,那他到底在逃避什么?
那他的目的到底为何?还是他早已被阐教所掌控收买?或者是另有目的!
他到底为何会谋反,若是跟阐教没有关系,倒有些牵强,毕竟袁福通谋反的时间太卡点了,让殷辛不得不生疑。
袁福通未至,至于其余七十一路诸侯,封神中并未记载具体哪七十一路诸侯,对此殷辛有心无力,不知从何处入手。
鉴于此,殷辛遂未再打北地各路诸侯的主意,生怕引起袁福通的警惕,反倒打草惊蛇。
将曹州,现在是改天城事定下来,殷辛端坐龙椅,未再言语,不知在想什么。
当驾官出列,代殷辛勘问众臣。“众卿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
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非他人,正是太师闻仲,他就在等这句话。
闻太师与殷辛事先曾演练过,卡点卡的倒是比较准!分寸拿捏到位,不愧是三世肱骨之臣。
“启禀大王,老臣执掌朝纲,为先王托孤之臣,有事不敢不奏。”
“太师请讲!”
殷辛意味深长的看着一板一眼的太师闻仲。
他很清楚闻太师奏章所为何事,他们君臣二人早已商讨议定,今日朝堂仅昭告天下而已。
“启禀大王,南地水患近来频发,且愈演愈烈,南伯侯鄂崇禹连番奏折快马报与朝歌,以期朝廷能救万民于水火。”闻太师有些悲痛的禀报。
南地水患灾情他略知一二,亦曾得派出的探子回报,当真是哀鸿遍野,百姓苦不堪言。
这并不算什么,毕竟是天灾,他亦无能为力。
但当闻太师接到密报,南地水灾或与淮水大妖作怪有关,他就不得亲自不走一遭,前往屠妖,可是谁曾想向帝辛请旨,竟被殷辛给截胡了。
“赈灾粮可顺利抵达南地?”
殷辛闻言,不由一震,‘蹭’的从龙椅上起身,那神情对南地灾区极为上心。
“回禀大王,赈灾粮已悉数抵达,但灾民太多,单靠赈灾粮草恐维持不了几日,尚需尽快寻求办法,解除水患方为上策!”闻太师深深叹息一声。
殿中群臣都默不作声,齐齐叹息。
南地的灾难他们都有所耳闻,但对此却束手无策,唯剩连连叹息。
“太师可有良策?”殷辛深吸口气,看向闻太师问道。
闻太师竟一时无言。“老臣……”
这时,中大夫尤浑出班,跪倒在地,伏于金阶叩首。“大王,下臣有事启禀。”
“讲!”
殷辛扫向尤浑。
“下臣先请大王恕罪!”尤浑伏于地,未开口先请罪。
“免罪!”
殷辛看着尤浑,对他的表现很满意,放在后世定是顶级的表演艺术家。
“下臣叩谢大王!”
“近日来,坊间流言四起,言南地水患,实为天灾,只赖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尤浑伏于大殿,殿中大臣都可以看得出来,他忐忑不安。
虽这般话语乃殷辛所授,但此言当真大逆不道!稍有不慎当灭九族。
“大胆尤浑,竟敢在朝堂之上妖言惑众!”闻太师怒目而视,举起双鞭就欲要揍伏于金阶的尤浑。
大殿群臣都为之骇然,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亏得尤浑敢在朝议上言。
“太师!”
殷辛脸上铁青,却出声拦住。“让他把话说完!孤倒要听听坊间如何议论!”
“臣叩谢天恩!”
尤浑跪在大殿,身躯不可控的哆嗦着,费了好大劲才把话说完。
“天将降灾难于百姓,只因天意已定,气数使然,成汤天下气数已尽啊!”
刚刚若非殷辛阻拦的及时,闻太师那一鞭子抽下去,他定会血溅当场。
不过尤浑并不担心,那骇然的神情亦是佯装而成,只因此事乃殷辛授意所为。
不过他内心亦忐忑不安!
“混账东西,此乃无稽之谈,汝竟敢拿来朝堂议事,当真大不敬!老臣今日不杀你如何对得起成汤列祖列宗!”闻太师暴走,他彻底被激怒了。
镇国双鞭舞起,就又要动手。
殿中群臣亦都愤怒不堪,纷纷指责尤浑。
尤浑此言当真大逆不道!
自毁成汤根基!
尤浑亦无所谓了,在群臣眼里是奸诈小人,投机倒把的奸臣,但只要能赢得殷辛的地位即可!
“太师息怒,稍安勿躁!孤尚有话要问……”殷辛再次开口,拦下闻太师,而是转向跪在大殿里的尤浑询问。
殷辛冷笑连连,浑身透着浓浓的杀气,即便大殿内的群臣都好似察觉到一般。
也不怪殷辛这般愤怒,此传言当真是想要让成汤祖宗基业毁于一旦,他如何不怒。
“此坊间传言刚起,亦或已有一段时日?波及范围如何?”
“回禀大王,此传言在民间流传已有半月,尚未大规模波及,但南地灾民多有猜忌,下臣恐民心不稳,不得不报!”
尤浑伏首于殿。
“啪!”
殷辛怒气冲天,猛地起身,一掌拍在龙椅上,龙椅‘咔嚓’一声,座椅把手当即折断。
大殿落针可闻,群臣默不敢作声。
“若是如此,此事不简单!”整整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殷辛这才缓缓开口。
“幕后定有人推波助澜,或为有心人趁机而为,百姓不知实情,或被蒙蔽,误以为真,不得不防!”
“既如此,那孤就将计就计!孤倒要看看到底天意何为!亦让天下黎民百姓清楚,到底是吾成汤气数已尽,还是天意可违!”殷辛目光如炬,霸气凌然。
他有绝对的自信,毕竟南地水患源头他已经寻到!只要赤尻马猴停止折腾,淮水水眼自可停止喷涌,再加上淮水堤岸引水成功,一切都可风平浪静。
第122章 孤欲前往南地
“孤欲亲往南地,倒要看看南地水灾究竟为何!孤倒要让天下黎民百姓看清楚,孤究竟能否扭转乾坤!若当真是天命使然,那孤就逆天而为!”
殷辛霸气的双手擎天状,浑身透着无上的力量。
与天斗,与地斗,与仙斗,与妖斗,与……其乐无穷!
在封神世界,斗他个天翻地覆!日月无光!
既然穿越而来,殷辛要玩就玩的轰轰烈烈!又岂能让其平静无波……
即便最后封神结局不能改变,但他绝不会让阐教和幕后的黑手们好过,顶多玉石俱焚。
殷辛这一刻想到了很多!他夺舍商纣王,每走一步岂非都是在逆天而为。
那所谓的天命,那所谓的成汤气数已尽,凤鸣岐山……他都不信,他只相信自己的拳头!
我命由我不由天!
即便对方是混元圣人!那又如何,孤亦要斗上一斗!
“大王万万不可!”殿内群臣,包括闻太师都齐声高呼,阻止殷辛前往南地。
“南地水患严重,瘟疫遍地,灾民流窜作案,大王亲往恐……”首相商容不再杵在原地,慌忙出班,伏于金阶劝谏。
“请大王收回成命!”随着首相商容出班,几个大臣亦忙出班请命。
殷辛乃大商之主,南地现下危机四伏,决计不能以身试险。
“老臣请命代大王前往南地治水!”闻太师慌忙出班,持镇国双鞭,请命。
群臣闻言纷纷附和!
若去,闻太师代之,方为良策。
群臣都鼎力支持,齐齐请命让太师闻仲代劳。
“不!孤意已决,孤定要亲往南地,以此方可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殷辛大袖一挥,语气透着坚定。
“大王……”殿内群臣依旧想要阻止。
“无须再议!”
殷辛大袖一挥,不容分说,更不理会群臣劝谏,一意孤行,就好似上次御驾亲征朝议一般。
“大王……”殿内群臣齐齐跪地。
“择日不如撞日,今日午时启程,孤欲亲往南地,破谣言,抗天命,为南地黎民,亦为吾朝百姓而战!”
“南地水患不除,孤则不归!”殷辛立于大殿,俯视着群臣,一字一顿的道。
“大王万万不可!”群臣骇然,齐齐跪倒。
这一刻群臣都吓到了,若南地水患不除,岂非殷辛就不归宫,那朝中事务岂非荒废。
“孤相信人力可胜天!”
殷辛没有理会群臣的劝谏,紧攥着双拳,目光凝视前方,那架势一往无前。
殷辛岂会接纳群臣劝谏。
“这……”群臣无言以对,相视无语。
他此次前往南地乃有要事去做,否则他岂会亲临南地,有闻太师代往足矣,可惜他不能跟群臣坦然告之。
“老臣请命随行!”闻太师见殷辛心意已决,忙请命随行。
“孤前往南地,朝歌需由太师坐镇。”殷辛拒之。
“大王……”闻太师还要开口,却被殷辛挥手制止。
“不必再言!”
“镇国武成王黄飞虎随孤同往!”殷辛话锋一转,扫向镇国武成王黄飞虎。
“臣遵旨!”
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原本就欲要请命,却不曾想殷辛直接点名,他不由喜出望外。
对黄飞虎而言,能为殷辛分忧,乃是幸事。
自殷辛登基以来,黄飞虎被加封镇国武成王,朝中多有不服,他正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堵悠悠之口!
“安排下去,不要误了时辰!”殷辛大袖一挥,朝黄飞虎吩咐下去。
“末将遵旨。”
黄飞虎忙起身,大跨步退出大殿,一时间可谓是精神抖擞,风光满面。
群臣幽幽叹息,却无能为力阻止。
众臣都不约而同的齐齐看向闻太师,却见闻太师幽幽叹息,却未再开口。
不过唯一令他们尚能接受的便是此行由镇国武成王黄飞虎相随护驾。
朝中众臣想到此点,遂未再出班劝谏。
当然他们亦清楚,即便是劝谏,亦无能为力,殷辛乾纲独断,不听劝谏!
连闻太师都无法劝阻,更何况他们,群臣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只祈祷南地水患速除,殷辛平安归来!
散朝。
群臣离宫。
殷辛遂回后宫,皇后娘娘姜瑶镜早已等待那里,殷辛早已知会过姜瑶镜,会带她一同前往南境,需要她到时帮他分忧。
一同离宫,当然还有黎九相随。
由黄飞虎护驾,一路上浩浩荡荡前往南地而来。
中大夫费仲、尤浑散朝后,没有理会群臣的指责,快速的离宫,开始忙碌起来。
殷辛御驾亲临南地治水,治水不成,则不归宫,如此大事需火速传遍大商每个角落。
他们秘密筹建的舆论传播势力已经有了前期的雏形。
且有了上次征讨东夷事宜舆论传导经验,这次倒有些轻车熟路,操控起来简单迅捷的多。
殷辛御驾亲往南地治水,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很快,此事在坊间迅速传开,一切为了灾患难民,堂堂大商之主竟亲临险地治水。
其仁爱之心堪比三皇五帝,功德与禹王比肩,可谓是一代明君。
一时间,帝辛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再次水涨船高。
殷辛来自后世,他深深懂得一点,舆论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要么不玩,要玩就玩大点。
据殷辛发现,费仲和尤浑天生就好似为八卦而生,能够将殷辛的想法迅速放大,且能做出成效,若是放在后世,他们绝对可问鼎八卦之王宝座!
舆论在费仲和尤浑的操控下,帝辛銮舆刚刚出发两日,帝辛前往南地祭天地的消息却已在南地百姓中传开,灾民们激动不已,都翘首以盼。
当然那所谓的天命所归,成汤气数已尽之言,乃殷辛借费仲和尤浑之手传出去的,仅仅是波及很小的范围,并未形成势力。
今日朝堂之上,殷辛则是借题发挥,无伤大雅,同时也是将内心真实的心思道出。
殷辛銮舆所到之处,道路两边早已聚齐了当地百姓,旨为瞻仰叩拜帝辛。
“叩见大王……”
第123章 信仰之力开启(求首订)
銮舆所过之处,两侧百姓齐齐跪倒叩首,伏于路边,连连叩首高呼。
足见殷辛的威望之高!非用权势强压,而是自发主动叩拜跪迎。
殷辛很清楚,费仲、尤浑尽心了!
且他在朝堂的那一番言论也被费仲、尤浑借题发挥,在百姓中烙印下他勤政爱民的形象